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6474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0 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docx

800中国现代文学下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下)作业答案

第十一章四十年代的文学运动及文学思潮

一、填空题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2、《抗战文艺》,《文艺阵地》

3、“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4、《放下你的鞭子》

5、高兰,锡金

6、茶馆剧

7、田间,柯仲平,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8、戏剧活动,杂文创作,文艺出版

9、《战国策》,“战国策派”

10、政治标准、艺术标准

11、“主观战斗精神”

二、名词解释

1、文协:

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8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这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和艺术家,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十个分会。

文协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作家走上前线,深入农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10月解散。

2、孤岛文学:

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活动,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历时4年零一个月,其间四面皆日军侵占之沦陷区,仅租界内为英法等国控制,所以成为"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故称之为"孤岛文学"。

3、“鲁迅风”:

活跃于孤岛时期的一个进步的杂文流派;代表作家有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等7人,以《鲁迅风》杂志而得名;学习鲁迅杂文战斗传统,作品有《边鼓集》等。

4、战国策派:

1940年前后在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带有法西斯思想色彩的反动文化派别,因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周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聚集昆明的大学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

他们认为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从而抹杀了法西斯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区别;公开宣扬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法西斯理论;在文艺思想上,他们鼓吹"力的文化",主张描写"强力",提倡反理性主义,提出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为文艺创作的"三道母题",其代表作品是陈铨的剧本《野玫瑰》、《蓝蝴蝶》等。

战国策派的思想观点和创作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其反动理论及作品,受到当时进步文艺界的揭露和批判。

5、边区文协:

全称"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1937年10月在延安成立,是边区文艺界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负责人有艾思奇、周扬、成仿吾、柯仲平等。

1939年5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文抗"),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团结边区的文化工作者,积极推动和开展了边区的战时文化工作,出版了《文艺突击》、《文艺战线》、《谷雨》、《大众文艺》等刊物,组织战地文化工作团,深入前线,为抗战服务,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化团体。

6、西战团:

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1937年8月12日成立于延安,作家丁玲和吴奚如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其成员是边区的文艺工作者。

西战团以半军事化的生活随军转战于晋察冀前线,于战斗间隙编演了许多小型多样、通俗易懂、宣传抗战、鼓舞斗志的文艺节目,如《送郎上前线》、《汉奸的末路》等,出版有《西战团戏剧集》、《西战团通讯集》,还有丁玲主编的西战团丛书10种。

他们的活动引起广泛注意,中外新闻界不断报道其行踪和成绩。

1944年5月完成使命。

7、鲁艺:

全称"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设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系,并设有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力推行戏剧大众化活动,经常深入乡村和前线宣传演出,为解放区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干部。

8、街头诗运动:

1938年主要在延安开展的一种群众性的诗歌运动,田间、柯仲平是主要倡导者。

街头诗是一种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诗的战斗的形式。

1938年8月7日,在延安的大街小巷、墙头和墙上,到处张贴起街头诗,时称"街头诗运动日"。

这些诗诗行简短,感情炽烈,语言朴素,充满战斗气息,代表作有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后来街头诗运动在其他解放区渐次展开,丰富了解放区抗战文艺活动的内容。

9、新秧歌运动:

1943年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开展的一种群众性的文艺运动。

经过1942年的文艺整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自觉深入农村,学习民间艺术,鲁艺文工团首先利用陕北秧歌的形式加以改造和提高,创作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造成极大影响。

很快,各种秧歌队和宣传队纷纷成立,秧歌剧在陕甘宁边区迅速普及。

后随解放大军的进军步伐而传遍全国。

新秧歌运动体现文艺与群众真正的结合,真正实现了为工农兵而创作和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文艺思想。

10、“好一计鞭子”:

是《三江好》、《放下你的鞭子》、《最后一计》三个剧目的简称。

这是抗战初期演出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街头剧,形式短小、通俗易懂,宣传抗日救亡。

11、《抗战文艺》: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

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

是贯串抗日战争时期的唯一文艺期刊,是抗战文学最重要的阵地,对推动抗日文艺活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文协"的历史贡献。

①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团结了全国作家,推动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

②组织作家下乡入伍,加强了作家同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了文艺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③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培育了一大批文艺新人。

2、简述四十年代"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①引发讨论的背景:

抗战爆发,统一战线的建立,"文协"的口号,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入的接触,宣传抗战、激励民众的需要,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讨论的主要内容:

大众化运动的意义和任务,利用旧形式的问题。

③主要参与者:

茅盾、老舍、周扬、林淡秋等。

④讨论的意义:

澄清了对大众化的简单理解和把文学与政治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对现代文学的大众化方向有一定影响。

3、简述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

①起因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新民主主义论》两文中提出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问题。

②先延安,继而重庆,后波及全国,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解放区意见趋于统一,国统区则有较大分歧。

③这是一次富于文学本体意义的建设性讨论,是新文学在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上所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4、简述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的论争。

①抗战初期,作家热情投入群众性、小型化的抗战题材创作,出于宣传抗战的功利驱使,不乏有公式化和概念化的作品。

②梁实秋斥之为"抗战八股",同时坚持认为文艺是超阶级的和基于固定的普遍人性的,主张文艺要游离抗战、游离政治与宣传,即文学"与抗战无关"论。

③沈从文积极应和梁实秋,主张把文学"从商场和官场中解放出来",建议作家做些与抗战、政治、宣传无关的事。

④梁、沈的观点遭到进步文艺界的批评,孔罗荪、张天翼、巴人、郭沫若都发表了文章,郁达夫也参加了讨论。

5、简述关于"现实主义主观论"的论争。

①论争始于1945年1月,胡风针对当时创作中存在的严重的教条主义和公式化的不良倾向,提出了现实主义的主观论,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强调主观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②舒芜发表哲学论文《论主观》,在哲学上支持胡风的观点。

胡、舒二人的观点引起文艺界的普遍批评,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人发文批评,胡风撰文《论现实主义的路》对批评文章的观点一一加以反驳。

③论争至建国前结束,但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

④这场论争,实际上是进步文艺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讨论,讨论广泛涉及和深入探讨了有关现实主义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创作的主观与客观、政治性与艺术性、作家与生活、歌颂与暴露等等,其理论和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6简析《讲话》的影响。

①对解放区文学的影响:

作家自觉深入群众斗争生活;群众性文艺运动蓬勃开展;新的主题、题材和人物;新的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文学语言;创作的丰收。

②对国统区文学的影响:

《讲话》精神在国统区的传播;文艺运动努力和人民大众结合并汇入人民民主运动的洪流;暴露和讽刺作品大量涌现。

7、简析抗战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①抗战时期,尤其抗战前期,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抗战文学成为席卷文坛的主潮,史称抗战文学思潮。

②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重视文学的大众化和民族化,二是现实主义成为抗战文学的主潮;③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有存在。

8、简析解放区文学思潮及其特征。

①现实主义成为解放区唯一的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没有丝毫地位,浪漫主义也只作为因素附丽于现实主义。

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为工农兵文学思潮:

题材多为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主人公多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形式多为工农兵便于接受的民间形式,语言是大众化的语言。

9、简析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创作概况。

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总体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抗战初期(1937.7-1938.10)。

文学创作具有共同的爱国主题和昂扬乐观的气息及英雄主义格调;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大众化和通俗化,文学获得了战斗性和时代性,却疏离了多样化和个性化。

②抗战中期(1938.10-1944.9)。

作家转向清醒地面对现实,文学创作加强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沉思,文学形式由轻小型转变为宏大厚重的史诗性作品,文学的审美风格显出沉郁、凝重和博大。

③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作家们对黑暗的诅咒、嘲谑和对光明的期待与焦躁,使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调。

10、简析解放区文学创作概貌。

①《讲话》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得到贯彻,文艺对革命事业的配合更为有力,文学创作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获得重大进展。

②解放区文学创作的特征:

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艺术追求的乡村化,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

③解放区文学创作呈繁荣态势:

小说、新歌剧、民歌体叙事诗等都有重大收获。

四、论述题

1、论《讲话》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①指明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②号召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斗争生活,获取创作源泉,改造世界观,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学遗产,创作真正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作品;③对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等问题作了深刻的理论论述;④是对"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

2、如何认识和评价1940年前后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①起因于毛泽东在两篇文章中提出的"中国气派"和"民族形式"问题,提出后陆续在延安、重庆展开讨论,国统区的讨论出现不同意见。

②向林冰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的形式;③葛一虹的主要观点:

肯定新文艺的形式,对旧形式全盘否定,认为"作为封建残余反映的旧形式无法逃脱其死灭的命运","只是历史博物馆里的陈列品",④郭沫若认为民族形式的核心源泉,毫无疑问的是现实生活;⑤许多作家则在批评向林冰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建立新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茅盾认为建立民族形式要吸收民族文艺的优秀传统,要学习外国文学的伟大作品,要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还要深入今日的民族现实。

⑥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认为民族形式是反映了民族现实的新民主主义内容所要求所包含的形式,而只是真实地反映了民族现实的文艺才能为大众所享有,因而从本质意义上说,现实主义的文艺正是大众化的文艺。

胡风的见解,独到而深刻。

⑦这场讨论,对新文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第十二章国统区的文学创作

一、填空题

1、《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2、《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新生》

3、《南行记》

4、艾青

5、田间

6、力扬

7、《差半车麦秸》

8、《腐蚀》

9、《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10、《呼兰河传》

11、《结婚十年》

12、《围城》

13、《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

14、《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水远》

15、《五子登科》

16、《马兰》

17、《升官图》

18、徐訏,无名氏

二、名词解释

1、七月诗派:

在抗日烽火中崛起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活跃于整个四十年代,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文艺刊物而得名,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阿垅等,其诗作关注抗战现实,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诗体自由奔放。

借鉴现代技法,注重内在韵律及意象的变更和流动。

2、九叶诗派:

于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诗艺比较成熟、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因1981年《九叶集》的出版而得名,九位诗人是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其诗作有力地抨击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懑情绪,也表现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艺术上提出智性和感性的结合及“新诗戏剧化”的主张,着力意象的营造,常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方法表现主题,想象奇特。

3、"太阳组诗":

1937年到1940年,是艾青诗歌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这时期的作品主题之一是对光明的歌颂,即由《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复活的土地》等组成的"太阳组诗"。

"太阳组诗"是在民族救亡的情绪极度高涨,全民族的抗战即将爆发之时,诗人的心胸受到民族复兴情绪撞击的结果。

4、"芦笛诗人":

艾青曾说,他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只芦笛,"当年我有一只芦笛/拿法国大元帅的节杖我也不换。

"以一颗飞翔的心,含着眼泪行吟在中国苦难的大地上,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奏出一个高昂的音符。

他的诗歌,包含了现实主义的悲惨与深沉,浪漫主义的抒情与追求,现代主义的技巧与变异,在当时和以后都成为一道独树一帜的风景线,体现出"五四"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新进展。

5、“精神奴役的创伤”:

 胡风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主义,承接着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要表现人民群众受封建精神统治、奴役而遗留的创伤、病痛,实现人性的解放与自由;路翎的小说,受其影响,但这一命题曾被误解,受到批判。

三、简答题

1、简析《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①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对人民奋起抗战的歌颂,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饱满的战斗激性和高昂的时代精神。

②简短的句式,"鼓点"式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

2、简析沙汀小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①以四川农村为背景,暴露旧社会的黑暗,反映旧中国农村动荡不安的现实,揭露国民党基层官吏和土豪劣绅借抗战以营私的丑恶行径,指出国民党基层政权和腐败和溃烂,对受权势者迫害而命运悲惨的人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②寓批判、讽刺于冷峻的现实主义刻画之中;精炼含蓄的白描手法;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严谨集中的叙事结构。

3、简析《饥饿的郭素娥》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①小说描写了一个美丽而强悍的矿区劳动妇女郭素娥的悲剧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人物"原始强力"的追求。

②作者通过这个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执意挖掘出蕴藏在人民心中的追求个性解放和自发反抗黑暗势力的"原始强力",以及我们民族性本身所带有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③在艺术上,作者努力追求油画式的强烈效果,通过多样的色彩与复杂的线条的融合,极力表现出人物犷野、雄放的性格与强烈的感情波涛。

④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原始强力"的神秘色彩,礼赞了盲目反抗的疯狂性,欣赏着某种病态的非理性因素。

这里有作者长期半流浪生活的人生体验,也有对"主观战斗精神"的个人理解。

4、简析《财主的儿女们》的思想及艺术特色。

①真实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民族矛盾激化时代的精神面貌,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探索了动乱时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显示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具有相当深刻的思想意义。

②在艺术上,实践了胡风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强调主观精神,用主观精神表现客观世界,因而小说主观色彩强烈,人物心理描写独到而深刻,灵魂的揭示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人物黯谈平庸的心灵世界里往往看到精神力量的闪光。

作者对现代心理小说的探索,丰富了新文学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

5、简析《金锁记》的艺术特色

①以曹七巧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变化的时空顺序为基本线索,采用单线结构的形式,首尾呼应,明晰有序;②运用中西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入揭示人物心理,既有对话、动作、肖像、服饰等描写的传统笔法,又有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动、心理分析等表现技法;③注意色彩和音响描写的运用,善用譬喻,文笔俗白流丽。

四、论述题

1、论艾青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及诗史地位。

①抒发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的深沉的爱,表达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追求;②丰富的想象,新鲜的比喻,浓郁的诗情,光与色的运用,鲜明深刻的意象,“散文化”的诗体实验,极度的形式张力;③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了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实现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与切换,将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现实与时代的关切、投入)与对诗歌艺术的探索,对西方现代主义诗艺的借鉴完美的结合起来;④从而建构了自己的诗学,将新诗推向新的阶段。

⑤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自由体新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巨大影响。

2论穆旦诗作中的"自我"表现。

①对"自我"的深入探索和独特表现,是穆旦诗作的一个根本特色。

②穆旦诗中所表现的"我",是一个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

③穆旦诗中所表现的"我",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现实之中,关注现实人生,在社会人生的现实中探讨个体,在个体生命的展现中体认现实。

④在对生命的自觉感悟与沉思中,交织着他对于人类命运、历史沉浮和民族忧患的沉思,遂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和严峻著称。

3、论张天翼暴露和讽刺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①直面现实人生,冷眼看取世态,无情鞭挞小官僚,小政客、乡绅恶吏、太太公子们的自私和贪欲、虚伪和冷酷,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主题。

②解剖弊端百出的社会肌体,揭露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指出阶级压迫的血腥残酷,抨击权势者的蛮横丑恶。

③不徒作激烈的空喊,不赶做趋时的作品,没有简单地用革命原理去图解生活和制造反抗,而是严格地从生活中取材,写人状事,让倾向自然流露。

④常以漫画的夸张手法和轻快、谐谑的讽刺笔调,戳破世俗的虚伪和丑恶;其讽刺,立意严肃,分寸得当,其嘲笑,内蕴丰厚而不落于轻佻。

⑤张天翼是讽刺暴露文学的先锋作家,他的创作,为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硬朗的空气。

4、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

①张爱玲小说的魅力首先来自于传奇性的故事以及弥漫于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

②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感受的不仅有梦魇般的故事、梦魇般的文化,更有梦魇般的人性展示。

③张爱玲不仅将中、外、古、今的优秀传统熔于一炉,而且能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俗大雅的境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④张爱玲第一次在传统通俗文学的形式中,展示了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等方面的现代内涵。

5、论《围城》的思想及艺术特色。

①这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

小说以留法归国的知识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和大学教授们在生活、工作、婚烟恋爱等问题上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的自私、猥琐的灵魂和灰色人生,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彷徨无主的精神状态与知识界某种官场化的内幕,反映了半殖民地文化的腐朽及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的失败,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国西式知识分子的无情嘲笑和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审视以及对人生的深沉的哲学思考。

②这是一部杰出的"学人小说",是知识密度相当大的现代讽刺小说,作者"以小说见才学",在中国现代讽刺小说中独树一帜;作者继承了吴敬梓的笔法,善于把矛盾着的事物同时表现在一个人物身上,让其当众出丑,在客观的描写中,隐含辛辣的讽刺;作者十分熟谙地在谈天说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在叙述描绘中夹带精辟的议论,在热辣的喜剧高潮中酿出足够的悲凉之气,以达讽刺警策的效果;作者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比喻奇特,联想怪异,显得俊逸跳脱,产生特殊的讽刺效果;熔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于一炉,使一种睿智的幽默得以确立。

 

第十三章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一、填空题

1、《吕梁英雄传》

2、《小二黑结婚》

3、《荷花淀》

4、民歌体叙事诗

5、李季

6、《漳河水》,《往日》、《解放》、《常青树》

7、荷荷、苓苓、紫金英

8、陈辉

9、马健翎

10、《兄妹开荒》

11、《原动力》

1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荷花淀派:

又称白洋淀派,是解放区文艺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小说散文流派。

缘起于抗战时期的冀中和延安,形成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天津、北京、保定三角地带。

以孙犁小说《荷花淀》得名,主要成员除孙犁外,还有康濯、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等。

菏派小说和散文,大都以反映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为主,作品中的山光水色、人物风貌都洋溢着当地特有的乡土气息。

其共同特色是清新朴素,抒情味浓,诗情画意地表现生活中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2、山药蛋派:

是解放区诞生的一个有鲜明的山西地方风味和浓郁农村乡土气息的小说流派。

孕育在40年代解放区,成熟于建国后的50年代。

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

该派作家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农村基层干部的淳朴作风,自觉地写农村题材,善于抓工作和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写成"问题小说"。

其作品地方味和泥土味都很浓,富有民族特色和大众风格,语言多采用经过提炼的农民口语,自然质朴,通俗风趣。

3、新秧歌剧:

秧歌本是我国北方农村流行的一种群众文艺形式,说唱结合,载歌载舞,既有生动引人的故事情节,又精悍活泼;延安戏剧工作者去掉了旧秧歌中的色情及神怪等消极成分,发扬其活泼、健康一面,用于表现新生活,加工改造了它的音乐和表演形式,创造了新型的秧歌剧;代表作有《兄弟开荒》等。

4、"大众化方向":

赵树理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语言上,他都有所创造,形成了他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

这既是他个人的艺术风格,也是民族的、大众的风格。

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小说民族形式,是赵树理为新文学发展所增添的又一新因素。

三、简答题

1、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思想特色是什么?

①对农村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段斗争的描绘;②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③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④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

2、简析孙犁小说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①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②以日常生活画面描摹时代风云变幻;③深入细致地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心灵美;④散文化的艺术美感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3、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人物塑造的特色。

①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各有个性,绝不雷同;②刻画地主富农形象,既突出其阶级特征又不脸谱化;③塑造农民形象,突出其在土地革命中的革命积极性和坚定性,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的思想弱点;④深入揭示农村各阶层人物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

4、简析《白毛女》中的喜儿形象。

①喜儿是一个身受苦难和不幸却不甘受辱、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坚强的女性形象。

②喜儿性格最突出的特征是强烈的反抗性和坚决的复仇决心,她因此而具有坚韧不拔的抗拒悲剧命运的意志,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承担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灵负荷。

③喜儿的性格在阶级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展示,他复仇求生的意志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她的坚强刚毅的性格和非凡的内在气质更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

④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学理想,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认识价值。

5、《白毛女》的主题是什么?

深刻地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的基本矛盾,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突出地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6、《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有何革新与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