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453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docx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

为提高调剂部门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现制定《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

第一章定义

第一条差错事故是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调剂处方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过失错误,并给正常工作、药品管理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后果的行为。

第二章差错分类

第二条根据科内和科外发现的差错,依据其影响程度及潜在危险分五类进行管理。

(一)一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造成损害;

(二)二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损害;

(三)三类差错:

药已发出,患者或其关系人发现,尚未使用;

(四)四类差错:

院内科外发现尚未用于患者;

(五)五类差错。

科内发现、及时更正、未发生无法纠正的情况者或药已发出而病人未用前追回。

第三章差错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三条药品贮存

(一)药品的摆放应有利于调配,分类摆放;

(二)只允许受过训练并被授权的人员往药架上摆放药品,确保药品标签与药架上的标签(标有药名及规格)严格对应;

(三)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分开摆放;

(四)包装相似或读音相似的的药品分开放;

(五)在易发生差错的药品摆放位置上,可加贴醒目的警示标签,以便配方时注意。

第四条配方

(一)配方前先审核处方,有疑问不要凭空猜测,可咨询上级药师或电话联系处方医师。

(二)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混淆。

(三)调配完成后应再次逐一核对处方。

(四)如果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提醒配方人注意。

(五)药品打开包装后不要把口再封上。

(六)已标明用量的药品,放回原位时应删去原用法。

第第五条发药

(一)凭发票或其他书面凭证确认患者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二)对照处方逐一向患者交待每种药的使用方法,可帮助发现并纠正配方及发药差错。

(三)对理解服药标签有困难的患者或老年人,需耐心仔细说明用法。

第六条管理措施

(一)制定并实施标准调配操作规程。

(二)及时让工作人员掌握药房中新药信息。

(三)发生差错后,当事人要即时上报,分析和检讨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时让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如何避免类似差错发生。

(四)定期召开会议,接受差错隐患的反馈意见,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高峰时增加调配人员,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七条差错事故的报告

(一)差错事故报告坚持及时、自愿为原则,当事人应即时向部门组长上报,事后填写差错报告表。

(二)发生差错须逐级报告,组长应调查经过和原因,分析出现危害的程度和处理结果。

第八条差错事故的处理

当患者反映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确定属于差错,立即按照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第四章.差错事故的判定第九条差错的判定

(一)未对处方以下内容进行适宜性审核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4.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5.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二)调配处方时错药、错量(少发、多发、漏发)、错人等。

(三)未取得相应独立调剂权的新毕业生、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差错责任由带教老师承担。

(四)遇到上述规定外的情况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

第十条差错的类别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负责组织鉴定,必要时征求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意见。

第十一条事故鉴定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

第五章.差错事故的奖惩与监督第十二条差错的处罚

(一)一类差错:

上报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二)二类差错:

扣罚3-5分;

(三)三类差错:

扣罚2分;

(四)四类差错:

扣罚1-2分;

(五)五类差错。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

第十三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上报部门组长并做好登记,任何人发现有延报、瞒报或漏报现象应及时向部门组长汇报。

第十四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当事人延报(距发生差错时间超过24小时)、瞒报或漏报处以相应类别两倍或以上扣罚,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协助延报、瞒报或漏报者处以扣罚3分,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第十五条凡因差错引起医疗纠纷者视其情节严重性处以扣罚6分以上。

第十七条差错率高者给予限制或取消调剂处方权或待岗培训。

第二篇: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药剂科史秀玲

为提高调剂部门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现制定《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定义

第一条差错事故是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调剂处方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过失错误,并给正常工作、药品管理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后果的行为。

第二章差错分类

第二条根据科内和科外发现的差错,依据其影响程度及潜在危险分五类进行管理。

(一)一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造成损害;

(二)二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损害;

(三)三类差错:

药已发出,患者或其关系人发现,尚未使用;

(四)四类差错:

院内科外发现尚未用于患者;

(五)五类差错。

科内发现、及时更正、未发生无法纠正的情况者或药已发出而病人未用前追回。

第三章差错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三条药品贮存

(一)药品的摆放应有利于调配,分类摆放;

(二)只允许受过训练并被授权的人员往药架上摆放药品,确保药品标签与药架上的标签(标有药名及规格)严格对应;

(三)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分开摆放;

(四)包装相似或读音相似的的药品分开放;

(五)在易发生差错的药品摆放位置上,可加贴醒目的警示标签,以便配方时注意。

第四条配方

(一)配方前先审核处方,有疑问不要凭空猜测,可咨询上级药师或电话联系处方医师。

(二)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混淆。

(三)调配完成后应再次逐一核对处方。

(四)如果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提醒配方人注意。

(五)药品打开包装后不要把口再封上。

(六)已标明用量的药品,放回原位时应删去原用法。

第五条发药

(一)凭发票或其他书面凭证确认患者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二)对照处方逐一向患者交待每种药的使用方法,可帮助发现并纠正配方及发药差错。

(三)对理解服药标签有困难的患者或老年人,需耐心仔细说明用法。

第六条管理措施

(一)制定并实施标准调配操作规程。

(二)及时让工作人员掌握药房中新药信息。

(三)发生差错后,当事人要即时上报,分析和检讨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时让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如何避免类似差错发生。

(四)定期召开会议,接受差错隐患的反馈意见,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高峰时增加调配人员,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七条差错事故的报告

(一)差错事故报告坚持及时、自愿为原则,当事人应即时向部门组长上报,事后填写差错报告表。

(二)发生差错须逐级报告,组长应调查经过和原因,分析出现危害的程度和处理结果。

第八条差错事故的处理

当患者反映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确定属于差错,立即按照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第四章.差错事故的判定

第九条差错的判定

(一)未对处方以下内容进行适宜性审核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4.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5.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二)调配处方时错药、错量(少发、多发、漏发)、错人等。

(三)未取得相应独立调剂权的新毕业生、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差错责任由带教老师承担。

(四)遇到上述规定外的情况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

第十条差错的类别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负责组织鉴定,必要时征求医院医

疗质量委员会意见。

第十一条事故鉴定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

第五章.差错事故的奖惩与监督

第十二条差错的处罚

(一)一类差错:

上报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二)二类差错:

扣罚1000~xx分;

(三)三类差错:

扣罚200分;

(四)四类差错:

扣罚100~200分;

(五)五类差错。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

第十三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上报部门组长并做好登记,任何人发现有延报、瞒报或漏报现象应及时向部门组长汇报。

第十四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延报(距发生差错时间超过24小时)、瞒报或漏报处以相应类别两倍或以上扣罚,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协助延报、瞒报或漏报者处以扣罚300分,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第十五条差错事故的监督。

由差错事故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和登记。

第十六条凡因差错引起医疗纠纷者视其情节严重性处以扣罚6000分以上。

第十七条差错率高者给予限制或取消调剂处方权或待岗培训。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适用于本院所有调剂部门。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

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试行)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试行)

为提高调剂部门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现制定《调剂处方差错事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定义

第一条差错事故是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调剂处方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过失错误,并给正常工作、药品管理或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后果的行为。

第二章差错分类

第二条根据科内和科外发现的差错,依据其影响程度及潜在危险分五类进行管理。

(一)一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造成损害;

(二)二类差错:

患者已使用,但未造成损害;

(三)三类差错:

药已发出,患者或其关系人发现,尚未使用;

(四)四类差错:

院内科外发现尚未用于患者;

(五)五类差错。

科内发现、及时更正、未发生无法纠正的情况者或药已发出而病人未用前追回。

第三章差错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三条药品贮存

(一)药品的摆放应有利于调配,分类摆放;

(二)只允许受过训练并被授权的人员往药架上摆放药品,确保药品标签与药架上的标签(标有药名及规格)严格对应;

(三)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药品分开摆放;

(四)包装相似或读音相似的的药品分开放;

(五)在易发生差错的药品摆放位置上,可加贴醒目的警示标签,以便配方时注意。

第四条配方

(一)配方前先审核处方,有疑问不要凭空猜测,可咨询上级药师或电话联系处方医师。

(二)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混淆。

(三)调配完成后应再次逐一核对处方。

(四)如果核对人发现调配错误,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提醒配方人注意。

(五)药品打开包装后不要把口再封上。

(六)已标明用量的药品,放回原位时应删去原用法。

第五条发药

(一)凭发票或其他书面凭证确认患者身份,以确保药品发给相应的患者。

(二)对照处方逐一向患者交待每种药的使用方法,可帮助发现并纠正配方及发药差错。

(三)对理解服药标签有困难的患者或老年人,需耐心仔细说明用法。

第六条管理措施

(一)制定并实施标准调配操作规程。

(二)及时让工作人员掌握药房中新药信息。

(三)发生差错后,当事人要即时上报,分析和检讨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时让所有工作人员了解如何避免类似差错发生。

(四)定期召开会议,接受差错隐患的反馈意见,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五)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高峰时增加调配人员,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七条差错事故的报告

(一)差错事故报告坚持及时、自愿为原则,当事人应即时向部门组长上报,事后填写差错报告表。

(二)发生差错须逐级报告,组长应调查经过和原因,分析出现危害的程度和处理结果。

第八条差错事故的处理

当患者反映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确定属于差错,立即按照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第四章.差错事故的判定第九条差错的判定

(一)未对处方以下内容进行适宜性审核

1.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4.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5.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二)调配处方时错药、错量(少发、多发、漏发)、错人等。

(三)未取得相应独立调剂权的新毕业生、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差错责任由带教老师承担。

(四)遇到上述规定外的情况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

第十条

差错的类别由差错判定小组判定负责组织鉴定,必要时征求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意见。

第十一条事故鉴定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

第五章.差错事故的奖惩与监督第十二条

差错的处罚

(一)一类差错:

上报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二)二类差错:

扣罚3~5分;

(三)三类差错:

扣罚2分;

(四)四类差错:

扣罚1~2分;

(五)五类差错。

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

第十三条

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上报部门组长并做好登记,任何人发现有延报、瞒报或漏报现象应及时向部门组长汇报。

第十四条

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当事人延报(距发生差错时间超过24小时)、瞒报或漏报处以相应类别两倍或以上扣罚,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协助延报、瞒报或漏报者处以扣罚3分,导致严重后果的,提交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处理。

第十五条差错事故的监督。

由差错事故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和登记。

第十六条凡因差错引起医疗纠纷者视其情节严重性处以扣罚6分以上。

第十七条差错率高者给予限制或取消调剂处方权或待岗培训。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办法适用于本院所有调剂部门。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药学科

xx年9月27日

药剂工作差错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根据科内和科外发现的差错,分差错和防止差错两部分进行管理:

一、配制剂或配方等工作,科内(他人)发现、及时更正、未发生无法纠正的情况者或药已发出而病人未用前追回,按防止差错论。

二、以下情况按差错处理:

1、外部发现的错药、错量(少发、多发、漏发)、错人、配伍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过期变质,不论用于病人与否,或内部发现而病人已用药(限于对病情、健康无影响者)均按发生差错论。

2、未经医院同意,门诊药房调配住院处方或住院药房调配门诊处方,按发生差错论。

3、分装药品。

药袋(瓶)名称、含量与内装药品不符,数量不对而发给病人者。

4、毒麻药品及统计药品实耗与统计数量不符者,或毒麻药品管理不当的其它问题。

5、计价错误,造成病人或医院经济损失者(金额占药费3%以上)。

6、配制药剂。

如加错药、少加药等,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导致返工者,及无正当理由(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导致成品发霉、变质者。

7、药检人员因操作问题或其他问题,而发错报告者(包括市抽检结果不符,而无确切客观原因者)。

8、药检因标准液、试液、指示剂等配制,标定错误而影响检查结果者。

9、因保管不善,造成错药、混药、标签不清者,过期失效者,及调剂室、药库的药品产地、规格、批号等与药库药品验收记录不符者(以自购药品换取医院药品)。

10、账目混乱、点收、列帐造成帐、料、资金不符或料卡不符者(自行发现按防止差错论)。

11、精密贵重仪器不注意维护、保养,使用时不遵守操作规程,造成器械损坏或性能下降者。

12、中药煎药。

漏煎、迟煎、错煎(包括方法和用药人)而影响病人正常服药者。

中药加工炮制,不符合要求而无法补救者。

13、错购假冒伪劣药品而用于临床者。

14、进修、实习人员发生的差错由带教老师承担。

15、凡属严重(重大)差错(按差错缺陷判定标准)及事故,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16、对发生的差错,应及时作登记并报药剂科,科周会通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

因工作过失或主观原因,无法补救的经济损失者,除以差错处理外,报请主管院长进行处理。

17、各专业组差错管理工作,应严肃认真,加强管理,及时登记。

18、对多次出现差错者,不得评先。

重复出现类似差错及发生重大差错事故,将追究当事人及专业组负责人的责任。

以上未提到的差错,比照本规定差错缺陷判定标准判定,本规定适应调剂、制剂、药检、库房等专业组。

差错缺陷判定标准

一、严重差错:

1、麻、毒、精神药处方错配、遗漏或超量或服法错误等已用于病人,未发生严重影响者。

2、麻醉、精神药品成瘾药物管理不善,造成药品丢失者。

3、脱岗,致病人久等,延误治疗者。

4、药品过期失效、发霉、变质者,已发用于病人者。

5、分装药品错误、服法错误,已发用于病人者。

6、药检报告错误,致制剂不合格已用于病人产生反应者。

7、重要设备器械人为因素致主要部件损坏者。

8、错购假冒伪劣药品而用于临床者。

9、账目混乱及保管不善,以及药品未及时巡检,致大量药品过期、变质者。

10、违反有关法规,被上级查处者。

二、一般差错:

1、发配错一般药品,用于病人未影响病人病情者。

2、错配麻、毒、精神药品,及时发现追回而未用于病人者。

3、制剂不合格,经检验分析后,采取措施,未用于病人者。

4、不按处方发药,多发送药,经查出者。

5、违反相关制度、规范、常规等,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第四篇:

处方调剂差错防范的体会处方调剂差错防范的体会

灌云县四队中心卫生院

张玉成

目前,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顺利推进,乡镇卫生院就诊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处方量也不断加大。

而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终端责任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处方调剂任务,如何确保处方调剂质量,防范差错事故发生,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现就本人多年从事门诊处方调剂中发现的问题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药学人员在调剂处方过程中首先是接收病人处方,此时要做到有序进行,不能同时接收多位患者处方,防止造成混乱而发生差错。

二、药师接到处方后首先审核处方医师是否有资质。

有资质的还要审核签名是否与药房签名留样一致。

如不一致,该处方不得进入调配环节。

三、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

检查各项是否填写完整,是否符合规范,如:

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化学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是否分别开具处方的;是否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用法、用量是否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处方修改是否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是否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单张门急诊处方是否超过5种药品的等内容,

四、重点审核处方用药适宜性,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适应证是否适宜;如:

医师临床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用药却是复方地芬诺酯片口服,因该药仅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不宜用于感染性腹泻;再如:

诊断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处方用药是头孢噻肟钠,病毒感染非头孢噻肟钠适应证。

以上属于不适应证用药。

(2)、遴选的药品是否适宜;如:

医师为临床诊断为肝炎的患者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因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具有肝毒性,使用该药加重患者肝损害。

再如:

医师妊娠高血压妇女应用缬沙坦进行降压治疗,因该药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或新生儿肾衰,亦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故以上用药属于遴选药品不适宜。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是否适宜;如:

哮喘急性发作,应选用氨茶碱注射剂起效快,而医生却选用氨茶碱片,起效较慢,不适宜用于急救。

再如:

医师为心绞痛患者应用硝酸甘油片时,处方用法为口服,而正确用法应为舌下给药,因为硝酸甘油片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8%,蛋白结合率60%,而舌下给药2-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

以上用药属于给药剂型和给药途径不适宜。

(4)、用法、用量是否适宜;如。

处方开具阿奇霉素250mg。

每日3次。

正确用法用量应为250mg或500mg顿服。

再如晚期癌症患者处方开具盐酸吗啡缓释片45mg(1片半)、每日1次。

该制剂不可掰开服用,因掰开后破坏了其基本骨架而失去缓释作用。

(5)联合用药是否适宜;如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联合应用头孢唑林与阿米卡星注射液,因为两者皆有肾毒性,联合应用加重肾损害,故此联合用药不适宜。

再如:

医师为肠炎患者联合应用抗菌素类药物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片,因两者使用,前者能使后者效价降低,故不宜联合使用,如须合用,两药服用至少间隔3小时以上,此时需药师认真交待清楚。

(6)、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如:

医师为感冒患者开具维生素C片和维C银翘片,属于重复给药。

再如:

医师处方中将维c银翘片与酚麻美敏片联用。

这2种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易造成肝脏损害,甚至引起肝昏迷,故不适宜使用。

(7)、是否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如:

医师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开具甲苯磺丁脲和氢氯噻嗪片,因为甲苯磺丁脲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作用可被氢氯噻嗪拮抗,故两药不适宜合用。

再如:

医师处方头孢菌类药物选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因葡萄糖注射液往往使头孢菌类药物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故应选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

(8)、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如医生开具大处方、过度治疗用药等。

五、处方调配时,药师必须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的顺序逐一调配,对贵重药品、麻精药品分别登记账卡,调配药品时还应检查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调配齐全后,药师应与处方逐一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用量,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或提示标签,对特殊保存条件的药品应加帖醒目标签,以提示患者注意,如2-10℃冷处保存,调配结束后调配人员进行签字,调配一张处方结束后方可调配下一张处方。

六、发药时,处方调配复核人员必须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者就诊科室,以确认患者,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检查药品剂型、规格、剂量、数量、包装,并签字。

发现处方调配有错误时,应将处方和药品退回调配处方者,并及时更正。

发药时向患者交待每种药品的使用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种药品有2盒以上时,需要特别交代清楚,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应仔细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同时要注意患者隐私,对患者咨询时,要耐心解答。

七、凡是以上几项不符合规范的,药剂人员应及时联系处方医生更正,更正的后处方方可调配。

否则处方不得进入调配环节。

八、为防范差错发生,科室应制订明确的差错防范措施如。

制订公示标准的药品调配操作规程,有助于提醒调配人员在工作中注意操作要点;保证值班人员数量,调配高峰时间适当增加调配人员,减少由于疲劳和繁忙而导致的调配差错;及时让药剂人员掌握药房中新药信息;发生差错后,及时召开讨论会,分析和检查出现差错原因、后果和杜绝措施,及时让科室人员了解如何规避类似差错发生;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接受关于差错隐患的反馈意见,讨论并提出改进建议;差错登记报;各科室协同防范措施等。

总之,药房的处方调剂工作,要求药师不但要有过硬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医学知识,以及积极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还需要药师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及全院医务人员广泛协作,才能最大限度防范处方调剂差错,全面提高调剂质量,保证广大患者用药安全。

xx年5月16日

第五篇:

药品调剂差错事故预防规范药品调剂差错事故预防规范

一、药品存放

1、各药房的药品存放应有相对固定的货位,应按药理作用系统分类,每类药品可按药品名称拼音首字母顺序存放,以利于调配。

2、毒、麻、精神等特殊管理药品按规定单独存放。

3、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药物等高危险药品应有明显标示。

4、包装相似或名称相似药品应间隔存放。

5、相同药品不同厂家、不同规格药品应间隔存放。

6、药架上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

7、按规定给药架补充药品时,需调换药品位置时,应告知药房所有人员。

二、药品调配

1、调配工作区应安静、整洁,调配人员应精力集中,严格按程序调配处方。

2、处方逐一调配,不可强调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