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870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docx

最新全面解读新高考

全面解读新高考

一、信息背景

2016年10月19日江西省政府发布了《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我省2017年将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按照新的办法试行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2018年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2021年基本建立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程序透明、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招生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新高考六大亮点

1、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改为“3+3”模式,即国家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流、化学、生物)任选3个科目。

 

2、在录取模式上,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3、根据新方案,2020年起,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六门语言中选一种,学生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021年起增加口语考试。

(考试时间待定)

4、2017年起,本科二批与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待条件成熟,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5、在志愿填报上,采取“专业+学校”模式,突出了考生的专业爱好和个性特长。

6、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三、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大类。

3.1合格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涵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全部科目。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个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省教育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各高中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统一考试标准和具体组考要求负责组织实施。

合格性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允许考生在未通过的前提下多次报考。

3.2等级性考试:

包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其中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

等级性考试各科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呈现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E等级为不合格。

以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A等级为15%,B等级为30%,C等级为30%,D、E等级共为25%,其中E等级比例不超过5%。

等级性考试成绩在有效期内以等第赋分方式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等级

A

B

C

D

E

人数比例%

15

30

30

20

不超过5

3.3何为等级赋分

举例来说,某考生历史考了90分,进入当年公布的比例确定的等级——A等级范围(最高级100分)。

那么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时,就是100分了。

而第一等级的学生人数是有一定比例的。

也就是说,选考科目会出现两个分数,一个是卷面分,一个是等级赋分。

卷面分不作使用,而是按照等级进行换算计分,产生的等级赋分用作最后的高考成绩。

四、江西省将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今后,综合素质评价也将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内容主要包括:

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方案》明确,2016年起,我省将建立江西省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坚持方向、客观公正的原则,构建真实准确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经历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从2016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按照新办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五、改革对录取高校的要求

5.1录取高校需提前提出选考科目范围

 《方案》明确,我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0—3科),并提前2年向社会公布,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科,即符合报考条件。

对于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普通高校既可分专业大类(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也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5.2改进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我省将创造条件分步合并、减少录取批次,今后所有学校统一批次录取。

2016年起,合并文史、理工类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称为本科第二批次;

2018年起,合并艺术、体育类第二、第三本科批次;

从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

在此基础上,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同时,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研究出台我省高校学分互认和转换的实施办法。

此外,《方案》明确,我省将逐步提高农村学生进入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一批次专业的比例。

5.3关于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

  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2020年前,作为过渡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测试均由高职院校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自行组织;2021年起,文化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原始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原始成绩。

  通过高职提前招生,已正式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统一高考招生。

同时,保留学生通过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参考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文化基础测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由省教育厅制定统一标准,各招生院校具体负责组织。

六、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改革后所有的考生从进入高中开始,就被要求学会主动选择。

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长,再对照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相关专业的招考科目要求,最终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中选出参加等级考的三门科目。

6.1、优势:

能扬长避短

没有文理分科的概念,将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优势。

比如某学生比较擅长生物、化学两门理科和地理一门文科,所以高考可以自由组合这3门科目。

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

6.2、3+3后面的3怎么选

高考改革后,对于学生来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后面的这个3怎么选,因为这直接关乎了高考后填报志愿所选的大学,现在是大学、专业倒逼高中6选3中的3选什么。

按照现在改革试点的经验是选一科决定未来发展的学科,其他两科选自己擅长拿手的。

比如某学生想考北大的法学专业,选考科目中必须包含物理和历史,想考北大的考古学专业,选考科目中必须包含化学。

实际上,大学各专业对录取是有对应中学的专业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对应的就是数学和物理。

所以,学生在选科的时候,就决定了必须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提前开始做生涯规划。

专业与选考的关系

门数

高校要求(举例)

说明

1

物理

只有选考了物理的才能报考

2

物理、化学

选考了物理或化学的能报考

3

物理、化学、历史

选考了物理或化学或历史的能报考

0

不限

选考了六门学科里任意三门的都能报考

在高考改革试点上海、浙江公布的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中,物理成为最不受专业限制的科目。

如果选择政治,在上海,只有62.14%的专业不受限制;在浙江,也只有59.7%的专业不受限制。

在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上,同一专业(类)要求的选考科目也不尽相同。

如临床医学专业,上海交通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是物理或化学,南开大学选考科目是化学或生物,南京大学选考科目是物理或化学或生物。

所以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看清楚该校在当地的科目要求。

七、改革对高中学校提出的挑战

既然是自选科目,那么以后在教学中将采用选课制、走班制,这将打破以往固定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这对高中学校在管理、模式、评价上也有了新的要求,会要求高中合理编制课程,在师资、经费等做进一步要求。

以前是老师选班级选学生,而改革后将变为学生选班级、选老师。

7.1学校如何应对及实施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高中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涉及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比如,由于学业水平考试要“选考”,学校就要提供“选课”,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课程组合,这样,原来的教学班就可能无法维持,选课走班将会成为一个基本形式,同时,选课走班必然对教育资源提出数量和结构方面的新要求,也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承担生涯指导任务。

7.2走班排课

未来走班和分层教学将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的课程是,所有的人都上一样的课,但现在的改革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科目和课程的权利,自己来做排列组合,每个人都会有一张不一样的课表。

7.3分层教育

学生分层:

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结合教材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了然于胸。

教堂分层:

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打破行政班的限制,进行走班上课,教师也根据学生层次不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

例如

选科情况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421

406

256

341

分层情况

科目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A层人数

121

121

84

122

班额

3

3

2

3

评价分层: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

八、对我们的要求

8.1生涯规划系统

“选择性”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核心的价值需求之一,而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是很迷茫的,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仅有20.62%的受访者有明确喜欢的大学专业,还有29.92%的受访者没有喜欢的大学专业。

因此生涯规划系统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生入学时即可使用。

8.2选科系统

传统的行政班教学,学生课程固定,没有选课的必要,学校教务部门只需按要求排出课表即可。

分层教学实施后,学生情况不同,因此需要选科系统支持学生选科。

8.3分层排课管理系统

学生选科后,分层课程管理系统可以给每位学生进行排课,还可对学校教务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和安排,包括课程、课时、教室、课节时间、班级教室、教师安排、班主任安排、年级组长安排、备课组长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