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贵义阅读答案.docx
《墨子贵义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子贵义阅读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墨子贵义阅读答案
墨子·贵义阅读答案
【篇一:
2015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class=txt>(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汉字。
(2分)
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
(2分)
(1)孤漏寡闻()
(2)百费待兴()(3)按步就班()(4)不可思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
“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4、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的故事。
②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的点缀。
③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的河流。
a、悲凉悲惨悲愤b、悲凉悲愤悲惨
c、悲惨悲凉悲愤d、悲愤悲凉悲惨
5、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2分)
(1)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2)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6、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
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
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
7、补写句子。
(2分)
依照冰心的小诗,也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8、名著阅读。
(3分)
名著是美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精神的赞美,《繁星》《春水》美在它对的赞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美在他
的性格。
9、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12分)
(1),一览众山小。
(2)征蓬出汉塞,。
(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甲光向日金鳞开。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9),奉命于危难之间。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1)范仲淹几经浮沉,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16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①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
【注】①争:
争论。
10、解释加点词。
(4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b、是贵义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何故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曰:
“学而时习之”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
1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
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请用原句回答)而甲文则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来论证。
(4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4、“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2分)
1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22分)
那些爱的傻事
王小蕊
①有些时候,你往往会做些傻事,但你知道,这不为别的,为的是亲人的心?
?
②周日回老家,我随口说了一句:
在济南根本买不到好的玉米面。
放行李的工夫,老妈就下了楼,一小时后才气喘吁吁地回来,提了一兜子玉米面,说:
是在最好的那家杂粮店买的。
哪家店铺在小城的最西边,这样的距离,让她大冬天里出了一身汗。
看着她满身疲惫,我连忙埋怨说我可以开车过去。
老妈说:
你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一会儿。
③走时匆忙,把那袋玉米面生生忘在了脑后。
路上接到老妈电话,她着急地说:
哎呀,走时忙叨,忘记给你放车上了,真是老了,做事情那么糊涂。
她说等她追下楼时我们的车已经拐出小区了,她老胳膊老腿的,跟着车跑了好一段也没有追上,回来时一路埋怨自己。
我安慰她说:
没关系,下次再带。
她叹了口气,挂了电话。
④车子一直向前。
【a】我想象着她追出来的样子,眼泪禁不住一点点涌出来。
老公一下掉转了车头,那时,我们已经开出了近百里地。
【b】回到家,开门的瞬间,老妈的眉头还皱着,看到我们像孩子一样大叫一声,眉头舒展得万里无云。
⑤这一趟,浪费的油钱比玉米面贵了不知多少倍。
但这不为别的,只为了母亲的心。
⑥婆婆生日那天,我一大早给她打电话,说因为忙就不回去了,只买了礼物捎回去了。
婆婆赶紧打断我,【c】笑得很高兴也很刻意:
不用回来了,一个生日而已,不折腾你们。
⑦下午六点,下班回到家,想到赶到婆婆家虽然晚了些,总还来得及。
于是招呼老公收拾东西,5分钟后拉着儿子就出发了。
在车上我给婆婆打电话:
娘,等我们吃晚饭。
婆婆一再劝我们不要回来,可一听说我们已在路上,高兴地连声应着。
⑧回到婆家已是晚上9点,婆婆特地到村口迎接。
那晚,婆婆一直攥着我的手,连我上厕所也跟着。
我忽然明白,在爱你的人面前,怎样的表达都是值得的。
⑨凌晨5点,我们一路打着哈欠踏上归途。
但这不为别的,只为了婆婆的心。
⑩有一次,老公出差了,我患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得只剩下躺在床上出气的份儿。
6岁的儿子上XX搜索,看到粥可以暖肚子,于是翻箱倒柜地在厨房里忙活。
⑾半晌的工夫,儿子熬出了一锅半生不熟的绿豆粥。
【d】他小心翼翼地盛在碗里还放了白糖,一口口吹着喂我。
之后,他又剥了石榴用脏手一粒粒塞到我嘴里。
明知道绿豆是寒性食物、石榴吃不得,可这时,我又哪能忍心拒绝。
⑿没多久,我听到他给老公打电话:
我把妈妈照顾得很好,你不用着急回来!
那语气无比自豪,仿佛完成一件天大的任务。
⒀那次的病拖了一阵子才好。
我本可以让别人来照顾,但这不为别的,只为了儿子的心。
⒁为了庆祝我换工作,公公婆婆执意要请我们去大酒店吃一顿饭,而且千叮咛万嘱咐,必
须由他们掏钱。
老公想劝劝他们,被我挡住了:
所谓孝顺,更是重在这个顺字上,这样会让他们开心。
。
⒂无奈,我挑了一家最好的酒店,那顿饭大家都敞开了肚子。
席间,公公几次给我看他包里那厚厚的一沓钱,自豪地说:
多吃,管我妮儿一顿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最后结帐,只花了一百多块,公公说:
城里的酒店也不贵嘛!
⒃下楼的时候,我冲服务生笑了笑,感谢他们的配合。
⒄这顿饭一下子花了我半个月工资。
但这不为别的,只为了公公婆婆的心。
⒅这世上的爱有千百种,鲜花是为了夏日的充盈雪花是为了冬日的洁白。
而我,是为了你们的心。
16、文中写了不少爱的“傻事”,请参照示例,简要概括“傻”的具体表现。
(4分)示例:
老妈为了让我吃上好的玉米面——舍近求远,走了一小时买回玉米面。
(l)“我”为了让老妈不着急——
(2)“我”为了让婆婆生日快乐——
(3)“我”为了让儿子尽孝心——
(4)“我”为了让公公婆婆开心——
17、第④段【b】处的描写可以看出母亲的心情变化:
由→。
第⑥段【c】处的描写可以看出婆婆的心情既高兴又。
第⑾段【d】处的描写,表现了儿子的特点。
(4分)
18、请你想象第④段【a】处“她追出来的样子”,用30字左右描述出来。
(3分)
19、联系全文,简要点评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20、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21、我们的社会、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似傻非傻”的人,请举一例,简要说说其“似傻”的表现并点出“非傻”的理由。
(5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18分)
反复烧开的水能不能喝
方舟子
①高中化学认为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人也常这样提醒,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
理由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
②一种是说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
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大约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
常温常压下一升水的溶氧量大约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了一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毫无价值。
③另一种说法是,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形咸硬水。
而实际烧水过程中,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
而且,钙、镁并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实际上它们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④第三条理由就是,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了,对人体就有害了。
但是我们烧水时一般是盖着盖子的,而且烧开了
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
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话,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质的总量都是一样的。
⑤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发生:
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
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已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
经过实验,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到3.53微克/升,超过了桶装水的卫生标准(2微克/升),但也超得不多,要引起中毒更差得远了。
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万升这种水。
而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地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的。
⑥即使是中学教材中言之凿凿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应该轻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遇到。
把水多煮沸几次并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危害。
如果担心饮水机的几十次、上百次反复加热会产生过量的亚硝酸盐的话,那么也有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
不要让饮水机的加热持续开着,只在需要饮用时再打开,或者干脆直接饮用凉水(桶装水本来就可直接饮用),这样能节省能源,更环保。
22、文中说明了一般认识中的水反复烧开不能喝的三种原因,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
23、全文在说明中使用了什么顺序?
结构特点是什么?
(4分)
24、第②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5、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按亚硝酸盐计算,人要吃下大约o.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
26、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四、写作(6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
我们的记忆很美
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评卷时可奖励1——3分。
【篇二:
九下文言文对比试题及答案】
>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
(8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
范蠡曰:
“王何患焉?
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
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
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
”越王曰:
“善!
”乃使人请食于吴。
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
人名,越国大臣。
②卑:
谦恭、恭顺。
③籴:
买进谷物。
④夫差:
吴国君主。
⑤禽:
通“擒”,捉住。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2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译文:
9.【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一类人。
【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甲】文中所阐述的。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10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
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
“怪哉!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
“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
“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
“善,寡人闻命⑤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
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
齐景公。
②霁:
雨雪停止,天放晴。
③堂侧陛:
堂,朝堂。
陛,台阶。
④逸:
安乐,安闲。
⑤闻命:
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3)公被狐白之裘被:
(4)乃令出裘发粟裘: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
?
贤者能勿丧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意义: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
断子之手足
a.人皆有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d.醉翁之意不在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
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为什么?
四、【甲】《曹刿论战》第一段【乙】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②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走,而警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①约束:
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②易置:
撤换。
③奇兵:
变化莫测的军队。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2)牺牲玉帛
(3)而绝其粮道(4)秦悉坑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
(1)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
(2)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
4.乙文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2)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
11.文段理解。
(6分)
(1)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和鲁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2)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是,乙文写的是。
(3)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这一句。
(一)文言文阅读(8分)
7.
(1)拂:
违背
(2)患:
忧虑,担心(每小题1分,共2分)8.
(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
(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9.【甲】文:
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1分,意思接近即可)【乙】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共2分
答案六:
9.何加:
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
同“披”,披着,穿着裘:
皮衣,御寒的衣物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二)1。
(1)同“遍”,遍及,普通。
(2)古代猪、牛、羊等祭祀品。
(3)截断(4)动词,活埋。
2.
(1)做官的人谋划这件事?
你又为什么参与呢?
(2)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了原来的军官。
3.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4.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乙文译文】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
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事,派了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军心离散。
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
(结果)秦军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兵士便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四1.
(1)使?
?
活下来
(2)怎么办(3)就(4)亲近2.让士兵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种自已的田,不改变原来的制度。
3.周武王听从了周公建议,因为周公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老百姓安居乐业,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4.君主应该爱护老百姓,赢得民心才能赢得天下。
【乙文译文】周武王灭掉了殷,召来邵公问道:
“商朝的这些人,怎么处
置?
”邵公回答说:
“有罪的杀掉,无罪的放一条生路。
”武王说:
“不可取。
”
邵公出去,周公进来,武王问他:
“你说这事怎么办好?
”周公回答说:
“让他们还住原来的房屋,耕种原来的田地,不要改变体制,只是亲近仁爱。
”武王说:
“这很好!
”于是听从了周公的建议。
六【答案】1.倒下正遇上一会儿抵挡助词,无实义就2.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3.
(1)第一次击鼓气士气大振,第二次击鼓士气有所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消逝怠尽。
(2)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
4.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
5.知己知彼或抓住战机。
七
(一)8.
(1)参与
(2)离开,离去。
(2分。
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参考答案
9.b(2分)
10.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
(或: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分。
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
11.
(1)远谋鄙
(2)战前准备(或:
战前谋划、条件准备)战争过程(或:
战争经过及结果)(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
(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或将两句齐答,均可)(6分。
每空1分。
)
12.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b
14
(1)当面指责
(2)满一年(“一年”也可)15.
(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分.“谤讥”“闻”译对得1分)
(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
(翻译时大意得1分,“前”“顾”译对各1分)
16.
(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
(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一)1.b2.辟通避,,意义:
躲避3.d4.
(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
5.舍鱼而取熊掌舍生取义6.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篇三:
朝阳区2010年5月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统一考试
(二)
语文试题
2010.05
本试卷分i卷和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第j卷和第Ⅱ卷时,务!
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
在试卷上答题无
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机读卡上的姓名、考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
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黑,
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项。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挛生
c.缅怀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家岭矿难115名矿工能够获救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对生命的。
但是,杜绝人为灾难的发生,才是更重要的“以人为本”。
②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象更新,海内外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桥山,满怀赤诚之心祭拜黄帝陵,表达中华儿女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③北京市采取了调高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多项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a.珍视传承即使却b.重视秉承即使却
c.重视传承尽管也d.珍视秉承尽管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多了。
b.如果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可能有改革:
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
就。
c.金融危机爆发后,号称汽车圣城的美国底特律到处是惨淡经营、冷落萧条的衰败景....
象。
d.世界各地观众对影片《阿凡达》趋之若鹜,这加快了3d电视机研发、生产、上市的....
进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