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8792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docx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策划

李嘉诚基金会

捐助四川地震灾区“学生感恩行动”

策划书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009年5月8日

前言

为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引导灾区大学生感恩自强,艰苦奋斗,积极投身“两个加快”的社会实践。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李嘉诚基金”资助,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生感恩行动”。

我院以“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为主题,关注灾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成长现状及未来发展的系列活动,以“感恩、感悟、服务、奉献”为宗旨,让广大在校大学生感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区及受灾同学的关心、帮助和扶持,用实际行动服务灾区和回馈社会。

通过感恩行动关注灾区留守儿童成长,通过“手拉手、一对一”爱心帮扶站及“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的建立与工作的开展,与灾区留守儿童建立长期、固定的“一对一”爱心帮扶关系,帮助灾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以此激励灾区人民把感恩自强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并为加快建设灾后美丽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活动主题:

“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

——关注灾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成长的现状及未来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以“感恩、感悟、服务、奉献”为宗旨,以灾区受助大学生为代表的感恩行动,带领广大在校大学生通过形式多样、涉及面广泛的募捐活动,以及深入开展灾区留守儿童心理辅导“一对一”帮助,使大学生感悟党和政府各界对地震灾区及受灾学生的关心、帮助和扶持,并激励与帮助灾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健康快乐的成长。

申请计划地点: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

活动时间及安排:

时间

活动安排

7月13日

抵达活动地点

7月14-18日

构建“爱心图书馆”,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全面了解其生活状况。

7月19日

观看电影

7月20-24日

建立“手拉手、一对一”爱心帮扶站及“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

针对灾区留守儿童展开心理疏导。

结对大学生住进小学生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灾区生活。

7月25日

趣味运动会

7月26日

以“大手拉小手,爱心共成长”为主题,举行文艺联欢晚会。

活动部分参与人员及工作安排

姓名

组内职务

院(系)、班级

职务

拟承担工作

马启科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6020402

灾区受助学生代表

联络员

杨震

组长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6020402

学生会主席

总领队

郝培斌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7020202

分团委副书记

宣传、策划

武皎洋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7020301

学生会副主席

心理工作站

包文琦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7020502

学生会副主席

文艺晚会

余孟玲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8020301

分团委组织部长

维护图书馆

李毅

组员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07020201

学生会体育部长

准备运动会

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一

活动名称:

构建“爱心图书馆”

活动背景:

1、在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灾区学子本着“感恩、感悟、服务、奉献”的宗旨为灾区尽一份绵薄之力——构建“爱心图书馆”

2、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地震后,学校硬件设施遭到极大破坏,现急缺大量课外阅读书籍。

5、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灾区学子,在确保自己有学上的同时没有忘记家乡的同胞,怀着一颗强烈的爱心回报家乡。

6、灾区之外的学校中很多学生有闲置不用的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充分利用起这部分资源可以帮助受灾地区孩子的知识拓展。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15日—19日

活动地点: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

活动目的:

通过在成都市各小学、社区的募捐活动筹集各类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为灾区小学建立“爱心图书馆”,传达“图书传递爱心,知识改变未来”的活动精神。

活动主办: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活动实施方案:

(一)募捐

募捐时间六月中旬

募捐地点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外国语小学、以及成华区社区等

募捐形式

1、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各小学及各大社区进行募捐。

2、募捐的物资主要分为书籍、资助金、学习用品等。

3、所有参与募捐的同学及群众在签名横幅上签名留念并记录在册。

4、参与募捐的学生及群众进行爱心赠言。

募捐宣传方式

横幅、宣传板、海报、宣传单及相关网站等

募捐准备方案

1、联系各类媒体、网站、校广播站进行宣传。

2、整理关于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的情况以及“大手拉小手,快乐共成长”活动的情况图片,用于制作海报。

3、宣传海报2张(一张用于显示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小学生的情况,一张用于宣传活动)。

4、宣传部负责制作海报、展板。

5、横幅2条,一条用于悬挂,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一条用于爱心助学签名用。

签字笔10支。

6、现场宣传员(广播员)2名。

7、制作募捐箱3~5个。

8、印制宣传单100百份。

募捐活动结束:

1、整理、筛选书籍。

2、将所得捐助金用于补充购买部分书籍。

(二)构建“爱心图书馆”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中旬

活动地点: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

活动流程:

1在曲河乡中心小学,将募捐来的图书整理分类,构建“爱心图书馆”。

2在同学们宣传图书馆使用方法及管理制度。

活动结束:

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图书馆的需求,定期补充图书。

活动二

活动名称:

“手拉手、一对一”爱心帮扶站”

活动目的:

通过一个学生帮扶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院帮扶一个学校的“手拉手、一对一”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用爱心温暖留守儿童并与之建立友谊,长期联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20-24日

实施方案:

1、在帮扶地举行爱心帮扶站启动仪式。

2、青年志愿者深入当地留守儿童家庭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了解其生活现状与学习情况。

3、通过“手拉手、一对一”活动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帮助解决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心理上遇到困惑。

4、服务队返校后两地学生通过书信、电话以及网络等方式保持长期联系,进行交流与沟通增进感情与友谊,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心理及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

5、建立一系列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反映留守儿童的普遍困难。

活动参与成员:

青年志愿志愿者、灾区受助学生代表

活动三

活动名称: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

活动目的:

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的治疗以及健康心理的重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心理辅导消除地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的负面影响,用心灵抚慰心灵帮助其震后心理康复重建心灵家园。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20-24日

实施方案:

1、首先在学校对心理辅导梯队对队员进行地震灾区心理辅导专业培训。

2、活动期间心理辅导梯队深入灾区内部了解留守儿童思想动态,汇总研究出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案。

3、根据其主要思想动态,心理辅导梯队有所针对的开展对留守儿童进行地震心理辅导,并让儿童之间组成小队,大家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4、与帮扶地儿童建立长期的联系与交流平台,返校后依旧可以迅速帮其解决心理困惑治疗心理创伤。

活动成员: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老师及组员

活动四

活动名称:

趣味运动会

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活动目的:

让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共欢庆,多交流,增进感情。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25日

活动地点:

当地学校

活动组织:

1、活动领导组

组 长:

杨震

副组长:

郝培斌

组 员:

武皎洋包文琦余孟玲李毅

职责:

统筹领导此次运动会的筹备及举行。

2、裁判组:

总裁判长:

xx小学校长

裁判长:

包文琦

裁判员:

全体教师

职责:

确定比赛项目、比赛标准,并进行赛时裁判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郝培斌

组 员:

余孟玲武皎洋

职责:

负责场地规划、音响设备、茶水供应、成绩登记、奖状印制、器材准备、横幅悬挂等工作。

运动会流程:

1、由相关领导宣布趣味运动会开幕

2、参赛选手抽签分组

3、进行比赛(具体流程参照七、运动会具体规则)

4、颁奖仪式及闭幕式

运动会具体规则

(一)趣味运动会分组积分规则及奖项设置:

1、分组:

待定(依活动参与对象情况现场决定)

2、积分:

每项比赛取前五名,依次积6、4、3、2、1分。

3、奖项设置:

团体总分取前三名颁发奖品、奖状,各单项取前3名颁发奖品、奖状。

(二)趣味项目

1、两人三足

比赛规则:

每队两人,将二人相邻两腿绑在一起,通过规定的距离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2、乒乓球接力赛

比赛规则:

每队五人,第一名队员手持球拍,将球放在球拍上,通过20米距离将球传给下一名队员,直至最后一人,过程中,不准用手扶球,若球落地,从落地点继续,用时最短的队伍为胜。

3、跳绳

比赛规则:

每队出2人摇绳,其余组员每二人一组,每组跳三次换下一组,如中断从新开始,用时最短者为胜。

4、肩并肩

比赛规则:

由每队第一人开始,肩上放置一条毛巾,再不依靠手的情况下,传至第二人的肩上,直至最后一人,传递过程中毛巾不能落地,如落地从新开始,时间最短的队伍获胜。

5、拔河

比赛规则:

由抽签决定对手,直接进行淘汰赛,取前5名

6、摸石头过河

项目介绍:

运动员用手来移动“石头”(石头可以用木块代替,厚3—5厘米,大小以成人脚合适为宜,方便手操作),通过“石头”交替前移,两脚不能踩地,以谁最先到达终点获胜。

比赛规则:

场地设定在30米的跑道上,两脚各踩一块“石头”,在起跑线后,手持一块“石头”,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运动员开始搬移“石头”前进,以最后一块“石头”越过终点线停止计时,用时最短者获胜。

整个过程中安排裁判员跟踪监督,一旦发现运动员任何一脚触及地面,则判犯规,取消比赛成绩。

7、拾贝

场地:

在平坦的硬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圆外5米处画一个半径为5米,1/4圆周长的同心圆弧,在这段圆弧上放上一篓网球(50个)。

比赛规则:

男女搭配两人一组,一人腰系筐篓,两手不能扶篓子,另一人则站在5米外的掷球点上,以1分钟为限(最多扔50个)。

当“开始”口令下达后,掷球者抛球需经地面反弹到圆中间的筐篓里,系筐篓的运动员可以在圆圈内自由摆动身体去接住地面反弹过来的网球,不能出圈。

最后以篓中接住的有效球数来决定胜负。

成绩相同者重赛。

8、实心球滚准

比赛规则:

运动员站在手榴弹后方10米外,将实心球向前滚动,撞击手榴弹,每人10次,撞倒一次得一分,每人掷10次,撞倒次数多者获胜。

如成绩相同,加赛5球,直到决出名次。

9、篮球投篮

比赛规则:

每位运动员在罚球线连续投5球,投中多者名次列前。

成绩相同的运动员,加赛一轮直到分出胜负

活动五

活动主题:

“大手拉小手,爱心共成长”文艺联欢晚会

活动时间:

2009年7月26日

活动地点: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曲河乡中心小学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学生感恩行动,使广大学生感悟党和政府以及各界对灾区留守儿童的关心、帮助和扶持,为加快建设灾后美丽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活动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演示

2、诗朗诵(小学生与我院学生共同参与)

3、合唱

4、猜成语

5、舞蹈表演

6、讲故事

7、书法表演(小学老师与我院同学合作)

活动意义:

通过这次活动与灾区儿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能够健康地成长

预期效果:

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总结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使灾区儿童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申请经费金额及安排

1、车费、食宿:

约5000元;

2、购置部分新书、文具及小礼物:

3000元

3、联欢晚会、趣味活动:

1000元;

4、其他:

1000元

预期效果:

1、通过在成都市各小学、社区的募捐活动,为灾区小学建立“爱心图书馆”,传达“图书传递爱心,知识改变未来”的活动精神。

建立稳定的图书资源,定期整理、更新“爱心图书馆”,为灾区儿童提供稳定、丰富的图书资源,完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2、通过“手拉手、一对一”爱心帮扶站及“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的工作,我院学生与灾区留守儿童保持长期联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一阶段:

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全面了解其生活状况,通过观看电影、趣味运动会、联欢晚会等形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他们建立深厚友谊。

第二阶段:

建立长期、稳定的“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书信的方式保持长期联系,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设立固定心理热线、定期回访的方式等方式对灾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保持长期关注。

3、通过本次学生感恩行动,使广大学生感悟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灾区留守儿童的关心、建立地点帮扶站,为加快建设灾后美丽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申请计划的优势和条件

1、在长期的形式各异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与一些公益活动机构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与成都市部分中小学及社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志愿者们通过专业的志愿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提升锻炼后所具备的志愿服务能力,能充分保证图书、玩具、学习用具等募捐的数量以及定期对“爱心图书馆”更换图书的要求。

以下是开展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2、在圣灯敬老院活动中心,我们我们完成对房屋的清理,各个老人的居室的整理后,一位志愿者正主动与老人拉家常以化解老人心里的寂寞。

3、在07年的6月份,我们和红十字会以及其他高校共同开展了“真情换真心”的大型募捐活动,此次活动活动共筹得善款七万元,可用于十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治疗。

4、2008年9月29日、30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会与成都市新南门汽车站共同举办了以“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车站”的志愿服务活动,我院青年志愿服务队会60余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

5、5月,是激情燃烧的季节,是生命绽放的季节。

为了给同病魔做顽强斗争的周子杰更多希望,也为了见证世间充满爱,人心充满感动,5月1日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在成都市游乐园外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公益募捐,共筹得善款2209元。

6、我院学生自“5、12”地震发生后,主动积极地联系红十字会,进行“支援灾区重建,抢运就在物资”等志愿活动。

在此之后,我们一直关注灾区恢复和重建情况,并全面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感恩、感悟、服务、奉献的实际行动。

据统计,参加志愿服务同学占全院学生人数90%以上,他们不仅有着互帮互助的热情,并且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活动后他们都具备着服务灾区的行动经验。

7、在学院学生工作室的统一选拔及专业培训下,已经建立了一支“有爱心,懂专业,高素质”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具备为广大灾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帮扶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