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7543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论 作业.docx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

1、名词术语(平时作业必须完成15个)

(1)、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鲁颂駉》最后一章。

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用来评价《诗经》的总的思想倾向。

诗三百,一方以蔽之,曰:

思无邪。

(《论语为政》)所谓无邪,就是归于正,亦就是合乎封建正统礼教的意思。

(2)、尽善尽美——尽:

极;善:

好。

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

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3)、文质彬彬——孔子说: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4)、兴、观、群、怨——春秋战国时代哲学家孔子对诗歌创作的社会作用的论述。

记载于《论语阳货》。

历代诗论家对于这个论述作过不少阐述。

大致上说,兴,是指诗歌的美感作用,观,是指诗歌的认识作用,通过它可以观风俗、识得失;群,是指诗歌的教育团结作用,沟通人们的情感;怨,是指诗歌的宣洩作用,特别是对社会政治的议论和讽喻。

(5)、得意忘言——得:

得到。

言:

语言。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

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6)、诗有六义——专指《诗经》的‘六义‘。

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

‘故诗有六义焉: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光‘这三者是作法。

(7)、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气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所谓“文气”既是描写作家的气质、个性,又是指作家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创作主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不同,决定了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文气”说强调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的先天性、稳定性和个性差异,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家论”的美学涵义,开启了以“气”论作家作品的理论传统。

(8)、妙悟说—— 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的主张的中心思想。

他在《沧浪诗话》中说道: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他的这种主张,虽然也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诗人主观性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单纯强调个人的心神领会,参透前人的成果,必然致至脱离社会生活,窒息诗歌创作的发展。

(9)、别材别趣——宋代诗论学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这是严羽诗论中的主要论点。

前者指诗歌创作需要别种才能,和书本知识无关;后者指诗歌创作应包含某种情趣,而不是单纯的说理,乃至和‘理‘没有关系。

这种理论,反对当时‘掉书袋‘‘讲理学‘的弊病,强调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和形象思维的独特作用,有着极大影响。

(10)、兴趣说——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性。

他认为盛唐诗人追求的就是‘兴趣‘,所谓兴趣,他用一系列比喻解说: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最后总结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实际上是涉及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诗歌创作内涵的质的分析,亦即‘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比喻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的深邃的不可捉摸性和变幻不定的模糊性与读者感受之间的无法介入的或然性;另一方面才是作品的外在语言形式和包孕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完全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

也就是量的问题了。

严羽在这里看到了诗歌艺术的两个方面特性,而用一个‘兴趣‘来表达。

不过,他对盛唐诗歌改用‘兴趣‘标举,也不完全正确!

(11)、意境——我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主要是关于诗歌中的形象问题,也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融会,构成主客观统一的形象体系问题。

实际上也就是文艺创作的(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主体问题。

中国古典诗论,从‘言志‘‘缘情‘开创的,都是着眼于诗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山水诗等,也强调主观对于客观的关照关系,在诗篇中强调内在与外界的沟通、融合。

这就是意境的基础。

在这基础上,发挥诗人的主观独创作,深入体会外界的本质特征,求得新的艺术创造。

(12)、隔与不隔——清代评论家王国维提出的判断境界优劣的标准。

不隔是好的境界。

不隔就是指客观世界和作者主观世界,乃至读者的精神感受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观照、对应。

要做到一点,就需要真诚的认识和高明的技巧。

(13)、四声八病——四声:

指平、上、去、入四声,对于现在人来说,其调值已无从查考,只能通过韵谱来估略。

根据元和韵谱和玉钥匙歌诀中的说法,推断出:

平声可能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是一个促调。

八病:

指作五言诗时,在运用四声方面所产生的毛病。

(14)、滋味说——南北朝梁钟嵘提出的有关诗歌形象性的理论。

《诗品序》: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有“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果“理过其词”,缺乏形象性,就会“淡乎寡味”。

前此,陆机、刘勰等虽也曾以“味”论诗文,但都不如钟嵘阐发得这样系统。

此后,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能辨“诗味”才能“言诗”的主张,要求诗歌具有妙在“咸酸之外,而非意尽句中”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从而由“滋味”说进入“意境”说,对以后的严羽、王士祯、王夫之、刘熙载、王国维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15)、风骨——最早本是汉魏时代对于人物品评时的用语。

南北朝齐梁时的文艺批评家刘勰等将它移用到文学创作领域。

它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特色。

就前者来说,它指的是充实而严正的思想倾向,在风格上,则是精练简约,以达到刚健有力的境地。

(16)、童心说——李贽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童心说是晚明李贽提出的: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他把文学作为反传统、反权威。

 

2、问答、论述题(必须完成10题)

1)、简述孔子的儒家文学观。

答: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其文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思想紧密联系。

——深刻体现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

(一)哲学思想在哲学的思维方式上,孔子不愿对抽象理论问题作宏观思辨研究,更注意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这种影响及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论发展 

(二)政治思想“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注入了重视人道的“仁”的新内容。

(三)伦理道德(四)思想方法(五)美学思想。

2)、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

在孔子时代,国民政治观念在诸子中普遍存在。

所谓国民政治,简单地说就是打破贵族政治垄断。

当时,春秋诸侯国的内政由许多大家族垄断。

而国民政治思想反对垄断,主张刑无等级,法无贵贱,黜陟开放。

孔子顺应了这种趋势,主张用人应该更器重“先进于礼乐”的“野人”。

他的弟子中,绝大多数都是穷困潦倒的下层人子弟。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角度不同于别人。

他培养和鼓励下层弟子发奋好学,苦心修养,乐以忘忧,而不像法墨两家那样指责人主不慧、环境不公,把升迁的希望多寄托在他人身上。

孔子以这种国民政治意识传及后世,无数平民书生自我砥砺,不惧权贵、敢斗恶势力,以天下为己任。

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等级开放,更要求知识分子们主动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

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

“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季康子患盗,孔子曰: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

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

“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

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为平民的自尊自信提供了理论根据。

如此看来,孔子不但不保守,而且有一定的超前性

3)、简述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答:

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

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人生问题。

庄子对人生的思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主要不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从宇宙的、自然的视角考察人生,在庄子看来,形而上的本体不仅是自然界的本体,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终极根据。

4)、《庄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重要贡献。

答:

(1)为了进入创作状态,对于创作主体,《庄子》提出了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

“虚静”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上的重要特点,即注重内心的体察领悟,不注重思辨型的理论探索。

它揭示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体心灵的超功利特点。

《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2)对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庄子》提出了“物化”说。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虚静”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

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

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

(3)从创作方法角度而言,《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

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他说:

“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

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

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5)、评析《文心雕龙》的成就。

答: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先秦以来文学理论批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部杰作。

全书由五十篇组成,分为上下两编,约三万七千余字。

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下编则为创作论、批评论和统摄全书的序。

结构严密,体大虑周,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体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先秦以来文学理论批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部杰作。

既是对齐代以前文学理论批评的总结,也是对齐代以前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系统探讨,包囊了丰富的文学批评内容,不愧是我国最优秀的古代文学理论遗产之一,其艺术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6)、毛诗大序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

首先,《毛诗序》揭示了诗歌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艺术本质。

其云:

“诗者,志之所之也”,阐明了诗歌创作的本源在于“志”,“志”构成诗的内容,这与先秦时代就已产生的“诗言志”的观点一脉相承。

从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毛诗序》出于汉儒之手,与儒家的整个思想体系是融洽的,因而“诗言志”正逐渐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中而被经学化。

不仅如此,《毛诗序》进一步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比较“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表述,在这里“志”与“情”的关系与内涵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说明,但《毛诗序》认为它们是可以统一的。

其次,《诗大序》基于儒家的视角,特别重视以政教为核心的诗的社会作用。

序文已认识到这种教化作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所以说“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不过,序文将情感作用(如“动天地感鬼神”云云)与社会作用都夸大了。

由于诗歌被视为一种教化的工具,在《毛诗序》看来,《诗经》中的每篇作品都是对某种教化观念的隐喻,如以“后妃之德”解《关雎》,这就未免牵强附会。

同时,序文认为政治与诗歌既然是不可分的,那么时代政治之盛衰自然对诗歌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因而提出了“变风变雅”之说。

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这与序文的观点是相通的。

再次,序文提出的“六义”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后人对“六义”的具体解释不同,却大体上都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而赋、比、兴是诗的写作手法。

文中没有对赋、比、兴作具体的解释,却为后来的诗歌刨作论提供了极富启示性的一组范畴。

序文对风、雅、颂作了重点阐发,其间所贯穿的浓厚的政教意味与全篇的基调是一致的。

文中提出“主文而谲谏”,要求诗歌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达到讽谏的目的,这显然是儒家的“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另一种表述。

不过,这一要求与艺术创作要求委婉含蓄却有相通之处。

所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在指出诗歌的抒情特征时,更进一步要求情感抒发严格接受儒家道德教义的规范。

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很大,也很复杂。

总之,《诗大序》不仅仅是一种总结,对后来文学观念的发展,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这种影响很复杂,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毕竟构成了儒家诗学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7)、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有什么意义。

简述“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和影响。

答:

“发愤著书说”出自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所谓“愤”是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

“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大概有以下两层意思:

首先“著书泄愤”是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愤著书”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关于“文”与“道”的关系。

司马迁认为“发愤著书”的目的是言道,要言圣贤之道,这与我国古代重视“文”与“道”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在《论语》中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将“道”置于首位,“文”置于末位,已隐约点明了“文”与“道”不可分割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提倡“穷苦之言”,认为“和平之言易好”,同时还认为这两方面有重要的联系,自觉意识到“泄愤”和“言道”的统一性。

他在《送孟东野序》里则提出得志“鸣国家之盛”,失意则“自鸣不幸”

“发愤著书”也有着它的局限性。

如司马迁在总结“发愤著书”时文学与学术并没有分离,所以论述缺乏全面性。

因为文学除了反映生活外,还要表现个人情感,而这种情感是极其复杂的,喜怒哀乐,而怨仅是情感中一隅。

所以“发愤著书未免偏颇,但这种小瑕是不掩大瑜的。

至今,我们依旧可以继承“发愤著书”的“泄愤”功效,在工作、生活、学习郁闷之时写点东西来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悲凉,亦可以将这种“泄”的范围扩大,涉及快乐情感,与人共享美好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扬“发愤著书”中的脊髓精神——穷且益坚。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这就需要忍耐、坚强的精神。

所以“发愤著书”立足时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8)、论韩愈“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的文学创作观

答:

作为有唐一代成就卓著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韩愈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韩门弟子”的古文创作队伍,“雄奇怪伟”诗文作风的独辟蹊径,为中唐文学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开创了永续为新的局面;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力辟佛老、复兴儒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使得韩愈成为唐代文化学术思想史上转旧为新的关捩点的人物。

尤其是他所提出的诗文创作理论,更成为唐代文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纲领,为中唐文坛指明了创作路径与发展方向。

本文着眼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通过对二者源流的追溯及其思想内涵的观照与思忖,以期探讨和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与把握其所折射出的文学特质、审美意蕴以及隐含其中的现实文化意蕴。

本文主要通过四个章节来逐层展开:

第一章,着眼于中唐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时代大背景,同时寻觅并追随韩愈的心路历程,把握“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文学理论生发的现实精神风貌,以便更好地做到“知人论世”;第二章,具体探讨“不平则鸣”的文学理论。

首先追溯该理论的来源,接着就其内涵加以思忖与观照,以求深刻了解其本质意蕴;第三章,全面把握“气盛言宜”的文学理论。

一方面对其历史进行探源,另一方面聚焦于该理论的思想内蕴,从中把握韩愈诗文创作的风格特色;第四章,在前三章内容的基础上,对“不平则鸣”说与“气盛言宜”观给予全方位、多层面的比较和归纳。

其一,把“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纳入“道”的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得出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二,对“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进行深入地探讨,把握二者所蕴含的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特征、现实意义以及强烈的针对性和斗争精神的本质价值;其三,以“不平则鸣”与“气盛言宜”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自觉追求的审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得出二者发抒情感思绪之目的的一致性;此外,还探讨了雄奇怪伟风格创新的共同的触发源——鲜明而浓厚的时代背景、作者强烈的个性气质以及文学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

9)、简述王国维《意境》论的贡献

答:

王国维《意境》论的贡献有:

一、使意境的内涵更加清晰.并进行了细分

在王国维看来。

境界”或“境”也就是“意境“。

因为文学家笔下的“境界”或。

境”。

已经不是纯客观的事物。

而是与作者的喜怒哀乐、人生态度、审美意向等相联系了。

它们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体。

王国维认为最好的文字应该是。

意与境浑”,而陶溯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元好问的。

寒波澹澹起。

自鸟悠悠下”正是。

意与境浑”的典范。

另外.王国维对这两种境界的风格进行了区分: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

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二、如何创造意境.这是意境理论的核心内容

意境的概念最初来自于佛教.佛教把人体五官所感受到万方数据的事物叫作“五境”.心灵所感受到的称“法境”。

这是一般宗教都坚持的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对立。

而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却打破了这种对立,认为不可闻、不可见的。

法境”就在可闻、可见的“五境”之中,有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一经妙悟.便可即“五境”而达“法境”。

即“山河大地”而达。

清净本原”.即此岸世界而达彼岸世界。

后来“境”或“境界”概念逐渐世俗化,被广泛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王国维认为意境的创造的关键在于文学家要写箕景物、真感情。

强调文学的“真”.理论渊源上显然是来自干道家的“自然”。

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官情”的纳兰性德词“真切”。

从现物得意,因景生情到情景交融,意与境浑,这就是物我统一,情景妙合,在诗人头脑中初步形成生动鲜明的艺术境界的过程。

10)、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答: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什么是“童心”呢?

他说:

“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

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矛《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李贽的童心说是与明七子派的复古摹拟诗论观相对立的,并且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对当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发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