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752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docx

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

  

2019年寿县一中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

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

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

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

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

《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风格补充】

1.三曹--苍凉雄健。

2.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

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

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

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

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

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

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7.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

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诗。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

其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

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

诗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

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诗风平白清新。

12.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

诗风含蓄绰约。

13.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贾岛--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张九龄--委婉蕴藉。

16.韦应物--清新典雅。

17.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8.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19.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20.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21.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22.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23.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5.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26.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27.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

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8.杨万里--词风新鲜活泼。

29.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

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

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

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

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

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

物--情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

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

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

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

“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

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

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

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

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

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

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

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

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

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

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

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

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

“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

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