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6265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docx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用法

标点符号的种类

7种点号及其形状

名称

句末点号

句内点号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形状

 

9种标号及其形状、位置

名称

破折号

括号

省略号

书名号

引号

间隔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形状

()

……

《》

“”

¸

-~

位置

占两格

占两格

在左上角

在右上角

标字间

标字下

占一格

标字下

1.句号用法

1.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

请您再说一遍。

1.是句子而不断句。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2.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2.逗号用法

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1.用在主谓之间。

例:

梦,就是理想。

2.用在比较复杂的宾语之前。

例:

我的朋友告诉我,樱花一共有三百多种,最多的是山樱和八重樱。

3.用在句首状语之后,如果需要也可用在主语之后的状语后面。

例:

突然,门被风吹开了。

4.用在联合短语之间。

例:

她兴趣很广,什么唱歌呀,跳舞哇,打球啊,她都喜欢。

5.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例:

在这位伟人诞生的第二年,即1871年,出现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6.用在倒装的两个句子成分之间。

例:

河边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黄的,粉的。

7.用在分句之间。

例:

我不晕船,我爱海,我更喜欢看见海的咆哮。

1.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

例:

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

(“笑声”和“歌声”后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嬉闹声”后的逗号应删去。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用分号。

例: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靠理论来指导。

(“来源于实践”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3.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用冒号。

4.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

5.该停顿的地方没用逗号。

3.问号用法

1.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2.反问句也要用问号。

3.选择疑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用问号(如“是······,还是······?

”)。

用“好不好、行不行”等提问格式表示的较委婉的祈使语气,也可用问号。

例:

听听观众的反映好不好?

4.

只有句子的某个成分表疑问。

例:

关于什么是智力?

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智力”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4.叹号用法

1.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和较强烈的语气。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反问句的末尾也要用叹号。

例:

世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2.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的感叹句,以及呼语在感叹句句末,叹号不能用在句中,必须用在句末。

例:

多美啊,黄山的风景!

(主谓倒装)

歌唱吧,为迎接这辉煌的胜利!

(状中倒装)

再见,妈妈!

(呼语)

误用多发生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中。

注:

表达强烈的感情主要应该依靠句子里的词语,不宜靠叠用叹号,所以一般不叠用。

5.顿号用法

1.表示语句内部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

春回大地,到处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水碧山青,一派蓬勃景象。

2.逗号经常用在次序语之后。

如“一、······二······”

3.在年、月、日的简写中,或为了强调表达效果而在一句话中须停顿的几个字之后。

例:

2009、6、1亲爱的祖国:

我、爱、你!

3.用了“和”“与”“同”“及”等连词的地方,就不能再在连词的前面用逗号。

连词只用在最后两个并列成分之间,前面的并列成分用顿号。

4.如果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5.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组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组间,无需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故不必使用顿号。

6.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不表示概数(表示确数)时,之间用顿号。

例:

距这里二三里的地方有座桥。

(概数)第三.四组的同学去体检。

(确数)

7.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

8.并列词语作定语用顿号;做主、谓、补语等表示强调时,不用顿号,用逗号;作宾语时可用顿号或逗号。

例: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作谓语)

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并称为文学四大体裁。

(作主语)

9.并列成分之间已有问号或叹号,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

例:

这次活动发出了“向雷锋致敬!

”“向雷锋学习!

”的口号。

1.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

例:

近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人,也不是个别的。

(“因主持正义”与“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

可改为“因主持正义而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

2.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例:

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3.并列成分之间有关联词或其他起联接作用的词时。

4.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误用顿号。

例:

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非法持有毒品”与“大麻等原植物”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顿号。

例:

第一、第二、首先、其次、(顿号应改为逗号。

㈠、㈡、㈢、⑴、⑵、⑶、①、②、③、(序号既然用了括号或者本身就是圆码,后面就不必加顿号。

1、2、3、A、B、C、(顿号应改为下角圆点号。

6.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比较大的,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6.分号用法

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可分清分句的层次。

1.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就用分号。

(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至少应该有一组内部有逗号。

2.单句中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行文简短,也可用分号。

1.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

2.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的分句间误用分号。

3.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间误用分号。

4.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间误用分号。

7.冒号用法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某某说”的后面,提示下面是某某的话。

2.用在总结语之后,让读者注意下文将要分项来说。

3.用在总括语之前以总结上文。

4.用在“说、是、证明、例如、如下”等动词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6.时、分、秒的分隔符号。

7.用来隔开作者和书名(或篇名),如“鲁迅:

《一件小事》”。

当然也可不用冒号,如“巴金《家》”。

1.“某某说”插在引文中间,“说”字后应用逗号。

2.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

例: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

“钟爷爷再见!

”就往家里走去。

(“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该删去。

3.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两重冒号。

例:

现实与经验表明:

当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难以同时兼得的时候,总会有人提议说:

“那就走中庸之道吧。

”(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4.冒号误用为比号。

5.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

8.引号用法

1.表示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不是所有直接引用的话都用引号。

例:

剧本中对话分段描写时,说话人与所说的话之间用了冒号或空一格,就不必再用引号。

2.如果引文连着好几段,每段开头应用一个前引号,只有最后一段的末尾才有一个后引号。

独立成段的引文还可以采用缩排不加引号的方式来表示。

通常,引文要比正文多缩进两格,即第一行开头空四格,转行空两格,可不加引号,但引文前的正文末尾应有冒号或破折号。

例:

关于海南岛开荒烧山破坏自然资源的一篇报道,刊登于《中国法制报》1987年5月26日3版上,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现将此文实录于后——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绵延百里,拥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个闻名的绿色王国。

4月上旬的一天,我们驱车向五指山的主峰驶去。

…………

3.重要的或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也可用引号。

4.表示反对、否定、借用或讽刺的词语用引号。

5.文章中的简称要用引号。

6.引用成语、俗语、术语、歇后语等有时要用引号。

7.表示节日、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数字部分要用引号。

8.象声词、音译词要用引号标示。

9.绰号要用引号。

10.需要强调的专有名词用引号。

11.文中出现的心名词用引号。

12.火车、飞机、轮船、航天器等运载工具的名称加引号时要把“号”字放在括号内。

“天宫一号”“克莱蒙特号”轮船

1.引文末尾标点符号混乱。

例:

古人云:

“多行不义必自毙”。

2.转述的文字加了引号。

例:

老太太说,“她儿子是个医生。

”(删去引号,或将“她”改为“我”,同时把“说”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3.带有特殊含义(比喻或贬义)的词语未加引号。

注:

引号一般用双引号。

引文之中又有引号,就用单引号,单引号内又有引文,那又要再用双引号。

直行文稿即文句竖排时用竖引号,其前引号是﹁或﹃,后引号用﹂或﹄。

着重号与引号都可以表示需要着重指出的内容。

区别:

①引用别人话时,引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在引文下面加上着重号,而引号只能标引原文;②使用着重号的部分在口语中常常要求重读,引号内的内容则不需要重读。

9.括号用法

1.表示文章中注释性的话。

(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须保留。

2.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

例:

(一)

(二)(甲)(乙)

3.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例:

我想买很多东西,可我不想乱化(花)钱。

4.标示引语的出处。

例:

这里也是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的地方。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5.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例:

很多留学生在造句的时候都喜欢加个“是(shì)”。

六角括号“﹝﹞”主要用于三种情况:

1.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

﹝法﹞都德《最后一课》

2.标示被注释的词语。

﹝快活﹞愉快;快乐

3.表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

国发﹝2011﹞3号文件

方括号“[]”用于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

[法]都德《最后一课》

方头括号“【】”主要用于两种情况:

1.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

【新华社南京消息】

2.标示被注释的词语。

【理查德·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

注:

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以后看依次用方括号“[]”、六角括号“〔〕”、尖括号“〈〉”、方头括号“【】”。

1.句内括号放在了句外。

例:

她喜欢诗,有诗一般飘逸的神韵,给人的感觉就好像“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

《再别康桥》)(词句的括注是注释引文的,应紧跟引文,放在后引号和句号之间。

2.括号离开了被注释的文字。

10.破折号用法

1,表示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表示解释说明的话语和括号不同,是要连着正文念的。

2.破折号还表示语意的转折、跃进,或声音的中断、延长。

例: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个很不老实的人。

(转折)

“团结——批评——团结”,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方针。

(跃进)

鲁大海:

······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中断)

“嘟——”火车进了站。

(延长)

3.事项列举分承。

例:

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科学: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

4.可用在文章的副标题之前。

实际上是一种注释性用法。

例:

解读苏东坡——苏轼诗文研究

1.破折号的前后两部分所指不同。

例:

她久久地凝视着庭院中央——这座房子的主人。

(“庭院中央”与“房子的主人”所指概念不同)

2.把补充说明误当成并列分句而未用破折号。

例: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内发生奇妙的变化。

(“合成车间”是比喻说法。

应将“合成车间”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

11.省略号用法

1.表示文中省略了的话。

或表示沉默,语言中断(破折号表示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示余音未尽),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等。

例:

他颤动着嘴唇低低地说:

“你……怎么……又来了?

2.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此时两个省略号要独占一行,不能用多于两个省略号连在一起来表示省略。

例:

瀑布

…………

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映着一道白银。

…………

1.省略号前保留了顿号、逗号、分号。

2.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

①当列举的内容作为定语出现时,由于省略号有隔断行文和停顿的作用,而定语和中心语的结合相当密切,在文意上不能隔断,这时只能用“等”或“等等”。

例: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香港……城市的学者参加了

这次会议。

(将“……”改为“等”)

②当“等”或“等等”代表的意思不是列举未尽而是列举煞尾时,由于省略号没有表示列举齐全的功能,因而不能用省略号替代。

例:

去年,我校推进了人事、分配、教学、科研、后勤等五项改革。

注:

省略号的前面用句号,表示上文是个完整的句子。

12.连接号用法

1.用来把密切相关的名词连成一个意义整体。

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人或事物的某种联系,都可以用连接号连接起来。

例:

秦牧(1919-1992),是现当代著名作家。

2.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例: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

13.间隔号用法

1.表示间隔或分界。

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书名和篇名、词牌(曲牌)和词题等的中间。

例:

“一·二九”运动《沁园春·雪》《史记项·羽本纪》

2.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如果用汉字表示,则在涉及1月、11月12月时,在月﹑日之间使用间隔号,以避免歧义.

“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3.当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所有的日、月间都需要半角字符间隔号。

“9·11”事件“12·25”抢劫案

3.当外国人名的外文缩写字母与中文译名并用时,外文缩写字母后面不用中文间隔号,应用下脚点(齐线小圆点)。

例:

E.策勒尔D.H.劳伦斯罗伯特·A.罗维特E.冯·马克

1.间隔号误用为顿号。

例:

大卫、里嘉图(误用就成了两人了。

2.间隔号误用为下脚圆点。

例:

“3.15”消费者日(误用就成了小数点。

应改阿拉伯数字为汉字数字,中间不加圆点。

3.三者以上间隔,其中两个成分由表示并列成分的“和”“与”“及”连接时,另外两者之间用间隔号。

例:

《篱笆·狗和女人》(将“·”改为逗号)

14.书名号用法

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注:

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层用双书名号,内层用单书名号。

2.书名号过去曾用波浪线或双引号表示。

3.书名(包括篇名)、报纸名(包括板块、栏目名)期刊(板块栏目名),以及其他精神文化产品(电影、戏剧、乐曲、舞蹈、摄影、绘画、雕塑、工艺品、邮票相声、小品等)的题目可用书名号之外,非精神文化产品不能使用书名号。

如:

物质产品名、商品名、商标名、课程名、科研课题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展览名、集会名、称号名等,均不能使用书名号。

《为您服务》栏目组《科技日报》社《人民文学》编辑部

《天天影视圈》是北京电视台最“长寿”的金牌影视节目。

4.丛书名一般使用书名号,也可以使用引号。

丛书名为一个词的,连同“丛书”加书名号,如《六角丛书》;丛书名称是短语的,只把短语加书名号,如《当代农村百事通》丛书。

5.“指南”“手册”“白皮书”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

《申论白皮书》《中国整形美容指南》

6.在当以报刊名指代报刊出版单位时,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可不加书名号。

7.英文书名、报刊名是用斜体字表示的,故中文行文中出现英文书名、报刊名时不加书名号或双引号。

附录:

由“用信仰,诠释”参考《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教育出版社)》整理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