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128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7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docx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卜27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1.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1.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1.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1.4行政关系長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1・5行政法律关系長指为(行政法律规)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

利)与(义务)容的社会关系

1.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容)

1.7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和调整的法律规的总称。

1.8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9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1.10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11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1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

容变更)

1・13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确的是(AC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b.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c.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

d.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

1・14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15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1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容是(行政合法性原则)。

2.2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容的是(行政行为容应当合情合理)

2.3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确的是(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

政是否适当问題)

2.4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自由裁量权)产生

2.5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以下说确的是(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基础性B.主观能动性C.普遍性D.自身特殊性

2.6以下容属于行政程序合法的長(A.B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机关在裁决时不能偏听偏信

B.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C.行政行为容应当合情合理

D.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当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2.7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A.C.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任何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B.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C.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D.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2.8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体现在(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B.行政行为容应当合乎情理

C.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

D.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

2.9(行政合法性原则)長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容

2.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根据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基于(自由裁量权)而产生和存在

2.11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

答: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2.12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哪些容?

答:

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

2.13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任何行政主体都不得自己设立行政权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职权围行事。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不仅要遵守实体法规,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规。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2.1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凡有悖于法律目的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行为。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行政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平观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动机以外的目的或追求。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活动时必须出于公心,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方。

(3)行政行为的容应合乎情理。

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律。

第三章行政和体概述

3.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3.2程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3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权利)的权力

3.4行政主体長享有(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3.4行政主体長享有(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3.5行政优先权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以及(推定有效权)

3.6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

(D)o

选择一项:

A.行政处罚B.行政立法C.行政奖励D.行政调解

3.7行政职责的核心是(C)o

选择一项:

A.程序正当性

B.强制性

C.依法行政

D.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3.8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長(A)。

选择一项:

A.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B.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C.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D.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

3.9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确的長(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

B.以自己的名义行便行政权

C.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

D.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3.10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确的是(A.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

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围大于行政主体

D.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3・11行政优先权包括(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获得社会协助权

B.行政处罚权

C.推定有效权

D.先行处置权

3.12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灵活性

B.强制性

C.不可处分性

D.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3.13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贵任的组织。

3.14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答:

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3.15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第四章行政机关'

4.1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主要包括(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和职能制)和(集权制与分权制几种形式

4.2在我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O

4.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围不同,可分为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4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4.5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人民政府

4.6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長(C)。

选择一项:

A.区公所

B.街道办事处

C.派出所

D.地区行政公署

4.7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長(C)。

选择一项:

A.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工作

B.领导国家机关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D.制定规章

4.8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高效率原则

B.适应需要原则

C.精简原则

D.依法设置的原则

4.9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确的長(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B.長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C.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D.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

4.10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确的是(B.C.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B.具有较强的执行性

C.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D.具有国家强制性

4.11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

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

生12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容是什么?

答:

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第五章公务员

5.1公务标志是用来表明公务员身份或用于公务器具的外形标记,以便社会外界区别。

5.2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

5.3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

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

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長民事行为。

5.4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叫做(A)。

选择一项:

A.委任B.任命C.选任D.聘任

5.5关于公务员个人身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选择一项:

A.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有权利

B.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义务

C.所属公务机关对其个人过错负连帶责任

D.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5.6公务员职务关系因(D)而消灭。

选择一项:

A.升职B.撤职C.免职D.辞退

5.7关于公务员公务身份,以下说确的是(D)。

选择一项:

A.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B.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有权利

C.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义务

D.所属公务机关对其个人过错负连帶责任

第六章被授权的组织和被委托的组织

6.1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6.2被授权组织包括被授权行使特定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6.3行政委托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围,将某项行政职权委托给某一勉送、

(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

6.4王某到山林中捉野猪,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林业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工作人员的罚款应该由(县林业局)的名义作出。

选择一项:

A.工作人员个人B.县政府C.护林防火检查站D.县林业局

6.5下列组织中,(D)可以进行行政委托。

选择一项:

A.省龙口市公安局治安科

B.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C.省总工会

D.市教育局

6.6行政授权的依据是(B)o

选择一项:

A.法律B.法律法规C.法规D.规性文件

6.7在行政授权中,不可以接受授权的主体是(B)。

选择一项:

A.行政机构B.行政机关C.企事业单位D.社会团体

6.8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授权成为被授权的组织的是(AB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省吕梁市律师协会

B.省红林业局

C.省市人民政府

D.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

6.9.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委托成为被委托的组织的是(BC)。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省市人民政府

B.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

C.省市律师协会

D.省市人民法院

6.10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在于(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为后果不同B.主体不同C.性质不同D.产生依据不同

6.11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答:

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

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

6.12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答:

性质不同;产生的依据不同;行为的后果不同。

第七章行政相对方

7.1以下不属于行政相对方义务的是(C)。

选择一项:

A.遵循法定要求B.服从行政管理C.参与听证D.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

7.2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确的是(A.C)。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相对方有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

B.听证是相对方重要的义务

C.可以分为直接相对方与间接相对方

D.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

7.3关于行政相对方,以下说确的是(A.B.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B.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是相对方重要的权利

C.可以分为抽象相对方与具体相对方

D.遵循法定程序要相对方重要义务

7.4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

答:

相对方的权力包括:

提出申请的权利;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证的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7.5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

答:

行政相对方的义务1•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2•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3•遵

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

第八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8.1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回答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

监督

8.2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之的监督主要括行政监察机关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

机关的监督

8.3行政法制监督的不同主体中,(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主体监督長最全面、具有最权威性的。

&4以下不属于行政法制监督对象的長(行政相对方)。

&5行政法制监督中,被监督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8.6以下可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是(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省珠江电视台

B.省市人民政府

C.省高级人民法院

D.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8.7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形式包括(A.B.C)。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事监替

B.工作监督

C.法律监替

8.8我国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包括(ABC)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上级行政机关

B.国家审计机关

C.行政监察机关

D・下级行政机关

&9行政法监督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答: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9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包括哪些容?

答: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行政法制监替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第九章行政行为概述

9.1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

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9.2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長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9.3行政行为長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9.5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划分的依据是以行政行为長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

9.6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A)o

选择一项:

A.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B.一般行政行为和特殊行政行为

C.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9.7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B.行政合同)。

选择一项:

A.行政处罚

B.行政合同

C.行政许可

D.行政监督

9.8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体现了行政行为具有

(A.公定力)。

选择一项:

B.拘束力

C.确定力

D.执行力

9.9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体现了行政行为的(D.确定力

选择一项:

A.拘束力

B.公定力

C.执行力

D.确定力

9.10撤销的后果是(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而有不同的责任结果

B.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

C.给相对方带来损失时,行政主体予以适当补偿

D.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

9.11以下属于行政行为特征的是(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从属法律性

B.强制性

C.一定裁量性

D.单方意志性

9.12依据行政行为实施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A.C)。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行政立法行为

B.单方行政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双方行政行为

9.13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和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不要式行政行为

B.要式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9.14什么長抽象行政行为?

答抽象行政行为長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

9.15行政行为的容有哪些?

答:

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确认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第十章行政立法

10.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0.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

SA效率原则。

10.3行政立法性质的双重形体现在它既具有储性质又具有立法性质

10.4行政立法的原则主要包括:

OL和效率原则。

10.5o我国《立法法》所滁较大的市是指: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10.6《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4条规定:

“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罚的实施办法,

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此规定属(D.立法授权

选择一项:

A.创制性立法

B.职权立法

C.执行性立法

D.立法授权

10.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下行政机关没有行政立法权的長(A)。

选择一项:

A.市青浦区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市人民政府

10.8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B)。

选择一项:

A.通过

B.征求意见

C.审查

D.规划

10.9有权制定政府行政规章的是(B)。

选择一项: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教育部

10.10.执行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称为(ABC)。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实施细则

B.实施条例

C.实施办法

D.实施程序

10.11・关于行政立法,以下说确的是(ABD)o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制定的法律规性质为行政法规和规章

B.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

C.是具体行政行为

D.目的是为了实施和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

10.12・行政立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咨询制度

B.代理制度

C.情报公开制度

D.听证制度

10.13行政立法的效率原则体现在(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听证制度

B.情报公开制度

C.代理制度

D.时效制度

10.14.确立行政立法程序的原则的意义何在?

答:

能使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

这种程序上的原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

10.15行政立法的程序是什么?

答:

(一)起草

(二)征求意见(三)审查(四)通过(五)签署(六)发布与备案

第11章行政许可

11.11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2.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3.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配置。

4.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三土日

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5.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监瞥主要包括行政机关部的层级监

叠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

6.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

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7.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B.

注销)许可。

销销销销抵注撤吊

选择一项:

D)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选择一项:

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9•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选择一项:

A.设定行政许可不承担法律责任

B.申请人、被许可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许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C)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选择一项:

A・6个月

B.2年

C.1年

D.3个月

11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C)选择一项:

A.可以撤销

B.不予撤销

C.应当撤销

D.应当注销

12・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C)的权利。

选择一项:

A.申诉

B.申请行政复议

C.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D.提起行政诉讼

13.行政许可法自(C)起施行。

选择一项:

A.2004年1月1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4年7月1日

D.2004年5月1日

14.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一般不超过(B)日。

选择一项:

a.30

b.45

c.90

d.10

15行政机关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C)。

选择一项:

A.可以随意改变

B.不能改变

C.不得擅自改变

D.可以部分改变

16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的重大利益关系,行政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B)提出听证申请。

选择一项:

A.100

B.50

C.300

D.450

11.17下列厲于特别许可的長(B)。

选择一项:

A.营业许可

B.持枪许可

C.颁发毕业证书

D.驾驶许可

11.18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D)。

选择一项:

A.法律设定的全国有效,行政法规设定的不一定全国有效

B.其适用围没有地域限制

C.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围有效

D.是否在全国围有效,要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11.1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擅自收费或者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由(D)责令退还非法收取的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选择一项:

A・复议机关

B.上级行政机关

C.监察机关

D・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11.20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D)o选择一项:

A.应当公开,但公众不能查阅

B.不予公开,公众也不能查阅

C・只允许公.检、法等相关部门的人员查阅

D.应当公开,且公众也有权查阅

11.21实施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通过(D)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

选择一项:

协拍招招

A.

B.

C.

D.

11.22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D).选择一项.

A.监督石查原则上不允许收费,所需经费由单位自筹

B.监督检查以收费为原则,不收费为例外

C.监替检查以收费为原则,所需费用由行政相对人负担

D.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以不收费为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