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50985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3.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4.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5.下列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好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7.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青霉素

琼脂

蒸馏

含量

10g

10g

2g

0.4g

0.065g

1万单位

适量

1000mL

A.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

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C.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D.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8.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沾取菌液后平板划线

C.步骤③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④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X细菌进行计数

9.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  )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  )

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11.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12.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  )

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将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

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

13.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

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②④⑥⑦

14.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15.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16.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

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

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

17.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

18.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后,需要加入无菌尿素

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

C.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划线法接种

D.可利用酚红指示剂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

19.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

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2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下列关于培养基甲和乙是否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说法正确的是(  )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

A.培养基甲能,培养基乙不能B.培养基甲不能,培养基乙能

C.培养基甲和乙都能D.培养基甲和乙都不能

22.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

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23.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

C.该实验用到选择和鉴别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法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所需菌种

24.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25.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

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

 

二.解答题(共15小题)

26.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加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①酒精灯②培养皿③显微镜④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  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2,推测菌株  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  

27.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3)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  次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

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  的培养液.

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  .

28.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  ,②过程是为了  .

(2)Ⅰ号培养基称为﹣﹣  (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A.琼脂B.葡萄糖C.硝酸铵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

A.40℃一50℃B.50℃一60℃C.60℃一70℃D.70℃﹣80℃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2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

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  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中采集.

(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  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  .

(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

3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和  .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和  .

(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  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

(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  细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  .

31.多环芳烃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煤、石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某研究小组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萘、蒽的细菌,命名为BDP01.

(1)该研究小组所用的培养基应以萘或蒽作为唯一碳源,其目的是  ,从功能看该培养基类型属于  .

(2)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  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  法.

(3)下面的图1和图2为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其中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菌株的生长量以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定的光吸收值(OD600)表示.

(图1不同培养温度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

(图2不同pH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 

①测定菌株生长量时用液体培养基,并需振荡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

②由图1可见,菌株生长量较高的温度范围是  .图2结果表明,BDP01对pH的适应范围较小,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量要  于碱性条件下的.

③结合图2推测,进行图1相关实验时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  (用图2中相关数值表示).

32.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  .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3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如表是培养基成分.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CO(NH2)2]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此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属于  培养基.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作用是  (多选)

A.筛选目的菌B.作为氮源C.作为碳源D.杀死杂菌

(3)图中稀释步骤的目的是  .

(4)此实验操作过程中,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  灭菌,灭菌温度为  ;接种时应无菌操作,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培养基中  (多选)

A.无杂菌B.只有目的菌C.无菌D.有土壤中的固氮菌.

34.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甲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  .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  .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  ,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乙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  是最理想菌株.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  .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

35.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  ,应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取土样.

(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  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  指示剂进行鉴别.

(3)若取土样5g,应加入  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释前,一定要  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  将菌液铺平.这种接种方法称为  .

(4)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  (现象)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个)

500

367

248

36

18

36.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

K2HPO4

NaCl

H2O

葡萄糖

尿素

酚红

琼脂

0.12g

0.12g

15mL

0.025g

2.0g

0.25mg

0.5g

(1)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  ,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

  .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方程式  .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能/不能),原因是  .

(3)分离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果要扩大培养,则应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用对微生物细胞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A.计数时直接从静置培养的试管底部取培养液进行计数

B.如果方格内微生物细胞数量多于300个,培养液先稀释后再计数

C.如果微生物细胞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

D.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

(4)为了提高尿素肥效,可以将分解尿素的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酶的利用率,可采用  技术.

37.[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

(1)案例l:

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

设计思路: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处理

情况

不做处理的带落叶的土壤

处理过的带落叶的土壤

将等量的带落叶的土壤,用带有编号的相同的塑料袋分别包扎好,并埋在5cm深的土壤中

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  处理,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

(2)案例Ⅱ: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  .

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

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  ,并进行  处理.

⑤观察各试管的  ,记录实验结果.

(3)案例Ⅲ:

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  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  (试剂)加以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