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438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docx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

 

****苏文德

学校: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

摘要:

曹禺的出现在中国话剧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他的《雷雨》是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无论在人物形象、大型化的结构、戏剧语言等方面的创造上,他所达到的水平,都高于过去的剧作家,把我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雷雨》的戏剧艺术,希望对此作品及其曹禺的戏剧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

曹禺;《雷雨》;戏剧艺术;话剧

一、艺术风格

《雷雨》是一部思想进步、艺术独创的名著。

它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情节生动、丰富、紧张。

第三,语言简练、舍蓄,富有戏剧性;台词有力.富有动作性:

人物诗言鲜明.富有音乐性。

1.1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雷雨》的艺术风格渗透在人物塑造上,是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赋予人物以浓厚的抒情色彩。

作家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严格遵循着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逻辑.写出了人物的行为、发展和结局。

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有多么激烈紧张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

《雷雨》中的人物是鲜明而复杂的。

中心人物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而自私的表现,而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个“下人”就是自己当年的侍萍时,他不是激动,而是紧张,惊慌失措,是软硬兼施,金钱收买,彻底的决绝,没有任何的旧情可念,。

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专横和冷酷。

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残酷与罪恶。

从序幕到结局,周朴园始终贯穿、促成整个冲突、悲剧的产生、发展;而至最后保持清醒的状态承受悲剧的,也是周朴园。

从家庭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周朴园的罪恶得到了全面的彻底的揭露。

曹禺先生说过“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蘩漪。

”蘩漪的本意便是猛浪。

蘩漪最具“雷雨式”特点,她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是“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的痛苦最深,渴望最强,热烈地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爱情的生活。

曹禺先生没有说错,蘩漪就像夏天的雷和雨,敢恨敢爱,得不到她宁愿让雷劈死。

不顾一切地爱,不顾一切地恨,不顾一切地报复,始终处在各种冲突的中心,始终与作品的气氛一致,所以她是个悲剧,她不可能不是悲剧,她太刚烈了,太要强了。

她的激愤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她的热情象浇不灭的火,但上帝偏要她生长在枯干的砂上,于是窒息的环境迫使她变得性情乖戾,乃至变态。

对于周冲,曹禺一方面把他藏在理想的堡垒里,他对家庭,对社会,以至于对爱情有许多憧憬和幻想:

另一方面,他又不了解家庭,不了解社会,不了解爱情,“他只有一重一重的幻想,需要现实的重锤来一次次敲醒他的梦”。

在喝药那一景,他才认识到父亲的专横;在鲁大海的侮辱中,他才发现兄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母亲让他阻止周萍和四凤出逃时,他才发现母亲并非他想象中的母亲,最后自己也说“我,我,我——大概是胡闹”。

周冲那句经典的台词,“在无边的海上,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涨得满满的,像一只鹰的翅膀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虽然在感情上是浪漫到幼稚了,但在《雷雨》中,当所有的人物都在命运的捉弄中显得破败不堪之时,周冲的这段抒情,却如一只鹰一般从这郁闷空气里腾空而起,为那死寂的舞台与死灭的人性带来了一点亮色,给《雷雨》增添了新鲜的诗意,年轻的,勇敢的,饱含着热情与希望。

其他人物,如鲁贵是个多面性的人,心口不一,不但贪婪,还欺软怕硬,奴颜婢膝;鲁大海粗犷、爽直、勇敢,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的形象。

他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

他作为工人代表,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鲁四凤是一个充满着水一般的柔情、脆弱、单纯的女孩,她只是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没有勇气去反抗她所谓的命,她的勇气和生命在那一夜全毁了;鲁侍萍,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可以说,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

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

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

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

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

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

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周萍,他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他的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他在这个家庭中也是十分压抑的,否则不可能和自己的后母发生感情。

然而,四凤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生气,青春——他极力渴望的东西。

他想摆脱繁漪对他的干扰,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不敢面对问题,极力逃避困难的人。

但是他懦弱,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单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会配上蘩漪,到最后,摆在他眼前底一件件事实,却让他选择了死——一个最好的逃避方式。

;虽然全剧只有八个人物,但每一个都极具个性。

“让人物在感情的火坑里打着昏迷滚”,这是曹禺在《雷雨》中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特色。

他认为许多人物都有着不可摆脱的悲惨命运,于是,他便充分展现人物不可摆脱的命运所带来的痛苦性,黑暗的社会制度强加给弱者的残忍和冷酷,都通过人物情感上的折磨和痛苦反映出来[1]。

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是在错综复杂的人物描写中完成的。

《雷雨》的艺术风格特色在于写性格冲突时都着重突出其感情上的巨大冲突。

凡是在性格的矛盾展开搏斗的地方,都各抒其情。

因此.在跌宕起伏的性格冲突中,人物感情的潮水也随之激起波浪。

繁漪与周朴园的性格冲突,着重表现为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和繁漪被压抑的愤懑之间的感情冲突;繁漪与周萍的性格冲突,则更多地表现为周萍的竭力摆脱而产生的厌烦焦虑和繁漪死死抓住他的阴鸷爱情之间的感情冲突。

这样的戏剧冲突,不但引人人胜,而且动人心魄。

在情感的激荡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1.2情节生动、丰富、紧张

《雷雨》的艺术风格展示在情节冲突的提炼和组织上,其特点是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和紧张性的高度结合。

在《雷雨》中,全部剧情都是在一天发生的.但却展现了鲁侍萍长达三十年的悲惨遭遇。

周鲁两家成员所展开的错综复杂的纠葛更使剧情生动多姿。

曹禺在描写这些人物的命运时,出色地为人物性格设计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大胆地虚构出偶然而巧合的戏剧冲突,使读者、观众对人物的命运发生浓厚的兴趣,给予密切的关注,也为人物的命运担忧、牵挂、惊喜、悲愤,这正是情节的生动性。

谁能料想一个人同自己的后母发生暖昧关系,而这后母又这样狠狠地抓住他不放呢!

这已是相当令人吃惊和出乎意料了;谁又能料想,周萍为要拼命摆脱他的继母,去追求、占有家中的侍女,而这侍女又是他绝然想不到的同母异父的妹妹,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周萍的弟弟周冲也爱上了四风的情节。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交织起来,连结在剧情发展的主要纽带上,组织在一个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中.增加了情节的丰富性。

周萍同繁漪的乱伦关系是畸型的社会制度的产物,揭示了掩盖在道德面纱下的周公馆的罪恶。

剧情充满了巧合关系的诸多纠葛,异常深刻地表现了不可调和的对立。

周朴园并不因为知道鲁大海是他的亲儿子而不追究其罢工行为;周萍看见鲁大海怒斥周朴园而大打出手,亲兄弟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在这里,阶级关系撕破了血缘关系,在这些看来由于血缘关系而巧聚起来的冲突,更真实、典型地提示了阶级本质[2]。

《雷雨》情节的生动性,一方面表现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剧情跌宕上;另一方面表现为情节本身具有内在吸引力以及场面的牵动力。

剧作家充分利用每一个场面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把戏做足,把人物感情尽可能全部挖掘出来,并做到一个场面比一个场面深化,使剧情迅速发展。

同时,通过场面连续的起伏跌宕.紧紧抓住了读者和观众的心灵。

1.3潜台词运用多,富有戏剧性

戏剧语言有两种,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语言。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

戏剧可以说是文学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戏剧特别是以对话为主,就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了。

《雷雨》的语言艺术极具魅力,体现在语言上是简练、含蓄,富有戏剧性;台词有力,富有动作性;人物语言鲜明,富有音乐性。

例如第二幕中[3,4],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再比如说——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言外之意是:

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言外之意是:

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言外之意是:

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言外之意是:

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雷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剧作之一,它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和观众的就是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富于戏剧性,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戏剧性的语言不仅仅是因为对话,而其秘诀却在于对话中必须使得一方对另一方发生着影响,它通过一方的暗示、试探、进攻等,使另一方惊疑、担心、忧虑、欣喜,进而产生新的动作。

这样就使观众产生一种紧张的期待,同时产生悬念。

可以说,曹禺善于驾驭这种语言的戏剧性.这也是造成人物性格冲突的动因。

二、艺术构思

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在艺术构思上必须善于提炼作品主题、精于结构和布局、巧妙安排情节线索、合理设置戏剧场面,才能使主题更突出,剧情更集中,矛盾更尖锐.造成足以吸引观众的强烈戏剧效果。

2.1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曹禺的戏剧《雷雨》在艺术构思上就是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三人称的教事手法、双线发展的结构方式提炼生活典型、组织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

从而构筑了《雷雨》这部中国现代戏剧经典之作的艺术大厦。

《雷雨》的作者曹禺生于20世纪初.当时正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激烈动荡的年代,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整个家庭的气氛是压抑郁闷的,亲眼目睹了旧家庭家长统治的罪恶、妇女受压迫的痛苦、劳动者悲惨的遭遇,并深切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的丑恶和黑暗。

曹禺在营构《雷雨》这部戏剧时.经过慎重的思考,他从被压迫者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命运与地位的角度出发,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描写了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

一个具有浓郁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统治、精神危机和最后崩溃的故事。

《雷雨》在艺术构思上以那个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封建主义气息的周公馆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而周朴园则是带着浓厚封建意识的资产阶级代表。

全剧主要是围绕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而展开。

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描绘,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与残忍、上层社会生括的靡烂与罪恶以及被压迫被侮辱妇女的不幸命运,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否定的态度,为广大妇女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发出了悲愤的控诉和雷雨般呐喊,深刻地表现了《雷雨》的主题[5]。

《雷雨》这部作品在艺术构思上之所以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寻找到一个较高的视点来统帅全局,即从人在社会上的命运、地位与追求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感受生活,并体现了作者具有灵活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独创能力。

2.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悲剧技法

以封建专制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周朴园为中心,分两条线索展开情节:

一条是周朴园与家庭成员主要是与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蘩游的斗争而展开.引出周萍、周冲两个人物;另一条是周朴园与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鲁侍萍和鲁大海的冲突而展开.并引出了四风、鲁贵等人物。

这两条线索尤如两条闪亮的彩线,把周、鲁两家30年来的矛盾冲突、人物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各种人物、各种场面和各个事件一一联结起来。

前一条线索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后一条线索揭露了悲剧的历史根源。

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平行发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两条线索之间,又穿插了周萍与蘩漪、四风三人之间的爱情冲突,这些冲突又都通过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鲁侍萍紧紧连结在一起。

作品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及其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形象地揭示了双手沾满工人鲜血的周朴园在家庭中专制冷酷,在三十年前,他对侍萍“始乱终弃”,是直接间接地导致灭绝人伦的悲剧的罪魁祸首。

周萍之于四凤,基本上也象周朴园三十年前之于侍萍,四凤当时的悲惨遭遇,实际上,也正是侍萍三十年前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的重演[6]。

从周朴园、周萍的胡作非为中,从侍萍、鲁大海的反抗斗争中,完全可以清楚地看出阶级的分离和现实社会阶级对立的关系。

《雷雨》的主题,也正是通过家庭矛盾和劳资冲突揭露抨击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社会制度的罪恶。

作者为了较为圆满地解决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内表现三十年来矛盾冲突的因果关系,有意地安排侍萍三十年后重来周家,让她逐个解决剧中各种矛盾冲突的“结”,从而彻底暴露周朴园三十年前种下的祸因所导致的性爱和血缘的恶果,有力鞭挞旧社会制度的罪恶,揭穿周朴园的伪善险毒的典型性格,促使剧情急转直下,一浪紧接一浪地把戏剧纠葛推向高潮,完成《雷雨》必不可免的悲剧结局[7]。

三、艺术特点

3.1血缘亲子关系为主体

第一幕鲁贵讲闹鬼的故事,四凤发现周萍与后母繁漪的乱伦关系,同时也发现自己所处地位的复杂与危险。

第二幕,侍萍发现自己又重新回到三十年前的周家,也发现女儿四凤有重蹈自己三十年前的覆辙的危险,此时,周朴园进门,发现侍萍还活着。

这一切发现,留下了许多悬念,增强了戏剧的张力,不断推进剧情的纵深发展。

在第二幕之前,观众已经对剧情了解了许多,特别是了解了侍萍的女儿四凤和周朴园的儿子周萍之间的关系。

因此,当得知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多年前的关系之后,对剧中人物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对四凤和周萍同母异父的血缘关系已经完全摸清了,每个人物目前的处境,“秘密”在这里已经不存在。

那么,周萍和四凤的乱伦行为是否会产生恶果?

他们会明白相象吗?

一旦真相大白,他们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折呢?

周鲁两家的其他成员将对此作出何种反应?

这都是一系列的以母子,母女,父子为血缘关系为主题展开的剧情。

侍萍在周朴园面前,提出了这样一个菲薄的要求:

“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以不准认子为前提条件答应了她,而她“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生生母子的相见,是侍萍感情的驱使;而相会的条件也成熟,戏剧完全可以以母子相会来展开新的戏剧情势,形成单线条的戏剧发展。

但是曹禺没有这样做,他突然掐断这条发展线索,插入新的戏剧线索,形成了戏剧纠葛。

这就是插入了一断别开生面的父子会面——周朴园和鲁大海的会面。

而且,父子会面和母子会面在同一戏剧场面中进行,开阖变化,纵横交织,丰富了戏剧内容,增强了戏剧效果。

父方—周朴园早就识子;而子方—鲁大海却不识父。

母方—鲁侍萍早就识子;而子方—周萍却不识母。

这种一方不识一方识的人物关系,无疑地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天地,更有戏可看,有戏可做。

在森严的等级门槛前,生生父子被隔在门内门外。

周朴园没有动之以父子之情。

在保护他根本的阶级利益面前,他只能、只会执之以阶级之憎。

他老辣深算,狡若狐狸,收买了工贼,孤立了大海,然后把大海开除。

这里,劳方资方,被剥削者、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关系就这样代替了父子关系。

这里,父子相见让位于父子相仇。

这里,更深刻地揭露了周朴;无的冷酷心肠、自私性格、卑鄙灵魂。

如果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没有这层父子关系,倒反而不会达到更深刻地揭露的目的。

这正显示出剧作者善于设计安排人物关系,增加戏剧矛盾,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本领。

父子相见是这样的惊心动魄,母子相会呢?

则又是撼人灵魂。

鲁大海逐渐识破周朴园的面目真想。

他切齿大骂、愤怒揭露:

“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这引起在场的周萍的恼怒。

继而他痛快淋漓地嬉笑怒骂:

“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这更引起周萍的恼恨。

于是他“冲向鲁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

一场绝妙的母子会面展现在善良而苦难的鲁侍萍面前。

她亲眼看到:

他所要见到的儿子是大打出手的儿子!

是凶神恶煞般的儿子!

她亲眼看到:

儿子打儿子的惨痛场面!

这样的戏剧场面如惊雷疾电,给始料不及的鲁侍萍以巨大一击。

她失声“大哭”,切齿大骂:

“这真是一群强盗!

”刹时间,儿子鲁大海的斑斑碧血,儿子周萍的大打出手,使她心明眼亮。

请注意下面一段台词:

鲁侍萍……(直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雷雨》第二幕)

本来,侍萍不愿当场认子,但是面对儿子打儿子的场面、情景,她激愤异常,难以自抑,感情冲破了理智,冲口而出“你是萍”。

然而,一旦喷口而出,在片刻的停顿中,理智控制了感情,于是一个“萍”字转化成另一个谐音的“凭”字,变成“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的控诉和愤斥。

在这短短的一句台词里,几经转折,多次上下,感情的波涛起伏跌宕,大涨大落;感情的浪花飞逐前进!

这就更为强烈地刻划了人物性格,揭示出人们感情最深处的奥秘[8]。

在这场戏中,母子会面被杈生出多条枝桠。

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之间,多重关系围绕一条主线,多条枝桠围绕一根主干。

这就大大地提高了选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2高度个性化的人为核心

《雷雨》着意于人物灵魂的深挖细描,不是浮面地而是深入地把握具有独特个性的内心世界来反映形象的深度。

《雷雨》中繁漪和鲁大海的性格是最具“雷雨”特征的。

繁漪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

她素来有些阴鸷怪异,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她可以说是“雷雨”的化身。

她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毫无顾忌,她的语言像犀利的刀,像锋利的剑,尖刻辛辣,痛快淋漓。

她爱周萍便不顾一切,把生命、名誉整个交给了周萍。

可当周萍背叛她时,她亦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加以报复。

为了破坏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她先是想借四凤之母鲁侍萍带走鲁四凤,后在杏花巷周萍与四凤幽会时,她竟然将周萍能逃走的唯一窗户关死,想借鲁大海之手置周萍于死地。

暴风雨之夜,周萍决定带四凤离开将大门锁住,叫来周朴园,迫使所有的人面对面地站到一起。

于是所有人物间的关系,一切最残酷的事实被揭开了,最后鱼死网破,三死一跑一疯一呆。

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再没有比从爱到嫉妒到破坏更直更窄的路了。

她的痛苦最深、渴望最强,所以爆发得最疾、最猛,就象“雷雨”。

鲁大海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与邪恶作斗争的清醒与嫉恶如仇。

他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在他心目中,富人与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天然地横着一条不可跨越的沟壑。

他性格粗犷直率、自信和实际,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领导工人罢工,不为利诱,不畏威吓。

鲁大海有可贵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鲁大海这种毫不畏惧、敢说敢做、雷厉风行的性格正如“雷雨”。

周萍作为周公馆的大少爷,受过“五四”时期民主思想的洗礼,不满于父亲的专横与对女性的不尊重,他与继母的“乱伦”便是个性解放的要求。

但他忧郁怯懦,胆小怕事,害怕与繁漪的关系张扬出去,不容于父亲、不容于社会舆论、不容于整个统治势力。

这个渴望逃离家庭的年轻人,在矛盾中悔恨,又在矛盾中冲动,时时被一种热情的欲望淹没着,既羡慕一切没有顾忌、敢做坏事的人,又羡慕依循上层社会的“道德”的模范家长。

抛弃与后母的情爱,去追求四凤的青春与美丽,也有那么一点“雷雨”的性格[9]。

正是作者把笔触深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个人物用自己的心灵去塑造自己的性格,并最终完成各自的悲剧角色定位,才使这个剧作的矛盾冲突更加锐利,使剧作的悲剧效果更加突出,也使人物角色真正具有了从传统的类型化转向性格化的典型意义。

3.3戏剧的主题建立在生存的悲剧上

《雷雨》表现的是命运对人的无情主宰和人对命运的不尽抗争,虽然没有忽视悲剧人物的抗争,但是却把悲剧的发生都推给了宇宙的神秘,忽视了作者有意地借血缘纠葛制造了主人公无地自容的尴尬,使伦理冲突尖锐到了只有以主人公的毁灭才能解决的地步。

看起来象是命运主宰,实际上是作者审察到了的一种巨大无比的既无形又无可逃脱的历史和社会的必然所酿成的悲剧。

剧情一开始就围绕着周萍要离家出走展开。

他缺乏反抗理性文明的坚强意志与生命蛮力没错,周萍为了甩脱与蘩漪的不清不白的关系,决定到矿上去。

蘩漪明知周萍对她的爱已经冷却,仍使出浑身解数挽留周萍。

她也知道她的命运结局,但固执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开始了猛烈几乎疯狂的抗争。

她要唤回周萍对她的生命承诺,她要阻止周萍与四风的相爱。

于是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引发了,出走与反出走成了贯穿全剧的主要情节。

蘩漪先是旁敲侧击,想从四凤的口中打听出周萍的行踪;接着釜底抽薪,借侍萍领四凤回家以斩断周萍与四凤的纠缠;然后设置障碍,怂恿周冲去追求四凤;同时软硬兼施,哀求与威胁周萍无论如何带她走;继而跟踪报复,追随周萍至鲁家,反扣窗钩,断绝周萍的归路;最后围追堵截,把即将出走的周萍、四凤堵在客厅,叫出周朴园,来个大爆光,使戏剧进入高潮,导致了惨绝人寰的悲剧结局。

可见,是蘩漪与周萍之问的冲突,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

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蘩漪的内心冲突也是很激烈的。

她明知与周萍的关系不会被那样的家庭和社会所容忍,也明知努力挽留周萍是徒劳,但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也甘愿抛弃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一切。

这种追求爱情、追求生命的自在意志的不屈精神,就是作者所欣赏的,也感动了读者观众[10]。

就在这场畸恋中蘩漪感到了生命的欢欣,而周萍则有着灵魂的痛苦。

双方情感的错位,使周萍归附理性显得格外艰难。

为了寻求解脱,周萍抓住了美丽纯洁、善良健康的四凤,希望在对她的爱中渐渐忘了过去,并以此来对峙蘩漪的纠缠。

可以这么说,周萍也有生命的追求,他追求青春,追求美,追求一种“活力”,这也是自在生命的表现。

,去纵酒寻欢,他与四凤的“爱”,沉湎于新的刺激里。

最后,当他和四凤的兄妹关系大白时,他无法忍受他爱的两个女人都是他不该、不能爱的人,再也无法摆脱精神的崩溃饮弹而亡。

《雷雨》就这样展示了人间最惨烈的悲剧,它发生于每一个普通的人,不是帝王国君(如俄狄浦斯),也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如哈姆雷特),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悲剧[论《雷雨》对中国戏剧传统的突破与超越。

四、参考文献:

[1]高秉祥,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J],社科纵横,2007,1.

[2]马艳辉,试论《雷雨》的艺术风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7.

[3]冯秀红,从语用模糊角度析《雷雨》的对话艺术与效用[J],现代文学评论,2010,10

[4]曹禺,《雷雨》[M],人民文学出版社.

[5]陈致中,《雷雨》的戏剧冲突和结构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7.

[6]邓齐平《雷雨》艺术结构新探[J],首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4.

[7]曹禺,雷雨·序[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8]马宏基,论《雷雨》对中国戏剧传统的突破与超越[J],东岳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