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091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docx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教学内容: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抢救

3、危重病抢救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目标:

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任务、管理。

教学内容:

一、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第二章院外急救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外急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第二节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院外急救中的评估和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1、现场评估:

意识、气道、呼吸、循环。

2、紧急呼救

二、现场救护

1、体位

2、检伤:

头部体征、颈部体征、脊柱体征、胸部体征、腹部体征、骨盆体征、四肢体征

3、分类

4、现场救护要点

5、分流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2、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教学目标:

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仪器设备维护。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诊科设置

第二节急诊科人员与工作制度

一、人员组成

二、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第三节急诊护理工作

一、护理工作特点

二、护理工作流程

三、护理程序

四、护患沟通

第四节仪器设备维护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二、维护与管理

第四章重症监护

第一节ICU的设置与管理

教学目标:

熟悉ICU的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ICU设置

1、ICU模式

2、ICU规模

二、ICU管理

1、ICU的基本功能

2、ICU服务对象

3、组织领导

4、规章制度

三、ICU感染控制

第二节危重病人监护

教学目标:

熟悉ICU的收治程序和治疗原则;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

教学内容:

一、ICU收容与治疗

1、收治程序

2、治疗原则

二、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第三节监测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ICU的监测技术(内容、方法、意义)。

教学内容: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1、心率

2、动脉压

3、中心静脉压

4、肺动脉压

5、心排出量

二、心电图监测

1、应用范围

2、临床意义

3、监测方法

三、呼吸功能监测

1、呼吸运动

2、呼吸功能

3、脉搏氧饱和度

四、体温监测

1、正常体温与发热程度

2、测温部位

五、脑功能监测

1、颅内压监测

2、脑电图监测

3、脑血流图监测

六、肾功能监测

1、尿量

2、浓缩-稀释功能

3、血尿素氮和血肌酐

4、内生肌酐清除率

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1、熟悉心脏骤停的原因。

2、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教学内容: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性原因

2、非心源性原因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心电-机械分离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2、诊断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教学目标: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基础生命支持

1、判断:

病人反应、循环体征

2、复苏体位

3、开放气道

4、呼吸支持:

人工呼吸

5、循环支持:

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1、明确诊断

2、控制气道

3、氧疗和人工通气

4、开胸心脏挤压

5、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

6、电复律:

非同步电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起搏

三、延续生命支持

1、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2、脑复苏:

维持血压;呼吸管理;降温;药物;高压氧

第三节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复苏后的监测内容。

教学内容:

一、维持酸碱平衡

二、循环系统的监护

三、呼吸系统的监护

四、脑缺氧的监护

五、肾功能的监护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七、防治继发感染

第六章休克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一、病因

血容量不足、创伤、感染、过敏、心源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神经源性因素

二、分类

1、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2、按病理生理学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

3、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低动力型休克、高动力型休克

三、病理生理

1、休克发展过程

2、休克时器官功能的改变

第二节病情评估

教学目标:

熟悉休克病人的评估要点。

教学内容:

一、资料收集

1、临床表现

2、血流动力学监测: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休克指数

3、实验室检查

二、病情判断

1、休克分期

2、休克程度

3、病因鉴别

第三节救治与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休克的救治与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一、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

2、补充血容量

3、纠正酸中毒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6、治疗DIC

7、保护脏器功能

二、护理要点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密切监测病情

3、建立静脉通路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5、预防感染

第七章创伤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创伤的分类、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

一、创伤的分类

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二节多发伤、复合伤

教学目标:

了解多发伤、复合伤的伤情评估和救护原则。

教学内容:

一、多发伤

二、复合伤

第三节颅脑与胸腹部创伤

教学目标:

掌握颅脑与胸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与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颅脑创伤

1、分类:

按损伤部位(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按伤情(轻、中、重)

2、伤情评估:

受伤史;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眼球变化,肢体瘫痪,生命体征变化,脑疝);辅助检查(CT)

3、救护:

(1)救治:

紧急处理;手术;非手术(体位、脱水、激素、降温等)

(2)护理:

气道管理;生命体征观察;颅内压监护;重症监护;基础护理;营养支持等

二、胸部创伤

1、分类

2、伤情评估:

病史;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休克、体征)

3、救护:

(1)救治:

紧急处理(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连枷胸)

(2)护理

三、腹部创伤

1、分类

2、伤情评估:

受伤史;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内出血等);辅助检查(诊断性穿刺)

3、救护:

(1)救治:

非手术;手术

(2)护理:

主要针对手术病人,包括手术后的体位、病情观察等。

第四节骨关节损伤

教学目标:

熟悉骨关节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救护原则。

教学内容:

一、分类

二、伤情评估

1、损伤因素

2、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特殊表现(骨折特有体征)

三、救治与护理

1、救治原则:

现场急救;创口处理;妥善固定;伤员转运

2、骨折复位

3、骨折固定及护理

4、持续牵引及护理(牵引方法、护理要点)

5、功能锻炼

6、开放性骨、关节伤的清创

第八章脏器功能衰竭

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

教学目标:

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诱因

1、急性心肌严重损害

2、心脏负荷过重

3、心室充盈受限

4、恶性心律失常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急性肺水肿;心源性哮喘

2、辅助检查

三、救护

1、体位:

坐位或半坐位,下肢下垂

2、纠正缺氧:

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

3、镇静:

吗啡

4、利尿

5、氨茶碱

6、血管扩张剂

7、强心

8、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急性呼吸衰竭

教学目标:

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2、发病机制:

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神经系统表现(肺性脑病);循环系统表现

2、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

三、救护

1、氧疗

2、呼吸兴奋剂

3、机械通气

4、病情监测

第三节急性肝衰竭

教学目标:

熟悉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三、救护

1、一般治疗

2、保肝治疗

3、对症处理:

肝性脑病灌肠、应激性溃疡

第四节急性肾衰竭

教学目标:

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2、发病机制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三、救护

1、救治原则

2、透析疗法

第五节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教学目标:

掌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发生原因、防治;熟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概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

2、发病机制:

全身炎症反应启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3、危险因素

三、病情评估

1、SISR

2、器官功能障碍

四、救护

1、监测

2、防治:

早期复苏;清除氧自由基;控制感染;增加氧运输;尽早胃肠道进食等

第九章急性中毒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中毒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

教学内容:

一、毒物的体内过程

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毒物的代谢

3、毒物的排泄

二、中毒机制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2、缺氧

3、麻醉作用

4、抑制酶的活力

5、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功能

6、竞争受体

三、病情评估

1、病史:

职业史和中毒史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四、救治原则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脱离中毒环境;冲洗;催吐、洗胃、导泻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利尿;高压氧;血液净化

4、特殊解毒剂的应用

5、脏器功能支持

6、护理:

洗胃方法

第二节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

教学目标:

掌握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护。

教学内容:

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中毒途径与中毒机制

2、中毒表现:

毒覃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辅助检查: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4、救护:

解毒剂(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中毒途径与中毒机制

2、中毒表现:

轻、中、重、迟发性脑病

3、救护:

脱离现场;纠正缺氧(高压氧);防治脑水肿

第十章中暑、淹溺与触电

第一节中暑

教学目标:

熟悉中暑的原因、类型、临床表现和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三、救护

1、降温

2、改变环境

3、对症处理

第二节淹溺

教学目标:

熟悉淹溺的救护。

教学内容:

一、临床表现

二、救护要点

第三节触电

教学目标:

熟悉触电的救护。

教学内容:

一、临床表现

二、救护要点

 

第十一章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营养状态的评定。

2、熟悉营养支持的原则、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教学内容:

一、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三、营养支持的原则

1、确定应激程度

2、计算能量需要量

3、确定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非蛋白供能物质;蛋白质;常量和微量营养素

4、确定营养支持方法:

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第二节营养支持方式

教学目标:

掌握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制剂种类、配置和输入途径。

教学内容:

一、肠外营养

1、全营养液及配置

2、输入途径:

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置管

二、肠内营养

1、肠内营养制剂种类及配置:

要素饮食;匀浆膳;混合奶;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

2、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口服;鼻胃及鼻十二指肠、空肠插管喂养;胃造瘘术;空肠造瘘术。

第三节营养支持的监护

教学目标:

熟悉营养支持效果监护的内容、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

教学内容:

一、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护

1、肠外营养支持监护

2、肠内营养支持监护

二、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肠外营养:

穿刺插管引起的并发症;感染;代谢性并发症

2、肠内营养:

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液污染等)

 

第十二章救护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护理以及呼吸机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

二、呼吸机的应用

第十三章常见急危重症救护

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或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急性心肌梗死

1、病因和诱因

2、临床表现:

疼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3、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和动态性改变

4、心肌坏死标记物:

CK-MB

5、救护:

CCU、止痛、改善氧供、减少耗氧、对症处理等

二、重症哮喘

1、病因和诱因

2、临床表现

3、救护:

氧疗、解痉药、糖皮质激素等

三、咯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咯血量、并发症(窒息)

3、救护:

止血药物;窒息的判断与处理

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救护:

不同情况的止血措施

五、急腹症

1、病因

2、临床表现:

原因不同,表现不同;腹痛是主要症状

3、辅助检查:

根据判断加以选择

4、救护:

不同情况不同措施

六、临床危象:

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甲状腺危象

1、高血压危象:

主要表现(血压增高);处理(迅速降压)

2、高血糖危象:

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诊断、处理(补液、胰岛素)

3、低血糖危象:

临床表现;处理

4、甲状腺危象:

临床表现与判断;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