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801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作业题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2012年下学期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

企业    B。

个人    

C。

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

重商主义B.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D.重农主义

3。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A.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C。

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

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

 A。

商品         B.资本         

C。

人员         D.技术

5。

一个国家(),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

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6.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小麦的生产数量()。

A。

下降,下降B.上升,减少

C。

下降,增加D。

上升,增加

7.本国生产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

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

A.d、aB。

c、b

C。

a、dD.b、c

8。

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A。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

B.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9.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A。

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

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0.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

A。

商品

B。

生产力

C。

金银

D.购买力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进行自由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E.出口商品的生产者会受益

2.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

A.生产达到均衡B.消费达到均衡

C.贸易平衡D.市场出清E.市场完全竞争

3.国际贸易的利益包括以下内容().

A.交换的利益B.专业化的利益C.机会成本减少

D.国际贸易条件改善E.垄断利润

4。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4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单位的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5个单位的Y产品,假设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

A。

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B.B国在Y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

E.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

5.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A。

绝对技术差异论  B.相对技术差异论  C.生产要素禀赋论

  D.规模经济理论  E.相互需求贸易理论

三、判断题

1。

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政治关系为其研究对象。

()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外在机制。

()

3.“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是国际经济学的特点之一。

()

4.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

()

5.国际贸易有损于进口国生产者福利水平,因此对进口国的净福利影响是负的。

()

6。

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

7。

国际贸易可以给贸易参加国带来经济福利,且不同利益集团获得的贸易利益是相同的。

()

8.所谓贸易条件是指进口商品价格与出品商品价格之比.()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2。

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

A。

递增         B。

递减         

C。

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3.绝对技术差异是相对技术差异的()。

A.同一形式B.理论形式

C.特殊形式D.发展形式

4.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是(    )。

A.幼稚工业理论 B。

规模经济理论

C。

相互需求贸易理论 D.绝对技术差异论

5。

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

A。

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

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6.下面哪一种说法不能用来解释里昂惕夫悖论()。

A.美国比贸易伙伴国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B。

美国的出口产品使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本

C.美国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

D.美国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有极强的偏好

7.国际贸易中发生“悲惨的增长”的条件有().

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B.产品需求弹性较低

C.产品需求无弹性D.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

8。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

A.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B.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在赫-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在要素流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9.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会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

A。

要素比例学说B。

产品周期理论

C.悲惨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

10。

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

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

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亚当.斯密对于国际贸易学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贸易

B.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C。

赞成贸易保护主义

D.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E。

反对自由贸易政策

2.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B。

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

  E。

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没有差异

3.悲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般认为有()。

A.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非常高

B.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弹性非常低

C。

贸易条件恶化

D。

经济增长偏向其出口部门

E.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4。

自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  )。

A.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降低

C.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

D.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维持不变

E.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无法确定

5.在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下,关于国际贸易对贸易国收入分配格局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B.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划分的

C.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D。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

E.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调整。

三、判断题

1.国际贸易理论采用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和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两种。

()

2.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动态或比较动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多体现。

()

3.李嘉图认为:

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

4。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出口实现的,而非进口。

()

5。

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

()

6。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

7。

对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是由迈克道格尔(G.D.A.MacDougall)完成的。

()

8。

要素禀赋理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除了劳动之外,引入了另外一个生产要素——资本,因此,在要素禀赋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两个。

()

9.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

10。

根据H-O定理,一国出口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故出口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另一种要素,即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则下降。

()

四、简答题

1.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

 

2。

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3.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五、计算题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

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2.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4个单位和10个单位。

(1)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2)如果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进口为2000个单位,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指出该国进口与出口的产品,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作业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进口对于进口竞争部门而言,其共同生产要素和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将出现的现象是(     )

A.前者降后者升 B.前者升后者降

C。

两者都升 D。

两者都降

2。

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A.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

商品价格均等化D.工资率均等化

3。

下述哪个因素会造成两个部门的产出水平同时提高?

()。

A.某部门特定要素量的增加B.某部门特定要素量的减少C。

某部门产品价格的上升D.劳动供给量的增加

4.假设劳动力是部门特定要素,而资本可以在两部门之间流动,那么实际收入水平取决于消费结构的群体是().

A.进口部门劳动力B.出口部门劳动力C。

资本家D。

进出口部门的劳动力

5.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雁形模式理论B.产品周期理论

C.示范效应理论D.大宗产品理论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农B.小岛清

C.赤松要D.邓宁

7.在垄断竞争模型之中()。

A。

如果两国拥有相同的总体资本-劳动比例,它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

B.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

C。

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

D。

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

8。

策略性贸易理论阐明了在(  )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形式。

A。

垄断  B。

自由竞争  

C。

寡头垄断  D.垄断和寡头垄断

9.新贸易理论认为除资源差异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利益来源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A.维农B。

俄林

C.克鲁格曼D。

休漠

10.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

规模报酬不变         D。

规模成本递增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完成一次循环经历哪几个阶段()。

A。

初始期B。

成长期

C.成熟期D.衰退期

E.导入期

2.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是()。

A.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边际成本为常数

B。

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边际成本为变量

C.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D。

厂商的决策变量为产量

E.厂商行为模式是合作型的

3。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          ).

A。

生产设备专门化      B。

生产设备供应专门化

C。

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使用            D。

技术外溢

E.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

4.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是()。

A.世界配额B.全球配额C.区域配额D.制度配额E.国别配额

5。

厂商要采取持续性倾销战略,必须具备的条件为().A.垄断国际市场B。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C.国际国内市场联通 D。

国际国内市场完全分割

E.自由竞争

三、判断题

1。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

2。

从罗伯津斯基定理可以推测要素积累必定会引起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3.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要素积累或经济增长可能会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型态,即以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现在由于经济增长可能变为比较优势;反之,以前处于比较劣势的物品,现在也可能变为具有比较优势。

()

4。

总的来说,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与长期一样,也是通过商品价格来传递的。

()

5.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按要素所有者划分;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按部门区分。

()

6.短期内,国际贸易一定会造成劳动力实际报酬的上升。

()

7。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

8。

成熟期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产品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向发展中国家。

()

9。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得以发生完全是由寡占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引起的.()

10。

“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效应是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之一.()

四、简答题

1。

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2.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3.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

为什么?

 

五、论述题

1.下图是1980年至2005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

请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作业四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出口补贴的政策措施是()。

A.出口信贷B.减免公司税

C.现金补贴D.退还间接税

2.属于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进口税B。

出口补贴

C。

公共采购D.自愿出口限制

3。

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A。

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D。

国内最低限价

4。

生产者剩余是指()。

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5.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

A.掠夺性倾销B。

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D。

进攻性倾销

6。

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B。

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

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D。

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7.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

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8。

战略性贸易政策不适宜在哪一种市场条件下运用().

A.完全竞争B。

自然垄断

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

9。

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

禁止性关税以上

10.如果征收关税的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   ).

A.外国出口商要承担较多关税 B.本国进口商要承担较多关税

C.本国进口商要承担较少关税 D.外国出口商要承担较少关税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自动出口配额制说法正确的是()。

A。

自动出口配额制也叫自动出口限制

B。

它是出口国家自愿采取的一种措施

C。

它是出口国家迫于进口国的压力采取的措施

D。

它与绝对进口配额制在形式上略有不同

E。

对进口国家来说,它与绝对进口配额起到了一样的作用

2。

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

A.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B。

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

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E.与政府出口补贴的多少成正相关。

3。

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

A。

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D。

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进口许可证

4。

外国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受到影响的因素有(     )。

A.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B。

对来自外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C。

外国产品替代品的多寡

D。

外国收入水平的高低

E.外国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

三、判断题

1.对进口汽车征收10%关税属于从价关税的例子。

()

2.大国的情况下,征收关税,一定会带来净福利的增加.()

3.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关税结构安排上,应当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多征进口关税。

()

4.出口补贴:

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

5.资源使用申请程序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方法。

()

6.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

7.对大国来说,关税水平越高,一国从关税中得到的收入效应就越高。

()

8.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补贴政策一定能够让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提升.()

9.幼稚产业保护应该有所选择,既要关注产业的潜在竞争优势,又要注意保护的时间因素。

()

10.抽取垄断租金前提:

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进口需求弹性比较大(即进口国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

四、简答题

1。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

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2.试根据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解释出口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

 

3。

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五、计算题

1.在自由贸易下,1千克棉纱的到岸价折成人民币20元,其投入的原棉(纱的原材料)价格为本15元,占其成品(棉纱)价格的75%,余下的5元是国外加工增值额.如果我国进口原棉在国内加工棉纱,原料投入系数同样是75%时,

(1)假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免税,棉纱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2)假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对原材料进口也征税10%,对棉纱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作业五

一、单项选择题

1。

美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同类产业的极大挑战,产量下降,工人失业增加.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汽车产业的进口措施,主要是出于()方面的考虑。

A.改善贸易条件B.扶持幼稚产业

C。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D。

国内利益集团对于贸易政策

2.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同对外贸易乘数值呈(  )。

A.反向关系       

B。

无关联   

C.正向关系      

D.无法判断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4。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个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

A。

投资扩大效应

B。

规模经济效益

C。

贸易转移效应

D.贸易创造效应

5。

成员国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贸易壁垒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产品自由流动或产品自由输出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D。

经济联盟

6.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

A。

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B。

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D。

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7.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是(  ).

A.贸易创造 B.贸易转向

C.大市场效应 D.贸易损失

8。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各种形式中,唯一不存在权利让渡的是()。

A.共同市场B。

关税同盟

C.自由贸易区D.经济联盟

9。

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

A。

对内自由,对外保护B.对外自由,对内保护

C。

对内外均自由D.对内外均保护

10.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安排下,以关税减让为目的的谈判共进行了()。

A.五轮B.六轮

C。

七轮D。

八轮

二、多项选择题

1。

幼稚产业的制定标准有()。

A.穆勒标准B.巴斯塔布尔标准

C。

坎普标准C.马歇尔-勒纳条件

E.多恩布什模型

2。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是()。

A。

出口补贴B.倾销C。

征高关税

D.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E.强调贸易顺差

3。

一国内利益集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门()。

A进口替代部门B出口部门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