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8913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docx

人教版16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有答案

2015-16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调研试题卷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帘:

独特的形象、美好的感情、灿烂的智慧,无不令人陶醉。

童话的王国里,围绕一件井不存在的新装,愚蠢虚伪的君臣们上演着一场滑稽(jī)的丑剧,散文的天地间,冬天的济南那贮(chǔ)蓄着暖暖春意的一池绿水,传递着作者的脉脉(mài)温情;小说的世界中,平桥村老老少少对迅哥儿的热情与优待,表现出平桥村纯朴好客的民风;古诗的词句里,一幅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带给人奋发进取的别样秋思……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甲】(汲取积攒)着思想情感的营养,我们的生命得以优雅地成长,正可谓“”。

读书吧!

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是【乙】(不言而喻一览无余)的。

让我们在浩繁的卷帙(zhì)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在阅读中,我们生命的枝叶细滋慢长,我们思想的蜂蝶轻飞漫舞。

当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轻而一举地拥有一个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脉脉(mài)细滋慢长B.贮蓄(chǔ)轻飞漫舞

C.滑稽(jī)持之以恒D.卷帙(zhì)轻而一举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攒不言而喻B.汲取一览无余

C.汲取不言而喻D.积攒一览无余

3.在文段的横线上填写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腹有诗书气自华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文段涉及的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词》——刘禹锡——唐代B.《社戏》——鲁迅——现代

C.《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5.学校为新建成的图书馆举办对联征集活动,下面对联中最恰当的一副是(2分)

A.虚心竹有低头时,傲骨梅无仰面花。

B.中外名书藏满架,古今精品聚一楼。

C.心如秋夜潭中月,文似春天雨后花。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6.周六上午,你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仰慕已久的作家林木子先生签字售书活动,而你的好朋友好不容易买到了两张门票,邀请你去看球赛,你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见面的机会,下面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我有比看球赛更重要的事儿,就不奉陪了,你自个儿去吧。

B.我要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林木子先生的签字售书活动,就不去看球赛了。

C.你应该和我一起去图书大厦参加作家的签字售书活动,这比看球赛更有意义。

D.谢谢你!

但我不想失去这次与作家林木子先生见面的机会。

让咱们的好朋友陈成和你一起去看球赛,行吗?

7.古诗文默写(共8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分)

(2),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1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分)

(4)郦道元《三峡》中描写猿啼回声在空旷山谷久久不绝、悲哀婉转的语句是“,”。

(1分)

(5)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2分)

(6)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常常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

(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

为了倡导同学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校图书馆开展“推荐最感动我的一本书”活动。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推荐____(作者)写的《     》,书中主要的文学形象是             。

(3分)

(2)概括叙述最感动你的—个情节。

(2分)

答:

二、古诗阅读(共3分)

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第9-10题。

(3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本诗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冰冷的露水打湿桂花之景象,暗示了望月之夜所处的季节。

下面诗句不能暗示季节的一项是(1分)

A.草色遥看近却无

B.秦时明月汉时关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月的空明皎洁却跃然纸上,你是从诗中哪个词语感悟到的?

后两句抒发了望月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第11—13题。

(8分)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日: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A.患其塔动患:

B.故如此故:

C.盖钉板上下弥束盖:

D.人皆伏其精练伏: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翻译:

13.请用原文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以及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

答:

(二)请从下面甲乙两个选段中任选其一,仔细阅读后完成第14—15题。

(共4分)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予日“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节选)

14.对上面语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习需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将学无所成。

B.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具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C.教师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要主动,举一反三。

D.学习要从了解孝悌、谨慎、信实、博爱、好仁这些基本知识开始。

15.阅读下面的一则语录,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2分)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②得,辄③起绕室以旋④。

室有洼,径尺,浸淫⑤日广。

每履之,足苦⑥蹶⑦焉。

既久⑧。

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⑨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⑩,何以天下家国为?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诗文集》)

【注释】①养晦(huì)堂:

刘蓉居室名。

②弗(fú):

否定副词,没有。

③辄(zhé):

就。

④旋:

徘徊。

⑤浸淫:

渐渐扩展。

⑥苦:

苦于。

⑦踬(zhì):

绊倒。

⑧既久:

长久以后。

⑨顾:

看见。

⑩治:

治理。

14.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径尺”意思是坑洼直径一尺,写出坑洼大,为后面写刘蓉的表现作铺垫。

B.“足苦踬焉”是说刘蓉多次被室中坑洼绊倒,表现他起初对坑洼很不适应。

C.“既久而遂安之”表现了刘蓉因为摔得麻木了而感觉不到室中坑洼的存在。

D.“顾而笑”这个细节表现出刘蓉父亲对儿子行为感到好笑又有些许责备之意。

15.你如何理解刘蓉父亲的话?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阅读《家之脉》,完成第16-19题。

(15分)

家之脉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

“你明日早起去上学。

”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

父亲又说:

“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

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

他们从这一该开始告剐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

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

“是你读过的书吗?

”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

“那是你爷爷甩毛笔抄写的。

”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

父亲说:

“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

”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

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

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

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

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

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

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

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

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看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

“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误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

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看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正在写作《白鹿原》的祖屋。

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得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

他注重孩于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3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

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

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

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作者陈忠实有删改)

16.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

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4分)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④⑤⑥

(1)

⑦⑧

(2)

⑨⑩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17.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我”将孩子所写的“汉字第一画”视为“生命中光明的开启”,说明在作者的心中,文化知识对孩子具有开启智慧人生的巨大作用。

B.第③段“规矩”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书上用毛笔抄写的一行行粟子大的字,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

C.第⑥段写儿女提不起毛笔写字,再不能为村人写春联,导致邻里关系冷淡,作者对此深感遗憾和失望。

D.第⑨段写父亲空闲读小说与戏本的行为,表现出父亲对文化知识的热爱,这也是当年爷爷重视孩子念书学文化的结果。

18.第⑦段画线句子是描写父亲雪天给“我”送干粮的情形。

联系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作用。

(4分)

答:

19.文章题目“家之脉”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或名人的事例,简要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150字左右)(5分)

答:

五、作文(45分)

(一)根据情境,接要求写作。

(5分)

20.学校将开展“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初一(3)班班主任将学校制定的日程表交给你,并要你上网查询实践日的天气情况,然后为初一(3)班拟一个通知发到班级公邮里。

(要写清楚通知的内容,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走近国博”社会实践活动日程表(2015.12.19)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对象

活动地点

备注

7:

30

集合前往

初一年级

学校南门

8:

30—10:

30

参观展厅

1班

“复兴之路”展厅

请同学们根据将要参观的展厅安排提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班

“小品大艺:

明清扇面艺术展”展厅

3班

“中团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

4班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厅

5班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展厅

10:

30

集合返回

初一年级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门

一周天气预报

通知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生活、校园学习、社会交往,都给你带来了一些难忘的体验与感受。

回顾曾经的岁月,有些经历定会让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请你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二十午后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请你发挥想象,可以写自己的衣食住行,可以写自己的工作经历,也可以写社会的精神风貌……以“我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25分

1.C(2分)2.C(2分)3.A(2分)4.C(2分)5.B(2分)C(1分)6.D(2分)B(1分)

7.

(1)独怆然而涕下(1分)

(2)我寄愁心与明月(1分)(3)听取蛙声一片(1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共1分。

每空0.5分)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共2分。

每空1分)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2分。

每空1分)

8.

(1)略(共3分。

每空1分)

(2)略(共2分。

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即可)

二、本题共3分

9.B(1分)

10.地白。

对家乡与亲朋的思念之情。

(共2分。

词语1分,情感1分)

三、本题共12分

(一)

11.A.嫌,担心B.所以C.因为D.同“服”,佩服(共2分。

每项0.5分)

12.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2分)

13.未布瓦,上轻。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共4分。

原因2分,方法2分)

(二)

14.D(2分)15.略(共2分。

学习经历1分,看法1分)

附: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

“(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C(2分)15.略(共2分。

看法1分,现实生活1分)

附: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翻译:

(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又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呢?

四、本题共15分

16.

(1)爷爷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父亲大年三十就为乡亲写春联;“我”也为村人写春联,只是儿女们提不起毛笔写字。

(2)父亲冒着大雪为在校学习的“我”送干粮,“我”多次转车送女儿去外县补习俄语。

(共4分。

每个要点1分)

17.C(2分)

18.答案示例:

“披一身一头的雪”“笑吟吟”的外貌、神态描写,以及对父亲语言的描写,

写出了父亲送干粮辛苦,内心却充满愉悦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联系下文看,

这样描写父亲,与“我”送女儿学习形成对比,突出父亲送干粮的艰难,更体现出父

亲极为重视下一辈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

(共4分。

句内作用分析2分,联系下文作用分析2分)

19.答案示例1:

题目“家之脉”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这也是我家“家之脉”的内涵。

我的爷爷在当时生活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供养爸爸上大学,读研究生;自从我上学以来,爸爸妈妈为我购电脑,订杂志,换房子,努力为我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可见,在爸爸与我的成长中,“家之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示例2:

题目“家之脉”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

钱氏家族《家训》有言: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这种“家之脉”使得钱氏家族历代俊杰辈出,状元众多,进士无数。

近代以来,社会科学方面如钱玄同、钱穆、钱锺书,自然科学方面如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由此可见“家之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共5分。

文章题目的含义2分,自己成长经历或名人事例2分,语言表达1分。

在阐述“家之脉”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时,“家之脉”的内涵可以是不同的)

五、本题共45分

20.本班将于12月19日参加“走近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将于上午7:

30在学校南门集合前往,10:

30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门集合返回。

按照要求,请同学们提前上网查阅本班将要参观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厅的相关资料。

此外,根据气象台一周天气预报,当天将会出现大风降温现象,希望大家适当添加衣物。

(共5分。

活动内容1分,时间地点1分,查阅资料1分,防寒提示1分,语言1分)

21.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6-4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语言通顺

注意简洁得体

结构合理

层次清晰

详略得当

在切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条件,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8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内容或语言有一项突出的,酌情加分。

二类卷

32-35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具体

语言通顺

结构较合理

层次较清楚

能注意详略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3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内容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

三类卷

28-31分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欠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

结构完整

但不够合理

缺少详略安排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30分,各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较好的,酌情加分。

四类卷

24-27分

不够切题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不通顺

不成篇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得基准分26分,各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较好的,酌情加分。

五类卷

23分以下

不切题

无中心

语言极不通顺

不成段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的,评为五类卷。

【说明】

1.漏写题目扣1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3.字数不足部分,每50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