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1728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docx

中医儿科学分册上半部分

上篇总论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中医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章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诊法概要

第二节治法概要

下篇中医儿科常见疾病

第一章肺系疾病

第一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肺炎喘嗽

第四节哮喘

第二章脾系疾病

第一节厌食

第二节积滞

第三节泄泻

第三章心肝系疾病

第一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二节多发性抽动症

第四章肾系疾病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遗尿

第五章其他疾病

第一节紫癜

第二节汗证

第三节胎黄

附录一:

儿科常用方剂

附录二、儿科常用中成药

中医儿科学分册

上篇总论

第一章导言

一、中医儿科学定义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

二、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主要四个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的孕育与萌芽(远古~南北朝)

追溯中医儿科学起源远在战国时期,约四百多年前已有小儿医,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

“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是我国历史上对儿科医生的最早记载。

随着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在中医著作中就开始有了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

“乳子病热,脉弦小者何如?

歧伯曰:

手足温者生,寒者死。

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

歧伯曰:

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者生,急者死”。

《汉书艺文志》中有《妇人婴儿方》十九卷;长沙出土的西汉墓中《五十二病方》帛书中有“婴儿病痉”、“婴儿瘛”的记载,这些记载均为中医儿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阶段。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中医学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医儿科也现雏形:

唐代的医制,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少小科(即儿科)学制五年,考试合格者为儿科医生。

唐代儿科专科医学教育的开展,为促进儿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专门儿科医家和儿科著作的不断出现,理论体系开始形成。

北宋钱乙,字仲阳,他的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传世。

书中记载了小儿生理、病理、诊法、治法特点,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首重望诊,尤其提出“面上证”、“目上证”、小儿特有的指纹望诊法;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学中最主要的辨证方法;区分五脏的寒热虚实,创制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泻青丸、六味地黄丸等五脏补泻的方剂,创134方,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医师所用。

书中对儿科的四大证(痧、痘、惊、疳)有较详细的认识,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的著名论点。

钱乙为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北宋年间,天花与麻疹流行,我国第一部痘疹专著是董汲撰写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书中善用寒凉法治疗痘疹。

而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首创以附、桂、丁香等燥热温补之剂治疗痘疹阴盛阳虚而出迟或倒塌者,每获奇效,不仅对痘疹治疗有创见,对小儿杂病的诊治及小儿保育亦有独到见解。

书中提出的“养子十诀”倡导小儿要“头凉”、“脚暖”等观点,其学术思想对儿科学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陈文中的温补与钱乙、董汲的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名医辈出,儿科专著不断刊行。

对疾病认识更加深入,药物剂型更丰富。

如元代曾世荣著《活幼新书》,书中对惊风抽搐一证的辨证与治疗有独特精确之处,对小儿致病的原因、病理、治疗原则,编成七言歌括四句,以便初学者容易理解。

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

书中提出小儿肺脾肾不足,心肝有余的五脏特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万氏首先将推拿手法用于儿科,丰富了儿科治疗方法。

预防医学方面薛铠、薛已父子著《保婴撮要》20卷,书中提出新生儿破伤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洁感染所致,发明了烧灼法断脐以预防。

中医儿科学在痘疹的防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现有痘疹专书120余种,大部分出在此期,特别是“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推广开创了世界免疫学先河,为人类消灭天花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中医儿科学的创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儿童健康,中医儿科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专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层次教材的相继问世,对中医儿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均有了较为规范的继承和发扬。

综上,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儿科学应以史为鉴,在继承好传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基础上,更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现和创新,从而让中医儿科学走向世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章中医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小儿自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成人的缩影。

把握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不仅能指导临床诊治用药,更对小儿保育有重要意义。

古医家从《内经》开始就有此认识,经历代医家努力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生理、病理特点理论。

这个理论古医家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作了精辟的概括,而当代医家则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加以说明。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1、含义:

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指娇气,不耐攻伐;嫩,指嫩弱;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

充,指充实。

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全和脆弱;形体未充,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

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2、主要表现:

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分析,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不足。

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1)肺常不足肺为娇脏,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故卫外功能不固,寒暖不能自调,且脾肺为母子之脏,小儿时期脾常不足,故肺脏尤娇。

因此在病理上,表现为易伤难调。

临床上小儿肺系病证既是常见病、多发病,亦可为危重证、难治之证等,且诊治疗效常受饮食、生活起居调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脾常不足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但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成熟,稍有乳食不节,喂养不当,饥饱不适,便因损伤脾胃而患病,影响生长发育。

故在儿科的保育和诊疗工作中,应重视小儿脾胃的这一特点。

(3)肾常虚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气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有后天之气不断化生气血滋养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而后天之气之所以能够化生气血,又必须依赖先天之气的温煦作用。

小儿肾气未盛,脾常不足。

所以,万全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中将此特点概括为“脾常不足肾常虚”。

3、“稚阴稚阳”学说:

“稚”是指幼小、幼稚;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血脉等有形之质;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

“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时期机体的阴阳均不完善、不成熟。

“稚阴稚阳”学说,高度概括了小儿时期,无论在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含义:

生机,指生命力、活力;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迅速不断地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一旦患病则脏腑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时邪疠气或内伤乳食;少久病痼疾,少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捷。

故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证候,但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审慎施治,则病情好转多比成人快。

2、主要表现:

小儿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周岁内的小儿在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出牙、囟门关闭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如体重至周岁可增长3倍,身高增长1.5倍,头围增长0.5倍,动作发育及语言、智力、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发育,不断向完善成熟发展。

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越明显,古医家用“纯阳”学说对此特点进行了概括。

3、“纯阳”学说:

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著作《颅囟经》中,首先提出了“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纯阳”是说小儿时期的阴阳是生理状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故当代医家将“纯阳”的生理含义释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另一方面叶天士在《幼科要略》中云:

“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故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一旦患病,病邪易从阳化热,而且热邪易化火动风,这就是“纯阳”的病理意义。

“稚阴稚阳”和“纯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稚阴稚阳”是说明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阴阳二气均幼稚不足;“纯阳”是说明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既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现象,同时又相对感到阴常不足。

二、病理特点

(一)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抵御疾病的能力未成熟完善,故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较成人更易发病,而且表现为变化迅速,年龄越小,则越显得突出。

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提出:

“稚阳体,邪易干”。

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说:

“其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遍;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

”这两段理论说明了小儿这一病理特点。

因小儿对病原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能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易外感六淫、时邪疫疠之气,故肺系病证及脾胃系病证多见;而一旦患病,则病情的变化很快,往往可呈现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易虚易实”、“易热易寒”。

“易虚易实”是指小儿一旦患病,则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

实证可以较迅速转化为虚证,或出现虚实并见的证候;例如感冒患儿,可迅速转变成肺炎喘嗽,出现咳嗽、气急、鼻煽等症状,如失治误治,则又可出现心阳虚衰、邪陷心肝等变证。

“易热易寒”是说小儿发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而易伤阴;又由于“稚阳未充”,则易伤阳虚脱,表现出阴寒之证。

如小儿外感风寒证,若不及时疏解,使邪外出,则风寒之邪即可迅速化热传里,转为里热证。

(二)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由于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一旦患病则脏腑的修复能力强;而且小儿病因相对单纯,多为外感六淫和内伤乳食为主;少痼疾顽症,少情志干扰;同时小儿脏腑清灵,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捷。

故虽然病情传变较快易见危重证候,但只要抓住病机,及时正确的辨证施治,就能随拨随应,病情好转多比成人快。

反之,失治误治则正气易衰,邪气易盛,延误病情。

第三章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诊法概要

中医辨证讲究四诊合参,相互配合,不可偏废。

但由于小儿口不能言,或虽能言但不足信,问诊难,小儿与成人在形态、生理及病理等方面均有差异,且婴幼儿不会言语,小儿诊病时往往啼哭叫扰,声色俱变,脉息难凭,对诊断造成困难,所以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望诊,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望诊

历代儿科医家把望诊列为四诊之首位,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

清《幼科铁镜·卷二·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说:

“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

儿科望诊内容十分丰富,临床把握儿科望诊的技巧,更能体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意义。

(一)望神色:

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及面部气色。

凡小儿有神则表现为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反应敏捷,呼吸调匀,均为气血调和,神气充沛的表现,反之则为失神。

1、五色主病

望神色时尤以面部望诊更为重要,我国小儿的常色为色微黄;透红润、显光泽。

面部望诊中主要观察方法为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

所谓五色指红、青、黄、白、黑而言。

面呈白色,主虚,主寒。

歌曰:

白色属肺主虚寒,面色黄白吐泻兼,面色晄白肺气损,乍黄乍白虫积疳,是气血不荣,络脉空虚所致。

外感起初,面白无汗,是风寒外束;阵阵面白,啼哭不宁,常为中寒腹痛;突然苍白,肢冷汗出,多是气阳暴脱;面白无华,爪甲苍白,多为营血亏虚;面白色滞,肢面浮肿,多属阳虚水泛。

若小儿少见风日,面肤白皙又当别论。

面呈黄色,主伤食、湿滞。

歌曰:

黄主湿郁病属脾,鲜明湿热暗寒湿;身目俱黄是胎疸,眼角鼻黄脐风急,面黄兼黑脾肾衰,青黄相兼乳食积,白点蟹纹属虫病,黄而萎白是疳疾。

面色萎黄,是脾胃气虚;面黄浮肿,是脾虚湿滞;面色枯黄,是气血枯竭。

面呈青色,主风、痛、瘀、惊。

歌曰:

青主肝风又腹痛,惊悸客杵两颊青,印堂青色风惊泻,面青唇撮脐风生,面青多啼主腹痛,青白吐泄作漫惊,山根青紫多风热,食积青脉截山根,面唇青紫肺气闭,环口青黑肝肾损。

惊风欲作或已作,常见眉间、鼻梁淡青,唇周、爪甲青紫,是为肝风。

寒证分虚实,青灰晦暗为阳气虚,乍青乍白为里寒甚。

痛证色青多见于腹部中寒,常伴啼哭不宁。

血瘀证色青见口唇青紫、面色青灰,乃心阳不振,血脉瘀阻。

面呈赤色,主热、主惊。

歌曰:

赤色属心证属热,婴孩常为嫩红色,面唇皆红咽肿痛,外感风热有火邪,浅红表热深红里,阴虚内热五心热。

外感热证,表热常见面红目赤,恶寒发热;里热常见面赤气粗,高热烦渴;虚热常见潮红颧红,低热绵延。

面呈黑色,主寒、主痛、主水湿停饮、主恶候。

歌曰:

黑色属肾主恶疾,又主寒痛与水湿,中恶腹痛面如煤,青黑阴寒且勿疑,环口黧黑是肾绝,面黑惨暗真脏危。

小儿面色青黑,四肢厥冷,是阴寒内盛;面色灰黑暗滞,多是肾气虚衰;面唇黧黑,多是心阳久衰;唇指紫黑多是心阳虚衰,血脉瘀滞;面黑浅淡虚浮,常是肾阳亏虚,水饮内停。

若因经常日晒风吹,肤色红黑,不属病态。

2、五部配五脏

结合面部五部配五脏进行判断。

古云:

“察色之先,须明部位”。

五脏反应在面部的部位是额属心,下颏属肾,鼻属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

面色在不同部位出现,结合五脏所配而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二)望形态:

形指形体,态指动态。

通过神、色、形、态的望诊,可以初步推断病证的性质,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

1、望形体凡小儿身高正常,胖瘦适中,皮肤柔嫩,肌肉壮实,筋骨强健,身材匀称,毛发黑泽,是先天禀赋充足,发育营养良好的外形表现。

若形体矮小,肌肉瘠薄,筋骨不坚,毛发稀细萎黄,是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的发育营养不良表现。

2、望动态,指动静姿态。

动静姿态反映人体脏腑阴阳总体的平衡协调状态。

多动少静为阴亏阳盛,多静少动为阴盛阳虚。

如小儿手指开合,四肢拘急抽搐,角弓反张,为惊厥;小儿喜伏卧者,为乳积;仰卧伸足,揭衣弃被,常为热势炽盛;鼻煽气喘,端坐难卧,是肺气上逆;喘促气短,动则喘甚,是肺脾气虚或肾不纳气;伏卧抚腹,睡卧不安,多是积滞腹痛;将患儿具有的动作能力与该年龄组儿童应具备的动作能力相对照,可以及早发现五迟之类发育迟缓的病证。

(三)审苗窍:

苗窍即五官(眼、耳、口、鼻、舌)合前后二阴共九窍。

因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故苗窍成为五脏的外候。

脏腑一旦有病,每能反映于苗窍,故审苗窍可测知对应脏腑寒热虚实的改变,成为儿科望诊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1、察舌:

临床上观察舌,主要观察舌体、舌质和舌苔这三方面的变化。

正常小儿的舌象表现为舌体灵活,伸缩自如,舌质淡红而润,舌苔薄白。

舌上溃疡,称之为心疳(舌疳),是心火上炎的表现,小儿舌常伸出口外,久不回缩,称为吐舌,常为心经有热所致;舌反复伸出舐唇,旋即回缩,称为弄舌,多为大病之后,心气不足之象,也有属于智力低下者。

正常舌色淡红。

舌质淡白为气血虚亏;舌质绛红为热入营血;舌红质干为热伤阴津;舌质紫暗为气血瘀滞;舌起粗大红刺,状如杨梅称杨梅舌,常见于丹痧。

舌苔由胃气所生。

舌苔色白为寒;白腻为寒湿内滞或食积内停;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食积化热。

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多为胃之气阴不足所致。

若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者,称“霉酱苔”,为宿食内停,中焦气机阻滞。

小儿常有因服药、进食而染苔者,如吃橄榄、乌梅、铁剂等可使舌苔染黑,吃牛乳、豆浆可使舌苔染白,吃橘子水、蛋黄可使舌苔染黄等,不可误认为病苔。

2、察目:

主要望眼神的变化,健康小儿黑睛圆大,神采奕奕,为肝肾气血充盈的表现。

反之目无光采,二目无神或闭目不视,均为病态的表现。

眼睑浮肿,是风水相搏;眼睑开合无力,是元气虚惫;寐时睑开不闭,是脾虚之露睛;寤时睑不能闭,是肾虚之睑废。

两目呆滞,转动迟钝,是肾精不足;两目直视,瞪目不活,是肝风内动。

白睛发黄,是湿热熏蒸;目赤肿痛,是风热上攻。

目眶凹陷,啼哭无泪,是阴津大伤;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正气衰亡。

3、察鼻:

主要察鼻的外形、颜色及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的性状(色、质、昧)等。

鼻塞流清涕为感冒风寒;鼻流黄浊涕,为风热感冒;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为肺经郁热;鼻孔干燥,为肺热伤阴或外感燥邪。

鼻翼煽动,气急喘促,为肺气闭郁。

4、察口:

唇色淡白为气血亏虚;唇色青紫为血瘀或寒证;唇色樱红为暴泻伤阴;环口发青为惊风先兆;口唇干燥为伤津之征。

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是丹痧征象。

齿为骨之余,齿龈属胃,齿龈红肿多属胃火上冲,牙齿逾期不出,为肾气不足。

察咽喉在儿科临床十分重要,咽喉的情况尤其对肺、脾(胃)两脏病证的诊治有很重要的意义。

察咽喉主要包括喉核(扁桃体)是否红赤、肿大甚至溃烂化脓等。

5、察耳:

注意耳之外形、颜色、有无分泌物及耳后有无臖核(淋巴结)等。

此外,临床应结合具体病情察看耳部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6、察前后二阴:

主要看前后二阴的外观和颜色。

如男孩前阴阴囊紧致沉着为健康少病之征,而阴囊松弛颜色变浅则可为病态等。

(四)辨斑疹

斑疹见于皮肤。

一般说来,点大成片,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者,称为斑;点小量多,高出皮肤,压之褪色者,称为疹。

斑疹在儿科多见于外感时行疾病,如麻疹、奶麻、风痧、丹痧、水痘等,也可见于内伤疾病,如紫癜。

(五)察二便

新生儿生后3—4天内,大便呈粘稠糊状,墨绿色,无臭气,日行2-3次,称为胎粪。

母乳喂养之小儿大便呈卵黄色,偶带绿色,稍有酸臭气,稠度均匀,日行3次左右。

牛乳、羊乳喂养为主者,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有臭气,日行1-2次,小儿饮食过渡到与成人相同时大便亦与成人相似。

大便性状变稀,次数、数量、容积增加,是为泄泻。

大便稀薄如水,色黄夹粘液,气味臭秽,为湿热蕴结肠腑;大便质稀色清,夹泡沫,臭气轻,腹痛重,为风寒湿滞大肠;大便稀薄色淡,夹乳片,气味酸臭,为伤乳积滞泄泻;大便稀薄色黄,夹未消化食物残渣,气味腐臭,为伤食积滞泄泻;大便质稀溏,夹未消化物,色淡不臭,食后易泻,为脾虚食滞不化;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滑泄不止,为脾肾阳虚失煦。

便泄赤白粘冻,伴里急后重,多为湿热下痢;大便色泽灰白不黄,多系胆道阻滞。

小便清澈量多为寒,包括外感寒邪或阳虚内寒;小便色黄量少为热,包括邪热伤津或阴虚内热。

尿色深黄,为湿热内蕴;尿呈红色或茶褐色为尿血。

(六)望指纹古代医家在重视儿科望诊的基础上,创造了诊察儿科疾病的特殊诊法—小儿指纹望诊法。

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的浅表静脉。

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儿科对于3岁以下小儿常以看指纹作为望诊内容之一。

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

看指纹时,要将小儿抱于向光处,检查者用左手食指、拇指握住小儿食指末端,用右手拇指在小儿食指桡侧从命关向风关轻轻按推几次,使指纹显露。

正常小儿的指纹多数应该是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若发生疾病时指纹的浮沉、色泽、部位等随之发生变化。

指纹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1、指纹的浮沉浮指指纹浮现,显露于外,主病邪在表;沉指指纹沉伏,深而不显,主病邪在里。

2、指纹的色泽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

3、指纹的部位三关是就指纹长短而言,纹在风关,示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进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可能提示病情危重。

此外指纹颜色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滞涩,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食积、痰湿、瘀热等。

但需注意到,指纹诊应当结合患儿无病时的指纹状况,以及患病后的其他各种临床表现,全面加以分析,才能准确辨证。

二、闻诊

闻诊是运用嗅觉和听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是听小儿啼哭、语言、咳嗽、呼吸等可闻之声,从而辨别病情。

(一)啼哭声啼哭是小儿的语言。

健康小儿,有声有泪,哭声洪亮,一日数次,属正常。

由于饥饿思食、尿布浸湿、包扎过紧等护理不当亦可啼哭不安,故小儿啼哭不一定都是有病。

但若啼哭声尖锐、忽然惊啼、哭声嘶哑、大哭大叫不止,或常啼无力声慢而呻吟者,当详察诊断。

(二)咳嗽声咳嗽以咳声顺畅,痰易咳出为轻。

咳声轻而流清涕为外感风寒;咳声重浊而痰黄者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痰,咳声稍嘶,为燥热伤津;咳声重浊,痰多喉鸣,为痰浊阻肺;咳声嘶哑如犬吠,须防喉风、白喉类疫毒攻喉之症;久咳声哑,为肺阴耗伤;久咳声轻无力,为肺气虚弱;久咳而发作时连咳难止,面红目赤,气急呛咳,涕泪皆出,咳毕有回声、作吐,日轻夜重,是为顿咳。

(三)语言声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语声低弱为气虚表现;高声尖叫为剧痛所致;声音粗壮,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或邪陷心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神志不清,称为郑声,多属心气大伤所致。

(四)嗅气味是闻患儿的口中之气味及二便、呕吐物等的气味,是临床诊察疾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很多疾病都可有一些特殊的气味,闻之可帮助诊断。

如暧腐酸臭多为乳食积滞,口气臭秽多为脾胃积热,脓涕腥臭多为鼻渊等。

三、问诊

问诊是采集小儿病情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

由于较小的乳婴儿不会言语,较大儿童又不能症状诉说自己病情,因此儿科的问诊采集主要向家长或保育员咨询,年长儿也可由自己陈述。

近代医家何廉臣在《儿科诊断学》中列出“十问歌”可作为临床参考:

“一问寒热,二问其汗,三问头身,四问胸间,五问饮食,六问睡眠,七问饥渴,八问溲便,九问旧病,十问遗传”,加上“要把年龄,放在最前”,说明小儿的年龄对诊断疾病和治疗用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切诊

切诊包括按诊和脉诊两部分,也是诊断儿科疾病的辅助手段,都应在尽可能使患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一)按诊按诊包括按压和触摸头囟、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1、按头囟:

小儿囟门逾期不闭,是肾气不充,发育欠佳;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反而开大,头缝开解,是为解颅。

囟门凹陷,名曰“囟陷”,常为津液亏损,阴伤欲竭;囟门高凸,名曰“囟填”,常为邪热炽盛,肝火上炎。

2、按颈腋:

颏下颈项腋部触及小结节,质稍硬不粘连,是为臖核。

若头面口咽有炎症感染,臖核触痛,属痰热壅结之臖核肿痛;连珠成串,质地较硬,推之不易移动者,可能为痰核内结之瘰疬。

3、按四肢:

四肢厥冷,多属阳虚;皮肤灼热,多属热证。

四肢挛急抽掣,属于惊风;四肢细弱无力,属于痿证。

·

4、按皮肤:

了解寒、热、出汗情况。

肤冷多汗,为阳气不足;肤热无汗,为热盛表束;手足心灼热,为阴虚内热。

肌肤肿胀,按之随手而起,属阳水水肿;肌肤肿胀,按之凹陷难起,属阴水水肿。

5、按胸腹:

胸骨前突为鸡胸,胸椎后突为龟背,胸骨两侧肋骨前端突出称串珠,胸廓在膈部内凹,肋缘处外翻称胸肋沟,均因先天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所致。

小儿腹部应当柔软温和,不胀不痛。

左胁肋下按及痞块,属脾肿大;右胁肋下按及痞块,明显增大,属肝肿大。

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者,多属虚属寒;腹痛拒按,按之痛剧者,多属实属热。

腹部触及包块,在左下腹如腊肠状者常为粪块;在右下腹如圆团状者常为肠痈;大腹触及包块推之不散者常为肠结;大腹触及包块按摩可散者常为虫瘕。

腹部胀满,叩之如鼓者为气胀;叩之音浊,随体位移动者为水臌。

(二)脉诊小儿脉诊较成人简单,这和小儿疾病较单纯,并很少七情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