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0156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docx

预防医学各章重点总结

预防医学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一、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开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依据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将人类环境分为物质黄精和非物质环境两大类,前者为自然环境,后者为社会环境。

二、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开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含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前者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后者有大气、阳光、水体、土壤等,这些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三、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根底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与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

四、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环境息息相通,紧密相连,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人类社会开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五、生态系统指在肯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完整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六、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得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七、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八、环境污染的X:

1.生产性污染、2.生活性污染、3.交通运输性污染、4.其他污染X

九、污染物在体内的处置过程:

1.污染物的汲取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2.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储

3.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4.污染物的排泄:

肾脏排泄、肝胆排泄、经肺排泄、其他途径排泄

十、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1.急性毒作用

2.慢性毒作用

3.致癌作用

4.致畸作用

5.免疫度作用

十一、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1.污染物化学结构

2.污染物物理性质

3.污染物生物半衰期

十二、污染物暴露的强度与方法

1.作用剂量或强度

2.暴露途径或方法

3.暴露期限与频率

十三、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相加作用

2.协同作用

3.强化作用

4.拮抗作用

5.独立作用

十四、常见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有

1.生理状况

2.健康状况

3.遗传因素

4.营养条件

十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类型

1.公害病

2.职业病

3.传染病

4.食源性疾病

十六、环境污染的操纵策略

1.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标准

2.强化环境卫生调查监测与监督治理

3.操纵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

4.强化环境爱护宣传教育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一、太阳辐射式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X,也是地表上光和热的源泉。

二、气象因素:

气温、气流、气湿和气压等气象因素与太阳辐射综合作用于人体,对机体的冷热感觉、体温调节、心脑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免疫和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活动发挥着综合调节作用。

三、空气离子化:

大气中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气体分子就是空气离子。

四、大气化学污染的健康危害

1.直接危害租用

(1)急性危害

(2)慢性危害

2.间接危害作用

(1)温室效应

(2)臭氧空洞

(3)酸雨

(4)气候变化

五、大气卫生防护对策

1.卫生法律法规措施

2.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强化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3)植树造林,完善城市绿化系统

(4)强化监督,建立健全大气污染监视系统,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并及时发觉大气污染X,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事件应及时处理

(5)普及宣传教育,提高环境爱护意识

(6)强化生产平安治理与设备维修,预防生产故事的发生

3.生产工艺措施

(1)改善工业企业生产能源结构,选择低硫和低灰分的燃煤,普及天然气、煤气等气态燃料能源;开展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采纳集中供热;改造锅炉,提高燃料燃烧效率

(2)改革生产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的原料替代毒性较大的原料;实行密闭式生产,杜绝和排除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强化消烟除尘、净化废气的卫生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4.大气卫生监督和治理

六、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1.感官性状良好

2.流行病学平安

3.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健康

4.水量满足需要

七、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工矿企业废水、废渣污染

2.自然灾害污染

3.意外水污染事故

4.生活污水污染

5.农业污染

八、饮用水污染的健康危害

1.生物性污染的健康危害

2.化学性污染的健康危害

3.物理性污染的健康危害

九、饮用水供给卫生措施

1.集中式给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法。

它的优点在于:

用水方便;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易于采取改进水质的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水质;便于卫生部门监督和治理。

但一旦集中式供水的污染水源被污染,极易引起疾病的爆发流行,危害面很广。

集中式供水的卫生措施主要包含水源选择与水质净化的消毒处理。

1)水量选择

(1)水量充分

(2)水质良好

(3)便于卫生防护

(4)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2)水的净化与消毒

(1)混凝沉淀

(2)过滤

(3)消毒

2.分散式给水是一种居民家庭单独使用的供水方法,目前农村大局部地区是分散式给水。

十、住宅建筑的卫生要求

1.微小气候适宜

2.采光照明良好

3.室内空气清洁

4.隔音性能良好

5.卫生设施齐全

6.环境安静整洁

7.预防疾病传播

十一、住宅建筑内的污染因素

1.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

2.室内的燃料燃烧

3.香烟烟雾污染

4.建筑装饰材料污染

5.家用电器设备

6.烹调过程油烟的污染等

十二、不良住宅建筑的健康危害

1.眼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病症

2.化学过敏反响

3.慢性潜在性危害

十三、住宅建筑室内环境的卫生防护

1.保温与隔热

2.遮阳与采暖

3.通风换气

4.噪声操纵

5.装饰材料的污染操纵

6.强化住宅建筑的卫生监督

十四、主要的健康相关产品

1.化装品是指用于涂抹、敷用、喷洒或其他方法,施用于人体外表任何部位,以到达清洁护肤、美容修饰或排除不良气味等目的的一种家用化学品。

化装品按作用功能分为5类:

〔1〕护肤类化装品,如洗面奶、沐浴乳、护肤霜、面膜、珍珠霜、雀斑霜、粉刺霜等;〔2〕美发益发类化装品,如洗发露、护发素、生发剂、烫发剂、染发剂、胶黏剂、防脱发剂等;〔3〕美容修饰类化装品,如粉底液、口红、唇彩、睫毛膏、腮红、指甲油等;〔4〕香水类化装品,如化装水、香水、花露水等;〔5〕口腔卫生类化装品,如牙膏、口腔除臭液、漱口水等。

2.洗涤剂是指一类用于去除物体外表污垢,使被去污的物品通过洗涤后到达去污目的的家用化学品。

洗涤剂可分为:

〔1〕纤维织物洗涤剂,如衣服、被褥、毛皮和地毯等的洗涤剂;〔2〕硬体外表洗涤剂,如用于金属、玻璃、餐具等硬外表的洗涤剂;〔3〕人体清洁洗涤剂,如香皂、洗手液、洗发香波、剃须水等;〔4〕特别用途洗涤剂,如地板蜡洗涤剂、墙壁洗涤剂、除臭剂和空气清新剂等。

3.消毒剂是指一类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家用化学品。

按照消毒剂的杀菌能力可分为3类:

〔1〕高效消毒剂;〔2〕中效消毒剂;〔3〕低效消毒剂

4.杀虫剂是指用于杀灭或驱除危害家庭生活的病媒昆虫,如苍蝇、蟑螂、蚊子、老鼠等的一种家用化学品。

5.其他健康相关产品:

家庭常用的健康相关产品还包含:

〔1〕医疗卫生用品,如注射器、创可贴和卫生巾等;〔2〕涉水产品,如水质处理器、纯洁水容器、水过滤器以及一次性水杯等;〔3〕保健用品,如减肥食品、营养食品等;〔4〕电磁辐射产品,如电视机、计算机、微波炉和移动等;〔5〕家用黏合剂和涂料,如各种胶水、装潢涂料等;〔6〕塑料制品和儿童玩具等。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一、DRIs包含4项营养水平指标,即:

平均需要量,推举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二、食物中脂肪具有以下功能:

1.增加饱腹感;

2.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

3.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三、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功能为:

1.主要的能量营养素

2.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型

3.提供膳食纤维

4.预防结肠癌

四、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其共同特点有:

1.溶于脂肪及脂溶剂,而不溶于水

2.化学组成仅含碳、氢、氧

3.与食物中脂类共存

4.在肠道汲取时随脂肪经淋巴系统汲取,从胆汁有少量排解

5.摄入后,大局部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6.缺少症出现缓慢

7.不能用尿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

8.有时大剂量摄入时易引起中毒

五、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

是指全面到达营养的膳食。

六、合理膳食的根本要求:

1.满足机体的需要

2.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

3.食物对人体无害

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

5.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七、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2.营养素养量

3.营养质量指数

八、膳食机构类型

1.X膳食模式

2.经济兴旺国家的膳食模式

3.日本膳食模式

4.地中海膳食模式

九、医院膳食大体分为三类:

(一)根本膳食

1.一般膳食

2.软食

3.半流质

4.流质

(二)医治膳食

1.增减营养素膳食

2.特别制备膳食

3.计量操纵膳食

(三)试验膳食

1.隐血试验膳食

2.干膳

3.胆囊造影膳食

4.肌酐试验膳食

5.莫氏试验膳食

6.胃液分析试验餐

7.饱餐试验餐

8.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

9.测定根底代谢率的膳食

10.放射性核素吸碘试验膳食

十、膳食营养调查的方法:

1.称量法

2.查账法

3.24小时回忆法

4.化学分析法

5.食物频率法

十一、食品中的外源性物质可分为两大类:

食物在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制造、处理、加

工、充填、包装、运输和存储等过程中带入/进入的任何物质称为污染物;从食品的味道、色泽和质地出发,有意添加一些物质,以改善其外观和风味的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十二、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参加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十三、食品中的污染物

1.生物性污染

2.化学性污染

3.物理性污染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

一、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有害化学因素

1)生产性毒物

2)生产性粉尘

2.异常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2)噪声与振动

3)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3.致病生物因素

1)细菌

2)病毒

3)霉菌

二、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1.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

2.劳动体制缺少人性化

3.职业平安保证体系不完善

三、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

1.不良生理状态

2.不良心理状态

3.不良生活行为

四、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中意度、工作平安感等。

五、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

1.预防和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和平安隐患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损害

2.增进劳动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卫生

3.优化劳动体制,保证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待遇

4.强化职业教育,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素养

5.实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效劳

6.排除和改变劳动者的不良生活方法与行为等

六、职业健康促进概念是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事业单位经营治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强化职业卫生效劳等,到达促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七、职业健康促进措施:

1.劳动园地健康促进

2.职业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

3.职业平安教育

4.职业卫生干预措施

八、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1.就业前健康检查是指对打算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的健康检查。

2.定期健康检查是指按肯定的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以及时、及早的发觉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象征,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医治。

3.应激性健康检查是指对出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平安事故的工作园地或劳动环境中受有害因素暴露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4.离岗或转岗时的健康检查是指职业者调离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时或改换当前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体格检查。

九、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

1.监测劳动者的工作组织、劳动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人体成效因素

2.评估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卫生条件和职业有害因素水平

3.评估劳动者接触的不利心理因素和不合理工作安排

4.评估职业事故和重大灾害的风险

5.监测平安措施和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维护和保养情况等

6.监测职业有害因素操纵系统的运行情况

7.评估一般卫生及卫生设备

十、职业卫生效劳是卫生效劳体系的一局部,是以职业人群和劳动环境为对象的一种特别形式的预防性卫生效劳。

十一、职业卫生效劳的内容

1.职业平安卫生状况的定位和规划

2.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3.劳动者健康监护

4.健康危险度评价

5.危险告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效劳

十二、职业卫生效劳模式可分为:

1.国家卫生效劳体系

2.社区卫生保健中心

3.社会健康保险机构

4.私人卫生保健机构

十三、护理工作人员在职业卫生效劳中的作用

1.协助公共卫生医师发觉、了解、评估职业人群的共同职业健康问题,以确定职业卫生护理需求

2.以预防保健为主,医疗为辅,协助劳动者预防职业病,早期发觉、早期医治、及时有效的操纵职业病,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

3.通过职业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卫生干预等健康促进方法普及职业卫生与保健知识,辅导劳动者履行健康生活、工作行为,促进职业人群健康

4.参与职业病及一般职业病损的紧急处理与追踪随访

5.负责职业人群的预防接种及卫生保健的有关工作

6.参与劳动者健康检查及体格检查等相关工程

7.协助职业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的筹划与实施

8.提供职业健康咨询

9.参与系统的、长期的相关职业卫生资料搜集、整理、研究,作为进行职业护理工作的凭据。

十四、职业卫生护理的护理人力资源要求的开展趋势:

1.具有医院及社区护理工作经验

2.具有经过国家法定机构认可的职业团体颁发的专业证书和职业卫生护理的硕〔博〕士学位,

3.具有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发挥各种职业卫生效劳作用的能力

第五章医院环境与健康

一、医院规划布局

(一)用地选择

(二)总体布局

(三)门诊部门设计

(四)住院部病房设计

(五)手术室设计

二、医院环境质量卫生要求

(一)室内环境质量要求

1.室内微小气候

2.室内噪声卫生标准

3.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4.空气、物体外表、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5.医疗用品与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

(二)医院室外环境质量卫生要求

1.医院环境的优化

2.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3.医院污物处理要求

4.医疗废物集中存放地应有明显警示标识,并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泄漏等平安措施

5.医疗废物应当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环境爱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处置单位作无害化处理,并作好“转移联单〞登记与保存〔3年〕

6.医疗废物指定的处置单位必须施行密封转运,其车辆应在每一次转运后进行消毒

7.凡搜集、准运或直接接触医疗废物的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强化个人防护

8.无论是液体污物还是固体污物的消毒处理均按卫生部《消毒技术标准》执行

三、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的职业接触

四、医院护理防护

1.生物因素暴露及防护

2.物理因素暴露及防护

3.化学因素暴露及防护

4.社会心理因素暴露及防护

五、医院护理区卫生治理

1.护理区环境卫生治理

1)物有定位,用后归位,养成随时随地注意清理环境,保持整洁的习惯

2)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全部物品用湿式清扫法

3)及时去除医治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

4)非病人必须的生活用品及非医疗护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带到病房

2.护理区环境平安治理

1)医护人员应做到:

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

2)易发出响声的椅脚应钉橡胶垫,推车轮轴、门窗交合链应定期滴注润滑油

3)积极开展保持环境安静的教育和治理

第六章非物质环境因素与健康

一、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体系,它是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ZJ信仰、人际关系、人口状况、生活方法与行为等非物质要素构成,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所制造的生产体系、累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体系。

二、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社会人文环境体系中的各种非物质要素的综合,如社会经济、ZJ信仰、文化教育和人际关系等。

三、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经济与健康

(二)文化教育与健康

(三)人际关系与健康

四、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情绪与健康

(二)个性与健康

(三)应激与健康

五、行为因素与健康

(一)促进健康的行为

1.积极的休息与睡眠

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3.积极的体育锻炼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

1.吸烟

2.酗酒

第七章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一、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贴近居民的根本卫生保证,它依靠切实可行、科学可靠而又能被居民广泛接受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充分参与而到达普及,其费用是国家政府和社区居民依靠自力更生和创新精神在各个开展阶段上有能力负担的卫生保健工作。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根本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通力合作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任务

1.积极开展社区主要致病因素及其健康危害的预防操纵方法的宣传教育,在居民中广泛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卫生保健活动的自觉性。

2.改善食品供给,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营养,强化食品卫生监督,排除食品污染,提倡合理膳食,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3.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学习与居住环境条件和平安饮用水,积极主动除虫灭鼠,消灭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4.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做好优生、优育和方案生育工作,强化婚前与产前健康检查,制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

5.实施方案免疫接种,对常见传染病与突发性传染病的流行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

6.积极开展地方病的预防操纵工作,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条件,排除地方病病因。

7.妥善医治常见病、多发病,确保环境平安,排除以外损害隐患,建立社区的根本急救卫生效劳设施,提高社区效劳质量和技术水平。

8.保证根本药物的供给。

四、21世纪全球卫生保健目标

1.提高卫生公平程度,减少儿童期发育不良

2.到202X年,将完成孕妇死亡率为10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全部国家出声期望寿命均在70岁以上。

3.扭转5大流行病的上升趋势

4.铲除消灭某些疾病

5.改造生存环境

6.促进健康

7.国家政策

8.连续性

9.信息监测

10.卫生政策与体制研究

五、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以排除或操纵危害人类健康的生物、物理、化学、社会与心理等方面的致病因素,使人群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并对人群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六、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或称“三早〞预防,即早发觉、早诊断、早医治,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治疾病开展的主要措施。

七、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预防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响、阻挡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医治措施。

八、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旨在调整和爱护人体生命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九、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机关依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涉及公共卫生与居民健康平安的各种行为或活动所实施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十、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开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响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策,以到达预防和操纵疾病流行的目的。

十一、疾病监测步骤

1.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资料

3.信息上报与反响

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峻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峻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

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

1.事件突发性

2.影响群众性

3.危害社会性

4.处理复杂性

十四、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采取以下应急反响

1.积极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一般病人分开治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解或确诊。

2.主动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做好医院内现场操纵、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危害。

4.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汇报。

5.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累积诊断医治的经验。

第八章地方病防治

一、地方病是指特定地域内发生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和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总称。

二、地方病的流行特征

1.发病地点地域性

2.致病病因明确性

3.操纵效果显著性

三、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根本原则

1.政府领导、齐抓共管

2.预防为主、科学防治

3.突出重点、因地制宜

4.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四、地方性甲状腺肿是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的碘,从而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一种地方性疾病。

五、地方性克汀病是指由于外环境缺碘,胚胎或胎儿时期碘摄入缺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缺少而严峻影响脑发育造成的一种疾病。

六、地方性氟中毒是指由于特定地区外环境中氟元素过多,使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七、地方性砷中毒是指居民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或空气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和掌跖皮肤角化或癌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

第九章职业病防制

一、职业性病损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及不良的生产工艺过程或不良劳动状态所引起的健康损害,包含职业病、工伤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二、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职业病特点

1.病因特异性

2.病因可检测性

3.发病聚集性

4.疾病可预防性

四、职业病构成条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五、法定职业病范围包含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