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032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docx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

高考语文课外名句默写汇总

课外名句默写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1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22.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2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询》)2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

2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曷冠子·天则》)2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29.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30.兼听则明,倔信则暗。

(《汉·王符》)

3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3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3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3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释道原》)

3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3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3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3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3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4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4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

8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

8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88.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孔子)

89.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9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9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9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9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94.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

9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9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

9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98.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99.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100.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

101.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10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103.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104.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0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06.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0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

10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10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10.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

111.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1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孙子)

113.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114.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1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6.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左传)

117.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118.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11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120.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2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左传)122.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123.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2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2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1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1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1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2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宴子春秋》)

13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13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1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13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3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3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13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13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3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3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4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14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1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14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14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记》)

14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14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记》)

14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14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14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chá,苛刻)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1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5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15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15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4。

盛名之下,其为难副。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15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5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5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15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5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1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西晋·陈寿《三国志》)

16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陈寿《三国志·吴书》)

16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

163.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4.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新五代史·晋书》)

16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68.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16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7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

(《南阳萧绎》)

17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72.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7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174.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

17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路史)

176.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

17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17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

179.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18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后汉书)

181.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后汉书)

18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史记)

18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18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冠子)

18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186.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

18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188.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18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190.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

19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19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193.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94.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

195.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

196.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

19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19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19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20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20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202.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

20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

20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0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20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0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208.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

20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2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

21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

212.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

213.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

21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

215.损者三乐:

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

216.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

21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孔子)

2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21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220.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2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2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2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

2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

22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孔子)

22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孔子)

2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22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

230.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23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23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233.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论语)

2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235.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

23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

23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孟子)

2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3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240.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

24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

(孟子)

24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43.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

(孟子)

244.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孟子)

245.为长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孟子)

2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4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

249.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孟子)25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251.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252.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周)

25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254.彼一是非,此一是非。

(庄周)

25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256.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25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25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259.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260.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26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62.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老子)

课外名句名篇

1.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1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15.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7.三军可得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0.工欲善其事,不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尚书·大禹谟》)

25.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2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

2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32.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3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3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3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孟子·离娄下》)

3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3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39.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4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4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4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4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汉书》)

4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

4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

4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4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陈寿《三国志》)

49.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5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5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5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5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5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赠萧瑀》)

5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5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

5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6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

6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6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6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6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6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

6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7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7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7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

7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7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7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僧云览诗中之句)

7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西楼眺》)

7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7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7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

8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8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8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8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8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8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8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8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8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陆游《文章》)

9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

9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江子》)

94.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9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9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9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9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俞文豹《清夜录》)

9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10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10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10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10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卖柑者言》)

10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对联)

10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106.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琵琶记》)

107.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10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夏元鼎《绝句》)

109.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1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1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对联)

11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

1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11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11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117.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魏子安《花月痕》)

118.寄意寒星筌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11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120.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121.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2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123.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1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12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12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1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山木》)

12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康《运命论》)

129.《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子张问入官》)

13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论任贤》)

13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