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60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docx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自治区和南宁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我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南宁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委《关于组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南发改环资〔2012〕59号)的要求,结合我园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一)园区概况

1、历史沿革

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是由原南宁市大沙田经济开发区和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于2007年3月整合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建设的园区,是“南北钦防”经济开放带及南宁市“南部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荣获“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乡镇科技园区”、“广西乡镇企业示范园”等荣誉称号。

2、区位优势

园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南宁市城市发展“向南拓展、重点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发展战略和打造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中心、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的核心区域,是南宁市重点向南发展及五象新区的主战场,园区内的南宁市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南宁国际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都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园区,也是南宁通往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门户,路网发达、交通便利——桂海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湘桂铁路、南防铁路穿境而过,南宁环城高速路横贯开发区北部。

开发区距离市中心仅5公里。

向西,距南宁机场约30公里,距中越边境(友谊关)100多公里;向南,距钦州港约60公里,北海港153公里,防城港149公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南宁国际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行,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将逐步成为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一个中转站,对开发区发展物流等相关产业将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南宁大桥、五象大道、银海大道已经竣工通车,玉洞大道、平乐大道等重大道路基础设施即将完工或相继开工建设,这些道路的建成进一步拉进了广西良庆经济开发区与南宁市中心城区的距离,使开发区已有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3、管辖范围

园区管辖面积约55.26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

1.国家发改委核准的A、B、C地块面积共2.654平方公里;2.原南宁市大沙田经济开发区和南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成区约10平方公里;3.城区委托管理的南宁市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29.11平方公里;4.城区委托管理的太安龙象工业集中区13.5平方公里。

4、规划定位

园区的规划定位:

依托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出口加工区,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建设成为外向型经济开发区。

重点发展制药、有色金属深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推进那马组团建设,建设现代宜居城市新组团。

加快建设太安龙象工业集中区。

(二)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

我园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重点项目为龙头,促进相同产业或关联企业集聚,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已从初期的食品、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科技、电子、化工、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发展,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建材、制药、机械、轻工、食品、饲料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群,进一步提升了园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有色金属加工业:

主要以氧化锑及关联产品生产企业为主。

截至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广西松日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广西华锑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日星金属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6.63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29.82%,同比增长246.74%;完成税收2152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15.35%,同比增长108.78%。

制药工业:

主要以中成药提取,中药深加工、西药生产企业为主。

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广西千珍制药有限公司、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等18家制药企业,其中规模企业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0.22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11.45%,同比下降2.76%;完成税收1175.82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8.39%,同比下降66.75%。

机械制造业:

主要以糖机设备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主。

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广西盛誉糖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凯源铁塔有限公司等20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规模企业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2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10.30%,同比增长19.02%;完成税收1232.12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8.79%,同比增长120.04%。

建材工业:

主要以钢材深加工、林产品加工和水泥制品生产、建材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为主。

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市蓝天钢管厂、南宁市嘉大混凝土有限公司等33家建材企业,其中规模企业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48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10.62%,同比下降27.91%;完成税收4371.40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31.18%,同比增长34.28%。

轻工业:

主要以日用品生产、包装印刷、制衣等企业为主。

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龙昌日用品工业(南宁)有限公司、南宁嘉道包装有限公司、南宁华威制衣有限公司等61家轻工产业企业,其中规模企业1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53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5.07%,同比增长2.72%;完成税收536.77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3.83%。

饲料工业:

主要以饲料生产企业为主。

截止2011年底,已引进南宁正大畜牧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百洋饲料集团有限公司、南宁鸿牌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9.24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企业总产值的32.75%,同比增长18.33%;完成税收1993.19万元,占开发区税收比重的14.22%,同比增长12.51%。

(三)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

近年来,开发区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主要表现在:

1、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

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科技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全面实施企业产品创新工程、科技兴企工程、中药现代化科技工程、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农业科技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完善“良庆开发区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服务网”服务平台,广泛组织开展科技周、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全民创新意识、科技素质明显提高。

2、公共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社区初级卫生保健规划通过自治区考核验收,卫生基础设施继续完善,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就业和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面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抓好创业创建型城市工作,落实就业扶助政策,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011年,开发区范围内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所4个,就业服务机构69个,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6个。

201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人数4250人,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

4、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政策全覆盖,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大学生逐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有效改善。

5、人民生活切实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08%,2010年达到15583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

6、水利、能源、交通、旅游、城建、社会事业等领域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平乐大道、玉洞大道、银海大道拓宽工程、堤路园工程、五象新区核心区1、3、6号路以及广西体育中心、广西区政协会馆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其中,南宁大桥、广西体育中心主体工程、南宁国际物流园一期工程、银海大道拓宽工程一期主干道已竣工使用。

电力、电信、供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南北贯通的交通枢纽主框架初步形成。

(四)园区与周边区域的关联

我园区与南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江南工业园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毗邻,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等方面与周边各园区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在产业发展上,我园充分依托南宁保税物流中心这一窗口,大力发展出口加工、钢材物流、制药等外向型产业,涌现了龙昌日用品工业(南宁)有限公司、南宁华威制衣有限公司、中凯钢材交易市场、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

同时加强了周边区域产业的关联,着力构建循环产业链,引进了南宁市鼎宏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型综合性车厢加工制造项目、南宁凯源铁塔有限公司钢结构加工项目等一批与周边区域相关联的项目,为提升我园区产业链关联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平乐大道、银海大道、五象大道延等主要干道把我园区与周边园区连接起来,共同构成了方便的交通网络,正在筹划中的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则为今后与其他园区之间信息的共享提供了途径。

(五)资源和环境现状

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

2007年,开发区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974吨标准煤,2008年为0.846吨,2009年为0.696吨,2010年为0.5846吨,4年间,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3.14%、17.73%、16%,每年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工业节能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市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2、污染物排放

“十一五”期间,我开发区累计完成化学需氧量(COD)减排项目5个,减排量993.2吨;完成二氧化硫(SO2)减排项目8个,减排量795.1吨,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化学需氧量(COD)250吨、二氧化硫(SO2)300吨的减排任务。

3、污染源数量和分布

园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区域市政基础工程(征地或借地、地面开挖布线)和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拆迁、打桩、施工、设备安装)等。

(1)水污染源

①施工机械及露天机械产生的污油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的污水。

②露天堆放的建筑材料、废弃物被雨水冲刷或淋溶产生的污染。

③雨水对地面冲刷形成的径流。

④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洒落产生的污染。

⑤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

(2)大气污染源

①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引起的扬尘及燃油尾气污染物;

②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和扬尘;

③建筑施工场地裸露地表的由风吹起的扬尘;

④临时生活设施产生的废气。

(3)噪声振动污染源

①车辆行驶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及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振动。

②加夯加固地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4)固体废弃物

①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②拆迁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土建过程中产生的渣土。

根据良庆经济开发区核定区总体规划方案,良庆经济开放区核定区A区内功能主要为居住、商业等;B区以商贸物流、机械制造、食品等污染均较轻的产业为主,同时布局少量精细化工、冶炼及金属加工等三类企业;C区现有已建、在建及筹建的产业主要以物流、日用品生产、木材加工、机电产品加工等污染均较轻的二类工业为主。

综上所述,A区无工业废气产生,B区产生的工业废气主要为冶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