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7744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治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治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治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治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笔记.docx

《政治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笔记.docx

政治笔记

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社会主义本质

问答题:

官本位的危害,民主社会主义的危害,党腐败屡禁不止的原因,新时期党面临的挑战,资本主义新变化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政治笔记

第一节忧党忧国忧民:

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执政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挑战来自:

“发展”这个新世纪性和世界性的难题,这个中国21c遭遇的世界所罕见的难题

19c,英国教会世界如何生产。

20c美国教会世界如何消费。

如果中国要引领21c,就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

发展应该被重新解释为对今天世界上的主要祸害:

营养不良、疾病、文盲、贫民窟——失业和不平等的进攻。

一、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危机与人类发展能力“齐头并进”,人与自然关系越来越紧张。

(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

人类生活三种最主要的资源:

水、空气和土壤的临界域正在逼近

水问题

空气污染问题

土地问题

1990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执行主席马斯塔法.托尔贝指出,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是对自然界的三大最主要的威胁。

二、发展“代价”问题:

发展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发达成了少数人的特权,不发达成了世界多数人的命运,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越来越紧张。

(人与人的关系维度)

无工作增长

无声增长

无情增长

无根增长

无未来增长

代内不公平

1997年,富裕国家约占20%的人口,却共浪费掉全球86%的财富。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公顷土地变为沙漠,有2000万公顷的土地被严重侵蚀而无法耕种,每年损失的表土可达230-260亿万吨。

如果全球人均用水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的河水将被耗尽。

在资源枯竭,能源危机发生的同时,世界人口数量正在以指数形式增长。

三、发展“异化”问题。

(人与自身的关系维度)

发展异化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

发展是经济发展,更是人文发展

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

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前所未有

四、人与自然的维度:

对“寂静春天”的沉思。

“中国制造”资源消耗太高

高增长的背后是高污染

水污染尤为严重

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根据“生态足迹”,中国是“大脚黑名单”中的一员

五、人与人的维度:

对“拉美陷阱”的警觉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贫困人口规模巨大

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六、人与物的维度:

对“见物不见人”发展现象的反思

中国需要一场价值观革命,这场革命首先要从党内开始:

建设学习型政党

第二节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一、基本内容:

(一)党内反腐败的历史回顾。

(1)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反腐斗争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建国前夕,党中央对全党进行了反腐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对当时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起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1950-1954年,党在全党范围内又开始了整风和整治党的基层组织的运动。

(二)1982年,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

1982年底,全国揭露出并立案侦查的各类案件。

1984年12月5日,中央纪委发出《关于坚决纠正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的通知,通知列举了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出现的不正之风。

(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反腐败斗争

十五大后,中央在反腐上的措施:

“三讲”教育、“三个代表”教育

重点查处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陈希同腐败案、成克杰腐败案

(四)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反腐斗争

2005年1月,《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五)解决方式

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坚决纠正土地利用、房屋拆迁等问题,开展包括反商业贿赂在内的一些列工作。

先后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一批重要法规,促进人事、司法、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共同发挥作用。

二、当前反腐败案件发生的四个表现。

1.腐败屡禁不绝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官本位,官官相护。

(2)社会原因:

①我国处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薄弱期,属于腐败现象高发期。

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利益交换、权力寻租、体制新旧交替。

④法律制度漏洞:

法律监管缺失。

(3)个人原因:

世界观、价值观偏差。

①权力,一手遮天、瞒天过海;②欲望,食色性也,欲望权力+法律漏洞=腐败

2.当前案件频发的表现

①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腐败案件

土地资源紧缺、房地产利润很高、管理土地资源的部门、官员很容易成为寻租对象

②司法腐败

③金融腐败

国有资产流失

3.解决

加强廉洁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严格在自律以及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子女等监督

报告住房、配偶等情况

对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的公职人员加强管理

公务消费、公务接待制度改革

反腐倡廉网络、网络信息收集处理

坚持依法办案,证人保护制度机制

重大案件通报制度

4.思考:

香港官员避税买车要下台,大陆官员巨额受贿的区别根源在哪?

5.扎实有效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政府权力受监督:

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巡视

责任机制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与群众

反腐倡廉建设

第三节古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

一、古教条:

将中国传统古代文明拿到现代照搬照抄,甚至取其糟粕、弃其精华,企图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寻求现实社会发展道路。

极端代表是新儒家复兴思潮,要求社会政治儒家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回复儒家政治模式与儒家生活模式

二、儒学复兴

20c20s初到40s,现代新儒学作为一个文化哲学流派形成。

20c80s,港台、海外的新儒家学者提出“复兴儒学”,进入90s,在中国出现“大陆新儒家”,各种各样的“复兴儒学”的观点纷纷发表出来。

儒学包括:

学统、政统、道统三个层面。

分别对应科学知识、民族政治、道德宗教。

“复兴儒学”的观点主要针对政统层面。

三、儒学复兴观点

1.主张用儒家“天人合一”观点“仇必和解”的调和哲学,“两端执中”的中庸哲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2.“以仁为体、以和为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3.全盘肯定儒家伦理道德、主张以儒家伦理为基础,来重建今日中国的道德规范体系。

4.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儒学”或“社会主义新儒学”的构想

以上四点共同趋向是:

高度评价儒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认为它能够解决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指导思想问题。

四、其影响和不可行性

利用网络等大肆发布崇儒反马言论。

现代儒学辩护者不愿承认其在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和阻碍向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只是片面强调儒学是一种“为己之学”,可以解决现代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

我们认为,其不可能在现代社会取得全面复兴以重新取得它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政统或“独尊”地位,但我们也不会对它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大量的智慧成果,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维系着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

今天中国一切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基础,正确开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也要防止它产生负面作用。

经过深刻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转换的经验教训后,应当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古为中用、洋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

这个方针和儒学复兴的分歧在于:

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儒学中的精华和糟粕,在今日能否全面复兴儒学。

1.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相互吸收和结合是实现复兴儒学的途径。

2.二者的吸收和融合是动态的,二者动态为:

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化。

在未来的中国文化的统一体中,应当秉承“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的理念,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第四节教条主义与马教条主义

1.什么是教条主义?

亦称“本本主义”,不对具体的事物调查研究,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什么是马教条?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空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懂随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本质特征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不拘泥于书本、不固守于已有认识,十分注重回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马教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表现

思想脱离实际,跟不上社会和时代前进的步伐,盲目维护被实践证明是过时或错误的个别观点和论断。

4.马教条的危害

(1)违背唯物辩证法原则,总是陷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某些理论不可自拔,从而成为发展的思想障碍。

(2)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根源是主观唯心主义

5.马教条对社会主义事业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

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充分说明了马教条的危害,解体原因固然复杂,但意识形态的原因无疑是重要的。

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也是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的。

6.在反马教条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1)坚持反对马教条,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反对错误的倾向

(2)还原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

(3)在反对马教条中实现理论创新和探索

(4)在反对马教条中推进中国化进程

第五节“洋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一、概念

1.教条主义

亦称“本本主义”,不对具体的事物调查研究,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洋教条主义”

对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盲目迷信,如鼓吹民主社会主义,其本质就是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思想。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主要特点

1.教条主义的特点

(1)把书本、理论当教条,否认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中共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2.“洋教条主义”特点

(1)无条件崇拜西方资本主义,而不赞成社会主义,推行自己迷信的西方思想理论的教条。

(2)提倡照搬西方国家的东西而不赞成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3)否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把成绩归结于照搬来的西方理论和方法的结果,把经济发展的成就归因于完全照搬西方经济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把国有企业改革的成绩说成是私有化的结果。

三、“洋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1.在思想政治战线,存在着谁来占领阵地的问题,在这一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必然占领,在这里不存在“真空”,不可能保持“中立”。

2.可能影响我们改革的健康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按照“洋教条主义”主张,改革就不会再是社会主义的前进运动,而不可避免地蜕变为以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大倒退,改革的后果不堪设想。

3.“洋教条主义”的盲从,会把青年人引入歧途。

4.“洋教条主义”将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最终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集中力将进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中共领导下,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

四、建议和措施

任其发展下去,中国共产党将丧失维系自身团结统一的思想纽带,同时必然失去号召群众、引导群众的精神力量,脱离正确的道路、滑入西方敌对势力的陷阱,引起停滞、混乱的局面,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须注意:

1.在实践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做指导,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特色化道路。

2.在理论形态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已有理论,在扬弃过程中,实现现代化。

反对“洋教条主义”,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思想上认识到“洋教条主义”的巨大危害性。

其危害在于它是打着改革的旗号,甚至理论创新的招牌,迷惑性和隐蔽性较大。

2.一定要认清其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洋教条主义”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主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盘西化,只有既认识到这种“洋教条主义”的危害性,又认识到它的特殊表现形式,才能对它的斗争富有针对性、增加实效性。

3.反对“洋教条主义”,要有一个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做到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它必然要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

4.开展反对盲目崇拜“洋教条主义”的斗争,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的使命。

建设一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哲学社会科学才能真正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我们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新形势下,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实际,继续警惕和批判“洋教条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第六节阶级基础的变化对我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一、阶级基础的含义和执政地位的内涵

1.阶级基础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基础的定义是:

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阶级基础是指一个政党主要依靠哪个阶级,主要集中哪个阶级的品质,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

3.执政地位的含义

执政地位是指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是获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根本问题,党的执政地位合法性分为理论合法性和事实合法性两个层面:

理论合法性即由宪法确定的合法性;事实合法性即是由民意、民心决定的合法性。

二、中国共产党借机几处变化发展历程

1.党的阶级基础思想初步形成阶段1921-1927

2.党的阶级基础思想反思与发展阶段1927-1930

3.党的阶级基础思想曲折发展阶段1930-1980年代

4..党的阶级基础思想讨论发展阶段1980年代至今

新的社会阶层:

如民营企业创业人员、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自由执业人员等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外延扩大、内涵深化。

三、这种变化对我党执政地位的影响

工人阶级的变化:

(一)有利方面

1.整体素质提高,有利于党的建设

2.现代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党的执政水平的提高

3.队伍阶层和结构优化,有利于增加党的活力

(二)提出的挑战

1.利益与价值观多样化、复杂化,使保持党性纯洁受到考验。

2.队伍结构、劳动关系的多样化和内部矛盾的复杂化,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执政地位是严峻考验。

3.阶级构成的多样化复杂化,对党的代表性提出了挑战。

四、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保持党的纯洁性。

2.建立一套充分发挥民力、反映民意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3.增强群众基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稳固的物质基础。

5.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大众的思想文化修养。

6.提高执政能力。

从严治党、惩治腐败

党内民主、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提高干部素质

加强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

第七节资本主义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新变化

(一)生产领域

(二)生产关系领域

(三)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四)上层建筑方面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影响

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发展变化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生产力领域

1.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量:

总量极大扩张

质:

生产力的基础发生质的飞跃

社会化程度:

洲际化、国际化

2.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占有世界经济总量的4/5,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4,以及几乎全部的资本输出。

(2)出现了“蛋糕效应”,客观上为资本主义提供了缓和自身矛盾的物质手段。

(二)生产关系领域

1.所有制、资本占有关系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1)国有经济的发展与大量存在

英法出现了“国有化”浪潮;意大利、奥地利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国有经济;美国虽然没有推行国有化,但也存在着国有化经济。

(2)合作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日本:

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渔民带来了好处

(3)股份制经济中的股权分散化、社会化

量的变化:

在总数中始终居于少数,但其收入、资产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却大幅提升。

质的变化:

股权出现分散化、社会化趋势。

股权分散化实现的途径:

发行小额股票;职工掌握股权。

2.经济运行有序化、计划化和可调控化

对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

法、日、意都采用计划手段来对国民经济调节,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国家干预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的要求。

战后,西德的阿登纳政府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三条道路。

手段上:

自由市场+政府干预调控;目标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公平、安全),消除垄断、贫富两极分化和经济活动无政府状态。

3.分配形式:

收入公平化、均等化,福利普遍化。

(1)税收调节

一次分配坚持效率,二次分配在于运用税收杠杆和福利补贴的形式兼顾劳动者和低收入者的利益。

(2)福利制度

50s确立了社会福利制度;70-80s,单纯经济救济。

特点:

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社会福利制度化、法制化;福利补贴惠及民众。

(三)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出现了多层次化、复杂化的特点

1.阶级结构的多层次化

(1)资本主义本身的变化:

传统、家族资本家的数量在减少

大量高级经理资本家阶层产生

高级专家、官员的变化

(2)工人阶级的变化:

工人阶级素质明显提高,蓝领锐减和白领工人剧增、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比重大大提高。

(3)传统中间阶层的萎缩、新中间阶层的出现

①“符号分析服务”人员的勃兴

符号分析人员是信息社会中出现的一类重要职业人员,能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他们是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新的阶层,占全社会人口的20%。

②中小经理阶层的出现

中小公司及大公司的中小部门的经理已经成为一种职业。

2.阶级关系复杂化(对立、对抗-协作、对话)

(1)劳资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

(2)共同决定制度:

在企业管理中,由职工、雇主、管理者共同决定企业中的重要事务,职工代表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如美国克林顿政府:

劳资双方建立伙伴关系

3.无产阶级中的“中产阶级化”

中产阶级不是阶级概念,是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概念。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的人急剧增多

(五)上层建筑方面: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形成、民主化程度提高和行政权扩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政权+垄断资本

国家干预机制+市场调节机制

福利国家

目的:

对公民生活保障

2.政治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1)政治、法制结合

(2)民主国家纷纷建立和民主程度的提高

(3)公共权力制约监督进一步完善

内:

分权制衡、监督协调机构

外:

社会监督、大众传媒

3.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职能不断增强,出现了“治理”、“善治”理念

“善治”:

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合作性管理过程

实质:

对“政府-市场”、“国家-社会”的二分法

管理模式的超越、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4.国家权力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二、资本主义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影响

1.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

共产党: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党:

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党:

民族社会主义

2.30s至二战后,东西社会主义运动走上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1)西方社会主义

西方社会民主政党重新整合了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颇具特色的社会福利模式。

欧洲共产党以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为代表的欧洲共产主义派别。

(2)东方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虽取得一定成就,但教训多于经验。

如苏东剧变,欧洲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化浪潮。

(3)西欧社会民主党

3.中国社会主义变化

经济运行

政治体制

个人收入分配

企业制度

4.社会主义变化对资本主义的深远影响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变化,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都要政策调整。

第八节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影响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概念

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思想的主要派别,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

它的内涵包括多党制、三权分立、军队中立、军队国家化、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公正的资产阶级观念。

二、新自由主义理论内容

1.从主观的假设出发,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人

2.倡导个人主义

3.自由的市场经济

4.崇拜国家调控的力量

5.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6.主张私有化

三、新自由主义来源

20C20S-30S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发展而来的一个新理论体系。

四、新自由主义影响

1.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

1970s西方的“滞涨”危机,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伴而生。

“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典型表现形式。

内容有十个方面:

2.反面影响

(1)拉美、亚洲

贫富差距拉大

失业人员增多

(2)美洲、欧洲

金融危机

二、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社会影响

俄1992“休克疗法”,通货膨胀

三、新自由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影响

(1)经济理论,极力否认公有制、宣扬私有制

(2)政治理论,否定社会主义、主张全球资本主义

(3)经济全球化

第九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影响

一、概念

否认历史规律性、透过个别现象否认本质,孤立地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而否定整个过程,其一个明显的代表就是中国全盘西化的造势者,通过一些阶段性的错误全面抹杀我们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其根本是历史唯心主义。

1.个人无可选择历史的必然

2.无法指出“如何作为”

二、特征

否定革命、否定历史进程

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

三、根源

唯心主义

四、危害

散布种种言论,涉及到史学的大是大非,还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

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根本原则

2.全面、客观的客观研究方法

3.阶级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十节钱本位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

一、价值观及钱本位价值观

1、什么是价值观: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和评价所持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生态度不同,因而形成的价值观也不同。

2、钱本位价值观:

又可称为货币拜物教、拜钱主义价值观或拜金主义价值观。

是一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奉行“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认为金钱高于一切,主宰一切,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是金钱关系,把金钱作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其特征是:

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穷奢极欲,生活极度腐化,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金钱价值观反映。

二、钱本位思想的表现

1、政治生活方面:

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权钱交易、挥霍人民财富等腐败现象泛滥

2、经济生活方面:

昧着良心赚钱,如假冒伪劣商品横行、逃税漏税、暴利经营

3、日常生活方面:

盲目追求高消费

4、文化教育领域:

在当代中国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高级学识的金钱文化”现象比较明显

三、钱本位思想泛滥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