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8308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试题.docx

《中国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试题.docx

中国地理试题

2010---2011学年上学期中国地理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1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D.新、川、新、藏

2.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关于华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回答3—6题:

3.下列引起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②河流径流量小,且水污染严重③人口多,经济发达,用水量大④开发历史悠久,

水资源渐趋枯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华北平原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D.污染气体形成酸雨侵蚀地表

5.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B.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6.为缓和并解决华北地区供水紧张局面,我国启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

A.引黄入津、引黄济青B.引滦入津、引滦入唐

C.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D.利用京杭运河故道把长江水引入华北地区

7.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有( )

A.黄土高原、三江平原B.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C.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D.泰山、庐山

8.黄河干流上将在防洪、减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C.小浪底 D.三门峡

9.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读江苏省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0—13题。

10分别表示该省冬、夏两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A.图①、图②B.图④、图③

C.图①、图③D.图④、图②

11.该省部分城市与其自然植被、气候类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南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连云港——温带季风气候

B.苏州——温带季风气候;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连云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京——温带季风气候

D.徐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苏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1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起点位于

A.南京B.扬州     C.淮阴D.苏州

13.决定该省冬季等温线基本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B.纬度位置C.地形D.洋流

14.在黄河各河段中,下列关于上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量最大B.水流最平稳C.输沙量最多D.洪涝灾害最多

15.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A.面积点全国总面积的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16.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 )

A.云贵高原B.藏北高原C.塔里木盆地D.雅鲁藏布江谷地

17.有关黄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洮河、湟水、汾河、渭河是黄河自上游至下游依次流入干流的

B.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因此,加固黄河大堤是治黄之本

C.黄河“凌汛”发生在初冬结冰,初春解冻之时

D.黄河中游除了三门峡水利工程外,正在建设的还有小浪底水利工程

18.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9.关于下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铁资源B.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干旱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D.长沙所临的江是湘江,下游湖泊是鄱阳湖

20.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6,回答21--22题。

图6

21.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22.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B.太阳能C.核能D.天然气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

24.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25.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回答26—27题。

26.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27.图中两岛的盐场多分布在

A.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B.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C.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D.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28.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从经度看,我国全是东经度,从纬度看,我国大部分在低纬度

C.位于北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29.有关我国南、北方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有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等大铁矿,因此南方铁矿比北方丰富

B.南方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北方多。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南部沿海各省,普遍感到能源供应紧张

C.南方地区各河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北方森林资源丰富,特别是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森林宝库

30、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①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树种草②限制超量开采地下水③雨季实行人工回灌,增加地下水储量④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⑤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⑥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31、离北京以北70千米处的巨大“天漠”沙丘,正在向北京“挺进”,请指出下图中符合沙丘移动规律的图是:

(C)

读右图“我国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第32-34题

32、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

C.环流形势D.地势高低

33、①地总是大于②地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自转的线速度

D.冬夏季节的昼夜变化幅度

34、与①、②两地之间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200kmB.400kmC.600kmD.800km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35—36题:

资源种类

省区

★★

★★★★

★★★★

★★★★

★★★

★★

★★★

★★

★★★★

★★★★

★★

★★★★

35、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6、与省区川相比,省区新资源乙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D.地壳运动频繁

读右图,回答37-38小题。

37、关于右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有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草原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8、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热量丰富

读右图,回答39-40题。

39、正常年份,该地区河流的洪峰期出现在

A、2月B、4月C、6月D、8月

40、该地区的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当湖水补给河水时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C、开普敦炎热少雨D、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41、关于T铁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铁路沿线地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B、自然因素是影响该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C、该铁路与陇海铁路交汇于郑州

D、该铁路建设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

42.读沿北纬36°纬线所做的我国地形剖面图1,回答下列问题:

(共15分)

图1

(1)A为第级阶梯,平均海拔米以上,位于此阶梯的大盆地是。

B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为和

(2)地形区①②③④海

(3)山脉⑤是山,B与C之间的⑥为山。

(4)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5)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

43.读图4,分析回答:

K^S*5U.C#O%

(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舟山渔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4分)

 

(2)结合已学的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

A、B两盐场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4分)

 

图4

44.读下图,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矿产地名称:

(10分)

铁矿:

①②

煤矿:

③④

有色金属:

⑤⑥⑦

油田:

⑧⑨⑩

24.读“中国主要水电站”图3,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电站及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K^S*5U.C#O%

A、B、C、

E、F、

(2)许多大水电站都建在阶梯分界线上的原因是

46、下图为“我国鄱阳湖、滇池、白洋淀、青海湖湖面水温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①、④代表的湖泊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曲线③代表的湖泊水温年变化最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除结冰期外,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异同点是什么?

(6分

 

47.阅读下列材料和图15,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材料一:

2003年12月15日《长沙日报》称:

据央视报道,日前,国家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

2003年12月16日《浙江日报》报道:

“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

北工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一个新特点。

材料三:

中国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近年来水位骤降,盐碱化加剧,水环境恶化令人触目惊心,已严重危及中国北方绿色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林区。

 

(1)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是(     )(2分)

A.机械制造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农产品加工业

(2)图中A平原近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

 

(3)浙江省农民为什么到东北种粮?

(3分) 

 

(4)图中B即为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试分析其水位骤降的原因及危害。

(6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DABD6—10DDCAD11—15ABBBD16—20BBCCC

21—25CCBCC26—30BBCBA31—35CDDCD36—41BADCCA

二、综合题:

42.(15分)

(1)一4000柴达木高原盆地

(2)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3)昆仑太行(4)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5)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江河在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产生巨大的水能

43.(8分)⑴东海大陆架广阔;长江、钱塘江汇入;寒暖流交汇;位置适中,经济鱼类回游必经之地。

⑵长芦盐场:

平坦海滩;春季旱少雨,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布袋盐场:

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44.(10分)①白云鄂博②马鞍山③鹤岗④平顶山⑤大余⑥平果⑦金昌

⑧辽河⑨胜利⑩克拉玛依

45.(12分)⑴A岩滩广西B龙羊峡青海C三峡湖北E葛洲坝湖北F二滩四川⑵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K^S*5U.C#O%

46、

(1)鄱阳湖、青海湖 

(2)夏季因为所处地势较高,水温较其他湖低;冬季因其纬度较低,温度较其他湖高,导致其水温年较差较小(4分)。

 (3)相同点:

湖水温度变化与当地气温年变化相似,夏季温度最高,冬季温度最低(2分);不同之处:

湖水最高、最低温出现的时间要落后于当地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湖水年温差比气温年较差小(4

47.

(1)C 

(2)为保护该地区的湿地资源,部分已开垦的荒地已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3)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土地平坦开阔,利于机械化耕作,农业生产效率较高,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4)原因:

气候变化导致蒸发量增加;农业和畜牧业及生活用水增加;周边及补给河流两岸生态长期遭到人为破坏,导致入湖水量锐减;多年来疏于治理等。

危害:

生态恶化、湿地萎缩,人畜饮水出现危机;渔业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湖周边的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也会因水源补给不足,进一步退化和沙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