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5921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docx

我和我的祖国书信大赛作品

一等奖

祖国赞歌

作者:

平乡四中  王素爽

 

当第一缕晨曦洒向大地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我总是满怀深情地

凝望着你

 

当大雪纷纷洒落北国

当江南弥漫杏花雨

我总是身不由己地

迷恋着你

 

 

当长江黄河遭受战火洗礼

当太行昆仑遍染血迹

我总是热泪盈眶地

心疼着你

 

当百年雄狮不再沉默

当东方雄鸡引吭高歌

我总是骄傲自豪地

拥抱着你

 

当改革推动历史的航舵

当科技带来富民强国

我总是发自肺腑的

赞美着你

 

啊,祖国

这就是我的祖国

你创造了灿烂的历史

泽披华夏

你历经岁月的沧桑

容光焕发

 

啊,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愿采一束娇艳的鲜花

映红您的脸颊

我愿掬一捧清冽的水波

滋润您的心窝

 

啊,祖国

我最最亲爱的祖国

当您迎来七十华诞

让我为您献上一首

深情的赞歌!

我爱你 平乡

作者:

 郑雪珍(河北)

1.

有巨龙盘浮于东

是为华夏

其须触黑水爪附潇湘

其首生燕京尾扫八荒

秦皇置钜鹿故郡设县寓平安之乡

东邻齐鲁西依太行

居冀南之雄险处燕赵之中央

沃野千里展禾浪之清翠 

滏漳流淌 现鸭鹅之红掌

 这就是我的家乡

历史悠久的太平之乡。

2.

我的家乡虎卧龙藏

 千古雄豪兮霸王沉舟

万古英魂兮乐毅覆城

首裹黄巾兮张角起义

顽强抗战兮勇抵倭寇

 

 

驭我战车兮征去何方

舞我大戟兮为国戊疆

这就是我伟大的故乡

铁血丹心豪杰辈出的英雄之乡

3.

我的家乡文明鼎盛

天齐钟响兴固舍利

佛音袅袅福予四方

邹氏洪义  寒梅飘香

门生弟子遍布五湖四海上

丝绸南路童车之都

车城水乡九州名扬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魂牵梦萦的文明之乡

4、

我的家乡风轻柔云也安静

我的家乡草鲜绿天也湛蓝

田园盛开着秀色

楼舍洋溢着从容

平邑八景绽新姿

车城水乡染新装

给了我诗的感觉

给了我画的意境

这是多美的地方啊平乡  

如诗如画的美丽家乡

5.

我的家乡欣欣向荣

英雄儿女勤劳勇敢

民风归厚质朴豪放

能吃苦的平乡人啊

敢创新的平乡人啊

他们的奋斗使平乡日新月异

电商、童车,发达兴旺

平乡的经济在腾飞

各项事业昌盛兴旺

多么让我骄傲的地方

创新发展的腾飞之乡

6.

我令人神往的家乡

我繁荣富足的家乡

他政通人和

让我嗅到夏的热烈

他河清海晏

让我嗅到秋的清爽

冬天会有雪花来访

春天会有花朵含香

和煦的阳光普照

给大地染上金色

使麦子都成熟

多么美丽啊

让我尽情绽放的家乡

这就是我神奇美丽的家乡

7.

我的家乡幸福安康

给了我梦的伊始

给了我家的温馨

我的家乡绝伦精彩

给了我魂的归宿

给了我心的寄托

我要为他喝彩

为平乡

为高楼大厦

也为柳绿桃红

他使我陶醉

他使我高呼

我要大声的为他歌唱

这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是多么爱你啊 我的家乡

 

二等奖

蝶变灯光照亮幸福路

 作者:

晓宇(江苏)

虽然时间的年轮已走过了七十圈的印记,但那些定格在灯光里的故事,也如同黑白胶片里那些发黄的往事,时常会从心灵深处跳出来,一桢桢一幕幕在脑海里回放,馨香如初。

——题记 

 

从我记事起,家乡平乡县农村的照明工具是以煤油灯为主。

那盏风中摇曳着的瘦瘦的小油灯,昏黄的芯焰忽明忽暗,若即若离。

我就是在那盏小小油灯下,捧着书本一字一句读出来土生土长的农村伢子。

关于那盏小灯的名字——洋油灯,还是从隔壁的老姨与母亲的闲聊中听到的:

唉,洋油灯又快点不成了。

 

那时候还很小,根本不懂什么是洋油,读过初小的母亲自然知道它的来历,她告诉我灯里的洋油就是煤油,以前是从外国进口的,所以老人们都称它为洋油。

还有洋火、洋布等。

条件好的人家会从供销社买回成品煤油灯,玻璃的,带有透明的灯罩,可以防风。

中间还有一个小旋扭,转动起来可以升降灯芯,用来调节灯焰的大小。

条件差一些的人家那就只能自制油灯。

很简单,找来一个用完了墨水的空瓶洗净,于上面放一块剪成圆形的小金属片,中间打一个小孔,灯芯从中穿过,这就是油灯了。

灯焰大小要用缝衣针挑动灯芯来控制,当然是不能防风的。

 

那时候煤油可是紧俏货,要凭票供应的,定量又很少,每户分配到的煤油根本不够一家人使用。

家里只有在做饭和孩子们做作业时才能点煤油灯,这两件事之外,则要换成棉油灯。

就是一个小碗盛些棉籽油,上面放一根粗棉线(好多根细线合一根)做灯芯。

光亮小,暗得很!

有时,风从门缝吹进来,把灯光吹地一跳一跳的闪动,灯光就像散落一地的碎银子,光怪陆离,如真似幻。

这时正在灯前做针线的妈妈一边做针线一边拿起拨灯棒把灯芯向上拨一拨,拨出一截捻子后,灯光就会明亮起来。

有时灯捻子上长了灯花,灯焰叭叭作响,妈妈就会把灯花拨落,灯亮就更加明亮起来。

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最早使用的煤油灯是母亲用一个空墨水瓶制成的。

这种简易、朴素的自制油灯灯光如豆,看书写字时必须把头凑近灯前才能看得清楚,而且冒出的一缕缕黑烟不仅熏得眼睛痛痒,鼻孔也黑乎乎的,稍不小心还会燎着头发或眉毛。

为此,父亲省吃俭用买回来一盏带有玻璃罩子的煤油灯一一罩子灯。

罩子灯的光线比自制油灯光线亮了许多。

有了这盏灯,我们天黑写作业就更加方便了。

秋收时节,夜幕降临,满天星辉,罩子灯被放在堂屋里那张高大的八仙桌上,跳动的灯火发出清白的光亮。

一家人围坐在小山似的玉米堆旁剥玉米。

我们学着母亲的样子把外面那几层老玉米皮撕开蜕下,只留下最里层的两三张,然后反方向将它们捋直编织成串,挂在墙壁、屋梁闪烁的灯光和晶莹光润的玉米相互辉映,显得温暖而祥和。

再后来,父亲又用微薄的工资给家里添置了一盏更为新奇时尚的煤油灯——马灯。

这是一种可以手提且防风雨的煤油灯,因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而得名。

它难得停留在锅台灶角,而大多时间在户外游走,与居家的罩子灯组成灯的家族,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像是灯中的夫妻。

母亲特别珍爱这盏马灯,除了我们学习时或者要为乡亲们赶制新衣、缝补自家人衣服外,一般不会拿出来使用,更不会让我们轻易碰触。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心灵手巧,绣得一手好花,也做得一手好缝纫。

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家里总会传出母亲踩踏缝纫机那“嗒嗒嗒”的声音。

母亲将马灯挂得高高的,在灯光的辉映下,一双巧手轻柔地理着布料,轻轻扬起的胳膊就像是在跳舞,朴实安详的脸上泛着淡淡的金色光芒……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雪花飞舞的黄昏,还是凄雨菲菲的暗夜,只要望见窗户里散射出的灯光,寒冷和孤独就会在瞬间离我远去。

曾记得,在无数个寒冷冬季的夜晚,我坐在昏黄摇曳的煤油灯下听长辈讲故事、做猜谜游戏或是用灵巧的双手不时在糊满旧报纸的墙壁上摆出五花八门的手影,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整个屋子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时,家乡开始有了电灯,一根根木电杆在村子里竖了起来,细细的电线牵进木房里,15瓦的白炽灯泡也安上了。

每到傍晚,我们就盼望着屋里的灯泡能发出光来,那电灯的开关拉绳不知被拉断了多少回。

如果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开关被拉下后,房间瞬间亮了,心也跟着敞亮起来,我们就高兴得又蹦又跳:

“灯亮了!

灯亮了!

……然而,如此幸福的场景并不能持续多久。

有时会停电,大人只好又找出煤油灯来点上。

一阵风吹来,灯光摇曳,火苗舔着玻璃罩,升起一缕缕黑烟。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期盼那些叫“电”的家伙能沿着这些木电杆和细电线翻越千山万水,带着源源不断的力量点亮村村寨寨、千家万户。

人们深信:

总有一天,“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梦想也一定会实现。

九十年代末,记录着我童年点点滴滴的小乡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电力设备设施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电压越来越稳,灯光也越来越亮。

如今,那一盏盏曾经光芒了昔日乡村、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煤油灯早已被日光灯、水晶灯、LED灯、EDU灯等琳琅满目的现代灯具所替代。

从灯光如豆的煤油灯到昏黄黯淡的电灯泡,再到光鲜耀眼的各式灯具灯饰,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平乡县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心情也如同璀璨的灯光一样亮堂起来。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记母亲

 作者:

张宏涛(河北)

母亲,一九五零年农历六月初七生于县城西南、距县城仅六公里之遥的一个叫“寺头”的宁静的小村庄。

母亲是伴随着共和国一起长大的。

当时的中国,建国伊始,国家财政状况尚未根本好转,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地主阶级尚未被推翻,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束缚着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

母亲兄妹二人,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因为家庭条件差,衣食温饱尚难以解决,姥姥、姥爷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就让舅舅上学,而撇下母亲,让其帮家里干点儿农活儿,没有给母亲上学的机会。

所以,母亲是个文盲,同她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大字儿不识一个,甚至直到现在,母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平乡县地势外高中低,是个自然灾害多发区,尤其在五六十年代,旱灾、水灾不断。

1951年8月中旬,由于连日暴雨,河水暴涨,致使小漳河数处决堤,全县209个村庄被淹,寺头亦未能免。

姥姥抱着尚在襁褓中的母亲于风雨飘摇的土坯房中哀哀涕泣。

1952年,春夏少雨,地里庄稼大都枯死,母亲一家食不果腹,度日艰难。

1956年秋,年仅七岁的母亲和同村的发小去村南的壕沟(抗日战争时期,村民为抵抗日寇侵略而挖的绕村防御工事)旁地里割草,由于连日下雨,壕沟堤上湿滑,母亲一不小心,脚下打滑,整个人顺着沟堤滑进一两米多深的水里。

母亲那时小,也不知道呼救,扑腾着,扑腾着,壕沟里的水就一点儿一点儿将母亲淹没了,直到仅剩两只小胳膊在水面上晃动着,眼看着继续下沉。

站在岸上的她的那个发小也不知道喊人,只是呆呆地望着母亲落水下沉的地方,自言自语着:

“看,看不着了!

看,看不着了!

也是母亲命不该绝,恰巧一个刚从地里做工回来的村民从这里路过,问母亲的那个发小:

“啥看不着了?

”她用手指着水说:

“那谁谁掉水里了!

”。

那位好心人赶忙跳下去,将母亲捞了上来。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开始,平乡县各条战线也掀起了“大跃进”高潮。

不依据客观情况,浮夸风盛行,粮食吹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在钢铁制造方面,自建土高炉,将农民家用的铁锅、铁盆、门搭吊等铁器,尽皆搜集砸碎炼钢。

在农村成立“公共食堂”,实行“供给制”,各家带着桌椅板凳,扶老携幼,走进食堂,吃饭不要钱,全民进入“吃食堂”时代。

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撤走在华专家,并逼迫我国偿还在抗美援朝期间从苏联借用的军火钱。

再加上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歉收,食堂都无粮做饭,老百姓无以为生,不得不以野草、野菜、树叶、树皮、草根、农作物秸秆等加工后充饥,饿死的,得浮肿病而死的,比比皆是。

母亲院儿里有棵槐树,枝繁叶茂。

家里没东西可吃,姥爷就找个竹竿将槐树叶子打下来,扫一块儿,摊在院儿里晒干,而后用石碾碾碎,再掺点儿别的野菜煮熟充饥。

没东西吃,姥姥门楼底下挂了好几年的蒜辨儿,都被摘下来,用水泡泡,再煮煮吃。

那年,母亲跟着姥爷拉着排子车去完小(现在的乞村镇中学)拉“菜”。

所谓的“菜”,就是完小的学生在学校大院儿里拿扫帚扫到一起的树叶。

即使是树叶,也不是想拉多少拉多少,都是这个村一堆,那个村一堆分好。

1961年,公共食堂解散。

1962年,县里允许农民开荒,耕种部分自留地,生活方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

1963年8月,我县发生4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滏阳河以西一片汪洋,水位最深者达五米以上,房屋被冲,田园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寺头在滏阳河以东,虽未遭受重创,然亦因连日暴雨,洪水泛滥,民房屋内灌水,村里水流成河。

危难时刻,党和国家及时派出解放军前来救援,空投救生圈、救生衣、食物;省、地区亦派解放军带来木船等救灾物资,对灾民进行营救;县委、县政府也组织全县500多名干部群众投入到抗洪救灾的大潮中。

据母亲回忆,当时空投的食物有莲藕、菱角、荸荠和小白菜儿等,在那个饥肠辘辘、食不果腹的年代,党和国家、县委、县政府给了他们何等亲切的关怀,这是老一辈儿人在旧时代想都不敢想的。

1970年冬,21岁的母亲从寺头嫁到乞村,与22岁的父亲组建了一个贫寒而温馨的家。

母亲嫁过来那几年,父亲经常闹病,四处寻医问药,仍是不好。

那时的人都比较迷信,我爷爷奶奶就找了个阴阳先生、江湖骗子给父亲看。

阴阳先生来我家后,在经过一番装神弄鬼的把戏后,竟胡说是我母亲的牙克父亲。

要想父亲的病好,母亲的那几颗门牙必须拔掉。

为了父亲能把病治好,母亲毅然决然地不顾拔牙之痛,找牙医将自己那几颗洁白整齐的门牙全拔掉了。

母亲拔牙之后,疼得数日都不能咀嚼食物,吃菜都是蘸菜汤儿。

某日,哥哥见母亲吃饭不吃菜,光蘸菜汤儿,也学母亲的样子掰了块儿玉米面窝窝蘸菜汤儿吃。

母亲看到后怜爱地说:

“傻孩子!

娘牙没了,咬不动菜,蘸个菜汤儿吃,你咋也蘸菜汤儿吃啊?

1977年农历九月廿二,我降生到这个世界。

加上我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母亲已有四个孩子了。

我们家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曾出过两个武举人,且为父子,家门口有一块上马石为证。

上马石也陪街里的许多人度过了他们难忘的童年。

据一个老街坊讲,她年轻时常带孩子在上马石上玩儿。

玩儿累了,就顺便去我家坐坐。

那时,爷爷奶奶住北屋,我们都住在低矮的西屋,睡的是可以烧火取暖的土炕。

她看到西屋炕上一拉溜儿躺着好几个小脑袋瓜儿,身上盖着被子,都在睡觉,炕下的地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好几双鞋。

而我的母亲则坐在炕沿儿上不停地给孩子们纳鞋、做衣裳,一忙就忙到很晚。

老街坊对我说:

“你姊妹们多,那时候穿衣穿鞋都是当娘的自己做,你娘年轻时可受累了!

”听到这里,我的泪禁不住涌了出来。

八十年代初,我们家做蜡烛,有小红蜡,有大白蜡。

童年的记忆中,父亲用蜡机子做蜡,蜡烛从蜡机子挤出后,摊开晾一下。

奶奶和母亲就坐在北屋的桌子旁包蜡,小红蜡25根一包,大白蜡6根一包,包好后用纸箱一箱一箱装起来。

或赶集,或下村,或出县赶会去卖。

听父亲说,爷爷在世时,我们家就做蜡烛。

1966年10月,我县才建成第一座变电站。

其后,村民居户才陆陆续续用上电。

在这之前,老百姓晚上都是点煤油灯或点蜡烛照明。

1983年,我在前进小学上育红班。

那时国家已允许个人做买卖,父亲买了个榨油机,榨油的小屋和我上学的教室都在一个大院儿之内,都是北屋,教室在东,小屋在西,仅一墙之隔。

每到课间休息时,我常跑到榨油的小屋去看。

父母在忙碌着,父亲将花生、棉籽或油菜籽一簸箕一簸箕地倒进榨油的漏斗里,母亲则将榨出的油饼(我们这里叫“麻渗”)装进人家拿来的布袋里。

有时,我就帮母亲撑撑布袋口。

赶活儿多时,父母晚上要忙到凌晨一两点。

母亲心地善良,即使自己过得不好,然看到无家可归的人也会周济些衣食。

某年秋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乞丐,到我们街就不走了,在街边儿的麦秸垛旁安了“家”。

母亲看他挺可怜,时不时地让我给他送个饭,街坊邻居也常接济他。

天儿冷的时候,母亲就将家里不穿的厚衣裳拿出来,让我拿过去给他。

就这样,这个乞丐在我们街一待就待了两三年。

后来,才不知他去哪里了。

我们家人多,地也多。

父亲勤勉,大块儿地种麦子,种玉米,种红薯,种黄豆,小块儿地就种些茄子、大葱和北瓜。

我上初中那会儿,地里结的北瓜太多,自己根本吃不完。

母亲就领着我拉着满满一排子车北瓜去集市上卖。

母亲虽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在算账上,这个瓜几斤几两,该多少钱,丝毫不差。

母亲心灵手巧,知道自己孩子多,在生活上过得很节俭,能自己做的,就不花钱去买。

我上高中时,每每快到八月十五,母亲不舍得买月饼给孩子们吃,就自己和面蒸糖饼。

从邻居那里借来月饼模,自己扣出月饼的模样。

如果月饼模上没有图案,母亲就从地里拽来麻麻桃,一个一个地按出花样儿来。

让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也看得目不转睛、欢欢喜喜,吃得嘴角流糖、津津有味。

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日渐强大,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立业成家,家里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

母亲割草拾柴、贴补家用的岁月,已成为过去;母亲忍饥挨饿、吃糠咽菜的日子,也已一去不复返。

春秋末期有个叫皋鱼的人,因专注于游学而失去侍奉双亲的机会,曾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叹。

如今,母亲已届古稀之年,身体尚算康健。

能尽孝父母于床前,实乃吾辈为人子者之大幸!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风风雨雨七十载,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历尽坎坷,在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中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强了,人民富了。

而今的中国,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落后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我爱你,母亲!

我爱你,中国!

由曹操的批评有术说起

作者:

杨安民(广东)

最近,从报刊杂志上看到不少令人痛心疾首的类似新闻——不少单位的正职和副职因为没有处理好关系,单位“一把手”对副职的批评变成刻意辱骂,甚至变成打击报复,结果两者大打出手,所不同的是,有的是正职伤害副职,有的则是副职伤害正职。

而究其原因,都是正副职双方在工作上存在分歧时,没有好好沟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上升为个人的恩怨,最后导致走向极端。

这使我想起了三国时期曹操借哭郭嘉而批评之事。

曹操哭郭嘉,史传有三次。

其中有一次,雄心勃勃的枭雄曹操在赤壁大战后,有如雄鹰折翅。

当他回到南郡的时候,在痛定思痛之余,他对众多的谋士在关键时刻没有对自己提出好的意见而感到很不满意,他要批评手下的谋士。

然而曹操不愧是一个懂得纵横捭阖的领导,想想自己在赤壁大战的决策上也确实做得不够理智,现在板着脸训斥下属的话,恐怕被顶撞回头。

为了今后的决策更好地实施,曹操考虑到又不能不进行批评。

于是乎,曹操借祭祀郭嘉,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

“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此语一出,其手下谋士无不黯然自惭。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错!

但是凡事都要有度,有张有弛才能事半功倍,这一点曹操发挥得淋漓尽致。

曹操哭郭嘉醉翁之意不在酒,明在哭郭嘉,暗中却是在批评众谋士:

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郭嘉那样辅助我为我出谋策划?

曹操的这一手,其实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一种批评艺术,他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照顾了众手下的情面。

作为单位的主要决策者领导者,对于一些长期以来在自己身边工作的手下,当他们的工作出现错误时,对其批评要掌握方式方法,既要他们口服心服,又要尽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倘若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们,或者是通过羞辱方式来教育他们,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当众的批评,不仅是领导者的自我拆台,而且使受批评者产生意见,激化矛盾。

采取不当的方式甚至带有个人情绪来批评手下,导致单位工作局面崩溃,主要领导遭遇血腥之灾的事实古已有之。

就拿三国时期来说吧!

一代枭雄吕布和刘备集团军中的五虎将之一张飞,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威风凛凛的人物,但是他俩的“家长”作风严重地在脑瓜子里作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在工作中不注意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善于采纳手下的建议意见,甚至于因为工作的问题,出现咆哮殴打手下的不良记录。

结果这两个人都死于非命,一个被手下出卖在白门楼被处以极刑,另一个被手下割了脑袋献给敌方。

难道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现代社会里,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都是组织上安排的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同事又是领导与被领导。

然而,在一些单位中,主要领导专横跋扈,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当手下对其决策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手下工作中出现某方面的错误时,他们对待其手下霸气十足,轻则来回训斥和冷落,重则给其吃夹生饭,打击报复现象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就变成水火不容,把一个好端端的单位搞得满目疮痍,甚至引发大出打手的恶性案件,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严重损坏党和国家的形象。

对比之下,这些领导比1700年前的曹操领导艺术手段差多啦。

经历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受不良之风的影响,一个人的肌体中难免沉淤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一旦形成死水一潭时,党和国家以及个人的前途命运将会随时受到影响。

《吕氏春秋》中有一句名言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说得好,用好批评这一个武器,将会提高同志们的免疫力。

那么,领导如何地掌握好“批评”术,从而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呢?

首先要分清对象。

不能因为是老朋友、老领导就放不开脸子,或者为他们捂盖子;同时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差别的,应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要实事求是。

对于一些手下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或者过失,采取批评之前,主要领导不能有“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不能有“权威”的思想在作怪,也不能有“家长制”作风在干扰,更加不能道听途说偏信一方;要广泛收集情况,分清真假,弄清真相,客观公正地对待问题,绝对不能以职务的高低来鉴别工作的正错,不能盲目压制不同的意见。

再次要出于公心。

开展批评手下时,要出于公心,为大众利益着想,不能有嘲讽、污辱之意,不要因为手下曾经对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耿耿于怀,公报私仇,借机打击报复。

最后要利于工作。

批评不是图泄愤,要考虑到的是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因人因事地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把话说到点子上,把握分寸,在批评时不能拍台子瞪眼珠子、大声叫嚷,要帮助同志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对错误分析指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当然也要讲革命感情。

革命队伍中,领导干部要模范带头讲五湖四海,不要搞亲疏之别,不要搞小圈子,用真情与手下真诚相处,让被批评者感受到你的厚爱。

总之,作为领导干部,需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具备处理各种矛盾和开展批评的本领,不要把批评当作领导的特权,否则,这种现象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反思。

三等奖

怕花钱的母亲

作者:

江西省赣县区财政局——邱朝平

母亲说了多次,要把她的积蓄给我保管,但一次次都被我拒绝了。

母亲近70岁,五年前父亲去世后,她不愿同我们在城里生活,一个人住在平乡乡下老家,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母亲把责任田流转出去,只在自留地里栽菜,还养了鸡鸭,除了自己吃,拿到集市上去卖,一年下来有一点收入。

早几天,有人要租自留山,期限是20年,我回去协助母亲签好协议,办完手续后,母亲又提出要我代她保管积蓄的事。

我不知母亲究竟有多少钱,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三番五次提这个事,于是就问:

“妈,您有多少钱?

母亲小声地说:

“除了这次租自留山的,有五万多元。

当时我听了,心里不由不得一怔。

对过惯了苦日子、穷日子的母亲来说,五万多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但我不明白,母亲怎么有这么多余钱。

是怎样来的呢?

怀着好奇心,我又问母亲:

“妈,您有五万多元,没搞错吧?

母亲说:

“没搞错,一点都不会错。

”接着她关上大门,在房间里摸索了半天,拿出存折存单和一个包着现金的小布包,一边递给我,一边说:

“你看,在这里,不会错。

母亲的动作显得神秘,还有点鬼鬼祟祟,我差点忍不住发笑。

“这些钱放你这里吧。

”母亲说。

见我不开声,她又赶忙解释道:

“钱不是偷的,不是捡的,都是近几年卖菜、卖鸡鸭卖蛋、出租责任田的钱,还有国家发的种粮补贴和老人补贴”

看到母亲满头白发,沧桑的脸,我心里顿时有一种酸溜溜的滋味。

母亲到了这个年纪,还是那样勤劳、节俭。

“妈,这些钱是您辛辛苦苦挣的,政府给您发的,您就好好花吧。

母亲说:

“我还有钱花,你不要担心。

这些钱放在家里怕小偷,存在银行又怕丢了存折,忘了密码。

再说我这么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哪天得了大病,或是死了,要一笔不小的花费,有这些钱,也好减轻你们的负担。

原来母亲是在为我们着想啊!

听了这些话,我的眼睛潮湿了。

但很快,我又笑笑地对母亲说:

“妈,您这是瞎担心。

现在不比过去,今后的日子会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