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755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政治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政治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政治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政治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知识点.docx

《政治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知识点.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知识点.docx

政治知识点

高考政治复习易错知识点

【基本经济理论部分】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4、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5、商品、货币、价值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都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正确)

6、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7、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等价交换要求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

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和价值相符,但现实中,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一次交换中。

8、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股份制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股份制本身属于资产组织形式,与社会性质无关,目前在我国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11、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

(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而劳动收入则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12、有市场存在就可以称作市场经济。

(只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才称为市场经济。

13、只要是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竞争也有一定的负效应,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

1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

15、宏观调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7、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主要依靠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8、市场准入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9、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等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生产理论部分】

20、市场主体即盈利性机构。

(市场主体除了包括盈利性机构外,还包括政府、学校等非盈利性机构。

21、股份公司都有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有股票,有限责任公司则没有。

22、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注意区分国民经济的主体、主导与支柱等说法。

23、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就好;企业盈利多,经济效益一定好。

(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产值和经济效益不一定成正比关系,还要考虑成本消耗与产品质量。

24、企业合并的规模越大截止好。

(企业合并应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并非越大越好。

25、除价销售属于不正当竞争。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否为不正当竞争,要具体分析。

26、国有经济为主导就是工业为主导。

(要注意把不同角度使用的概念区分开:

国有经济为主导是从所有制角度看;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从不同产业的地位看。

27、调整产业格局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8、平等自愿是订立劳动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平等自愿是订立劳动的核心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29、保险作为市场行为,要遵循个人意志,体现等价交换。

(要把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区分开来:

商业保险遵循个人意志,体现等价交换;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

 

【分配理论部分】

30、社会总产值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国民收入是净产值,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1、决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预算是执行和决算环节的依据,因此预算是财政的主要环节。

32、财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会导致经济总量失衡,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33、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正确)

34、财政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因此,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过多的财政收入,会影响企业和个人收入,并最终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

35、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和以往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所有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会主义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

36、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中国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要注意区分纳税人和征税对象,所述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其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额。

37、银行属于企业(需要结合银行性质进行具体分析,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央行和政策性银行则不是企业。

38、所谓“银行信用”是指银行要讲究信誉。

(银行信用指银行和客户间的货币借贷关系,也称为信贷。

39、储蓄就是存款储蓄。

(存款储蓄属于狭义的储蓄,广义的储蓄还包括购买债券和商业保险、手持现金等形式。

 

【交换和消费理论部分】

40、诚实信用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规范有序的试金石。

(正确观点是“公平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规范有序的试金石”。

41、家庭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注意分清消费内容和消费目的不同的划分标准。

4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可以决定生产。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43、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

44、维护消费者权利与他人、社会无关。

(消费者权利的维护,关系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到市场经济规范有序的运行。

45、外汇储备越多越好。

(过高的外汇储备不仅会造成经济资源的闲置,而且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

46、进口越少越好,出口越多越好或“贸易顺差越多越好”。

(对于进出口的评价,不但要看数量多少,更要看贸易结构及其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47、进口关税越高越好,出口关税越低越好。

(从我国当前看,履行入世承诺,要求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而过低的出口关税,只会进一步加剧外贸环境的恶化。

48、全球化与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多极化格局是国际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

49、外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正确应为“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50、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力更生才是基本立足点。

51、传统的商品贸易和新兴的劳务贸易、技术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进出口是国际贸易的内容,商品贸易、劳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是国际贸易的范围或形式。

52、“三来一补”贸易技术含量低,要调整外贸结构,限制其发展。

(“三来一补”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调整外贸结构,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限制和取消上述贸易方式。

 

【唯物论】

1、唯物主义是世界观,辩证法是方法论。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从不同角度对世界的认识,也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是主观的。

5、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

(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

6、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7、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8、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9、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0、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

(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辩证法】

1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3、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

(转化是有条件的,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14、只要是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先行后续的特点,而且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15、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变化了,规律也会发生变化。

1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整体中。

17、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8、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看到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重点论中讲的重点包括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1、任何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在特定的情况下,没有量变也能引起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任何质变都是由量变引起的,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2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每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23、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新事物不可战胜是因为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论】

24、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25、现象属于感性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理性认识。

(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

26、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27、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28、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29、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30、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事物的客观性质决定了认识事物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3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分析指导下的深入综合,又要注意在综合基础上的分析。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

3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是一分为二。

(矛盾分析法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核心方法。

33、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一切常规,敢想敢做。

(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敢于打破常规,在已有的基础上创新。

34、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6、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37、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人生观、价值观】

38、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39、价值观(理想)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科学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与社会起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40、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否的两个标准。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和矛盾,都只能运用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还有经济、法律、行政等其他手段。

42、集体主义和市场经济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3、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44、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看物质贡献,也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45、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作用的人们。

(只有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才是人民群众。

46、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主观世界又影响改造客观世界。

【国家制度】

1、民主是全体公民中的多数人进行统治。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里的多数是指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划分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的依据是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

(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国的不同在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不同。

5、在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在我国,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6、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相互监督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7、在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上一级人民法院产生,并受其监督。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并受其监督。

8、在我国,公安机关属于司法机关;党政机关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合称。

(公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党的机关与国家机构合称为“党政机关”。

9、村委会是我国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委会不是政府机构,是村民自治组织。

10、行使政治自由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1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

12、在我国,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在我国,有些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

【政治和政治制度】

13、政党是阶级的组织,随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而产生。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产物。

14、国家政权总是和政党联系在一起。

(政党产生之前,国家政权就已经存在了。

15、政党的性质由国家性质决定。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是看它的政治纲领和它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阶级利益,而不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16、政党集中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政党中的执政党集中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17、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唯一途径。

(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18、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一致的。

(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19、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构。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构,是多党合作组织机构。

20、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各级人大代表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委员的产生是由民主协商决定的。

21、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就是与共产党一起执政。

(参政议政不同于执政。

参政议政是“参与、介入、商议国家事务”而不进行决策,也不直接处理具体的事务。

 

【民族、宗教和对外政策】

22、民族之间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表明民族有优劣之分。

(各民族都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一律平等。

23、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也是重要的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只是政府和人大。

24、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

(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是没有必要消除的,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

25、在我国,宗教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建国后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宗教始终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26、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7、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力。

28、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29、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0、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和地区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高考文综政治知识热点、常见易混点、丢分点解析

所谓热点知识就是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

近三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因此。

弄清这些常见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高考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要归纳常见的易错题型和自己容易丢分的题型,找出基本的解题规律,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深刻性和辩证性。

一、近年来高考政治热点知识归纳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3.价值规律(内容、形式、作用)

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what、why、how)

5.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what、why)

6.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涵义、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其缺陷)和宏观调控(why、what、how、财政、税收、银行等经济手段)

7.经济效益(why、what、how);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兼并联合是优化企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8.企业信誉和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why、what、how)

9.农业(why、how、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意义)   

10.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why、how、支柱工业及其作用)

11.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意义             

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why、what、how)

14.积累与消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15.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why、what、how) 

1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7.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汇率的变化、关税作用、进出口关系18.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原则。

19.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0.哲学原理(略,按照考试大纲复习)

21.与国家有关的活动:

国家性质与国家机构、国家职能;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一国两制的涵义、内容、意义以及台湾问题的三个立场

22.与公民有关行为:

公民的权利特别是公民的监督权(含义、方式和意义)、公民的义务、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三个原则)

23.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三个才能)、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三个大的方面分别的原因、怎样建设)、“三个代表”(内容、关系、根本要求、地位、意义)、我国政党制度(why、how、what)、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24.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决定因素、基本点)

25.关于政治文明建设:

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民主制度、重要性、怎样建设、常见实现形式(党内民主、干部人事的民主、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公民权利保障)

二、高考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解析(注:

下划线表示错误点或者重要知识点,括号内楷体部分为正确表述或简要分析)

26.关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

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②有价值东西也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一定有价值(不一定,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交换关系之中)。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因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也越大(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⑤商品的质量性能越好,价格越高(错误,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⑥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7.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也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

28.关于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②国有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公有性);④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唯一(主要)实现形式

29.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0.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下列说法错误:

①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因此,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