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794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docx

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附答案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A.生产相结合B.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A.体育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⒊美育即()

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

⒋教育目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导向作用B.选择作用C.激励作用D.定位作用

⒌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监督作用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全面发展功能

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⒎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

⒏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方法

⒐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A.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B.教育怎样去培养人C.教育内容D.教育的方向

⒑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也是( )

A.美育          B.体育C.智育            D.德育

⒒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是否得以实现。

A.教育目的  B.教育价值  C.教育思想  D.教育理论

⒓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⒔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⒕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学说

⒖教育目的的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教育目的  B.课程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堂目标

⒗.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 )

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

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的教育日的,它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⒙.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中的教育目的

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⒚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⒛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孔德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赫尔巴特  E.福禄倍尔

21.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教育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重视孩子的()

A.身体锻炼  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  D.智力开发  E.自立意识、自理能力

2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A.从各自理想出发,使各个价值得到充分发展

B.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C.德、智、体、美相结合的全面发展

D.自由天然性得到自由发展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尊重个人价值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进行素质教育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24.()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方针D.素质教育

2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对象的特殊要求叫做()。

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C.培养目标D.培养目的

26.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

A.陶冶学生的人格,注重培养有教养的人

B.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开拓精神的人

C.适应时代精神,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D.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调和折中论的代表人物有()

A.杜威B.裴斯泰洛齐C.洛克D.赫尔巴特

28.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教育自身  B.教育评价  C.教育实践  D.培养的人才质量

2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30.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

A.理论和实践B.整体和部分C.具体和抽象D.普遍和特殊

 

二、填空题

⒈教育目的的功能表现为:

 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

⒉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要认识和考虑社会依据和。

⒊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可以表示为: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

⒋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精神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______。

⒌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

⒍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⒎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⒏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⒐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的关系。

⒑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等部分构成。

11.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12.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针对提出的。

⒔.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⒕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

⒖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⒗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⒘是教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⒙是教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⒚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⒛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三、名词解释

⒈教育目的

⒉ 培养目标

⒊教学目标

⒋人的全面发展

⒌社会本位论

⒍个人本位论

四、简答题

1.教育目的有哪些主要作用或功能

2.教育目的有哪些取向

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如何表述的其基本精神是什么

4.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五、论述题

⒈试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⒉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谈谈你对我国教育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才能处理好各育之间的关系。

⒊结合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试评析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

运用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分析说明教师实际教学中所遵循的教育目的、父母期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学生自身受教育的目的与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你认为教育实践中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目的。

李娜现在是一名高二的学生,最近她十分苦恼。

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决定高三的学生进行分流,分火箭班、重点班和普通班。

李娜学习成绩优秀,她爱好表演,还在市里相关的艺术汇演中得过奖。

虽然自己的理想是上一所艺术院校,将来成为成为一名艺术家,可父母一心要求她放弃业余的爱好专心学习,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将来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班主任老师也劝她说,那些上艺术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好,文化素质很低。

为了保证升学率,最近学校把她最爱的体育课和音乐课也取消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2D3A4A5B6A7B8C9A10D

11A12A13A14C15B16B17A18C19D20B

21D.26D.28C.30D

二、填空题

⒈评价功能⒉人的依据⒊教学目标⒋建设者和接班人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⒍培养目标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⒏教育目的⒐具体与抽象

⒑劳动技术教育⒒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⒓特定的教育对象⒔政治经济制度

⒕阶级性⒖全面发展⒗德育⒘智育⒙体育⒚美育⒛劳动和技术教育

三、名词解释

⒈教育目的:

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表现为教育对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⒉培养目标:

它是指教育目的在某些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一个社会对受教育者有一个总要求,这个总要求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所培养的人的具体规格标准各不相同,这种在具体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的教育目的,通常称之为培养目标。

⒊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⒋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⒌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认为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⒍个人本位论:

主张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该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其个性,增进其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四、简答题

⒈答:

⑴定向功能⑵调控功能⑶评价功能

⒉答:

⑴个人本位价值取向⑵社会本位价值取向⑶调和折中论

⒊答:

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是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确定下来的。

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⑴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⑵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⑶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⒋答: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五、论述题

⒈答:

(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指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

(3)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4)指人的自由发展。

⒉答:

马克思从人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发展相一致的理论出发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基本思想,他提出旧式的劳动分工是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大机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地、自由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即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这里的劳动能力即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各种智力与体力的总和。

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会真正、全面地成为现实。

全面发展教育是重视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少数人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有差别的全体教育;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全面发展教育并非只重视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忽视社会发展需要,恰恰是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但在教育活动中,有必要正确理解各育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所构成,各育之间各有其具体的目的、任务及相应的实施原则,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容互相替代的一面,各自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德智体美诸方面是对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一种理论的分析,在现实的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每一种素质的形成都需要各育之间的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的教育内容存在着相互包容的关系。

⒊答:

建国以来这些教育目的具体表述尽管有所差异,但都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其基本精神却是基本相同的。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2.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4.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从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的表述以及教育目的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价值取向上带有明显的社会本位,注重社会对人才的统一的规格化的要求,较为忽视人的个性的生成,造成学生个性自主自立和创造性的萎缩,从而形成社会整体发展缺乏活力,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六、案例分析题

⒈理论上,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育目的实现和贯彻的具体实施。

⒉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与教育目的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⒊教育实践中,要寻求人的发展与教育目标相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