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要求.docx
《微课制作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制作要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制作要求
-----------微课制作要求------------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
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不超过100MB。
二、上报微课作品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微课名称、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
视频格式统一为WMV格式,高清像素为1080×720,标清像素为720×576,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教师提交作品为:
每位老师报送微课一个,内容包括:
(1)微课视频(每课1个,一课对应一个知识点)
(2)进阶练习(每课2套,与微课视频配套)
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在线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这种在线检测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能力要求,便于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
一般可分为概念辨析、熟练练习和应用拓展3种题型。
(3)学习任务单(每课1个,与微课视频配套)
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
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说课、讲座的片段等不是本次评选的微课)
三、微课的分类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三种。
1.讲授类: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关键概念和原理。
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2.应用类:
关键概念和原理的应用。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例题),并围绕问题开展分析、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3.实验演示类:
教师应用教具、实验器材或计算机模拟软件作示范性实验,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四、微课录制方法
录制模式
录制工具
录制方法
录制步骤
录制技术要求
范例
录播系统
电子白板+录播系统+摄像机
同时录制VGA、教师机、学生机三路视频
第一步:
针对本节微课所选定的主题,完成白板课件,并准备好其他媒体素材;
第二步:
现场录制
第三步:
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1、视频画面能清晰展示电脑屏幕中的演绎过程,画面须保持连贯性;
2、教师的声音清晰可辨,杂音、噪音不明显;
3、视频成品压缩采用常用流媒体格式(.mp4/.flv/.mpg),成品大小不超过100MB。
范例
录屏软件+PPT
电子白板+录屏软件+摄像机
录屏软件录制VGA,摄像机录制教师视频。
第一步:
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
第二步:
利用录屏软件及摄像机完成VGA和教师视频的录制。
第三步:
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屏幕录像专家2013
录屏软件+手写板+麦克风
屏幕录像软件、手写板、麦克风、摄像头
通过手写板和画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第一步:
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
第二步:
安装手写板、麦克风等工具,使用手写板和绘图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
第三步:
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并配音;
第四步:
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四、微课作品内容要求
1、功能理解透彻
微课的功能是经验的交流及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
2、知识点足够细
一个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在10分钟左右能够讲解透彻,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需详细讲解时应另设一个微课。
3、课件结构完整
课件中要有介绍微课(如微课名称、作者姓名等信息)和谢幕的版块,若是PPT,正文最多建议5~6页。
4、受众定位明确
微课作者需清楚本个微课受众的知识基础,采用适合该基础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
5、情景定位明确
微课是一对一的教学而非一对多,因此讲解时不得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
6、知识准确无误
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
7、讲解不能照本宣科
对现有的知识以及课本上对该知识的表述应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罗列书上的知识,否则微课起不到“解惑”的作用。
8、课件具有有视觉美感
如制作常用的PPT课件时,可多角度地应用PPT现有的功能带来的视觉效果,如自定义动作、PPT切换、颜色搭配、字体搭配等。
9、画质清晰
影响视频画质的因素有:
显卡驱动未更新导致屏幕像素低;导出视频时未设置与屏幕分辨率相一致的视频长宽尺寸导致视频画面变形。
10、其他要求
在录制微课时要保证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主讲人仪表得体;讲解声音响亮,节奏感强,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讲解通俗易懂。
五、课件制作要求
课件的字体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微课里的字容易辨认、识别,以下为课件制作建议(以PPT为例):
1、动静结合
充分利用PTT的动作效果,可以给人动态感、空间感的美。
2、图文并茂
图版率在50%-90%;插图表现出的亲和力要比照片好,照片表现出的专业性要比插图好。
3、图片合适
表现力最强的图片:
如脸部图片,适合表现主题,但不适合做背景。
表现力最弱的图片:
如云海,适合做背景,但不适合做主题。
4、字体搭配
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艺术字不乱用。
5、字号搭配
PPT字体标配:
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最好不要有三级文本。
6、颜色搭配
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7、错落有致
行距1.3倍-1.5倍,段间距大于行间距;
8、使用的文字尽量少
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每个要点字数越少越好,页面上下左右有1cm的留白。
六、特别注意事项
1、讲解时,适当看镜头,与摄像头(即收看微课的学生)有眼神交流。
2、PPT制作时应注意,录制后的效果将会有头像画面挡住PPT的右下角。
3、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可适当使用画笔功能,但绝不能用画笔写字。
4、拍摄设置
(1)保持摄像头清洁;
(2)远离强光刺激;
(3)不背光;
(4)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可使用带灯光的摄像头);
(5)调整摄像头距离确保至少能看到整个头部。
附:
----------“微课”评审标准(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
(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题。
尽量“小(微)而精”,建议围绕某个具体的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设计合理
(5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
(10分)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清晰
(10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
(15分)
结构完整
(5分)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必须包含微课视频,还应该包括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
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以便于其他用户借鉴与使用。
技术规范
(5分)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案要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微习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观、客观习题;
微课件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微反思应在微课拍摄制作完毕后进行观摩和分析、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富有启发性。
语言规范
(5分)
语言标注,声音洪亮、有节奏感,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效果
(40分)
形式新颖
(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趣味性强
(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
(20分)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网络评价
(15分)
网上评审
(15分)
参赛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
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