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6290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docx

苏教版《我与地坛节选》精品示范教案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3.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4.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

“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

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地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研读课文

1.整体感悟

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并思考:

(1)课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可课文除了写自己,写地坛之外,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 母亲。

(2)课文中第一处同时出现这三个要素的句子是……?

【明确】 第二部分第一段: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3)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我与母亲,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研读第一部分

(1)“我”在什么情况下进入地坛的?

【明确】 “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颓废、迷惘

(2)其实,在进入地坛后,作者觉得“我”与地坛早有一种联系了,文章如何叙述的?

【明确】 (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地坛离我家很近”“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3)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坛?

(课文第一部分3、5、7段)

【明确】 ①第三段里,从那些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和玉砌雕栏上我们仍就能想像出地坛昔日的金碧辉煌,高大气派。

可是如今一切的繁华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

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地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

它以博大的胸襟拥抱了史铁生,它以它的宁静给史铁生撑起了一个叩问灵魂、思考生命的场所,它并非居高临下去审视史铁生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接待他。

史铁生的生命和地坛契合了,从此就再也没有分开。

②第五段里,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

无论是蜂儿还是蚂蚁抑或是瓢虫,它们虽然卑微,但他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的诉说着生命的美丽。

看那只留在树干上的蝉蜕是否在诉说只要能在枝头为生命高歌,即使付出四年地下艰苦的劳作那也值得,轰然落地的露珠是否在昭示卑小的生命只要积聚力量就足以演绎生命的辉煌,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

园子是作者的比照,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

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

③第七段里,即使是落日也要把余晖洒遍世间每个角落;即使天地落寞,只要我们纵情高歌,也会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花叶飘零,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肥沃土;泰戈尔说:

“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

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

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

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4)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朗读第六、七段)

【明确】 第一部分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的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

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

——为了什么活下去?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

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

如果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

第三个问题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第二课时

听歌曲《我想更懂你》,其实年轻的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存在沟通问题,那作者与母亲经历了什么?

3.研读第二部分

母亲的付出

(1)第1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你能具体说一下吗?

“难题”是哪些?

体会其中的意味。

用课文的原文回答。

【明确】 她知道……知道……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

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

用原文回答。

【明确】 “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3)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

儿子在母亲身上读到了什么?

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

【明确】 体现于课文第2段,第3段,第8段。

板书:

第2段,送“我”上地坛:

无言目送,艰难的命运。

第3段,在家担忧“我”:

坐卧难宁,坚忍的意志。

第8段,到地坛找“我”:

悄悄缓缓,毫不张扬的爱。

儿子的感悟

(4)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

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 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

诵读第五段。

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5)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

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6)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怎么活,谁能给出他答案?

【明确】 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

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地活下去。

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

”的疑问答案。

(7)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读。

【明确】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第二部分:

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4.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以第一人称写的抒情散文,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给人以真实的感受。

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到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

全文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使他萌生了生活的信心;后半部分写伟大的母亲给了他寻找生路的勇气。

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

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文章所宣扬的主题。

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教益。

【知识拓展】

“大地、母亲、生命、生活”的沉思与断想

——重读《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我与地坛》近年来一直备受推崇,这是一篇“至性”的美文。

从1999年入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专科)篇目,到2001年作为“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课文,说明其内在思想价值正在被人们所发现,也说明它在正在形成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逐渐凸现其重要地位。

过去十多年中,人们多为史铁生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小说创作成就所感奋,赞叹他作为一个残疾人,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以非凡的努力,碰撞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摇着轮椅,走上了一条文学创作的成功之路。

但对他的这篇代表作《我与地坛》的理解,却似乎停留在相对肤浅的感性层面上。

当我们今天重读这篇散文时,内心所涌动着的,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思考,所力求探究的,是其中一些体现哲理思辨和人文价值的深层意义。

《我与地坛》是作者以往十年创作思想的艺术性总结,概括了他残疾后十五年的人生道路和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

可以这么说,理解了《我与地坛》,也就真正理解了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全部意义。

《我与地坛》是一篇中篇散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以第一、二节最重要,为其纲领性的核心。

高一语文新教材中选作课文的,正是这两部分。

从课文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在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殊环境中对生命、生活的思考。

第二部分写母亲博大深挚、毫不张扬的爱,以及作者对早逝的母亲痛彻心脾的思念。

在一般人看来,作品的主旨似乎是很明确的:

一是要关心残疾人的痛苦。

由此生发到“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思考,进而倡导青年要顽强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二是教育子女要通过自身设想、自省感悟,更加深刻地感受博大无私的母爱。

这是目前语文教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

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事实上,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以一种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阐释了这样一条真理:

一种正确的认识生命、理解生活、把握命运的人生观的形成,和博大无私、深厚无穷的母爱之间,有着必然和永恒的因果联系!

而课文的两部分内容,又从“我”和母亲两个不同角度,在结构上形成了互为说明、互为映衬的浑然整体,从而鲜明有力地凸现了作者这一创作主旨。

解读《我与地坛》的最大难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

在作者笔下,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废弃的古园”,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

更重要的是,地坛作为一种象征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更为深沉丰富的象征含义,那就是,她象征着——大地母亲!

作为明清之际帝王祭祀大地厚土的处所,地坛(又称方泽坛)象征大地的意义并不难理解,重要的是作者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在作品中是怎样和博大无私的母爱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可以经由三个层次渐次理解这一点。

首先,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后来对于生活本身认识的思想飞跃,都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

作者在文中开头便写道: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这当然不是在讲“宿命”,然而又的确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作者在二十岁时双腿瘫痪,精神近于崩溃,于是就和离家咫尺的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地坛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母亲,“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就这样,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作者得到了有关生命意义的重要启示。

在他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

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只有对生命精细观察的人,才能有如此敏锐的感情触角;只有深爱生活的人,才会以如此温馨的笔调描摹如此细微的生命搏动。

作品中所引用的这些精美而生动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

对于这一切,作者把它说成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不就是说大地母亲在对作者这个人生道路上暂时“迷途的羔羊”指点迷津吗?

在对一时糊涂的孩子用一种奇妙的方式,“戳一戳脑门儿”吗?

所以作者“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精神苏醒,朝着健康的人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生命意义的有力启迪下,作者在地坛开始了他长达几年的“专心致志”的主观能动的思考过程——对于“生与死”的思考。

这是作者思想飞跃的最关键、最本质的阶段。

“生与死”,这是有关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的首要内容。

这段时间里,“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这块既凝聚着沉重的历史沧桑印记,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当代生命骚动的大地,成了启示作者哲理思辨的最可靠的参照体系。

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作者进行了透彻的、辩证的分析和论证,并且得出了结论: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

”这段充满着冷峻的理性色彩的内心独白,令人想起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王子那段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台词。

哈姆莱特作为一个新旧交替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在父死母嫁的厄运打击下,面对着理想破灭的残酷现实,他的“生与死”哲学思考是带有“时代使命感”特征的。

而作者十五年的人生之路所伴随的精神探索,并不是那种“大济苍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他无非就是想探寻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这里的类比只是为了说明:

人在最悲苦、最低潮的人生阶段的思考,往往是最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意义的。

这就是所谓的“哈姆莱特式思考”。

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考的本质是积极进取的。

它是思想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其企图改变自我,进而改变环境的动力来源。

作者正是在遭遇到命运巨大打击的可怕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之后,在地坛——大地母亲宁静温暖的怀抱里,通过深沉的哲理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自己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晶莹澄澈的新境界。

而地坛在其间对作者来说,既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示者,同时又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见证人。

那些刻印在地坛大地身上无处不在的残疾人轮椅车辙轨迹,都见证着作者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哲理思考过程中的每一步努力。

接下来是“怎样活”的问题,这不是单纯靠思考就能解决的,而是一件需要行动,需要实践,尤其是需要信心和力量的事情。

这里,作者又一次描写了他与地坛那非同一般的亲情关系: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但此时的作者在大地的怀抱里,已经不再处于体验生命意义和进行哲理思考的稚嫩阶段,他长大了,成熟了,他需要的是自信的力量,是进取的气魄。

而还是地坛,又成了他重获新生的精神力量源泉。

他一次又一次从慷慨的大地母亲那里汲取了丰沛的灵感、智慧、自信和力量的乳汁。

读到这里,人们想起了安泰,这个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在和大力神赫勒克拉斯的生死较量中,每当他被摔倒在地,他便从母亲的身上汲取了更多的力量而变得更加强壮起来。

作者的小说发表了,得奖了,他终于成功了!

作者把心中那一股无法言表的感激之情,化作一系列充满活力的象征意象,在文中一连串用了六个“譬如”:

那一抹把每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落日的光辉,那一群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的雨燕,那些留在冬天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那一株株镇静地站在那儿的苍黑的古柏,暴雨后炽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等等。

这一段酷似法国和奥地利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里尔克风格的诗一般的语言,由衷地喊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精彩和无穷乐趣的赞美之歌。

是什么力量促使作者从悲观、漠然到赞叹、讴歌,进而热爱生命?

是地坛!

是大地母亲!

所以作者说: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见《我与地坛》第三节)是啊,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

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

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解读《我与地坛》的另一个重点,是对文中“母爱”的理解。

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所有情感范畴中,恐怕没有任何一种情感像母爱这样具有永恒的动人力量。

你可以用所有能够想到的美言令辞来形容它:

神圣、崇高、伟大、广博、深厚、无私……但如果我们仅仅从一方是“无私的慷慨给予”和另一方是“无尽的感恩报答”,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来理解《我与地坛》中关于母爱的含义,则仍然没有走出“思维贫困”的阴影。

实际上,作者在作品第二部分对母爱进行夺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描写,其深刻本意应当是在向人们展示一种建构在一个伟大民族道德传统上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思想。

而《我与地坛》中作者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就是这种新型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也是当代人文价值观念中最具感召力的精髓部分。

作品第二部分的写法极有特色,一方面,它用作者的自叙,表现了“我”对母亲生前种种行为细节的追忆和对母亲早逝的痛惜之情。

另一方面,又通过作者的“设想”,直接进入母亲那复杂深沉的内心世界,描写她的心理活动过程,正面展示出她那颗赤诚无私的爱心。

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角度交叉观照,我们看到并且深切理解了这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母爱的基本特征。

首先,母亲的爱是苦难的、无言的、坚忍的。

母亲在遭遇到儿子“长到二十岁时突然截瘫”命运打击的时候,她没有逃避,没有退缩。

而且,她默默地承受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苦难。

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无言地承担起了难以想像的生活和精神的重压。

母亲的勇敢,在于她的坚韧不拔,默默承受而永不屈服。

母亲苦难的爱是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在每个读者心中都引起了似曾相识的巨大内心共鸣。

为什么?

因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意义上的母亲的美德;其次,母亲的爱是通达的、睿智的、善解人意的。

母亲是通情达理的,她对儿子的爱,首先表现在对儿子人格的尊重和理解上。

她从不追问儿子一些“不宜问”的事,也从不阻拦儿子出去,甚至鼓励说:

“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因为她明白,必须让儿子懂得“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得有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然而,在当时情况下,这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所以作者设想过母亲在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中,度过无数难熬的白天。

但母亲是正确的!

正是母亲如此通达的爱,才使儿子最终走上一条自立自强的人生之路。

相形之下,那种被多少人视为经典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母爱”理论,显得多么的苍白而俗气!

另外,母亲的爱是无私的、纯粹的、毫不张扬的。

母亲一生是短暂的,她似乎只是为了奉献才到这个世界上来走过四十九个年头。

她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

而当儿子终于顽强地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并且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时,她却悄然逝去,甚至都没有来得及看见儿子获奖的笑容。

所以作者泣不成声地说:

“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无私母爱,对照于现今社会上流行的所谓“养儿防老”,或是这种说法的变种——“教育投资”后面所隐藏的功利潜意识来说,又是一种何等纯粹的母爱境界呀!

除了深刻的理解这种新型母爱的本质特征以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作为正在形成的当代人文价值观念的精髓部分,这种母爱又是一切高尚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才能的深厚源泉。

它对于一种健康积极的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所起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决定性的。

母亲在有限的生命中,以自己无言的母爱,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学习榜样。

首先,它教会了儿子如何在人生逆境之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承受苦难但又从不丧失信心。

作者在地坛和母亲的爱的召唤之下,从绝望、悲观、焦灼的噩梦中挣扎出来,凭着不倦的努力,奋发向上,最终成为一位有相当影响的青年小说家。

其间很难想像会有什么偶然因素在起作用。

凡是读过《我与地坛》的人,都必然会把他的成功和伟大的母爱立刻联系起来;其次,它教会了儿子以聪慧、理解和通达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的宽容心。

在《我与地坛》后四节内容中,作者描写了一群常来地坛的人们,如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练嗓的歌唱家,运气不佳的长跑者,捕鸟的壮年汉子,先天弱智的美丽少女……在这些五彩斑斓的人生画卷和故事里,作者表达了他对于生活意义的进一步理解:

世界上的一切人和物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平等,也不可能完美。

但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不断争取、奋进。

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之中,而目标的实现却是其次的;最后,母亲的爱又培育着儿子一种不事张扬、坦诚奉献的精神。

作者的《我与地坛》是一篇袒露心曲、自我解析的“自白书”。

其间的坦诚、真率、自省、痛悔……令读者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们得以零距离地观察、体味、评价史铁生,从而升华了思想,陶冶了感情。

一如法国作家卢梭著名的《忏悔录》,人们看到了一部体现着当代人文价值取向的人生观的优秀范本,听到了一曲洋溢着当代时代精神的积极向上的进行曲。

从作品结构上来说,作为一篇课文,《我与地坛》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如果揭开“我与地坛”这个题目的象征手法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它真正的题目是——“我与母亲”!

(《中学语文教学》200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