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2882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docx

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川教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三十一

第1题【单选题】

日本奈良的招提寺、我国陕西西安的空海纪念碑都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

他们体现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唐代的对外交往

C、明朝的建筑成就

D、清朝的经济繁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突厥的关系

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D、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文成公主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现在在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唐人街”,不少外国人也喜欢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你认为其原因应该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

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隋唐时期,青藏高原生活着今天藏族的祖先()

A、吐蕃人

B、契丹人

C、女真人

D、汉族人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

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

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

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

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请写出图1,图2方框中A、B所表示王朝的名称。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1中A政权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列举A政权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采取的一项措施并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B政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威胁?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今天应怎样处理民族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最终,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了他。

材料二: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材料三:

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在两位贤相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他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材料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中的“天可汗”指的是哪位皇帝?

材料一,材料二中唐朝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

在“鼎盛时期”,唐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此人因此被北方民族尊称为什么?

他统治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称之为?

他统治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他统治时期我国呈现出哪种局面?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三: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四:

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中的哪一史实能体现唐朝的这一政策?

材料二中的吐蕃是现在的哪一地区?

元朝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

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两种形式?

请举出两个“这样一群人”的相关史实。

写出材料四中“专门机构”的名称。

结合材料三,四,你可以看出唐宋时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玄奘和鉴真生活在哪个朝代?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