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341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系统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系统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系统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系统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调试方案.docx

《系统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调试方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调试方案.docx

系统调试方案

1.2系统调试方案;

西双版纳“天一王国”项目A5栋酒店及SPA中心弱电智能化系统弱电系统工程施工

(一)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 

网络电视系统所使用的就是以TCP/IP协议为主的网络,包括骨干/城域网络、宽带接入网络与内容分发网络等:

  

骨干/城域网络(Backbone/Metro Network)。

骨干/城域网络主要完成视频流在城市范围与城市之间的传送,目前城域网络主要采用千兆/万兆以太网络,而长距离的骨干网络则较多选用SDH或DWDM作为IP业务的承载网络。

  

宽带接入网络(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宽带接入网络主要完成用户到城域网络的连接,目前常见的宽带接入网络包括xDSL、LAN、WLAN与双向HFC等,可以为用户提

供数百kbps至100Mbps的带宽。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内容分发网络就是一个叠加在骨干/城域网络之上的应用系统,其主要作用就是将位于前端的视频内容分布存放到网络的边缘以改善用户获得服务的质量,减少视频流对骨干/城域网络的带宽压力。

  

一般而言网络电视系统的前端直接连接在骨干/城域网络上,视频流通过内容分发网络被复制到位于网络边缘的宽带接入设备或边缘服务器中,然后通过宽带接入网络传送到业务的接收端,由此可以瞧出网络电视业务中的视频流实际上就是通过分布在全网边缘的各个宽带接入设备或边缘服务器与前端部分共同完成的。

  

2、3 接收端  

网络电视系统的接收端包括了计算机、电视、手机与其她智能终端设备,计算机。

计算机设备包括了各种台式计算机以及各种可以移动的计算机,如PDA等,此类设备的特点就是自身具备较强的处理能力,不仅可以独立完成视频解码显示任务,同时还可以安装其它软件完成信息交互、自动升级与远程管理等功能,如浏览器与终端管理代理等。

  

电视。

电视一般仅具备显示各类模拟与数字视频信号的能力,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模拟电视需要配备专门的数字视频处理设备,如机顶盒(Set Top Box, STB),后才可以完成数字视频的显示工作;近期才开始上市的数字电视产品可以接收基于DVB的数字电视信号,但对于网络电视业务来说仍然需要增加相应的功能。

  

手机。

手机作为网络电视业务的终端显示设备必须具备处理与显示数字视频信号的能力,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可以处理显示动态画面的手机由于其网络传输速率与视频解码处理能力的限制还无法提供比较流畅的视频信号,因此在3G网络投入运营以及有更为有效的编码方案后,手机会逐步成为网络电视的真正终端设备。

  

视频流在到达接收端的各类终端设备经过解码后显示出来,同时需要接收与显示的内容还包括了电子节目指南等信息。

计算机与节目指南服务器间可以通过标准的HTTP协议以HTML格式传输节目指南信息,因此在服务系统中无须进行特殊的处理;而机顶盒在与节目指南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时尽管基本上也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与格式,但就是由于机顶盒操作系统与中间件的不同,需要在机顶盒与节目指南服务器间进行相关的定制工作。

此外,各类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管代理实现远程监控、自动升级等功能

流媒体应用可以根据网络层的情况与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消除影响视频质量的因素,例如在网络层出现拥塞的时候,应用可以根据网络的反馈信息通过控制发送数据的速率。

在应用层控制数据发送的手段主要有两个,速率控制与速率整形,前者就是根据网络的可用带宽

情况来确定视频流的发送速率,后者则就是通过转码、减帧、减层与重量化的方法使得已经按照一定速率编码压缩的视频流可以符合现有的网络通道条件。

  

  针对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丢包与错误,应用层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在发送端采取FEC、在发送与接收两端限定延迟进行重传、传输过程中采用纠错编码以及在接收端采用错

误隐藏等手段提高与改善图像的质量

虽然在网络中可以利用组播技术大大降低网络电视的广播业务所占用的带宽资源,但目前还缺乏在大型网络中统一部署组播的实践经验,但就是可以通过构建一个内容分发系统叠加在传输网络之上,利用内容复制、应用层组播、分层组播与受限组播等技术实现视频流的边缘化,从而达到保障整体服务质量的目的

开展网络电视业务需要以高速骨干/城域网络与宽带接入网络为基础,尽管目前的宽带接入网络一般可以达到256kbps以上的传输速率,但就是相对与数字视频信号来说仍然远远不足。

以数字分量4:

2:

2电视信号为例,如果不采取任何压缩措施其原始码流高达216Mbps。

因此视频信号的编码压缩就是实现网络电视业务的关键技术。

  

一般说来视频编码压缩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可变码率与固定码率视频编码。

固定码率编码包括基于波形编码与内容无关编码两类方法,这种类型的编码器仅输出单一固定码率的视频流;而可变码率编码则可以单独或组合利用信号在质量、时间、空间与频率域等方面的特性进行处理。

可变码率编码产生一组包括了基本与增强两种类型的子码流,其中只有一个基本子码流,它可以单独进行解码,得到比较粗糙的图象质量,而其她的增强子码流则不能单独解码,只有在与基本子码流配合解码后可以显示效果更好的视频图像。

所有的子码流结合在一起解码后可以得到最佳的视频图像观瞧效果,如果丢失了增强子码流,视频图像将在画面的质量、尺寸与帧率方面有所降低。

  

由于网络与接收端设备存在诸如带宽变化、处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应用于视频流

的编解码方法必须满足以下需求

带宽:

目前的IP网络还无法大规模地通过资源预留机制提供端到端的固定带宽,为此希望编码器可以输出动态变化的码流,适应在网络出现拥塞时带宽降低的情况

延迟:

网络电视业务要求有固定的时延,以保证数据包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解码器解码后显示,为保证网络拥塞导致的数据包传送时延抖动的问题,接收设备需要在解码前进行数据缓存处理以保证播放出流畅的视频图像。

  

 丢包:

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后会在解码时损害图像的质量,因此视频流在进行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降低丢包率。

 交互功能:

网络电视中的点播业务需要具备诸如快进、快退、暂停/恢复、随机定位等的

功能,目前已有视频编码方案支持类似功能的实现。

解码复杂性:

为了适应便携终端设备,如PDA、手机等的低功耗要求,解码器设计实现不能过于复杂。

  

  由于可变码率编码可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带宽变化、不同的传输通道条件以及不同的计算

复杂度等要求,因此就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无线对讲系统 

一、系统概述 

信息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无线通信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应用日益广泛。

用户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能与任何人利用无线通信交换任何信息。

这就产生了一项新的需求---无线信号室内覆盖系统。

无线信号室内覆盖系统作为移动通信的设备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就是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大型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通过覆盖使信号在有关空间区域内有效,使客户不在受建筑物空间与屏蔽束缚,实现在有效域内的工作协调与指挥调度需求。

由于建筑原因(多为大型建筑物,钢筋水泥结构屏蔽较严重),特别就是一些大型地下建筑(地下1-4层),往往就是覆盖盲区,因此,如何解决好室内无线覆盖,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网络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无线通信网络优化的一个焦点。

  

室内无线覆盖问题从广义上来讲,不仅仅就是对室内盲区的改善,同时也应包括对室内无线通信质量、网络质量、系统容量的改善。

室内无线对讲通信对大楼物业管理的高效率带来可能;也就是业主与保安管理大楼最简洁与方便的一种通信工具。

  

室内无线对讲通信的改善,对于业主提高大楼(建筑)形象、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办事效率与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完美的服务具有很大意义。

  

无线对讲系统的无线对讲信号有效覆盖区域为地下及地上建筑,以确保无线对讲系统通信之清晰、流畅。

保障业主内部管理、物业使用与维护,以及保安、消防、紧急通信之要求等,使其内部管理、维护以及保安、消防人员之间方便、快捷地保持联系、通讯。

 

二、施工内容 

1、信号源设备  

信号源设备安装在机房内;馈线从弱电管路引出,天线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分布端主馈线由中继台引出,到功分器,由功分器铺设电缆至各天线。

中继台的安装要求清洁、美观,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的室内装修情况作小范围的调整,所有器件均要良好固定。

  

2、室内馈线  

室内馈线采用50-12普通传输馈线,要满足防火要求;所有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的情况;弯曲半径应符合馈线的技术指标;馈线应用扎带、馈线座、走线梯或馈线夹加以牢固固定;天花吊顶内的馈线固定于吊顶内的龙骨铁架。

   

3、室内天线安装  

安装天线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天线位置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使用扎带固定。

   

(2)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位置。

   

(3)保持天线外表的洁净。

   

(4)天线暗装。

  

4、射频连接器安装

射频连接器安装上分布系统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为系统指标测试的重要内容,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按照射频连接器的安装操作规范安装。

  

(2)连接良好,保证连接器的插损应小于0、1DB。

  

5、耦合器、功分器的安装  

(1)应用捆扎带、固定件固定,不允许悬空、列固定放置。

   

(2)与该类器件的相连的馈线列交叉,在距接口300mm处的馈线就应固定

(三)综合布线系统调试方案、 

1.综合布线作为电子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为中国银行网络业务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优越的环境、综合成绩系统为中国银行提供高性能的数据与与音通信的传输媒质,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

综合布线采用六类结构化布线系统。

根据我行网络业务的特殊要求,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一类核心业务网、二类办公网(含电话)、互联网三套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三套系统从物理上进行彻底隔离,从面板、钢管、桥架到网络机柜,均需单独敷设或安装。

 

2.模块面板安装 配线架安装

测试工具准备

点位测试

通讯模块安装 电话号码调试 光纤测试

熔接工具准备

光纤熔接

光纤测试工具准备

网络设备安装

网络调试

3.各信息点位调试

4.模块面板的安装   

 根据色谱与标签安装好信息点的面板 

5.配线架的安装 

根据不机柜、配线架的排列顺序安装好数据配线架与语音配线架。

  

6.通讯模块安装 

 根据电信部门的电话号码进行语音模块的安装 

7.电话号码调试 

 根据银行部门提供的电话号码对弱电间配线架进行号码配置。

 

8.熔接工具准备、熔接机准备。

 

9.光纤熔接 对中心机房与弱电间的多模光纤进行熔接。

 

10.光纤测试工具准备Grandway光发射仪、Hutong光接收机的准备。

 

11.光纤测试对已熔接好的光纤进行测试。

 

12.网络设备安装网络交换机的安装。

 

13.网络调试根据网络服务器的设置IP号码的分配进行局域网与互联网的测试。

 

14.各信息点位调试根据机房所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对各信息点进行调试。

(四)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调试

1)调试准备工作

检查本系统接线、电源、设备就位、接地、测试表格等。

 用对线工具检查各种设备、器件之间线路连接正确性,并做好测试记录。

2)单体调试

检查摄像机开通、关断动作,云台操作与防护罩动作的正确性,检查画面分割器切换动作正确性。

能够进行独立单项调试的设备、部件的调试、测试在设备安装前进行。

如:

摄像机的电气性能调试、配合镜头的调整、终端解码器的自检、云台转角限位的测定与调试、放大器的调试等。

开启主机系统,运行系统软件,打印系统运行时各种信息,确认总控室与各分控机房中央设备运行正常。

各智能控制键盘操作正确。

3)系统调试

按调试设备的功能或作用与所在部位或区域划分。

传输系统的每条线路都进行通、断、短路测试并做标记。

遇到50Hz工频干扰,采用在传输线上输入“纵向扼流圈”来消除;当传输本身的质量原因与传输线两端相连的设备输入输出阻抗非75欧姆的传输线特性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高频振荡而严重影响图像质量,需在摄像机的输出端串联几十欧的电阻,或在控制台或监视器上并联75欧姆电阻。

4)系统联调

首先检查供电电源的正确性,然后检查信号线路的连接正确性、极性正确性、对应关系正确性。

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后,把全部摄像机的图像浏览一遍,再逐台对摄像对的上下左右角度、镜头聚焦与光圈仔细调整,若就是带云台与变焦镜头的摄像机,还要摇动操作杆,使云台对应地转动,再调节镜头。

把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在各监视器上,检查监视器的工作状态。

把全部摄像机分组显示在所有监视器上,观察图像切换情况。

检查录像机时,自动倒带后对操作多画面处理器或控制台自动录像,放像后实现录像带的重放

5)线路检查与测试  

6)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按施工图检查配线,查对接线就是否正确,对接错的线进行修改,并修改其编号。

采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绝缘不应小于0、5MΩ。

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间与线芯与地线的绝缘不应小于0、5MΩ。

 

7)闭路电视系统就是依靠三种形式的电缆连接起来的。

220V交流电源供电线路,从系统总配电箱到控制器,从控制器至云台、到摄像机,从系统总配电箱到监视器。

24V直流供电线路与单独传送的伴音线路,从摄像机至控制器。

视频电缆从摄像机至控制器,再从控制器(含视频切换器)至监视器。

信号线路不宜与强电线路同管或并行敷设,走线方式及要求应符合下表。

钢管在摄像机附近预留的位置、长度应基本准确、不应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上述表中规定的线路间距均为明敷时的距离,本工程线路就是穿钢管暗敷设时,不受上表限制

设备接线 

电缆由监控台、柜底部引入地槽,电缆离开机柜弯点10cm处开始成捆绑扎,根据电缆的数量每隔200~400cm绑扎一次。

所有电缆(整根都应逐根标示明显永久性标志,以区分电缆去向与传输信号。

 

引入室内或引出室外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弯,以免雨水顺电(光)缆流入设备或监控台、柜。

 

视频电缆传输的电平信号很弱,其接续不但要求可靠牢固,同时不能使信号衰减太大,连接处不允许扭接,要进行焊接,端头接续插头时,线芯与屏蔽层均应焊接在插头上,插头不但要与设备插座相配套,还要与电缆外径相配套,插头插入设备插座后,用插头外套螺母应将插头插座锁紧。

安装时应合理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    按照每盘电缆的总长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中间接头。

 

控制电缆线芯多,在设备端一般与插头相接,插头上的每个线芯的连接均采用焊接,线芯绝缘护套长度适宜,电缆的外护套应包在插头后盖内,线芯剥去绝缘的长度为2mm左右,剥去太长容易发生互相碰线。

控制电缆应尽量少或不设中间接头,对于多芯电缆应按线芯颜色统一对所接端子作一规定,并在监控台、柜的接线箱的接线端子上做上编号,编号应与施工图中编号统一。

控制电缆的线芯经两人查对,确认接线正确,方可插接在设备上,插接后应用锁紧螺母锁紧。

 

监控室采用单相220V、50HZ电源供电,电源内部允许混入脉冲干扰脉刺(如可控硅开关电源、电弧焊接脉冲刺等),否则要隔离变压器供电。

 

引入摄像机、云台的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电缆,在引出保护管时,用金属蛇皮管、塑料波纹管或聚氯乙稀软管进行保护,每根电缆均应有足够的松弛度,其长度应能满足云台旋转的最大距离,在此基础上还应留10cm左右余量,电缆应沿支架、吊架引向摄像机或云台并进行必要地绑扎,当云台在旋转时,不应使电缆出现互相绞缠现象。

电缆的引入端应设在云台的旋转死角处。

 

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采用综合接地系统。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采用单点接地,在工程实施中做到视频信号传送过程中每路信号之间严格隔离,单独供电,信号共地集中在中心机房,接地措施的科学合理,可有力地保证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电源检测               

关闭监控台、柜上的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装置的线路排列、电压表读数等。

关闭各电源分路开关,给监控台送电,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的极性,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

检查各设备端电压

单体调试  

设备的单体调试一般在监控室进行。

取视频电缆、控制电缆与电源电缆3~5m,一头接监控台、柜配线箱接线端子,另一头接相应的插头。

若某些小系统,不设专用监控台、柜,可以直接按系统构成原理图进行接线。

首先系统图接线,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调整控制器的遥控云台旋钮,对电动云台进行遥控(电动云台应固定在稳固的三角支架或木台上)。

电动云台的水平旋转、垂直旋转角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调整云台的限位开关。

 

对摄像机防护罩按其功能进行逐项试验,分别试验其加热器、刮雨刷与排风扇等的工作情况,当各种功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安装。

并对防护罩的保护电路进行检查,并作必要的试验调整

联合调试 

 

1) 系统支持TCP/IP或RS485方式进行分级、多级联网控制。

 

2) 系统通过RS232及其它相关接口,实现与图形工作站及控制键盘的连接。

图形工作站及键盘均能对一体化快球、自动变焦镜头等前端设备进行控制。

 

3) 系统内置日期、时间、字符发生器,在每幅图像中叠加摄像机的编号、位

置以及实时变化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

摄像机标题以全中文显示,日期/时间格式可调整。

 

4) 系统具有视频丢失检测功能。

 

5) 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报警显示方式及报警状态清除方式。

 

6) 系统支持RS232作为报警输入接口,实现与入侵报警主机的联动控制。

 

7) 系统支持键盘口令输入及优先级操作。

 

8) 系统具有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功能。

 

9) 支持快进、快退、慢进、逐帧等播放模式,快进/快退速度可调整。

 

10) 支持外接键盘及工作站软件等远程集中控制             

11) 支持用户权限管理。

 

12) 支持WEB远程监控模式。

 

13) 支持多工作站联网授权控制。

14) 支持实时图像显示。

 

15) 支持对硬盘录像机进行网络集中管理。

 

16) 通过软件在多媒体工作站显示实时画面

(五)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

开通调试前准备

系统开通就是为了检查系统安装的质量,系统开通前必须首先确认各类设备本

1)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后方可进行系统开通。

 检查各类设备的型号及安装位置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各类设备标注的电源电压与电源电压就是否相符检查设备连线的线缆规格与型号,线缆接续就是否正确,有无松动与虚焊现象。

通电前将各设备开关、旋钮置于规定位置。

设备初次通电时必须预接并观察半小时,无异常现象后方可进行正常操作。

各路系统开通过程中应作详细记录

2)当放大器开通后一切正常,可开通前级放大器。

接通前级放大器电源,观察各种显示,并接通前级放大器与功率放大器的联接线。

 

3)话筒试验当放大器与前级放大器工作正常时,将前级放大器、放大器的“音量”旋钮调至最小,插入话筒插头,给话筒以声音信号,调节“音量”旋钮,在监听耳机上听声音输出。

此时放大器或前级放大器的“功能”旋钮旋至话筒档。

当一路话筒插孔试验完后,采用同样方法,对每个话筒输入通道进行试验

 

4)卡座、DVD、ipod等线性输入将前级放大器或放大器“接入线性输入通道,调节"音量"大小,观察输入信号、失真与噪声情况。

 

5)接收调谐器开通试验 接通调谐器电源,接收广播节目,试验接收情况,根据调频广播的接收效果,反复调节调频接收天线方向,以获得最佳收听效果。

并观察干扰与失真情况。

6)输出回路试验将前级放大器或放大器输入录音或唱片信号,把“音量”开至最小,开通一路扬声设备,把“音量”调至中间位置,观察备扬声器的音量、清晰与噪声情况;然后再把“音量”旋至最大,观察有无失真;并调节扬声器音量控制器,听声音失真与音量变化情况。

对于严重失真的扬声器应对其线间变压器、扬声器线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采用上述方法对每一扬声设备回路进行试验,若每一回路上的扬声器均发音正常 (即噪音小、清晰、失真小),可开通全部扬声器、声柱,调节音量大小,22

  

7)反复试验多次,排除各种安装施工隐患。

平均声压测量根据各个区域合用功能的不同,我们要针对每一个区域使用的音箱,与应用的用途进行调试

8)背景音乐扬声器组的声压测试,由专人在现场与相应区域的机房控制人员保持联络反映现场情况,总控室控制人员同时观测音频测试软件反映的声压及电平情况,在根据本地的测试情况进行对比,测出一个人既能清晰反馈音源的扩音,又不会影响的用户的办公与在公共区域内的谈话。

9) 在将每个分别的数值分别做记录,根据环境反映出各区域不同声压大小的区别,以便于用户在后期与管理与使用中,能够更加快捷的调整到适合各种场合的效果

(六)多功能会议室系统

1、音响系统的调试

2、视频系统的调试

3、视频会议系统的调试

4、综合系统的联调

系统调试

会议设备系统包扩了音频扩声、主席及代表席的发言、信息管理组成。

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选择性能可靠的产品,力求系统最佳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使整个系统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与兼容性更加突出,系统化、集成化、数字化更加优越。

音频系统组成:

音源设备包括会议话筒、无线话筒等、周边设备、调音台、数字音频处理(市级指挥室)、功率放大器、扬声器组成。

调试内容

◆会议话筒

◆调音台

◆音频处理器设备在软件调试

◆功率放大器

◆音箱

上电步骤

调试设备准备通电时,确定每台设备电源开关就是否保持关闭状态,开机时把时序电源先通电,确定时序电源设备运行正常后,依次打开从音源设备至功率放大器,依次检测每台设备开机运行正常之后,在对每台设备上做调试工作。

A.调试仪器设备

万用表(测试音箱阻抗就是否在8欧姆左右、测试线路有无短路或断路情况)

笔记本电脑(安装音频处理器软件)

频谱测试仪器(测试房间均衡)

调试程序、方法、要求与注意事项

调试前的电路检查

检查线路就是否连接好

查瞧设备电源就是否连接好

用万用表测试电源供电就是否220

确定每台设备上的开关就是否保持关闭状态,如果设备电源开着,要把每台设备上的电源开关给关闭。

B.设备调试的步骤

    专业的音响工程的各个系统所包括的设备类型与数量都比较多,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系统的工作模式都不尽相同,所以系统的设备调试也有所区别,但就是由于工程的类型同样也千差万别,如果要对所有类型工程的设备调试方法都一一进行介绍,未免篇幅太长,所以我们这里只就一般类型的工程后期设备调试的步骤进行一番讲解。

C.   首先就是调试前的准备。

音响工程的调试就是一项既需要技术与经验,又需要认真与负责精神的工作,当设计、选型、布局与施工都符合要求时,设备与系统的调试就就是达到设计要求的唯一手段了,所以在调试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包括:

准备必要的仪器与工具,例如,音响调试需要的相位仪、噪声发生器、频谱仪、声压计以及万用表等;准备所有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图纸;认真阅读所有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说明书,并且将重要或特殊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准备好备用;再有需要准备的就是,调试工作开始前一定要保证现场没有无关的人员,避免调试工作受到干扰。

D.   其次,按照设计与布局要求检查设备的安装、连接情况。

与工程的施工步骤不同的就是,在设备调试阶段对系统与设备的安装、连接情况的检查的思维就是以整个系统为轮廓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发现问题,而且也容易发现问题,所以在调试前的检查很有必要;同时检查过程中要向施工人员询问在施工过程中就是否有遗留的问题,确信供电线路与电压没有任何问题。

E.   再者就就是对所有设备进行相应的设定。

因为各系统设备的组成情况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