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410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0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

江西赣州某县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总论5

1.1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5

1.2编制原则5

1.3规划范围6

1.4规划年限6

1.5规划目标6

第二章城市概况7

2.1县城发展沿革7

2.2区位条件7

2.3自然条件7

2.4社会经济概况8

2.5信丰县城区组成9

2.6信丰县规划人口与用地9

第三章对相关规划的解读10

3.1对《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给排水规划的解读10

第四章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11

4.1水环境现状11

4.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11

4.3城区截污干管12

4.4组团排水现状12

4.5现状排水管13

4.6现状排水口14

4.7存在问题14

第五章供水量预测15

5.1供水现状15

5.2现状供水情况分析15

5.3县城供水规模预测15

第六章污水量预测17

6.1排水体制确定17

6.2信丰县城污水量预测22

第七章县城污水系统方案23

7.1现状分析23

7.2雨、污水系统方案24

7.3雨、污水管道工程量28

7.4信丰县城区污水系统方案总述29

7.5管线综合规划29

第八章信丰县城区污水收集系统规划30

8.1污水处理厂规划30

8.2污泥最终处置方案论证36

8.3城区污水收集系统规划38

8.4管材选择39

8.5污水回用41

8.6排污系统管理43

第九章防洪及雨水规划43

9.1现状分析(摘自《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43

9.2防洪治涝规划44

9.3雨量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45

9.4雨水管道规划47

第十章城市排水管理48

10.1加快排水行业体制改革48

10.2建设工程管理48

10.3排水管网的管理50

10.4节能减排51

第十一章工程投资估算52

11.1编制依据52

11.2污水处理工程52

11.3雨水工程53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意见55

图纸目录56

附录:

水力计算表

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丰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

一批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城市功能要求不断提高,信丰县面临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压力。

信丰县目前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采用盖板涵及圆管涵排水,排水沟尺寸较小,淤积堵塞现象严重;城区现有一座污水厂,收集处理部分污水,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桃江,对水体造成较大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的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因此迫切需要有全面系统的排水专项规划,来统筹规划整个县城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协调县城各区块排水管线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城镇排水工程建设中,就小区论小区,就路论路的倾向,解决城镇排水工程建设中系统性差、投资浪费等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信丰县建设局于2009年10月委托我院编制“信丰县排水专项规划(2010-2020)”,本工程编制组于2009年10月至信丰踏勘现场并调查基础资料,走访了相关部门和有关单位,收集了各区块及道路现状排水管道的施工图。

依据县城总规和各地块的控制性详规等规划,结合现有市政道路及管线的施工图资料,经过近二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于2009年12月底形成初稿。

后征求委托方及专家所提意见,于2010年4月逐步完善和补充本次规划的内容。

信丰县城是组团式城镇,老城区一部分为雨污合流制,一部分为截流式合流制;新城区基本没有建设污水管网系统。

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们对信丰县排水规划形成了初步的思路:

即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尊重现状设施相结合;利用地形重力自流与局部压力提升相结合;雨污分流与已建成区的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

根据信丰县实际情况,以上几个结合中应以自流为主、分流为主。

根据规划思路,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污水处理规模,污水量源于用水量,提出合理的、切合实际和有利发展的用水指标是确定用水量的基础。

我们不宜硬性套用规范指标和其他城市用水指标,而应以调查研究为主,分析县城用水项目,参照类似城镇经验,预测信丰县城的发展,提出留有余地的用水指标,由此确定污水量。

2.截污率确定,根据县城用水量、产污率可以确定县城污水量。

但就城市污水工程来讲,为合理确定各规划水平年的县城集中处理的污水量,必须涉及截污率。

城镇污水须经污水工程设施(管道、泵站等)收集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这就提出有多少污水进入污水工程设施,截污率概念就出现了。

截污率的选用必须要切合实际,而且是发展的。

截污率对污水工程的投资起了很大作用。

城镇财力投入过大了,不能发挥投资效益。

因此截污率切忌过大。

3.截流倍数确定,当城镇将雨污合流制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时,必须有截流倍数介入,就是有多少雨水量伴随城镇污水进入污水工程设施。

截流倍数的大小,决定了工程投资的多少,而它仅仅是在雨季时节发挥其投资效益,但过低的倍数又会对城镇环境造成影响。

我们必须针对桃江水体环境和信丰县财力来确定截流倍数。

4.排水系统的深化、优化

信丰县政府对城市规划较为重视,已有总体规划、部分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乃至工程可行性研究,均有对城镇排水系统的论证。

规划是在不断深化、优化中发展的,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与人对事物的认识、发展是一样的。

原规划的良好基础,为下次规划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一个好的规划是在不断深化、优化中完善。

我们能对前几次规划中污水规模、污水系统方案,提出调整意见,应该感谢前几次规划成果,也应以同样的心态对待下次规划的修整。

5.由于本次规划于2009年10月开始编制,而《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的规划期限是从2004年开始,所以本专项规划不分期阐述,把2010年至2020年直接看作整个规划期。

本次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信丰县建设局、信丰县自来水公司、信丰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对此深表谢意。

 

规划编制组

2010年4月

 

第一章总论

1.1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

8.《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

13.《防洪标准》(GB50201-94)

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规程》(CJJ131-2009)

15.《江西省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2009年7月)

16.《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信丰县人民政府、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年10月

17.《江西省信丰县花园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2020)》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12月

18.《信丰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2008年7月

19.《信丰县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2008年10月

20.信丰县已实施及已设计的道路施工图、污水管道施工图。

1.2编制原则

1.2.1因地制宜,从信丰县实际出发编制规划。

编制本规划要从分析信丰县排水现状着手,充分考虑信丰县环境状况、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既不脱离实际,又必须保证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

1.2.2遵循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

编制本规划必须遵循国家关于给排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及各项技术政策,并与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及各专业专项规划相协调。

1.2.3规划编制需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依据科学的分析方法,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使编制的规划在技术上科学先进,经济上合理可行。

1.2.4规划期与现状结合,具有可操作性。

规划需结合现状,充分发挥城市现有排水设施的作用。

1.3规划范围

信丰县县城(含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共26平方公里。

1.4规划年限

根据《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及本规划委托合同,根据城市近远期划分原则,近期5~10年,远期10~20年,同时又规定排水规划期期限应与城市总规划期期限相一致的原则,确定本规划年限为2010年至2020年。

1.5规划目标

根据信丰县现状及规划要求,确定信丰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及污水集中处理率目标如下:

 

表1-1用水重复利用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目标

规划年限

项目

规划期(2010-2020年)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

污水集中处理率(%)

80

雨、污水管道服务面积普及率(%)

85

处理水量(万吨/日)

“满足规划期排放污水量的要求”

出水水质

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B标准

第二章城市概况

2.1县城发展沿革

信丰于唐永淳元年(682年)置县,定名南安,取“地接岭南,人安物阜”之意,至天宝元年(742年),诏改天下县名相同者,以福建泉州有南安县,取“人信物丰”之意,改名信丰,隶南康郡。

1949年解放以后,属赣州分区,现属赣州市。

县治所在地一向被称为信丰城,民国28年,以城东有嘉定桥而改称嘉定镇。

信丰临近闽、粤两省,素为战略要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均多次率领红军转战信丰,并两次进驻县城;后来,项英、陈毅等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此领导赣粤边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2.2区位条件

信丰县地处赣州南部,在行政管辖上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东邻安远,南靠龙南、定南、全南,西连广东南雄,西北接大余,北界南康、赣县,距南昌495公里,距赣州78公里,距广州376公里。

信丰县居贡水支流桃江中游,古称衢通闽南、壤接粤北的“赣粤闽三省通地”。

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纵贯县境腹地,是“珠三角”地区通往江西省会的必经之路,是“闽三角”、“长三角|”地区抵达粤港澳的重要通道。

信丰县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折合431.4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8.27万亩,林地面积302万亩,水域面积24.98万亩,形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土地结构。

全县辖16个乡镇(其中13个建制镇),1个工业园管委会,263个行政村。

全县人口73万余人,其中非农人口17万。

县内有畲、满、壮、黎、苗、彝、仡佬族等7个少数民族,共7430人,其中畲族人中近7400人,是全国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

信丰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目前建成区面积约17平方公里,人口约16.5万。

2.3自然条件

2.3.1气候、风向

信丰县地处东亚季风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变化分明,春秋短夏冬长,冰雪期短,无霜期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等特点。

冬春之交,多受西伯利亚干冷空气的影响,气候变化无常,梅雨连绵;盛夏之时,多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炎热少雨,偶有台风影响;秋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减弱,秋高气爽,伏秋多干旱,昼夜温差较大;入冬后,气温渐降,气候干躁寒冷,时有霜冻出现。

根据多年来气象资料统计,信丰县春季始日平均出现在3月11日,持续日数在70天(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C的初日为春节的开始);夏季始日平均出现在5月30日,持续日数133天(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2°C的终日后一天为夏季的始日);秋季始日平均出现在9月30日,持续日数64天(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22°C的终日一天为秋节的始日);冬季始日平均出现在12月3日,持续日数98天(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C的终日的后一天为冬节的始日)。

上述以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本县春季约为两个半月,夏季约为四个半月,秋季两个月,冬季为三个月。

春来早,夏季长,秋季短,冬来迟,是信丰四季的特征之一。

信丰县年平均气温为19.4°C,累年平均降雨量为1519.4mm。

降雨量最多的是1975年,达2221.4mm;最少的是1991年,仅为984.7mm。

2.3.2自然资源

信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全县耕地47.45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林业用地302.6万亩,农业用地人均6.07亩。

动植物品种繁多,野生动物有麂、野猪、水獭、狐狸、山牛、穿山甲、虎、豹等,野生植物有香菇、木耳、橡子、松脂等。

药材有135种,农作物品种共计459个,林木以杉、松、竹为主,油菜、油桐、柑桔、茶叶成片。

信丰县地下矿藏丰富,现已探明和开采的有煤、钨、石灰石、稀土、陶土、铁、金、麦饭石等22种。

煤的蕴藏量居赣南之首;稀土分布广,品位高;麦饭石是江南独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铜、重晶石、铀、石棉、铅、钼、砷、硫磺、白云母等矿藏资源。

有关资料表明,信丰县稀土的工业储量为22万吨,钨的储量为34万吨,石灰石的储量在4.9亿吨以上,麦饭石储量2000万吨。

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理论蕴藏量133578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有80005千瓦,占59.98%。

信丰县农业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多,产量大。

信丰历来为农业大县,是全省的粮食和用材林生产基地。

同时,脐橙、甜玉米、半夏、萝卜的种植规模分别达到30万亩、5万亩、3万亩及2万亩,产品质量优,市场前景广阔,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4社会经济概况

2006年,信丰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26.5:

37.3:

36.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

财政总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1.农业

信丰县有耕地47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山地302万亩,主产粮食、烟、果、菇、瓜、菜、甜玉米、茶叶及猪、牛、家禽等;先后被列为10多个国家级农业基地,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草菇之乡”。

2.工业

全县初步形成了建材、针织制衣、电子、食品加工、制药等五大主导产业。

开发出“绿源”牌中纤板、“赣石”牌麦饭石酒、麦饭石矿泉水、“圣塔”牌水泥、“红基”牌水泥、千喜片、陈香胃片、“天缘”萝卜脆等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其中“绿源”牌中纤板获“江西省名牌产品”;“圣塔”牌水泥获“国家免检产品”;“信丰脐橙”注册商标已被通过,获得“绿卡”。

全县有三级工业企业900多家。

截止2006年底,县工业园区投产企业达118家,在建企业47家,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安置就业2.35万人。

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亿元,完成8000余亩、近24公里的道路主体框架。

园区多次荣获江西工业崛起园区发展专项奖和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工业园区奖,跻身全省24个重点工业园行列,并被省政府列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民营科技园区。

3.交通通讯

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纵贯县境南北近70公里,信池、信雄、信导三条省道横亘东西,北上南昌、南下广州、深圳仅需4小时车程,至赣州机场只有50公里。

县乡公路均实现油(砼)路化,乡村水泥路改造完成24条75公里,新建通村公路60公里;桃江河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全县水陆交通便捷。

通讯发达,开通了移动通讯、宽带网络和小灵通,99%的行政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

2.5信丰县城区组成

城北组团——站前路以北,城北大道以南地区。

主要承担对外交通职能。

老城组团——站前路以南,南山路以北地区。

主要承担行政、商业、商贸、金融、教育职能。

水东组团——位于桃江东岸,通过“一江两岸”的规划建设,依托水东原有的发展基础,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发展新型居住。

主要承担零售商业、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职能。

花园组团——位于信丰县建成区的最南端,南山路以南、阳明路和一零五国道以东、桃江以西、以北的区域。

城南组团——迎宾大道以西、桃江以北、信雄路以南、高速公路连接线以东区域,主要承担文化、教育、体育职能。

中端组团——位于城北组团以北相邻地块,即工业园区。

2.6信丰县规划人口与用地

2.6.1人口

由于信丰县城缺乏历年以实际居住人口为口径的城镇人口统计,给城市居住人口规模的分析和预测造成了很大困难。

根据信丰县建设局提供数据,信丰县城建成区2003年底县城所在地嘉定镇的镇辖总人口为13.5万;县城实际居住人口约为11.5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约为6.9万人,户籍农业人口约为3.1万人,暂住人口约为1.5万人。

根据《信丰人口及用地规模论证》及《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预测:

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达26万。

2.6.2用地

根据《信丰人口及用地规模论证》及《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预测:

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各组团用地面积及人口见下表:

 

表2-1规划期各组团面积、人口统计表

组团名称

面积(Km²)

人口(万)

组团名称

面积(Km²)

人口(万)

花园组团

3.34

3.34

城北组团

6.03

6.03

城南组团

1.43

1.43

中端组团

7.93

7.93

老城组团

5.16

5.16

水东组团

2.11

2.11

信丰县城城区

26.0

26.0

 

第三章对相关规划的解读

3.1对《信丰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给排水规划的解读

3.1.1规划思路合理

新区(包括城北组团、花园组团、水东组团、城南组团、中端组团)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充分利用现状沟渠,本着就近排放的原则布置雨水管道,完善雨水排放系统,旧城区成片开发,新区雨水管道铺设与县城开发建设同步实施。

3.1.2给排水规模偏大

1.截流倍数取值偏大。

总规截流倍数按2.0计,造成截污干管管径偏大,造价增高。

2.污水处理率(截污系数)取值为100%,目前国内的发达城市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取值明显偏大,造成总规确定的排水规模偏大。

3.工业用地用水指标应根据产业类型确定。

总规单位工业用地用水指标规划期(2010-2020年)取1.1万m3/(km2.d)。

一般耗水量较少的五金、纺织、服装、低压电器等工业用水,主要为工业日常的生活用水,用水指标极低,而医药、化工、食品用水量较大,因此应根据现状工业用水情况及工业类别分别选取。

3.1.3给排水管网较宏观

总规层面还是大纲阶段,对给排水管网布置较宏观,不够具体。

尤其是中端工业园区的排水管网未予以具体说明。

 

第四章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4.1水环境现状

生活废水及其污染物是污染排放的主体;工业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污水排放量过大,由此而引发了老城区的水质性缺水现象日益严重。

由于桃江上游拦坝设水电站较多,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城区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4.2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信丰县城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县城山圹村张家凹,一期工程处理能力3万吨/日(现已具备1.5万吨/日的处理能力),二期工程规划设计6万吨/日,总用地面积为65.3亩,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前置厌氧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为“浓缩、脱水、卫生填埋”,采用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

污水处理厂尾水重力自流排入桃江。

厂址位于城市水体下游,距离下游净水厂取水口距离较远,同时受纳水体桃江水环境容量大,污水处理厂尾水对下游城区及县城水体环境影响较小。

厂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质情况良好,基础处理费用低。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离居民区有400米的隔离带。

目前这块用地附近大都是自然的山坡,距离居民区较远,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也不存在拆迁和侵占农田的问题。

4.3城区截污干管

(1)沿桃江西岸截污干管

自桃江大桥由南向北沿桃江铺设DN1000的钢筋混凝土管361m,该截污干管在西江河与桃江交汇处,通过2根D600的倒虹管过河,过河后沿桃江西侧河床依次铺设DN1200的钢筋混凝土管566m,DN1350的钢筋混凝土管1512m至污水处理厂。

(2)沿桃江东岸截污干管

在桃江东岸,自桃江大桥由南向北沿桃江铺设DN500的UPVC管1258m,DN600的钢筋混凝土管277m,在信安大桥下游通过2根D426的倒虹管过河,过河后接入桃江西岸截污干管。

(3)沿西江河南岸截污干管

自迎宾大道与西江河交叉口处沿西江河由东向西铺设DN600的污水管256m,DN800的污水管592m,DN1000的污水管1239m,在西江河与桃江交叉口处接入桃江西岸截污干管。

4.4组团排水现状

(1)老城组团:

该组团为老城区,已形成了雨污合流、就近分散排入水体、相对来说是一种不完善的排水体系,经近期改造为截流排水体制。

以迎宾大道和西江河为界,形成三个小的排水片区。

西江河以南排水小片区:

该区位于南山路、阳明路以北,桃江以西,西江河以南,西外环路以东的区域。

该区大部分雨、污水分别排入迎宾大道上的雨水管渠、污水干管,然后雨、污水分别排入西江河、西江河截污干管;西北一部分临近桃江,雨污水经合流管道收集后排入桃江西岸截污干管。

在迎宾大道改造过程中,沿迎宾大道敷设有雨水、污水干管;沿阳明路布置有盖板沟;另外西江河南岸,桃江西岸布置有截污干管,管径为DN600-DN1350。

西江河以北迎宾大道以西排水小片区:

该区位于西江河以北,迎宾大道以西,站前路以南,西外环路以东的区域。

该区大部分该区大部分雨、污水分别排入迎宾大道上的雨水管渠、污水干管。

污水通过倒虹管排入西江河截污干管;圣塔路以北雨水接入圣塔路上铺设的雨水干管最终排入桃江,其余雨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入西江河。

在迎宾大道改造过程中,沿迎宾大道敷设有雨水、污水干管。

西江河以北迎宾大道以东排水小片区:

该区位于西江河以北,迎宾大道以东,站前路以南,桃江以西的区域。

该区为中心城区建筑物最为密集的区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

雨污水经合流管道收集后,由西往东排入桃江西岸截污干管。

沿阳明路、圣塔路布置有盖板沟,另外桃江西岸布置有截污干管。

(2)城北组团:

城北组团为新建组团,接近老城区及迎宾大道沿线为已建成区域。

已建成雨污水就近接入老城区排水管网,其它未建成区域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及自然形成的冲沟。

(3)水东组团

水东组团为新建组团,水东路、南山东路为已建成区域。

建成区域雨污水均排入桃江,其它未建成区域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及自然形成的冲沟。

沿水东路、南山东路布置有盖板沟涵。

(4)花园组团

花园组团为新建组团,接近老城区阳明路沿线为建成区域。

已建成雨污水就近接入老城区排水管网,其它未建成区域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及自然形成的冲沟。

沿花园路、中学路、一清路布置有盖板沟涵。

(5)城南组团

城南组团为新建组团,除信雄公路、105国道沿线有部分建成区域外,其它区域尚未开发。

雨水就近排入水体及自然形成的冲沟。

(6)中端组团

中端组团为县工业园区,园区投产企业达118家,在建企业47家,引进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