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598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docx

实验室安全教育总结

篇一:

实验室安全总结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对于经常在实验室出没的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丰富的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

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以使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具体的实验室安全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实验室安全管理、急救处理、火灾、防火和灭火、火场疏散与逃生、化学危险品安全、气瓶及压力容器使用安全、辐射的种类、危害与防护及其他安全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室安全学学习我得出如下总结:

一、安全管理要点

1、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校园安全信息报送制度隐患整改及管理办法,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目标管理奖惩制度。

3认真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

二、化验室危险性的种类

1、火灾爆炸危险性

化验室发生火灾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因为分析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炸物品。

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系统(真空干燥、蒸馏等),如果处理不当,操作失灵,再遇上高温、明火、撞击、容器破裂或没有遵守安全防护要求,往往酿成火灾爆炸事故,轻则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则造成多人伤亡、房屋破坏。

2、有毒气体的危险性

在分析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煤气,各种有机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

在有些实验中由于化学反应也产生有毒气体。

如不注意都有引起重毒的可能性。

3、触电危险性

分析实验离不开电气设备,不仅常用220V的低电压,而且还要用几千及至上万伏的高压电,分析人员应懂得如何防止触电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爆电器产生电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

等。

三、起火和起爆的预防措施

根据化验室起火和爆炸的起因,可采取下列针对性预防措施。

(1)预防加热起火

1在火焰、电加热器或其他热源附近严禁放置易燃物。

2加热用的酒精灯、喷灯、电炉等加热器使用完毕时,应立即关闭。

3灼热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实验台上,各种电加热器及其他温度较高的加热器都应放置在石棉板上。

4倾注或使用易燃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5蒸发、蒸馏和回流易燃物时,不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或用明火加热水浴,应根据沸点高低分别用水浴、砂浴或油浴等加热。

6在蒸发、蒸馏或加热回流易燃液体过程中,分析人员绝不能擅自离开。

7实验室内不宜存放过多的易燃品。

8不应用具磨口塞的玻璃瓶贮存爆炸性物质,以免关闭或开启玻璃塞时因摩擦引起爆炸。

必须配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应保持清洁。

9不慎将易燃物倾倒在实验台或地面上时,必须:

a.迅速断开附近的电炉、喷灯等加热源。

b.立即用毛巾、抹布将流出的液体吸干。

c.室内立即通风、换气。

d.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靠近热源。

(2)预防化学反应起火或爆炸

1工作人员对于要进行的实验,须了解其反应和所用化学试剂的特性。

对有危险的实验,要准备应有的防护措施及发生事故处理方法。

2易燃易爆物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橡皮手套、防护眼镜。

3及时销毁残存的易燃易爆物。

(3)预防容器内外压力差引起爆炸

1预防减压装置爆炸,减压容器的内外压力差不得超过一个大气压。

2预防容器内压力增大引起爆炸的措施。

a.低沸点和易分解的物质可保存在厚壁瓶中,放置在阴凉处。

b.所有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

反应太猛烈时,一定要采取适当措施以减缓反应速度。

c.不能将仪器装错,使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

d.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实验一定要小心谨慎,严加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不了解实验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禁一人单独在实验室工作。

3、实验室灭火

灭火原则是:

移去或隔绝燃料的来源,隔绝空气(氧)、降低温度。

对不同物质引起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

(1)实验室灭火紧急措施

1防止火势蔓延,首先切断电源、熄灭所有加热设备;快速移去附近的可燃物;关闭通风装置、减少空气流通。

2立即扑灭火焰、设法隔断空气,使温度下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火势较大时

,可用灭火器扑救。

灭火器的选用应按照火灾类别和不同的灭火机理来选择。

a、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b、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应用化学泡沫灭火器,因为醇、醛、酮、醚等极性溶剂与化学泡沫接触时,泡沫的水分会迅速被吸收,使泡沫很快消失,这样就不能起到灭火作用。

c、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d、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个人认为,就本学院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安全隐患是火灾。

所以我认为实验室人员应适当进行防火安全训练,使每个人都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发生火灾时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但事实上大部分同学在平时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在意识到某些安全隐患后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而放任自流。

这些不良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实验室安全,还会对科研工作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例如:

1.实验室里的物品摆放较为混乱,实验用品与私人物品混在一起放置,对日常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

应将各种物品分门别类的摆放在固定位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实验室的卫生情况堪忧,乱扔果皮纸屑的情况屡见不鲜,经常是垃圾桶满了还没有处理,在天气较热的时候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为疾病的扩散传播提供了温床。

最近制定了实验室值日安排表,每周固定时间打扫卫生,情况有所好转,但关键是要坚持做下去。

3.实验室的各种实验仪器布局不尽合理,经常有同学将工作台和实验台混合使用,实验过程的噪音会影响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以前的同学将许多书籍杂物堆放在实验室,并且有些杂物压在电路线上,若长时间工作发热后易引起火灾,应该引起注意。

4.有部分同学喜欢将早餐小吃等东西放在实验室,或直接在实验室里吃饭,有些气味难以散去以致于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工作,还会引来老鼠蟑螂等,造成同学财产损失。

更重要的是,若不小心将实验药品散落在食物里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对健康不利。

5.有部分同学在做完实验后没有将实验药品放回原位,而是随意放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这样虽然可能方便自己的实验,但会对其他用这种药品的同学造成麻烦。

6.在进行实验时,有部分同学不喜欢穿实验服,戴塑胶手套等防护装备。

这样做实验存在风险,实验室人员应互相监督提醒,以免发生意外。

诸如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作为一个身在其中经常要与实验室打交道的实验人员必须引起重视,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警醒自己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本就是防不胜防,只有个人重视,才能真正杜绝危险的发生。

适当对学生进行试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操作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减少和消除实验室安全事故。

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同学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实验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另外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加强消防意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一些必要的急救和自救知识,共同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篇二:

实验室安全教育讲座学习总结

实验室安全讲座学习总结

只有保证了最基本的人身安全,才能够谈得上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在第一课中,我便看到了“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

”这样一句话,老师也认真地跟我们说了这一门课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密不可分的。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了安全用电的知识,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处处都有电,电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它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不少的力量;而另一方面,若我们没能跟它“好好相处”,那它便是我们的敌人了。

生活中,总是常常听到有人因用电不当或不小心而导致自身触电,有时还会导致他人的人身伤害。

在课堂中,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触电图片让我们以此警惕。

人体触电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这几种原因,直接接触又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也有很多,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这我们之前肯定是早知道了,不过学习了这门课程,我知道了感觉电流(最小电流)是1~3mA,摆脱电流(最大电流)是10mA,而致命电流(最小电流)仅仅30mA。

而且一般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是最危险的,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大于2000Hz时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当人体触电后,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min内只有60的救生率,超过15min就希望甚微了。

同时,电流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脚到脚则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

人体电阻与安全电压也会影响触电的程度。

所以,我们要对电气设备采取安全措施:

1.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2.要安装自动断电装置;3.要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4.要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5.采用电气安全用具;6.设立保护装置;7.要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8.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相比用电,火灾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人们在生产,生活用火时候管理不严,用电不当,小孩玩火,雷击起火等都会引起火灾。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养成安全用火的习惯。

在任何场所,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玩火柴,打火机,更不能点火玩耍。

在家中,学校或野外用火,要随时注意火势,不让火向外蔓延。

用完火后要把火熄灭,如果用煤气,液化气等,用后要关紧阀门,以免引起火灾。

当遇到火灾突发时千万不要大乱章法,我们要镇定,要用正确的方法自救。

处在烟火中时,如果烟火不大,可以俯身行走,如果烟火太浓,必须卧地而行,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老师也讲过在火灾中丧失的人,多数不是被烧死的,而是吸入过多的有毒烟雾而死。

如果衣服着火,要立即在地上打滚,把火压灭。

在烟火中,我们不能叫喊,以免吸入过多的毒气,我们可以向火场外面抛掷东西,

让外面的人发现我们从而前来救援。

如果遇到森林火灾,要朝逆风的方向奔跑,这样才可以摆脱火焰的追逐。

如果楼房发生火灾,可以把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顺楼梯逃生,不到迫不得已千万不要跳楼。

如果楼梯口被封住,可以通过窗口,阳台逃生,用绳子或把撕开的布条连接起来,拴在在窗口,阳台上,顺着绳子或布条望下滑,也可以抓住屋外的排水管望下滑,在底层的人可以用竹竿逃生,如果不能逃离楼房,我们应想办法进入面积小的地方如卫生间或厨房,因为它们容易封闭,可以隔绝烟火,另外,卫生间和厨房里都有水源装置,可以随时熄灭火焰,如果火势太大,我们可以用水向门上浇水,降低它的着火点。

当我们发现火情时,要尽快拨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来救火,在电话中说明火灾发生的地点、周围的道路情况。

帮助消防队更多地掌握火场情况,尽快到达火场。

只有我们了解消防知识,才能在遇到火灾时不慌张,才能在火灾中安全撤离,保住生命。

最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急救知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心肺复苏了,心肺复苏术简称CPR,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当我们遇到有人需要心肺复苏时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并且还须争分夺秒的进行。

第一步,我们要判断患者的意识,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唤:

“喂,你怎么了?

哪里不舒服?

”,看看患者有无反应,若无反应,则认为患者意识丧失。

第二步我们要高声呼救或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第三步要放置复苏体位,让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地,头颈和躯干应平直无扭曲,双手放在躯干两侧。

如果患者面部朝下,则需要在呼救的同时小心转动患者,一手托住患者的头颈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肩部,让他的头颈和躯干成为一个整体同时转动。

第四步要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鼻咽污物,解开患者衣领及裤带。

第五步要判断呼吸,用耳朵贴近患者鼻部,听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