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9057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docx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2

常见心电图诊断知识

实习生、轮转生、进修生教案五之二

广西医科大学三附院心电图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此教案使学生基本掌握临床最常见的心电图诊断知识

二)教学内容:

常见心电图包括:

各种窦性、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脏肥大,心肌梗死,电解质异常,液气胸及心包积液等。

起搏心电图由于我见得少就不讲了。

三)授课时间:

约24次,8周共48学时。

四、教学形式:

网上QQ聊天形式教学。

一、正常心电图

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其内容必须包括符合窦性心律,心律、心率、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U波及Q-T间期等项目都必需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某些单个项目处于临界范围或某些项目轻度异常,如一般心律不齐,青年人单项QRS电轴大于90度,小于110度,伴轻度顺钟向转位,或单纯电轴轻度左偏伴逆钟向转位,或单纯RV5电压达到2.5mV-3.0mV,SV1V2电压不高,RV5+SV1<3.5mV,结合临床资料,可以诊断大致正常心电图。

图1-1正常心电图

这份心电图各项指标都符合正常标准,所以诊断正常心电图。

具体分析诊断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要确定主导心律是什么。

正常心电图的主导心律必需是窦性心律。

这份图怎么看它是窦性心律呢?

那就是看它的P波是否符合窦性P波标准。

这份图aVR导联P波倒置,I、II、aVF、V4-V6导联P波直立,所以符合窦性心律诊断标准。

一般诊断窦性心律主要看aVR导联的P波必需倒置,V5V6导联P波正向就可以了。

如果考试需要回答,应该完整回答:

aVR导联P波倒置,I、II、aVF、V4-V6导联P波直立。

主导心律符合窦性了,然后再考虑:

频率、节律是否正常,其它指标是否正常。

正常心电图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本图70多次/分,属于正常范围心率。

P-P间期差小于0.12秒,节律是整齐的。

此外,这份图的P波时限约0.10秒,P波电压肢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0.15mV,属于正常范围。

P-R间期0.16秒、QRS时限0.09秒、各导联的Q波、R波、S波电压、比值均正常、Q-T间期正常,无明显ST-T改变等异常。

所以属于正常心电图。

经过上述分析描述,这份图诊断(正常心电图诊断)为:

1、窦性心律。

2、正常心电图。

要诊断任何一份心电图,必需经过这样分析,每个波与波段都要分析到。

特别容易漏的QRS时限、U波倒置,Q-T长短,一定要人认真测量。

当然多数情况下是目测!

所以目测一定要认真才不会漏诊。

按照常规发报告要求,每个项目都描述与测量,一般不容易漏!

所以教学医院大多要求用自己固定的报告单发心电图报告,一项一项测量描述。

用心电图工作站做心电图,应该用人工划P-QRS-T,这样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一些重要诊断依据,如deltal波,PtfV1值,P波的准确电压、方向与形态,逆行P波的位置,QRS时限、T波两支是否对称等等,可以在12导联叠加图或单个曲线图上清楚看出,准确测量。

因为这个12导联叠加图电压与走纸速度都放大了10倍,方便准确测量。

如下面几幅图。

图1-212导联叠加图---清楚的deltal波

一般心电工作站12导联叠加图的走纸速度与电压大多是放大10倍,如本图走纸速度为250mm/s,标准电压是100mm/mV。

人工准确划分P-QRS-T后,各种心电图数据一目了然(见图上数据),各种数据比人工测量准确,有利于科研教学。

这份图可以清楚看出deltal波的准确时间,而在实际心电图里就不好看。

见后面实时心电图。

图1-3图1-2叠加图的心电图

在这份图上要准确测量QRS宽度,deltalk波的宽度就相对困难,而上面的叠加图数据只要你再划分P-QRS-T时认真,数据就是准确可靠的。

图1-4PtfV1值准确测量实时图

通过这份叠加图可以清晰看出V1导联P波倒置部分的深度为-2.15mm。

倒置部分P波的宽度为0.065s。

这样就可以准确算出PtfV1值为-0.136mm.s。

有利于科研需要的准确计算P波电压、时间与PtfV1值的具体数值。

二、心律失常

正常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激动通过结间束及心房肌传导,使心房除极,再经房室间的正常通道----房室结传导到房室束、两侧束支、浦氏纤维,最后达到心室肌,使心室除极。

在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窦性激动按照上述顺序传导,在各个部位传导时间都有一定的范围。

这样的心电图就是正常的。

(一)常见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

如果出现①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②窦房结发出的激动频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整齐;③激动不按照上述顺序传导或从额外的附加通道传导,使心脏激动顺序异常;④激动传导经过部位时间延长、缩短或传导中断等等情况,便称为心律失常。

所以心律失常就可以归结为:

①激动起源异常;②激动传导异常;③激动起源与传导均异常三类情况。

实际上激动起源异常与激动传导异常密切相关,传导异常可成为异常激动的起源,例如单向传导阻滞和缓慢传导引起的折返激动产生的异位激动、旁道逆传引起的房室折返性激动;另一个方面,激动起源异常也会造成传导异常,如心房扑动几乎总伴随着房室传导异常,室性搏动使心室除极的顺序永远与正常传导不同等等。

1、早搏、配对时间与代偿间歇

什么叫早搏?

早搏亦称期前收缩、过早搏动,或额外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基本心电图特征是:

较基本心律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或P`-QRS-T波群,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代偿间歇”,偶见呈插入在正常两个P-P或R-R中间。

配对时间就是早搏的P波或QRS波与前面正常下传的P波或QRS之间的时间间期。

即房早的P-P`间期或室早的R-R`间期。

有学者也称它为联律间距或偶联时间。

一般折返机理形成的室性早搏的配对时间是恒定的,室性并行心律、多源性室早间的配对时间室不固定的。

窦性或房性反复心搏的形成机理也是折返,所以其配对时间P-P`也是恒定的。

代偿间歇也称回转周期或早搏后间期,是指早搏的P`波或QRS波与下一个正常下传的P波或QRS波的时间间期,即房早的P`-P间期或室早的R`-R间期。

一般室性早搏与交界性早搏的代偿间歇是完全的,房性早搏的代偿间歇多是不完全的。

图2-1室性早搏四联律、配对时间与代偿间歇图例

这份图上面已经做出明确的标注,标注出了联律间距为420ms,代偿间歇为1260ms。

联律间距420ms+代偿间歇1260ms=正常两个R-R间期1680ms,所以称代偿完全,如果小于两个R-R间期1680ms就呈代偿不完全。

根据异位起搏点的起源部位,早搏可分为:

窦性早搏、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以室性早搏及房性早搏最为常见。

其中每分钟早搏大于5次(以前曾用10次/分的)称频发性早搏,每分钟小于5次称偶发性早搏。

动态是每小时大于30个(即24小时大于720个)为频发性早搏。

在频发性早搏中,早搏与主导节律可以成对或成组地出现(连续出现3组或3组以上),此又称之为“联律”,常见联律有二联律与三联律。

前者是指早搏与窦性心搏交替出现,后者为每二个窦性心搏后出现一个早搏。

但有人认为必须是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对早搏(成对早搏)方能认为是真正的三联律。

不管那种早搏,可以表现为单发早搏、成对早搏(连发两个)、插入行早搏、短阵心动过速(早搏连发3个或3个以上-----中间不能插有正常的QRS)。

早搏可根据其形态与配对时间分为:

单源性早搏、多源性早搏和多形性早搏。

此外,根据早搏发生的原理及其基本搏动关系,早搏又可分为“配对型早搏”、“并行心律型早搏”、及“回头心搏”(反复搏动)三种类型。

早搏的发生机理目前多用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与折返激动学说来解释,极少是触发机制形成的。

具体有关早搏知识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这里讲其基本知识就讲这些。

2、逸搏、逸搏心律、加速性逸搏心律与阵发性心动过速

逸搏(escapebeat)系指窦性起搏点或基本心律起搏点发放激动的频率过缓(心动过缓、长P-P或长R-R间歇)、激动形成障碍(停搏)或激动传导障碍(窦房阻滞、房室阻滞)时,在长间歇后延迟出现的1~2次低位起搏点的激动,是属于生理性保护机制所引起的继发的被动性心搏。

也就是延迟被动出现的另一个源心房或心室搏动。

如连续3个或3个以上逸搏就称逸搏心律。

图2-2二度AVB长R-R间歇交界性逸搏

本图前面一组心电图心率88次/分,P-R基本一致三个(0.19s、0.19s、0.20s),在两组P-QRS-T波群间有一个落在应激期P波没有下传(两组前后还有一个P波没有下传),产生一个长达1.72秒的R-R间歇,间歇后一个QRS波与窦性下传的QRS一致,与其前的窦性P波距离仅0.10秒,与正常窦性下传P-R间期0.19秒相差甚远,不可能是其前面的窦性P波下传的。

来自哪里?

窄QRS,只能来自交界区异位节律点。

由于是延迟出现的,属于被动性交界性搏动,所以称逸搏。

这种逸搏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目的是防止窦性停搏时间过长引起更严重的情况:

脑缺血导致阿斯综合征等。

注意:

不是所有的交界性逸搏的逸搏周期都像这份图那样达到1.72秒(相当34次/分)、1.65秒(相当36次/分)这么长的,一般窦性下传的QRS后或早搏的代偿间歇达到1秒以上就有可能出现交界性逸搏,常见交界逸搏周期在1.2-1.5秒之间,相当心率40-50次/分之间。

如果这个逸搏的QRS与窦性不一致,是宽大畸形的QRS波就是室性逸搏。

图2-3三度AVB交界性逸搏心律

这份图的特征是P波有P波的规律,QRS波有QRS波的规律,心房率平均80次/分,心室率42次/分,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R不等)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也就是阻滞型房室脱节。

这份图的QRS时限正常(0.10秒),形态正常,心室搏动属于交界性逸搏心律。

如果没有逸搏结果不堪设想。

图2-4三度AVB室性逸搏心律

这份图的特征也是P波有P波的规律,QRS波有QRS波的规律,心房率平均93次/分,心室率30次/分,P波与QRS波没有任何关系(P-R不等)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属于阻滞型房室脱节。

这份图的QRS呈左束支阻滞图形,QRS时限0.14秒,心室搏动属于室性逸搏心律。

这份图怎么诊断?

在网上我给一份像这样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下了这样的诊断:

1/、窦性心律。

2/、三度AVB。

3/、室性逸搏心律。

结果有网友说我诊断错了,明明心室律是室性的,为什么下窦性心律?

过缓的逸搏心律或加速性逸搏心律。

一般频率在该起搏源自主心率范围内的过缓性逸搏就称逸搏心律、自搏律或自主心律。

如交界区的自主心律的频率是40-60次/分,室性自主心律的频率是20-40次/分。

当出现频率在这个范围内的逸搏心律就称为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室性逸搏心律。

上面举的都是传导阻滞情况下的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不是传导阻滞同样可以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

一般在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室性逸搏心律在没有高度以上的传导阻滞情况下,很少见。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情况下,见到的是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

 

图2-5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下出现的交界性逸搏

这是网友风的图,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这份图上能看到5个窦性P波(蓝色线条处),P-P间期分别是1.7、4.04、2.5、2.5秒。

估计在4.04秒中间逆行P波后不远处会有一个窦性P。

由于逆行P的出现,心房处于绝对不应期,无法传入心房。

这份图能看到四个交界性逸搏的QRS,其中两个是连发的。

逸搏周期为1.52-1.54秒,相当39次/分。

为什么说这几个逸搏QRS是交界性的?

主要看2点:

1)QRS宽度0.08秒;2)逸搏的QRS与第1个及后2个窦性P波下传的QRS形态、电压基本一致。

图2-6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下出现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本图平均心房率要55次/分,相邻或不相邻的P-P间期之差都达到0.16秒,符合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心电图特征。

心律并不是很慢,但出现了逸搏周期仅1.0秒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加速性逸搏心律就是其频率比自主心律的频率要快一些的逸搏心律。

如交界心率达到60次/分以上,室性心律的频率达到40次/分以上出现的逸搏。

说明下级起搏点的兴奋性相对高一些。

讲基础部分讲P波方向时到的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就属于这一种。

当下级起搏点的兴奋性进一步增高,起搏频率更快,达到一定频率后,室上性心律的频率达到160次/分就称阵发性心动过速。

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性的心动过速。

如下面的图例就属于这类心律。

图2-7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这份图窦性P-P基本整齐,只是中间插入了1个提前的房性早搏的P`波,P`-R>0.12秒。

后面连续3个窦性P波好像都下传心室,但P-R稍有不一致。

在此之外两侧的QRS都与P波无关,基本上落在QRS中偏后,在QRS后露出半边P波,说明这些QRS是与P波无关的,但形态与窦性下传及房早下传的基本一致,所以这些QRS被认为是交界性搏动。

由于其R-R周期基本整齐,0.70秒,平均心室率85.7次/分,比交界性逸搏明显增快,又没有达到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60次/分。

所以称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或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值得大家记住的是:

阵发性室性的心动过速的诊断多数使用心率在100-200次/分的范围。

不同的书本讲法不一致。

郭继鸿主编的“周氏实用心电图学”仍使用心室率在140-200次/分才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准,个别可以低至120次/分。

在这个频率之下,40次/分之上的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

一般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不会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也就是不需要紧急、特别处理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

由于室性心动过速是否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心脏代偿功能,心肌的顺应性,每搏搏出量,甚至医生的判断力等因素影响,所以就会出现标准的低限差异。

我的看法在140次/分以下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达到140次/分以后才诊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具体是否需要做紧急处理属于临床医生的事了。

注意:

一般书本上把早搏连发3次及3次以上就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所以阵发性心动过速还应该包括这种短阵的心动过速。

由于大家基本都是在职的心电图医生或内科医生,这类心电图很常见,所以关于早搏与逸搏的图例也不单独举了,分别在相关心律失常里介绍。

3、反复搏动(回头心搏)

反复搏动(reciprocalpulsateon)又称“回头心搏”、“回波”。

为激动折返的一种形式,是指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或房室结与房室旁道,往返于心房与心室的折返激动,即同一心房或心室受同一冲动激动两次。

如一次基本心搏的冲动引起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反复搏动,便称之为反复心律或反复性心动过速。

反复心搏根据激动起始源可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与室性反复心搏四种。

根据折返是否受阻又分完全性反复心搏与不完全性反复心搏。

图2-8反复心搏示意图

反复心搏的心电图特征:

完全性反复心搏的心电图特征是P-QRS-P`或P`-QRS-P-、QRS-P--室上性QRS;不完全性反复心搏的心电图特征是前传受阻时表现为P-P`;逆传受阻时表现为室性QRS-室上性QRS。

如果表现为慢-快型反复心搏,前传速度慢,逆传速度快,心电图表现为R-P-P--R。

反复心搏多数继发于其它心律失常,其意义在于易发生反复性(或折返性)心动过速,使心律失常变得复杂,更加持久。

反复心搏要注意与伪逸搏夺获二联律鉴别。

伪逸搏夺获二联律两个QRS间夹着的是窦性P-波,反复搏动两个QRS间夹着的是逆行P-波。

形成反复心律的必备条件:

(1)交界区内存在两条传导速度不等的传导通路。

其中一条允许激动缓慢通过,而另一条存在单向阻滞(病理性或生理性);

(2)有足够长的反复时间。

反复心律诊断条件是:

①R-R间有逆行P波。

②R-R`<0.50秒,也有认为R-R`或P-P-在0.50秒左右,我见过报道的最长的起搏反复心律达到0.78秒;③交界性反复心搏及诱发反复心搏无P-R延长的反复心搏的R-P-间期>0.20秒,如窦性或房性激动下传P-R明显延长(慢径路传导)后出现的反复心搏,R-P`<0.08秒,个别经旁道逆传的反复心搏,R-P-一般介于两者之间。

图2-9窦性反复心搏心电图

本图窦性P波正常下传后,于QRS后出现一个逆行P-波,呈P-QRS-P-系列。

P-P-<0.38秒(<0.50s),R-P-=0.21秒(>0.20s)。

这里的逆行P波如何与心房下部的房性早搏鉴别?

我以为有以下两点可供鉴别:

1)正常落在T波顶峰及顶峰以前的房早一般不能下传,如果能下传,一般伴干扰性P-R延长,这里不但无P-R延长,还比正常稍短。

究其原因是心房回波通过交界区是逆传的,而且与前传不同一条径路,不受前传形成的不应期影响,如果是经慢径路逆传,传到近端共同通道时,已经脱离了不应期,所以能顺利逆传到心房。

当然这种慢径路应该是远端无共同通道的倒Y型可能性大;2)同一幅心电图反复出现类似情况,特别有阵速出现时考虑反复心搏较好。

此外,,房早一般与其前面的QRS关系(R-P-间期)不固定,反复心搏的心房回波的R-P-间期是固定的。

图2-10房性反复心搏心电图

本图连发两个房性早搏,第二个房早下传出现P-R明显延长QRS后0.07秒处出现心房回波(短R-P`间期),其后连续折返,形成短阵慢-快型AVNRT(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P-P`约0.39秒。

P-R>R-P,R-P`0.07秒。

这里第一个房性回波就属于反复心搏的房性回波,部分到此终止了。

这份图则出现持续反复心搏,所以称折返性心动过速。

图2-11交界性反复心搏与伪反复心搏心电图

本图由于窦性心动过缓,反复出现R-R`间期大于1秒的交界性逸搏,前两个交界逸搏后出现窦性夺获,符合交界性逸搏窦性夺获(伪反复心搏)。

窦性P分别出现在T波升支与降支根部,并下传心室,属于伪反复心律。

第三个交界性逸搏后在T波升支出现逆行P波,并下传心室,R-P`间期=0.26秒。

符合交界性反复心搏心电图特征。

为什么这里的P波讲是逆行P波?

大家按照前段时间见讲的对比法去试一试,这个P波是不是符合逆行P波。

如果是正向的窦性P出现在这里叠加起来后,这个T波应该变得高大圆钝,像第一个QRS波后的T波那样。

现在像是被吃掉半边T那样。

其次,后一个交界逸搏后也有一个逆行P波,R-P`仅0.08秒。

相邻的两个交界逸搏逆传的时间差别这么大说明了什么?

说明两个逆传的P波是经不同径路逆传的,逸搏的交界节律点应该在远端双径路的共同通道上,而不再快或慢径路的通道上

图2-12室性反复心搏

本图来自网上讨论图,是II长条节律导联的一部分,有多源性室性早搏,多数呈成对室早。

上行成对室早的后一个室早,即第2、8个R波后约0.34秒(R-P`)处出现一个逆行P波,其后0.12秒处出现一个较窄的QRS,R-R`间期0.44秒,符合室性反复心搏的心电图特征。

下行也有类似情况。

图2-13不完全性房性反复心搏

本图摘自爱爱医trg版竹的贴图(应考来自书本)。

图中基本心律为窦性,伴有P-R间期逐渐延长并有QRS波群脱落。

窦性P波与前一个T波重叠时形态收到干扰而多变,图中上行第3个P波,下行第6个P波未下传,在间隔500ms处出现逆行P波。

P-P`间没有QRS波呈P-P`系列反复心搏(见梯形图解释)。

此两处发生的反复心搏就是不完全性房性反复搏动。

房室结内折返心心动过速可见这种情况,房室折返的反复心搏或心动过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

房室折返的反复心搏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室是折返环必不可少的一环,P波不下传,折返环自然中断了。

4、干扰与脱节

干扰(interference),又称“干扰现象”,“生理性干扰”,系指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适逢传导系统或心肌正处于前一激动的生理不应期所致的传导障碍。

属于保护机制的生理性传导阻滞,有别于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所致的病理性传导障碍。

其临床意义取决与产生干扰的基本心律失常,但可使心电图变化更为复杂。

干扰可发生在心脏的各个部位,以房室交界区最常见。

根据产生的机制和激动起源分类为干扰性传导延缓和干扰性传导中断、相对干扰与绝对干扰、同源性干扰与异源性干扰等。

连续三次与三次以上的干扰称为干扰性脱节。

绝对干扰又称“干扰性传导中断”、“完全性干扰”。

指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适逢传导系统或心肌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绝对不应期,致使传导中断,但各自激动一部分心肌而形成融合搏动。

如果是房室传导的绝对干扰,室上性激动就不能下传心室,形成干扰性房室分离。

相对干扰又称“干扰性传导延缓”、“不完全性干扰”。

是指激动在传导过程中,适逢传导系统或心肌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致使传导延缓或传导路径发生改变而发生差异传导。

心电图表现为心房或心室波群形态变异和/或轻度宽大畸形(形成室内或房内差异传导),如前面讲QRS增宽时讲到的房早下传伴室内差异传导就属于这种干扰。

脱节(dissociation)又称“分离”。

是指心脏有两个起搏点并行发出一系列激动,各支配一部分心肌而互相不能应激的现象。

心电图表现为双重节律图形,根据部位分窦房、心房与房室脱节。

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脱节,心房由窦性或房性节律控制,心室由交界性节律或室性节律控制。

根据发生机理房室脱节又分干扰性脱节与阻滞型脱节两种。

前者房室交界区是不存在传到障碍的,后者房室交界区受到各种原因损害而发生绝对不应期极度延长(绝对不应期完全占据了整个心动周期),室上性激动完全不能通过交界区。

此外,在干扰性房室脱节中,还可以根据是否出现窦性夺获(心室)分为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与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以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占绝大多数,只要记录足够长,都可以看到窦性夺获。

图2-14房室交界区干扰---干扰与夺获心电图

这份图我在II导联的所有P波起点的下面标注了竖线的标志。

部分P波能下传心室(标有红色竖线处的P波),部分P波由于交界心律下传心室后在交界区形成的不应期影响,无法通过交界区下传心室,这就是干扰。

一般能下传心室的QRS稍提前(这份图不够明显),且这个P波落在T波之后。

其它不能下传的P波都落在T波顶峰之前—即前一个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范围之内。

图2-15房室交界区干扰—干扰性P-R延长与房早未下传

这份图房性早博落在T波顶峰稍前,虽能够下传(相对干扰),但其P-R间期由正常0.14延长到0.18秒。

连发的第二个房性早搏由于落在绝对不应期的ST段上,所以就受到干扰(完全干扰)而未能下传。

前面不完全性房性反复心搏的图两个不下传的P`波也属于这种性质。

注意:

不同人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长短是有差别的,正常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为330~500ms,差别达到170ms,而且还受心率影响,心率快时不应期也会相对短一些,所以某些落在T波顶峰或稍前的窦性或房性P,也可以下传心室,P-R也无明显延长。

图2-16房室交界区干扰—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

这是一份心房率与心室率相对快(平均148次/分),且几乎是等频性的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心电图。

由于心率快,是否有窦性夺获很难看出。

大家看看标志有红色线的部分是否算夺获?

图2-17房室交界区干扰---隐匿传导致房室传导间期交替

摘自吴祥“房室传导间期交替”。

下面是作者的解释:

患者女、68岁,风湿性心脏病。

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心率100bpm。

A图:

窦性心律伴PR间期呈长(0.28s)、短(0.18s)交替性改变。

B图:

PP间期绝大多数规则,短PR间期、次长PR间期固定,分别为0.18s、0.28s,而长PR间期却不固定,如P4-R、P5-R间期,且RP间期与PR间期不符合反比关系的规律,提示由隐匿性房室交接性早搏引起PR间期长短变化。

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