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765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 第34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docx

优化方案届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十第34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35课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以及

近代科学的发展

[考纲要求]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进化论 4.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学生用书P218]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阶级基础:

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如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③思想基础: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等。

(2)诞生

①标志: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a.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b.揭露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

c.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同时要加强国际主义团结。

(3)影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2)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选举产生了公社委员会,建立自己的政权。

(3)革命措施

①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废除资产阶级政权机关,代之以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

③公社成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④国家公职人员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结果:

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而失败。

(5)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

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②主观原因:

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③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6)历史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数字助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误区警示]科学社会主义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误区警示]

(1)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而不是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3)巴黎公社革命是法国无产阶级自发进行的一场革命,第一国际并没有以任何行动直接促使公社诞生,而是其思想和影响孕育了公社革命。

主题一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问题] 依据上述史料,可以归纳出《共产党宣言》的哪些主要观点?

有何重大意义?

[解读]

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

(1)“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提出了暴力革命主张。

(2)“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无产阶级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提出要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和发展生产力。

(3)“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的主张。

(4)迁移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社会发展规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促进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史论拓展]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演变

1.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但却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主题二 全面认识巴黎公社

[要点拓展]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

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史料探究]

巴黎公社的特点

[解读]

史料一 公民们!

你们的公社已告成立。

3月26日的投票,对这次胜利的革命,起到了批准作用。

_

——《巴黎公社公告》(1871年3月29日)

(1)史料一信息表明巴黎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

史料二 巴黎公社颁布:

第三条__国民自卫军由一切能服军役的公民组成。

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

单独条文__各公社机关的职员,最高薪金规定为每年六千法郎。

_

——《巴黎公社公告》(1871年4月2日)

(2)史料二信息反映了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已经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史料三 (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

(3)史料三信息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只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巴黎公社是特殊的历史因素下产生的武装起义,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

史料四 “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农民的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会变成孤鸿哀鸣的。

——马克思

(4)史料四信息强调的是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发动农民,未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单单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实质说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还不成熟,不可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失败具有必然性。

[史学新论]

关于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解读

【史界观点】

观点一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

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马克思认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

公社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

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

——《共运百科:

无产阶级政权史——巴黎公社史》

观点二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

“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

【思考感悟】

观点一中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的反动军队;二是没有全部没收法兰西

银行的资产。

这说明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但当时法国的无产阶级还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即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观点二则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对点训练]

(2015·河北保定模拟)列宁也批评公社“在中途停了下来……一味幻想在国内树立一种最高的公理……没有夺取像银行这样的机构”。

他们“过于宽大”,没有及时去消灭阶级敌人。

列宁批判巴黎公社的失败(  )

A.缺乏经济基础       B.革命策略有问题

C.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D.没有经验可借鉴

解析:

选B。

巴黎公社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等措施,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C、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中列宁的论述无关,皆排除。

列宁把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归结为革命策略有问题。

 

一、《共产党宣言》

1.(2014·高考广东卷)“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B项《共产党宣言》是工业革命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也是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与题干中“工人运动”“大工业发展”相符。

《四月提纲》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前途、特点等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任务,故A项错误。

《大抗议书》与《人权宣言》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C、D两项。

2.(2012·高考广东卷)“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  )

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

“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即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由此可知“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是指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学说,“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个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实践活动,紧随其后的“大炮”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

启蒙思想属于19世纪的正统自由主义,是“小排炮”和“大炮”轰击的对象,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资本主义自由学说的挑战,属于人文学说,不是自然科学理论,B项错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属于“小排炮”,C项错误。

3.(2012·高考浙江卷)《共产党宣言》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并得出准确历史结论的能力。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其学说的空想性主要体现在材料中所说的“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说明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与材料的主旨无直接联系,故均可排除。

二、巴黎公社

4.(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解析:

选D。

通过解读材料信息可知,这份历史文献反对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

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和美国内战时期都没有反对议会制,故排除A、B两项;俄国二月革命期间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不反对议会制,排除C项;巴黎公社主张用公社委员会来代替议会制,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权,符合题意,故选D项。

5.(2011·高考广东卷)有学者认为:

“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

选D。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信息“19世纪70年代”。

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B项俄国十月革命、C项《共产党宣言》发表分别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和19世纪40年代,故排除。

进化论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学生用书P220]

1.达尔文和进化论

(1)背景

①拉马克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达尔文进行了环球观察,发现物种存在变异。

(2)标志:

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

(3)内容

①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③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4)影响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

②证明了整个有机界都是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

2.进化论的传播

(1)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的大辩论

①时间:

1860年。

②焦点:

《物种起源》一书。

③结果:

以进化论者的胜利告终。

④影响:

在同各种反对意见的论战中,进化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了解并被接受。

(2)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3)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①世界观:

宗教认为世界万物永恒不变;科学则认为世界万物首先是物质的,按照物质演变的规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②论证方法:

宗教依靠主观想象和《圣经》来臆断人类起源于上帝的创造,科学则依靠证据和实验来论证人类起源于物质世界的进化。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主要

领域

主要成就

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

棉纺

织业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其后英国人相继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

(1)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蒸汽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1)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的原动机”

(2)推动了工厂的建立,人类历史由此跨入蒸汽时代

交通

工具

1803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成蒸汽机车

大大推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内燃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内燃机;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陆续出现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诞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人类进入立体交通时代

化学

工业

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炸药

电讯

工具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机;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电话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无线电报奠定了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

[思维升华]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

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

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易错易混]中国最早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通过《物种起源》一书,而是通过赫胥黎的著作。

在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严复将赫胥黎的著作翻译为《天演论》,书中介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

[图解历史]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没有涉及社会政治、经济领域。

[知识图解]全面理解“蒸汽时代”

[知识图解]拉近地球距离的发明

[图解历史]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个时代

主题一 达尔文进化论

[要点拓展]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1.对生物学是一次伟大综合,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并在方法上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

2.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自然界辩证发展的规律,不仅结束了生物学中物种不变论的统治地位,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4.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史料探究]

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及影响

[解读]

史料一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

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

——《物种起源》序

(1)史料一信息表明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观点。

史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列宁

(2)史料二信息说明了达尔文进化论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史料三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

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上海《翻译世界》

(3)史料三信息表明了生物进化论对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影响。

主题二 蒸汽机的发明与电气技术应用的不同

[要点拓展]

1.产生方式:

蒸汽动力主要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是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的产物,主要在英国完成;电力是科学家创造出来的,是建立在电磁学理论基础上的,由多国科学家共同创制出来。

2.生产组织形式:

蒸汽时代是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电气革命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

3.生产力:

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革命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程度:

蒸汽时代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即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电气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史料探究]

蒸汽机与电力应用的影响

[解读]

史料一 瓦特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问题,推动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炼铁厂用它来开动鼓风机,为高炉提供风力,煤矿用它来排除矿井积水,纺织行业用它来作为动力。

——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1)史料一信息表明蒸汽机主要解决了大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

史料二 恩格斯指出“蒸汽机教我们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

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

(2)史料二信息主要说明了电力相比于蒸汽机的优势。

蒸汽机只能将热能单纯地转化为动能,热效率低,而电的应用灵活,易于转化为热、光、机械、化学等形态的能量,并可以相互转化,推动了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工业化、城市化等的发展及进程。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进化论影响的论述

【史界观点】

观点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

自然选择的理论,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地打击。

正如霍登所指出的那样,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汪子春《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思考感悟】

观点主要描述了中国著名科学史学家张秉伦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汪子春关于进化论影响的认识。

(1)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击中了基督教神创说的要害,自然选择的理论沉重打击了基督教神学。

(2)肯定了达尔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研究成果和生物进化理论的重要性。

(3)从其论文名称来分析,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也进行了一些斗争,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点训练]

(2015·甘肃张掖高三诊断)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起源》(1871年),阐发了他奠立于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的进化论,并将其用于解释人类的起源。

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的觉醒

B.为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辩护

C.为殖民地解放提供思想武器

D.达尔文否定了神造世界说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依据题干材料找准关键信息,材料中“其学说遭到宗教界的强烈反对”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的观点,故本题选择D项。

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关键信息的内涵。

一、进化论

1.(2014·高考天津卷)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这种观点(  )

A.正确。

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

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

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

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解析:

选D。

达尔文的学说是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而形成的自然科学理论,而斯宾塞并没有进行论证、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是简单地将达尔文的学说复制、移植到社会历史领域,这样是不科学的,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对于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可以借鉴但不可简单地移植。

故选D项。

2.(2013·高考广东卷)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

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神学的上帝创世说,但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A、C两项更多地强调自由平等观念,D项主要是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它们都与“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不符,排除。

3.(2013·高考四川卷)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解析:

选C。

1925年美国教师就已经在传播进化论,所以A项错误;由斯科普斯讲授进化论,无法得出其言论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结论,故B项错误;正是因为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所以美国一些州才立法禁止进化论的传播,故C项正确;美国宪法允许各州有自己的法律(只要与联邦法律不冲突),故D项错误。

二、蒸汽机的发明

4.(2014·高考广东卷)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