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511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docx

肢体经络疾病讲稿

 

第七章肢体经络疾病讲稿

 

中医学院

董秋梅

2007.6

概述

肢体即四肢和外在的躯体,与经络相连具有防御外邪,保护内在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在生理上以通利为顺,在病理上因郁滞或失养而为病。

本篇涉及的疾病范围较广,本章仅就痹证、痉证、痿证、颤证、腰痛进行讲解,其他相关疾病已在相关章节中论述。

 

第一节痹证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痹证的一般概念及特征辨病诊查知识。

2.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转归。

3.掌握痹证的诊断要点,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

4.掌握痹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熟悉有毒类中药和虫类搜风通络药物的使用。

 

一、概说:

1.定义: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炎等疾病相关,常见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2.历代沿革: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如《素问·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分。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阐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入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二、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正虚卫外不固是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证发生的外在条件。

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一)病因

 1.感受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

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

 2.劳逸不当:

劳欲过度,激烈活动后感邪。

 3.久病体虚:

老年体虚,病后、产后气血不足。

  4.饮食不节

  

(二)病机

   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肢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感受风寒湿邪,易从阳化热,而成为风湿热痹。

阳气虚衰者,寒自内生,复感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成为风寒湿痹。

   痰浊、瘀血、水湿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邪痹经脉,脉道阻滞,迁延不愈,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

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酿成痰浊瘀血。

痰瘀水湿可相互影响,兼夹转化,如湿聚为痰,血滞为瘀,痰可碍血,瘀能化水,痰瘀水湿互结,旧病新邪胶着,而致病程缠绵,顽固不愈。

   病初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痹证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

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

 三、诊断

  

(一)诊断依据

       1 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2 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二)病证鉴别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经络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四、相关检查

   病变相关部位的骨关节X线和CT等。

实验室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尿酸盐以及关节镜等检查,有助于西医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电图、有关血清酶及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检查可提示痹证是否内舍入心。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痹证的辨证,一是要辨邪气的偏盛,二是要辨别虚实。

临床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病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痛,肌肤焮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痛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等为瘀。

一般说来,痹证新发,风、寒、湿、热之邪明显者为实;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脏腑,肝肾不足为虚;病程缠绵,日久不愈,常为痰瘀互结,肝肾亏虚之虚实夹杂证。

  

(二)治疗原则

   痹病以风、寒、湿、热、瘀痹阻气血为基本病机,其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痹证的治疗,还宜重视养血活血,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补肝肾、益气血是常用之法。

  (三)分证论治

    1 风寒湿痹

  

(1)行痹

   症状: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缓。

   病机概要:

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法: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

防风汤加减。

    常用药:

防风、麻黄、桂枝、葛根祛风散寒,解肌通络止痛;当归养血活血通络;茯苓、生姜、大枣、甘草健脾渗湿,调和营卫。

  

(2)痛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时有肌肉酸楚疼痛。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病机概要:

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

乌头汤加减。

   加减:

若寒湿甚者,制川乌可改用生川乌或生草乌;关节发凉,疼痛剧烈,遇冷更甚,加附子、细辛、桂枝、干姜、全当归,温经散寒,通脉止痛。

  (3)着痹

   症状: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胸皖痞闷,食少纳呆,大便不爽。

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概要: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

薏苡仁汤加减。

   加减:

若关节胀痛甚者,加萆榭、木通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豨莶草以祛风通络。

   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的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

   2. 风湿热痹

   症状:

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尿黄,便干等全身症状。

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病机概要:

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前方以清热宣痹为主,适用于风湿热痹,热象明显者;后方重在清热利湿,宣痹通络,适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疼痛明显者。

     加减:

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紫草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3.痰瘀痹阻证

   症状:

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病机概要:

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治法: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

双合汤加减。

      加减:

瘀血明显,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活动不利,舌质紫暗,脉涩,可加莪术、三七、地鳖虫;痰瘀互结,疼痛不已者,加穿山甲、白花蛇、全蝎、蜈蚣、地龙搜剔络道。

   4.肝肾两虚证

   症状: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形体消瘦。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病机概要:

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法: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代表方:

补血荣筋丸加减。

      各型痹证日久迁延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见有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汗疲乏,肌肉萎缩,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可选用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蠲痹和络。

   痹证常缠绵难愈,需长期治疗,可将药物做成膏剂、丸剂、散剂、冲剂、胶囊、酒剂等,便于病人持久服药。

除内服药物治疗外,可配合针灸、推拿、膏药外敷,温热疗法、光线疗法、体育疗法等也有较好疗效。

   六、结语:

  

(一)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感受外邪及饮食、外伤为引发本病的基本因素,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肌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

  

(二)痹证日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

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三)临床辨证应根据热象之有无,首先辨清风寒湿痹与热痹。

风寒湿痹中,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

  (四)其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和舒经通络为大法。

病久耗伤气血,则注意调气养血,补益肝肾;痰瘀相结,当化痰行瘀,畅达经络;若寒热并存,虚实夹杂者,当明辨标本虚实而兼顾之。

  (五)本病预后与感邪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治疗是否及时以及病后颐养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痹证初发,正气尚未大虚,病邪轻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痊愈。

若虽初发而感邪深重,或痹证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往往可使病邪深入,由肌肤而渐至筋骨脉络,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七、临证备要:

  

(一)止痛药物应用:

肢体关节疼痛是痹症的一个突出症状,其病机为经脉闭阻不通或筋脉失养,即所谓“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临证当根椐“标本虚实兼治”原则,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祛风散寒止痛:

适用于外感风寒之邪,痹阻经脉而致关节疼痛,通过辛温发散,温经散寒,达到祛邪通脉止痛作用,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白芷、威灵仙、秦艽、细辛、川椒、桂枝等,祛风药物能发汗祛湿,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伤阴耗血,用药当中病即止,阴血不足者当慎用或禁用。

清热消肿止痛:

主要适用于湿热蕴结,痹阻经络,流注关节,或热毒炽盛,脏腑气机失宣,热壅血瘀,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等,通过清热解毒药物袪除热毒之邪,达到祛邪止痛目的,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泽泻、萆薢、木防己等,此类药物多苦寒,有伤阳败胃之弊,脾胃虚寒者当慎用。

活血化瘀止痛:

主要适用于瘀血阻滞筋脉引起关节疼痛,常用药物如丹参、红花、赤芍、三七、川芎、三棱、莪术、桃仁、水蛭等,此类药物易耗血动血,有出血倾向者当慎用。

补虚止痛:

适应于痹证日久,阴虚血少,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常用药物如鸡血藤、当归、熟地、丹参、芍药、甘草等,此类药物多属甘味滋补之品,有腻滞脾胃,妨碍脾胃运化之弊,对正虚有邪者,也当慎用。

搜风止痛:

适用于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多用虫类搜风止痛药物,深入隧络,攻剔痼结之痰瘀,以通经达络止痛,常用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等,这些药物多偏辛温,作用较猛,也有一定毒性,故用量不可太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其中全蝎、蜈蚣二味可焙干研末吞服,既可减少药物用量,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二)辨病位用药:

辨病位用药是根椐痹证的病位不同,在辨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痹在上肢可选用片姜黄、羌活、桂枝以通经达络,祛风胜湿;

下肢疼痛者可选用独活、川牛膝、木瓜以引药下行;

痹证累及颈椎,出现颈部僵硬不适,疼痛,左右前后活动受限者,可选用葛根、伸筋草、桂枝、羌活以舒筋通络,祛风止痛;

痹证腰部疼痛、僵硬,弯腰活动受限者,可选用桑寄生、杜仲、巴戟天、淫羊藿、蟅虫以补肾、强腰、化瘀止痛;

痹证两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猫爪草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痹证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灼热者,可选用土贝母、猫眼草、蜂房、威灵仙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三)附子、乌头等剧毒药的使用

在痹证的治疗中,风寒湿痹疼痛剧烈者,常用附子、川乌、草乌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药物,此类药物生用毒性大,须经炮制。

应用这些药物时,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适量为度,不可久服。

应用时可文火久煎,或与甘草同煎有缓解毒性作用。

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恶心、脉迟等中毒反应,即应停服,并用绿豆甘草汤频饮,无效或危重者,按药物中毒急救处理。

  十、复习思考题:

1.痹证和痿证如何鉴别。

2.痹证辨证要点及治疗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二节痉证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痉证的临床特征、痉证为疾病的临床危重表现及其转归预后。

2.熟悉痉证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与痫病、中风等病证的鉴别。

3.掌握痉证的辨证论治。

 

   一、概说:

1.定义: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一种病证。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2.历代沿革:

  《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痉候》描述痉证的症状为“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

朱丹溪《医学明理·痉门论》指出:

“方书皆谓感受风湿而致,多用风药,予细详之,恐仍未备,当作气血内虚,外物干之所致。

”认为痉证也可以由于气血亏虚所致。

张景岳《景岳全书·痉证》说:

“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挛僵仆者,皆是此证。

”强调阴虚精血亏损致痉。

清代,对痉证的认识日趋完善,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

   中医学里尚有“瘛疭”一证,瘛,即抽搐。

清·张璐《张氏医通·瘛疭》说:

“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吴鞠通《温病条辨·痉病瘛疭总论》中又说:

“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抽愵,古人所谓瘛也。

”可见瘛疭既可为痉证的症状之一,也可单独出现而为病。

  二、病因病机:

  痉证的病因病机,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

外感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而致痉。

内伤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亢阳化风而致痉,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痉。

 

(一)病因

   1 感受外邪

  外感风、寒、湿或温热之邪,或寒邪郁而化热。

   2 久病过劳

   久病不愈,先天禀赋不足。

   3 误治或失治

   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

  

(二)病机

   痉证病在筋脉,属肝所主,筋脉有约束联系和保护骨节肌肉的作用,其依赖肝血的濡养而保持刚柔相兼之性。

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太过,失却柔和之性,则发为痉证。

病变脏腑除肝之外,尚与心、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痉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实者为邪气盛。

外感风、寒、湿、热致痉者,病理性质以实为主。

内伤久病、误治失治所致者病理性质以虚为主。

邪气往往伤正,常呈虚实夹杂。

   痉证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阴虚血少,筋脉失养。

外感因风、寒、湿邪壅阻经络,气血不运,阴血不得濡养筋脉;或热盛伤津,阴血亏乏,筋脉失于濡养。

内伤由亡血、过汗、误治失治,或久病伤正,导致阴血亏少,筋脉失养,发为痉证。

   本证预后由于病因不同,差异甚大。

一般而言,危重者多,如救治不当,可以危及生命,或后遗头痛、呆痴、痫证诸疾。

  五、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

   2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谵语等意识障碍。

   3 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二)病证鉴别

   1 痉证与痫证

   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大发作的特点为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

鉴别要点是:

痫证多为突然发病,其抽搐、痉挛症状发作片刻可自行缓解,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呈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痉证多有发热、头痛等伴发症状。

    2 痉证与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厥证以四肢逆冷,无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

   

      3 痉证与中风

   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表现为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为主要特点。

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无偏瘫症状为临床特点。

   4 痉证与颤证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多呈持续性,无发热、神昏等症状。

痉证肢体抽搐幅度大,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

    5  痉证与破伤风

   破伤风古称“金疮痉”,现属外科疾病范畴。

因金疮破伤,伤口不洁,感受风度之邪致痉,临床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发痉多始于头面部,肌肉痉挛,口噤,苦笑面容,逐渐延及四肢或全身,病前有金疮破伤,伤口不洁病史,可与痉证鉴别。

  (三)相关检查

   痉证项背强急较甚者多与西医学中的脑膜刺激征相似。

临证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感染性疾病可行学常规、细菌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的性质。

进行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一般内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

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部位与病变性质。

   六、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临床辨证中,首先要根据痉证的特征,确定病人是属于外感致痉,还是内伤致痉。

外感致痉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可无恶寒,但必有发热。

内伤发痉则多无恶寒发热。

 2辨虚证与实证

 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

实证多由外感或瘀血、痰浊所致。

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休时止,神疲倦怠,多属虚证。

虚证多由内伤所致气血津液不足。

(二)治疗原则

 痉证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治标应针药并施,舒筋解痉。

病势较缓则治其本,治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

(三)证治分类

  1 邪壅经络证

 症状:

头颈疼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病机概要:

风寒湿邪侵于机表,壅滞经络。

 治法: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

羌活胜湿汤加减。

本方有祛风、散寒、燥湿、解肌和营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阻滞经脉,四肢抽搐,项强头痛。

  加减:

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以葛根汤为主方,葛根、麻黄、桂枝、生姜温经散寒,解肌止痉;芍药、甘草、大枣酸甘缓急,调和营卫。

 若风邪偏盛,项背强急,发热不恶寒,汗出,头痛者,以栝楼桂枝汤为主方,方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栝楼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

 若湿邪偏盛,筋脉拘急,胸脘痞闷,身热,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用三仁汤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清热化湿,通经和络。

 2 肝经热盛证

 症状:

高热头痛,口噤蚧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神志不清。

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病机概要:

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和。

 治法:

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代表方:

羚羊钩藤汤加减。

本方有平肝熄风,清热止痉作用,适用于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

 加减:

若口苦苔黄,加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热,泻肝火;口干渴甚者,加生石膏、花粉、麦冬以甘寒清热生津止渴;痉证反复发作,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衣,熄风止痉;神昏痉厥者,选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或紫雪丹。

3 阳明热盛证

症状: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机概要:

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治法:

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代表方: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前方清泄阳明实热,后方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二方和用有泄热通腑,存阴止痉作用,适用于阳明热盛,热结阴亏痉证。

4 心营热盛证

症状: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口渴不欲饮,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

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病机概要:

热入心营,扰动神明,灼伤阴津,筋脉失养。

治法: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代表方:

清营汤加减。

本方有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养阴作用,适用于温邪传营,热伤营阴证。

 加减:

本证为心营热盛致痉,临证时辨其营血热毒深浅轻重,可分别选用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神犀丹化裁;若肢体抽搐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气短汗出,舌淡,脉细弱,证属亡阳脱证,当予急服独参汤、生脉散。

 5 痰浊阻滞证

症状: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

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病机概要:

痰浊中阻,上蒙清窍,经络阻塞,筋脉失养。

治法:

豁痰开窍,息风止痉。

代表方:

导痰汤加减。

本方有运脾豁痰作用。

适用于脾不化湿,痰浊壅阳证。

加减:

若言语不利者,加白芥子、远志以祛痰开窍醒神。

 6 阴血亏虚证

 症状:

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脚弓反张。

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病机概要:

失血或伤津,阴血亏耗,筋脉失养。

治法:

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代表方: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前方以补血为主,用治血虚血滞,筋脉失养证;后方滋液育阴,柔肝熄风,适用于热灼真阴,阴血亏虚,虚风内动证。

  七、预防调护:

1.重视劳逸结合,慎防感染。

2.对痉证先兆症状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痉证发病前往往有先兆表现,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如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