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007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docx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

八年级地理下期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出版的《八年级下册地理》

授课时间:

36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吴红霞王耀文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二、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八年级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二课时。

班级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

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

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班级后进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

并且八年级下学期要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四、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本册教科书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地理区域差异的宏观介绍。

简略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等内容。

本章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开篇,上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下启中国地理区域部分。

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1、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2、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以偏盖全。

第二部分是以案例的方式,对中国的区域差异进行具体介绍。

所选区域按照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方式组合。

省级行政区作为我国建制历史悠久的一级行政区划,既是行政区,又是经济区、文化区,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材选择了较多的省区案例(5个)。

其次,一些各省区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教材选择了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作为省内区域的案例;此外,由于自然或人文等方面的联系,我国还有许多跨越省界的区域。

教材选择了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案例,来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

第三部分是全书,乃至全套地理教科书的结束语。

由于是中国地理的最后一章,因此,先从中国出发,介绍我国在综合国力上的整体提高,再从世界着眼,分析当今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当代世界的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这样设计,一方面与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相呼应,另一方面始终把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使教科书有比较高的立意。

(二)教材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对地理问题的叙述,文字简明扼要形象有趣,同时借助多姿多彩直观生动的插图,针对性强,图文并茂,十分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培养。

例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文字简短精悍,图片却有五幅之多。

首先出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形成形象思维。

如何划分呢?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真的阅读课本中的图5.5、图5.6、图5.7,图5.8,逐步进行分析,很快就能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空间思维也在读图分析过程中培养起来了。

(三)对应标准要求及对“标准”的把握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800≥10℃积温4500——淮河一线。

此线成为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

此线以北,河流冬季封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此线以南,河流冬季不封冻,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等值线大致经过秦岭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地区差异。

教学时除从以上几方面了解该线的地理意义之外,还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此线南北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例如,此线以北,居民喜食面食,此线以南,居民爱吃米饭。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而划分的,因此,具体的界线,“标准”未作明确决定,可根据便于学习的需要而划分。

例如,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界限,可根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也可国家地形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划分,如果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性,还可根据省级行政区划分。

尽管具体的界限可能有多种取法,但宏观上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和地理差异是明显的。

“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是因为如果不明确范围,则无法比较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单元得到自然地理差异,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

四大地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括的范围都很大,其内部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大,这是学习中需要进一步掌握的。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对上一条“标准”的进一步要求。

中国的地理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上,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在学习时,不要从方方面面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而应以自然环境差异为基础,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学生学习。

这也是单列此条“标准”的原因所在。

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以农业最为典型,此外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也很明显,而对工业、矿业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如南方的赛龙舟和北方的跑旱船。

对于艺术方面的影响,如民歌、舞蹈、戏曲等,则不宜涉及。

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应注意“影响”而不能绝对化。

学习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反过来想,即一定地区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是该地区人们因地制宜、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

4对区域单元的把握做到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用资料说出时代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这个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任务

  知识: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区域;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能绘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图,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能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以两个地区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学习,能在地图上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出区域的重要气候特征,能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六、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阅读一些信息资源,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教学中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

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二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以备节假日调整。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第五章第一节

2

第五章第二节

3

第五章第三节

4

第五章复习

5

第六章第一节

6

第六章第二节

7

第六章第三节

8

第六章第四节

9

期中测试

暂定

10

第七章第一节

11

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

12

复习第七章、第八章第一节

13

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14

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

15

模拟测试

16

期末考前复习

17

期末考前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