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5531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docx

诗歌名家名篇鉴赏

陶渊明:

归园田居·陶渊明(八上)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主题】

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练习】

1.这首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结合本诗及《饮酒》一诗的内容说说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答:

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山野之间劳作、赏景。

生活虽清贫但是远离官场、远离纷乱的俗世,自由平静。

心灵淡泊宁静。

3..诗人在末句中所说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

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补充:

如何理解作者的“愿”?

含义+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八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就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的境界,请从一个角度赏析本句。

答:

这句诗中“见”字和“悠然”用得极好,诗人在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

“见”字写出了诗人随意、悠闲的心情,“悠然”则表现出了作者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句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和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用语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

3.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写的画面

答:

傍晚时分,林间的雾霭聚拢来,在夕阳的余晖中,山间景色显得愈加迷人。

归巢的鸟儿呼朋引伴的相伴归来。

4.结合《归园田居》和本诗,谈谈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答:

这句富有哲理,从字面来看是说这田园生活中含有人生的真谛,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

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

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5.如何理解“心远地自偏”?

答:

诗人虽身处“人境”但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就显得偏僻安静了。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七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意】

杨花随风飘落,杜鹃声声哀啼,听说你(王昌龄)被贬官,须过五溪到偏远的龙标去。

我将对你的牵挂之情寄予天上的明月,让它随风一直伴随你到夜郎西。

【主题】诗人借月抒怀,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的牵挂与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歌·李白(七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意】

半轮秋月悬挂在峨眉山巅,月影静静的倒影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之中。

在夜色中我从清溪驿出发,奔向三峡,将到渝州时,重重山峦阻隔,看不到你了。

多么思念你啊,峨嵋山的月亮。

【主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练习】

1.鉴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答:

这句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拟为友人,写诗人行江见月如见故人,当行至渝州的时候离乡已远,这一路伴人而行的故乡的月亮被高山阻隔而看不到了。

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七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意】

不知从哪儿传来了悠悠笛声,它在春风中飞遍了洛阳城。

仔细一听才知道这是一曲《折杨柳》,此时此刻,谁能不被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呢?

【主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练习】

1.鉴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

“柳”与“留”谐音,自古就有折柳赠别之习俗,而《折杨柳》又是表达送别时的哀怨感情的乐曲。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怀亲之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主题】此诗写诗人出蜀至荆门市所见两岸如画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练习】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诗句以游动的视觉写景物的变化。

“随”写出视野随船只的游动而变化,表现了景物的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写出平原的广阔无垠,视野开阔辽远。

“入”“流”写江水仿佛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表现了江水的奔涌浩荡,滚滚远去的景象。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展现了怎样的美丽画面?

请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下并作赏析。

答:

明月映入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下的明镜,天边云霞纷涌如同美丽的海市蜃楼。

运用比喻手法,把水中之月比作天上飞下来的明镜,把空中美丽的云霞比作海市蜃楼,描写黄昏江上美景,生动形象。

3.诗歌末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思念之情。

 

送友人·李白(八上)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意】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郭的北面,明净的溪水潺潺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像蓬草一样飘泊万里。

游子的心意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落日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主题】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

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抒发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练习】

1.用优美的语言描绘首联画面。

答: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郭的北面,明净的溪水潺潺地环绕着东城。

2.选取一角度,赏析首联。

答:

横、绕两个字用得贴切。

横,横卧的意思,描写了青山横卧在外城北面的景象,勾勒出青山的静态之景;绕,环绕的意思,描写了清澈的溪水围绕着东城流动的景象,体现了水的动态之景,这两句话写出了送别之地的青山秀水。

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巧用比喻,以“浮云”“落日”作比,以浮云的飘忽不定喻游子的心意,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喻故人之情,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4.尾联写“萧萧班马鸣”有何作用?

答:

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进一步衬托了离情别绪。

 

行路难·李白(八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本诗的中心句是哪句?

结合全诗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对未来仍怀有希望。

2.请从一个角度鉴赏“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答:

借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理想还在。

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重获重用、一展宏图的愿望。

3.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他满意于自己的隐居生活,在诗中借饮酒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宁静安详的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行路难》是李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的诗篇。

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酒再美诗人也无饮酒的兴致。

但诗人最终没有丧失积极进取之心,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希望。

4.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

答:

这句诗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慨之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八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意】

舍我而去的,昨日的时光已不可挽留;搅乱我心的,今日的时光令人多烦恼忧愁。

长风万里呀,送来了一队队秋雁,面对这美景啊,正好在高楼之上举杯酣饮。

从蓬莱文章到建安风骨,中间还有谢朓的文章,诗风清新秀丽。

都有满怀的豪壮放逸的心态,神思遨游,想要飞上青天,揽持明月的风流。

抽出宝刀想要砍断水流,水波却被激得更高,想要举杯饮酒解愁,却更添几分忧愁。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倒不如披散头发,乘小舟四处漂泊。

【主题】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2、谈谈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理解。

答:

这句用比喻手法,抽刀难以斩断愁思,举杯痛饮又难以消愁,虽然不能摆脱愁思羁绊,但以抽刀断水之喻又显其刚强自振,不甘自颓,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压抑人才、摧残个性的强烈愤慨。

 

月下独酌·李白(九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意】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主题】这首诗写明月、身影与自己“成三人”的情况,反映了诗人政治上失意的郁闷之情。

(诗人表面上看诗人自得其乐,可背后是无限的凄凉、孤寂)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意】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主题】

首二句追忆过去之盛,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时事丧乱凋敝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感慨。

【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

这句的意思是说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运用了以乐写哀的手法,“落花时节”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也指人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语言深沉含蓄。

“又”字则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这句话表达出一种时事丧乱凋敝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感慨。

2.杜甫的诗歌经常借自然之景抒发感伤时事之情,你还能再举出一例吗?

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望岳·杜甫(八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题】诗中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现诗人的远大抱负。

【练习】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人“望”中所见的壮美景色。

答:

望泰山,巍峨高耸。

像一把巨大的宝刀将阳光斩断,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明暗不同的景色。

那山顶的层层浮云使我心胸激荡,睁大眼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2.好的诗歌都精于炼字,请你说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中“钟”、“割”二字好在哪里?

答:

“钟”字含有拟人的意味,作者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既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割”字炼得极好,这里作者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朋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高峻挺拔,遮天蔽日的形象。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句诗又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

请你再写出一句其他诗歌中与之表达相同哲理的诗句。

答:

这句既写出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写出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补充:

“凌”字写出诗人居高临下,抒发凌云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坚定的决心和信念。

 

春望·杜甫(八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主题】表现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练习】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历来为世人称道,请你说说这句诗好在哪里?

答:

A此句以乐景写哀,情景交融的表达了诗人心中感时伤世的沉痛之情。

花开鸟啼本是使人赏心悦目的,但山河破碎、骨肉离散使诗人心中充满痛苦,以至于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心中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

花、鸟本无情,诗人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说春天的花朵也因感时而落泪,鸟儿也因恨别尔惊心,实际上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情景交融。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运用了细节描写,“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诗人苍老之快,而苍老的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主题】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矛盾:

他歌颂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他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主题】见练习1

【练习】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写出一句和它表达情感想相同的诗句。

答:

表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抒发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九下)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诗意】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父老乡亲,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著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一再的解释说:

“酒味为什麼淡薄,是由於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孩儿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生活里,领受你们深厚的情谊,真是惭愧啊!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甚。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形。

揭露出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表达了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和对动荡时局的悲叹。

 

登 楼·杜甫(九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诗意】

值此国家多灾多难之时,客居异乡的诗人登楼观览。

眼前虽是繁花似锦,诗人却无心赏玩,反而触境伤情。

锦江两岸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古往今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变幻不定。

大唐王朝如天上的北极星一样不会改变,西方的强敌吐蕃莫再徒劳侵扰。

可叹后主刘禅那样的无能的君主竟还在庙中享受祭祀,日暮之时我姑且吟唱梁甫吟。

【主题】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灾难的沉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练习】

1.描写颔联所展示的画面,并分析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

锦江两岸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古往今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变幻不定。

这两句借景抒情,“天地”囊括宇宙,有空间感;“古今”包含历史变迁,有时间感,此句兼顾失控,超越了一般的写景,使诗意境开阔,也传达出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关怀之情。

2.从尾联中“聊”字中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借古讽今)

答:

“聊”是姑且的意思。

诗人慨叹:

可叹那昏君刘后主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据祠庙,所不同的是,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

诗人在当时的时局下苦无报国之路,只能吟诗聊以自慰。

表现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伤感之情。

 

王维:

竹里馆·王维(七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意】

我独处在幽深的竹林,弹琴啸歌,好不快乐。

无人知晓,却有一轮明月当头,相伴清夜。

【主题】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练习】

1.自选角度鉴赏本诗。

答: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2.作者在对自然的叙写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答: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鉴赏“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一句

答:

这句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写诗人在幽深宁静的竹林里独自弹琴啸歌,以琴声歌声衬托出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使至塞上·王维(八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边疆将士之事。

诗中既描写了边塞壮美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练习】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请作简要分析。

答: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写自己此次出使之事,既言事又写景,生动形象的表达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2.王维的诗歌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色,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用你的语言再现这壮阔苍凉的景色,写在下面。

答:

在那辽阔无边的荒漠中,烽火台上燃起了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黄河杳无尽头,圆圆的落日静静的居于天边,闪耀着余晖。

3.近代学者王国维盛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千古壮观”之句,仔细品味这联诗试着说说王国维给予这句诗极高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句中哪些字特别富有表现力?

答:

这句以传神的笔墨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视野开阔,意境雄浑。

用笔简洁却意蕴无穷,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句精于炼字,“直”字、“圆”字用得好,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之中一缕白烟直上九霄,苍茫的沙漠,黄河横亘其间,长河之上是一轮圆圆的落日,诗歌以烽烟之直、落日之圆突出大漠的辽阔无边、空旷荒凉。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八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意】

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边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翠色欲滴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关切。

【练习】

1.请展开“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包含的画面并赏析此句

画面:

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边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翠色欲滴。

赏析:

句中写春雨霏霏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气氛。

“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这里用柳色象征送别。

这个句子通过清新明丽的写景,渲染离愁别绪,蕴含依依惜别之情。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七上)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主题】描写西湖早春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练习】

1.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地点)早春(季节)的景色,诗中能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早莺、新燕、浅草等。

2.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早春画面。

答:

湖中春水初生几乎与岸平。

远远的天边白云低垂,与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

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枝头歌唱鸣叫,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

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缭乱,新生的小草嫩嫩的、浅浅的,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3.“争”字和“啄”字好在哪里?

试分析。

答:

“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

这两个词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4.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结合语句简要分析。

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运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早春美丽景色。

“争”字具有拟人的意味,写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鸣叫,“啄”字则写出新来的燕子在湖边衔泥筑巢忙忙碌碌的景象,表现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观刈麦·白居易(九上)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今日不能忘。

【诗意】

种田的人家很少有闲着的时候,五月农民们最是繁忙。

夜里刮起南风,麦子被风吹黄了覆盖在田埂上。

妇女们挑着盛满食物的竹筐,小孩子提着装着汤水的壶,去给在南山岗田地里劳动的青壮年送饭。

农民们在麦田里埋头割麦子,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有一个贫苦妇人抱着孩子在他们身旁,右手拿着捡来的麦穗,左臂挎着破竹筐。

听她跟别人说话,我为她悲伤不已。

她说她家的田地为缴纳赋税全都卖光了,只有靠捡这麦穗来充饥。

现在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从来不种田养桑。

每年俸禄三百石米,到了年尾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我心里十分惭愧,一天到晚念念不忘。

【主题】

内容:

炎炎赤日下,丁壮妇孺在辛勤劳作;因租税繁重而家田“输尽”的贫妇,在捡拾别人丢下的麦穗。

面对这一画面使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

主旨:

诗词表现了人民劳动的艰苦、生活的贫困,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自己不事农桑而俸禄优厚的内疚。

【练习】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