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二自考重点.docx
《教育学二自考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二自考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二自考重点
教育学B自考重点
一、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生产力得到发展,并出现了体脑分工。
2、培养社会的上层建筑。
3、知识的积累与分类,产生了原始文字。
二、捷克的夸美纽斯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三、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家,教育名著《爱弥儿》提出实用主义和发现的观念。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四、德国的赫尔巴特180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并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五、19世纪20世纪初形成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
六、教育的两个基本关系:
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两个最基本规律A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B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七、教育的基本着眼于是人的发展。
八、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三个基本方面:
个体的先天素质、社会环境、个体活动。
九、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学校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十、教育的经济动能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A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B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C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D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E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B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十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制造政治上的舆论与思潮。
十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能传承文化。
A传递和保存文化。
B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3、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十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A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
C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
D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C教育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十四、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2、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5、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6、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十五、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1人道性原则。
2个性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活动性原则。
5民主原则。
十六、教育艺术的特点:
1情感性。
2双边性。
3创造性。
4审判性。
十七、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教育的总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3.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具体化。
十八、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2、旧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4、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
十九、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倾向:
1、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
2、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
1、依赖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深化教育制度体制改革。
3、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
二十、1993年通过,1994。
2。
1正式施行《教师法》。
二十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示范性、创造性、系统性。
二十二、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职业声望构成。
二十三、教师的素质结构:
专业精神、师德精神、业务素质。
二十四、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1、教育家的意识。
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4、健康的心理素质。
5、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7法律意识。
二十五、学生中心课程论以美国杜威和罗杰斯为首。
二十六、社会中心课程论以美国布莱尔德和巴西弗莱雷为代表。
二十七、学问中心课程论---美国布鲁纳。
二十八、社会中心课程编制主要问题是日趋科学化、民主化。
1、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编制。
2、重视课程编制的理论论证。
3、注意吸收历史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
4、加强了课程的试验环节。
二十九、教学与智育的联系与区别。
1、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教学是实现智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但同时也是实现其他各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三十、教学的基本任务:
1、接受基础知识。
2、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三十一、教学过程的环节:
1、明确教育目标。
2、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A感知B理解C巩固D运用3。
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评定。
三十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十三、教学过程的本质:
1、特殊认识说: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2、儿童发展说。
3、认识——发展说。
三十四、教学原则的依据:
1、教学原则上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
三十五、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A保证教学的科学性B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C要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自然有机结合。
D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4、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
6、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原则。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A教学有统一的要求。
B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C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十六、20世纪70年代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三十七、德国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
三十八、中小学常用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式。
2、自学——指导式。
3、引导——发现式。
4、情境——陶冶式。
5、示范——模范式。
6、目标——导控式。
三十九、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完成任务。
2、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关键。
3、方法适合,善“启”善“导”。
4、组织合理,教学机智。
5、语言清晰,富于感染。
6、态度积极,配合默契。
四十、上课的技艺:
1、引入的技艺。
2、讲解技艺。
3、提高技艺。
4、应变技艺。
5、巩固技艺。
6、结束技艺。
四十一、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主要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读书指导法。
2、主要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3、主要以实际训练形式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四十二、衡量教学测量的质量高低。
1、信度。
2、效度。
3、难度。
4、区分度。
四十三、德育的基本功能: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四十四、现代德育观:
1、德育实体观。
1、德育双重价值观。
3、德育主体观。
4、全方位德育观。
四十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劳动教育。
4、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
4、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5、理想教育。
6、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四十六、我国中小学常用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
四十七、班主任协调社会教育工作:
1、把握社会信息。
2、发挥在社区教育中的协调作用。
3、加强社会联系。
四十八、班主任协调校内教育工作;1、做好各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
2、班主任要协调、指导班级团队工作。
3、还要做好与校内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协调工作。
四十九、处理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基础性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
1.课程内容和学科设置应突出基础性。
2.课程内容和学科设置应体现现代性。
3.课程内容和结构具有综合化特征。
4.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
五十、运用讨论法的需求
1.讨论的中心问题要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钻研的兴趣。
2.在讨论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开展积极的探索。
3.讨论结束前做好讨论小结。
五十一、教师备课的要求:
1.对教科书的认知要达到三种水平,即懂透、理解和运用。
2.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要抓住重点、难关键点。
3.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注意修补错漏。
五十二、贯彻创造性教育原则
1.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给学生传授一定的创造学知识。
5.鼓励多样性和个性。
6.要给学生表现其丰富多彩的创造力的机会。
五十三、班主任做好后进生工作。
1.端正教育思想,克服偏见,积极转化后进生。
2.善于发现和利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要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4.注意利用班集体力量,家庭和社会力量转化后进生。
五十四、贯彻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练习和复习。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五十五、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科学性思想性。
3.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自然有机结合。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五十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相结合原则。
1.教师既要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要多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五十七、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注意事项。
1.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组织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
2.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
3.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联系和沟通,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效性。
五十八、人道性原则。
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要求。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
4.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
5.向学生提出严格而合理的要求。
五十九、个性原则。
1.端正对个性的认识。
2.培养学生自主性。
3.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六十、活动性原则。
1.由实际问题开始,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2.加大探索力度,发展主动探索的态度。
3.采用交流方式,激励主动开拓精神。
六十一、民主性原则。
1.增加教育机会。
2.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罚体作用结合起来。
3.提倡启发式教育。
六十二、情景——陶冶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
2.情景体验。
3.总结转化。
六十三、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1.前提诊断。
2.明确目标。
3.达标教学。
4.达标评价。
5.强化补救。
六十四、教师扮演的职业角色。
1.传道者,传递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2.授业者,作为师长去培养各级种类的人才。
3.管理者,对教育活动过程和班级学生的管理。
4.示范者,作为先学者和人格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5.监护者,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保障学生在校的成长的权益。
6.辅导者,作为学生的年长朋友去关心他而面临的困扰和困难。
六十五、班集体对学生发展所具有的功能是:
1.凝聚功能。
2.社会功能。
3.比较功能。
/
4.模式功能。
六十六、从评价的内容上分类,教学评价的标准主要有。
1.效能标准。
2.职能标准。
3.素质标准。
名词解析。
1.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2.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学科及其目的。
3.德育,教育者培养爱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4.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不定期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实际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
5.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包括人的智能、体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
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指教学中既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别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7.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8.教育的人道性原则,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爱护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同时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人道精神的人。
9.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学生自我教育是集体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自我教育可分为个体的自我教育和集体的自我教育。
10.教育的目的观,既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主要指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质量的根本看法。
11.广域课程,是为了避免科目本位课程的偏狭,而采取合并有关学科的办法面编订的课程,使每一个学科的科学领域比事例课程更加宽广。
12.品德评论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是对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
13.实际锻炼法,通过各种实际活动、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受教育者的日常活动和专门组织的行为训练。
14.课程标准,以纲要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
15.班集体形成的真正标志是班级成为风华内聚型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