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奕》导学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108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奕》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奕》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奕》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奕》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奕》导学案.doc

《《学奕》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奕》导学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奕》导学案.do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奕》导学案

课题

学奕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掌握故事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4、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

步骤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导入

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只要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就能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理解蕴含的道理,感受到古文之美。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本文选自《孟子?

告子》。

自主学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或看字注音。

  

  诲()惟() 弓缴()弗() 若曰()

二、辨字组词

  弈(   )   诲(   )   惧(   )

  奕(   )   悔(   )   俱(   )

  矣(   )   曰(   )   援(   )

  唉(   )   日(   )   缓(   )

三、用自己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课文。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奕:

          诲:

          惟:

          援:

    

 俱:

       弗:

       为:

      将:

       

五、朗读指导。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六、小组pk全文诵读情况。

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合作

交流

小组合作,释句读句。

课前独立完成,课上合作讨论5分钟,各组展示2分钟,定出如何解读句意,如何让大家理解、读准确。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为是其智弗若与?

                                                     

6、曰:

非然也。

7、同是学习,两人学习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8、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9、《学弈》这篇短文的作者是,这篇文章通过的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品读课文、

合作探究与交流、

小组派代表展示。

巩固

拓展

 

一、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二、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三、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

  A、通国之/善奕者也 B、一人/虽/听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D、虽/与之/俱学

四、1、翻译句子

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⑵为是其智若与?

曰:

非然也。

⑶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五、填空

1、《学弈》选自《孟子•》。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和。

本文通过写两个人跟学习下棋,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学习结果也有不同的事。

说明了学习应,不能。

3、收集关于学习的名言、古诗、故事等,准备与同学交流。

(1)                                                  

(2)                                                   (3)                                                 

   讨论

展示

能力提升

学习《学奕》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请联系实际谈谈。

思考

讨论

交流

作业

布置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背诵课文。

一句名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