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5485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docx

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课件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1-05

存在

主要

问题

临床医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材料中缺定期评价

抽查医师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不熟练

改善前:

临床医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材料中缺定期评价

抽查医师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不熟练

实施:

加强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考核后的分析内容

加强医生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的学习

预期效果与改进:

要求全科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考核后的分析内容并记录在案

严把开展高风险操作医师资格评价关,做到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检查:

科室应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训,并完善培训记录和培训资料。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危急值相关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1-05

存在

主要

问题

有1例病人检验数据报告人中只登记工号,无姓名。

改善前:

危急值管理制度已执行基本到位,但有1例病人检验数据报告人中只登记工号,无姓名。

实施:

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学习,报告人要求记录姓名

预期效果与改进:

要求全科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考核后的分析内容并记录在案

严把开展高风险操作医师资格评价关,做到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检查:

科室应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训,并完善培训记录和培训资料。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合理用血,保障输血过程治疗安全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1-19

存在

主要

问题

1输血指征放大

2缺紧急输血预案

3输血记录不详细

改善前:

科室输血管理混乱,输血指征不规范,无相应管理制度。

实施:

1建立健全输血制度

2加强输血记录学习

3严格控制输血指征

预期效果与改进:

1学习输血指征及输血前后评价。

2建立及学习紧急用血预案

3规范输血记录

检查:

整改落实后,输血管理有了显著提高。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手术病人管理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3-19

存在

主要

问题

①缺术前讨论(320886)

②Ⅱ类手术切口预防使用抗生素时机不合适,术前未用(320886)

改善前:

对术前讨论缺乏相关制度。

围手术期抗生素管理不恰当。

实施:

组织学习《术前讨论制度》,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管理,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完成手术相关各种记录,杜绝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检查:

已组织学习,并按照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3-30

存在

主要

问题

1、危重讨论记录过简、不规范。

2、交接班记录不规范,有漏交班。

改善前:

危重讨论记录过简、不规范。

交接班记录不规范,有漏交班。

实施:

组织学习《危重病人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

按危重疑难讨论、手术讨论制度要求组织讨论。

预期效果与改进:

根据值班表追查漏交接记录医生及时补上;以后交接班记录及危重死亡疑难病例讨论按制度执行。

检查:

已按整改意见组织学习、培训,并按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4-22

存在

主要

问题

1科室规范与指南内容部分与本科室现开展项目不符

2科室有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资料,但无考试材料。

3抽查5名医师,对操作规范掌握不全面

改善前:

科室规范与指南内容部分与本科室现开展项目不符

科室有开展业务学习、培训资料,但无考试材料。

抽查5名医师,对操作规范掌握不全面

实施:

根据本科室情况,结合本科室业务现实,落实规范与指南内容。

增加业务培训考试内容

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操作规范的教育工作。

预期效果与改进:

完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指南

定期开展各项业务学习和考核工作

树立良好的医疗程序,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检查:

对科室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欠缺更新。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患者的合法权益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4-25

存在

主要

问题

1检查医患沟通表,有患者签名,但无沟通时间及沟通内容。

2手术签字中,未有明显提示出替代治疗方案。

3对患者的隐私及民族习惯的知晓率较低。

改善前:

检查医患沟通表,有患者签名,但无沟通时间及沟通内容。

手术签字中,未有明显提示出替代治疗方案。

对患者的隐私及民族习惯的知晓率较低。

实施:

仅有患者签名,但无沟通时间及沟通内容的沟通记录,被视为无效沟通。

明确手术告知前要向患者说明替代治疗方案

加强对患者合法权益的内容学习工作

预期效果与改进:

早会期间,加强对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学习

加强替代治疗的方案执行

杜绝无效沟通事件,已经发现,全科批评。

检查:

科室在签字及有效沟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临床路径的单病种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4-25

存在

主要

问题

患者出单病种路径率高,住院天数超过国家临床路径天数,高耗材和自费费用控制合理,抗生素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制度执行。

改善前:

单病种出径率较高

实施:

提高科室医疗服务水平,减少患者自动出院及转上级医院治疗。

严格按照病人的准入制度。

预期效果与改进:

提高科室医疗服务水平,减少患者自动出院及转上级医院治疗。

严格按照病人的准入制度。

检查:

长效整改,需长时间观察方可总结。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转科转诊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4-25

存在

主要

问题

1科室有完善的转科、转诊制度

2对转诊病人记录不详细

3转诊病人缺乏与被转医院的联系

改善前:

科室有完善的转科、转诊制度

对转诊病人记录不详细

转诊病人缺乏与被转医院的联系

实施:

加强及完善科室的转诊相关制度

预期效果与改进:

建立、健全科室的转诊患者记录工作。

与上级医院及时沟通,做好转诊患者随访工作。

检查:

已按整改措施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6-02

存在

主要

问题

抗生素分线管理不到位,限制性抗生素使用率达100%,超过医院标准,预防感染抗生素使用档次高(18床赵金才25床韦成立)

预防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长(48床刘永勤25床韦成立)

改善前: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限制性抗生素使用率过高,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

实施:

加强抗生素使用方面培训,学习相关法规,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诊疗行为。

预期效果与改进:

科室认真做自查工作,及时纠正,对经管医师进行教育工作。

检查:

已按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与诊疗指南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7-22

存在

主要

问题

科室需根据本学科发展情况,做出该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更新内容

手术医师有未规范手术级别限制现象

抽查5名医师,对临床操作与操作规范有出入

改善前:

科室需根据本学科发展情况,做出该学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更新内容

手术医师有未规范手术级别限制现象

抽查5名医师,对临床操作与操作规范有出入

实施:

科室根据该科室情况,做出更新内容

规范手术级别限制,不得越级手术

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操作规范,使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方便性、安全性

预期效果与改进:

科室根据医师掌握情况,在有合适病人情况下,逐一考试,要求人人掌握

根据科室开展新业务情况,制定新的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诊断指南

规范科室手术类别

检查:

整改措施已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危急值相关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7-25

存在

主要

问题

医师在处理危急值后,未有复查

科室缺乏对危急值管理的总结性分析

科室无更新危急值数据

改善前:

医师在处理危急值后,未有复查

科室缺乏对危急值管理的总结性分析

科室无更新危急值数据

实施:

加强对危急值制度的管理

对危急值管理加强分析,深化提高医疗质量

时时关注危急值数据变更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对危急值制度的管理

对危急值实行阶段性分析、总结、找出共性

对危急值数据更新,以医院下发文件为主,暂无更新

检查:

整改措施已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医嘱相关制度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7-25

存在

主要

问题

各级医师对医嘱制度的知晓度不高,对具体要求不详细,对口头医嘱的执行流程掌握不清晰

处方核对缺少规范性的复核、监察材料易出现有问题处方,超剂量处方

改善前:

各级医师对医嘱制度的知晓度不高,对具体要求不详细,对口头医嘱的执行流程掌握不清晰

处方核对缺少规范性的复核、监察材料易出现有问题处方,超剂量处方

实施:

护理人员,医生加强对医嘱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对处方书写和用药指南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核不及格的医生,科室给予提醒和重新考核

预期效果与改进:

预计医嘱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将有大幅度提高,提高医疗质量。

检查:

整改措施已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关于患者安全的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7-25

存在

主要

问题

患者在送达术前准备室或手术室前,科室都已标记手术部位,但在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上有不规范的地方。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路,患者去向方面核查不规范。

改善前:

患者在送达术前准备室或手术室前,科室都已标记手术部位,但在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上有不规范的地方。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路,患者去向方面核查不规范。

实施:

加强科室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相关知识的学习

加强对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患者去向的核查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科室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相关知识的学习

我科规定,术后必须有手术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ICU等其他场所

检查:

整改措施已完善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7-01

存在

主要

问题

交接班记录过于简单有漏交班现象

改善前:

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完善

实施:

组织学习阜阳市人民医院《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

按《交接班制度》要求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写好交接班记录。

预期效果与改进:

组织学习医院核心制度,按要求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工作,内容全面详实,突出重点。

检查:

整改措施已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运行病历的质量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9-22

存在

主要

问题

上级医师查房不能及时完成(1096422)

入院诊断不能及时完成(1094410)

无手术风险评估(1096422)

改善前:

上级医师查房不能及时完成(1096422)

入院诊断不能及时完成(1094410)

无手术风险评估(1096422)

实施:

组织学习《病历书写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师及时、完整、准确地完成病历和各种记录。

加强病历书写规范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向各级医师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科室加强自查工作。

预期效果与改进:

组织学习《病历书写规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师及时、完整、准确地完成病历和各种记录。

加强病历书写规范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向各级医师强调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科室加强自查工作。

检查:

已按增改意见组织学习、培训,并根据增改措施进行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病历质量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09-30

存在

主要

问题

首页有空格(319382)

现病史记录啰嗦不简洁(319153)

体检腹部无包块后面模板未删除(319382)

首程中诊断依据内容过多无重点(319153)

辅助检查异常病程无记录(319382319153)

调整医嘱病程中无记录(319382)

改善前:

首页有空格(319382)现病史记录啰嗦不简洁(319153)体检腹部无包块后面模板未删除(319382)首程中诊断依据内容过多无重点(319153)辅助检查异常病程无记录(319382319153)调整医嘱病程中无记录(319382)

实施:

组织学习强化培训《病历书写规范》

向各级医师强调病历书写重要性,反复告知医疗文书的法律效应,增强医疗医患意识,避免重要医疗活动病程无反应

加强病历质量的自查活动

预期效果与改进:

由于我科现状,一线医师均为近2年分配到岗,对病历书写的重要性及法律效应,医务人员免责,减少医疗纠纷重要性意识不够,科室在每天交班时间反复强化培训。

检查:

已按整改措施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输血病人管理,合理用药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06

存在

主要

问题

交接班记录不规范

三级查房制度执行不到位

输血指征掌握不严(319382)

未记录输血指征(319153)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素剂量大(319382319153),时间长(319382)

抗感染治疗联合使用抗菌素无病原学检查(319153)

改善前:

交接班记录不规范

三级查房制度执行不到位

输血指征掌握不严(319382)

未记录输血指征(319153)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素剂量大(319382319153),时间长(319382)

抗感染治疗联合使用抗菌素无病原学检查(319153)

实施:

组织学习医院核心制度,组织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申请制度》等法规制度

科主任加强监管强化培训,把各项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科主任查房中重点监督抗菌素使用,监管到位

预期效果与改进:

我科无主治医生,故仅有科主任和住院医师查房,故三级查房制度受限。

输血患者为颅脑复合伤患者,在骨科时下达输血医嘱。

检查:

已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学习,培训及改进。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紧急替代程序与履职考核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24

存在

主要

问题

科室有紧急替代程序,但人员知晓率不高

缺乏科室记录与评价

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等

改善前:

科室有紧急替代程序,但人员知晓率不高

缺乏科室记录与评价

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的应急预案处理程序等

实施:

加强学习紧急替代程序制度

建立科室考核记录与评价及其他相关文件,同时安排学习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学习紧急替代程序制度

建立科室考核记录与评价及其他相关文件,同时安排学习

检查:

已按整改措施加以整改。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24

存在

主要

问题

对医疗安全隐患事件,未有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卡

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分析及总结

改善前:

对医疗安全隐患事件,未有及时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卡

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无分析及总结

实施:

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需加强上报管理工作,重抓时效性。

预期效果与改进:

预计通过整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得以完善及标准实行,对医疗安全加以巩固。

检查:

增改已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24

存在

主要

问题

麻醉实施前,对静脉通路建立情况,皮肤是否完整,体内植入物,影像学检查治疗核查不规范

手术开始前,对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核查不规范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患者去向核查不规范

改善前:

麻醉实施前,对静脉通路建立情况,皮肤是否完整,体内植入物,影像学检查治疗核查不规范

手术开始前,对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核查不规范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患者去向核查不规范

实施:

要求加强三步安全核查实施情况,若无改善,给予停止手术。

对多次出现问题的医师,给予降低手术级别处理。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三步安全核查工作

提高对手术安全核查的认识

要求手术医师手术期间,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工作

检查:

整改后,手术核查工作有了明显提高。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医疗质量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24

存在

主要

问题

交班医师缺少签名

各种核心制度登记表均存在代签情况

交班记录过于简单

手术分级登记本登记不全

改善前:

交班医师缺少签名

各种核心制度登记表均存在代签情况

交班记录过于简单

手术分级登记本登记不全

实施:

加强对核心制度的全科学习和培训

科室建立普通交班,疑难危重病人交班两套交班,提高交班质量,规范科室交接班

运行病历中对知情同意书等缺少签名的,要求立刻补签,杜绝以后类似事件发生。

预期效果与改进:

早会期间,加强及贯彻院核心制度的学习

规范交接班制度

运行病历彻底检查签名情况

检查:

已按整改措施落实。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0-13

存在

主要

问题

临床医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材料中缺定期评价

抽查医师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不熟练

改善前:

临床医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业务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培训材料中缺定期评价

抽查医师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不熟练

实施:

加强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考核后的分析内容

加强医生对操作规范及诊疗指南的学习

预期效果与改进:

要求全科临床医师严格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诊疗指南》

科室开展的业务学习采取多种形式,注意考核后的分析内容并记录在案

严把开展高风险操作医师资格评价关,做到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

检查:

科室应加强对全科医师的培训,并完善培训记录和培训资料。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危急值相关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1-22

存在

主要

问题

有1例病人检验数据报告人中只登记工号,无姓名。

改善前:

危急值管理制度已执行基本到位,但有1例病人检验数据报告人中只登记工号,无姓名。

实施:

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学习,报告人要求记录姓名

预期效果与改进:

组织全科人员再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接收人要主动询问报告人的工号,姓名,并详细登记。

检查:

整改措施已规范。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医疗质量检查机住院诊疗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2-19

存在

主要

问题

1医务人员对医疗技术管理知晓率低

2医疗技术分级分类有制度,无授权

3肠外营养使用过长

4缺肿瘤化疗规范

改善前:

1医务人员对医疗技术管理知晓率低

2医疗技术分级分类有制度,无授权

3肠外营养使用过长

④缺肿瘤化疗规范

实施:

1加大对医疗技术管理的学习任务

2规范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里制度

3规范肠外营养使用

4增加化疗规范,并安排学习

预期效果与改进:

1加大对医疗技术管理的学习任务

2规范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里制度

3规范肠外营养使用

④增加化疗规范,并安排学习

检查:

整改措施落实完善。

外科医疗质量安全监察与管理

持续性改进

项目名称

病历病案专项检查

检查反馈时间

2013-12-19

存在

主要

问题

1住院病案首页缺乏(电子病案,未及时打印)。

2三级医师查房内容空洞

3阳性辅助检查未写在病程中

4住院超过30天病人,病历中无评价及分析

改善前:

1住院病案首页缺乏(电子病案,未及时打印)。

2三级医师查房内容空洞

3阳性辅助检查未写在病程中

④住院超过30天病人,病历中无评价及分析

实施:

加强对病历质量的监督,严格执行科一级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规范完成病历书写,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病历认真审核。

预期效果与改进:

加强病历质量的监督,规范及贯彻病历书写规范。

检查:

整改后,病历质量有明显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