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44436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docx

届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

【最新】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中有NOx,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金属起保护作用

C.实验室常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

D.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钠着火后,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或器材是

A.水B.泡沫灭火器C.干冰灭火剂D.干砂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非电解质

混合物

氧化物

弱电解质

A

Cu

淀粉

CuO

HClO

B

SO3

水玻璃

Na2O•CaO•6SiO2

H3PO4

C

CH3CH2OH

KAl(SO4)2•12H2O

KClO3

NH3•H2O

D

葡萄糖

普通玻璃

H2O

H2S

 

A.AB.BC.CD.D

4.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A.量取20.00mLNa2CO3溶液B.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D.分离酒精与CCl4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与SiO2在常温下都可与NaOH溶液反应

B.C与SiO2之间可以反应制备Si,同时得到CO

C.Si与SiO2都可以与氢氟酸反应

D.Si→SiO2→H2SiO3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6.关于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H-中含有9NA个电子

B.常温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1L1mol/LAlCl3溶液中含有NA个Al3+

D.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8.HCl、Na2O2、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

2:

1B.2:

3:

1C.4:

2:

1D.2:

4:

1

9.amolNa2O2和b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a∶b为

A.1∶1B.1∶2C.2∶3D.2∶1

10.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用加入过量氨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AlCl3

B.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

加入AgCl后再过滤

C.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可除去杂质FeCl3

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11.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法:

①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②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③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热,冷却;④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使可溶物溶解,过滤;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mLH2O2溶液,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也可以用水洗涤除去海带表面的附着物

B.步骤④过滤操作需要两种玻璃仪器

C.通过以上①~⑤步骤即可得到纯度高的I2

D.步骤⑤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

12.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溴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ⅦA族

B.步骤③说明溴具有挥发性

C.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H2O

2H++2Br−+

D.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13.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常见的化合物,A、B、C中均含有元素X。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硫或碘等B.A可能为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

C.B、C可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盐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某集气瓶内气体呈红棕色,则内充气体中一定有NO2

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D.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

15.某溶液中含如下离子组中的若干种:

K+、Fe3+、Fe2+、Cl-、CO32-、NO3-、SO42-、SiO32-、I-,某同学欲探究该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Ⅱ.另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颜色加深,但无沉淀生成。

Ⅲ.取Ⅱ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第一支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SCN溶液,上层清液变红;第二支试管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肯定不含Fe2+、N、Si、I-

B.步骤Ⅱ中无色气体是NO气体,无CO2气体产生

C.原溶液中肯定含有K+、Fe3+、Fe2+、N、S

D.为确定是否含有Cl-,可取原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16.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

B.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6mol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17.将10gFe2O3、SiO2、Al2O3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100mLxmol/L稀硫酸中,过滤,然后加入10mol/L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滤出的物质为SiO2

B.可求出x的值

C.可求出Al2O3的质量分数

D.可求出Fe2O3的质量分数

18.已知3.25g某金属X与过量稀硝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未见有气体生成,反应后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热碱溶液可放出一种气体,其体积为280mL(标准状况),则X为

A.ZnB.FeC.CuD.Ag

19.下列评价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原因

A

H+、Fe2+、NO

、Cl-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Fe2++2NO

+6H+=4Fe3++2NO↑+3H2O

B

Na+、CO

、Cl-、Al3+

发生了互促水解反应:

2Al3++3CO

+3H2O=2Al(OH)3↓+3CO2↑

C

Fe3+、K+、SCN-、Br-

有红色沉淀生成:

Fe3++3SCN-=Fe(SCN)3↓

D

HCO

、OH-、Na+、Ca2+

发生如下反应:

HCO

+OH-=CO

+H2O

A.AB.BC.CD.D

20.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中:

K+、Cu2+、OH-、Na+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

Na+、Mg2+、NO3﹣、SCN﹣

C.pH=12的溶液中:

K+、NH4+、SO42﹣、N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

K+、Na+、Cl﹣、NO3﹣

二、填空题

21.

(1)氨气具有还原性,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和氟气发生反应生成A和B。

A为铵盐,B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

在此反应中,若有1体积氨气参加反应,则有0.75体积氟气参加反应;若有8.96L氨气(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生成0.3molA。

在标准状况下,生成2.24LB,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2)将等物质的量Fe2O3与FeCl3置于密闭管中加热,能恰好完全反应,且只生成一种产物X,其物质的量是反应物总物质的量的1.5倍,写出X的化学式;

(3)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SO32-+=Mn2++SO42-+

三、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从网上查得如下信息:

①钠能在CO2中燃烧。

②常温下CO能与PdCl2溶液反应得到黑色的Pd。

经过分析讨论,他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时,还原产物可能是碳、也可能是CO,氧化产物可能是Na2CO3。

为验证上述推断,他们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欲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装置:

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能随意控制反应的进行)来证明钠能在CO2中燃烧并检验气态还原产物,所用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制取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连接好后,首先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点燃酒精灯前,应进行的操作是,等装置(填写装置字母代号及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3)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装置D的PdCl2溶液中无黑色沉淀,C中有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后来有一位同学提出,钠的氧化产物也可能是Na2O,因此要最终确定钠的氧化产物是何种物质,还需要检验C中残留的固体是否含有Na2O,为此,他认为应较长时间通入CO2以确保钠反应完,然后按照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可确定残留固体中是否含有Na2O,他的实验方案是。

23.某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

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填仪器名称)

(2)请写出加入溴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

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g,则接下来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蒸发皿质量是W1g,蒸发皿与加热后固体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有同学提出,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测定:

①溶解样品改用了硫酸,而不用盐酸,原因是。

②选择的还原剂是否能用铁(填“是”或“否”),原因是:

③若滴定用掉cmol/LKMnO4溶液bmL,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详解】

A.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料气缸中氮气在放电情况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汽油的不充分燃烧产生的是CO气体,A错误;

B.铝制品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使金属不被进一步腐蚀保护了内层金属,B正确;

C.实验室制备氢气用粗锌和稀硫酸反应,目的是粗锌中杂质和锌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的速率,C正确;

D.海水中存在溴离子,提取成溴单质一定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钠和水之间能反应,不能用水灭火,A错误;B.泡沫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气泡,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使燃烧加剧,B错误;C.钠燃烧后的产物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使燃烧加剧,C错误;D.沙子不易燃,能将金属钠和空气隔离,起到灭火的作用,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金属钠以及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灭火的原理知识

3.D

【解析】

试题分析:

A、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Na2O·CaO·6SiO2是硅酸盐,不是氧化物,B错误;C、明矾是纯净物,C错误;D、分类正确,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和有关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硅酸盐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的方法。

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复杂,其组成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1)盐化学式法:

如:

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等。

此法一般用于表示组成较简单的硅酸盐。

(2)氧化物法:

如黏土:

Al2O3·2SiO2·2H2O;石棉:

CaO·2MgO·4SiO2。

4.C

【解析】试题分析: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A错误;B、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且氯化氢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说明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C、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装置可以制备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正确;D、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5.D

【解析】

试题分析:

A.Si与SiO2在常温下都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A正确;B.C与SiO2之间可以反应制备Si,同时得到CO,B正确;C.Si与SiO2都可以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C正确;D.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直接转化为硅酸,D错误,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6.D

【解析】试题分析:

A.因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A正确;B.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106/84mol,消耗的酸分别为2mol、106/84mol,则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故B正确;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碳酸钠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则滴加酚酞时颜色深,即前者颜色比后者深,故C正确;D.当碱少量时,发生Na2CO3+Ba(OH)2═BaCO3↓+2NaOH、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且碳酸钠电离生成CO32-,而碳酸氢钠电离生成HCO3-,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7.B

【解析】

试题分析:

A.1molOH-中含有10NA个电子,A错误;B.常温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NA个,B正确;C.铝离子水解,则1L1mol/LAlCl3溶液中含有的铝离子个数小于NA个,C错误;D.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不是0.5NA个,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

【名师点晴】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

8.D

【解析】

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所以中性溶液的溶质为NaCl,由反应2Na2O2+2H2O=4NaOH+O2↑,4NaOH+4HCl=4NaCl+4H2O,可看成Al2O3不反应,只要Na2O2、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4即符合题意,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为2:

4:

n,n可以是任意值,答案选D。

点睛:

本题是考查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根据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的可能情况来回答。

9.C

【详解】

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时,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NaHCO3

Na2CO3+CO2↑+H2O↑

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③2Na2O2+2H2O=4NaOH+O2

④2NaOH+CO2=Na2CO3+H2O

由上述反应,可得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Ⅰ、Na2O2+2NaHCO3

2Na2CO3+1/2O2↑+H2O↑

Ⅱ、2Na2O2+2NaHCO3

2Na2CO3+O2↑+2NaOH

当排出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为1:

1时,只能发生反应Ⅰ、Ⅱ,Ⅰ×2+Ⅱ可得:

4Na2O2+6NaHCO3

6Na2CO3+2O2↑+2NaOH+2H2O↑

故n(Na2O2):

n(NaHCO3)=4:

6=2:

3,答案选C。

【点晴】

该题难度较大,注意利用方程式叠加讨论剩余固体、排出的气体发生的反应情况。

注意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看做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A、会引入杂质氯化铵,A错误;B、硫化钠与氯化银反应转化为更难溶的硫化银,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B正确;C、会引入氯化钙杂质,应该用氧化镁,C错误;D、氯化铁也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名师点晴】明确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11.D

【解析】

A、因为海带中的I-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海带不能用水洗涤,选项A错误;B、过滤需要玻璃棒、烧杯、漏斗三种玻璃仪器,选项B错误;C、通过步骤①~⑤所得的溶液中含有I2、K2SO4等,常用CCl4等萃取剂进行萃取,然后经过蒸馏等操作除去萃取剂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I2,选项C错误;D、步骤⑤发生的反应为:

2KI+H2O2+H2SO4=I2+K2SO4+2H2O,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选项D正确。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溴的原子序数为35,原子结构中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溴在周期表中位于四周期VIIA族,A正确;B.空气可用吹出溴,则步骤③说明溴具有挥发性,B正确;C.步骤④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离子反应为Br2+SO2+2H2O=4H++2Br-+SO42-,C错误;D.实现大量液溴和少量溴水分离的方法是分液法,采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操作时下层液体必须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海水提溴

【名师点晴】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步骤①为解答的难点,注重工业流程和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A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和C两种化合物,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存在负化合价,应为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不存在负价,A错误;B.由A分析可知,单质A发生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有负价,应为非金属元素,B错误;C.如A为Cl2,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和NaClO,二者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符合框图转化关系,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盐,C正确;D.单质A生成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无机物的推断

14.D

【解析】试题分析: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有机层在下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流出,A错误;B.某集气瓶内气体呈红棕色,则内充气体中不一定有NO2,也可能是溴蒸汽,B错误;C.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也可能是氯气,C错误;D.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一定是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4+,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萃取、物质检验等实验设计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Ⅰ可知原溶液中含有K+,结合Ⅱ和Ⅲ中第二支试管现象知溶液中含有Fe2+、NO3-,无CO32-、SiO32-、I-;由Ⅲ中第一支试管中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再加KSCN溶液,上层呈红色,说明试管中有Fe3+,但Fe3+可能是由Ⅱ中的Fe2+被氧化而来的。

故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K+、Fe2+、NO3-、SO42-,肯定不含的离子有CO32-、SiO32-、I-,可能存在的离子有Fe3+、Cl-,选项B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离子共存和检验判断

16.D

【分析】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N2的物质的量增大,故N2是生成物,则NH4+应是反应物,N元素化合价升高,则具有氧化性的ClO-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l-是生成物,则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ClO-+2NH4+=N2↑+3H2O+3Cl-+2H+,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2NH4+=N2↑+3H2O+3Cl-+2H+。

A.由方程式可知:

在反应中NH4+中N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所以还原剂为NH4+,A错误;

B.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是ClO-,还原剂是NH4+,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C错误;

D.反应生成H+,使溶液中c(H+)增大,溶液酸性增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书写反应方程式,然后再进行分析判断,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17.D

【详解】

A.二氧化硅与硫酸不反应,则滤出的物质为SiO2,A正确;

B.当加入NaOH100mL时沉淀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溶液溶质为硫酸钠,根据H2SO4-Na2SO4-2NaOH可知n(Na)=2n(H2SO4),可知x的值,B正确;

C.加入NaOH110mL时,氢氧化铝全部溶解,则根据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Al2O3的质量分数,C正确;

D.由于滤液中过量的酸的量和沉淀的总质量未知,则不能确定氧化铁的质量,D错误;

答案选D。

【点晴】

明确物质的性质,注意根据图像判断各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该题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掌握图像的答题技巧:

①看面:

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

②看线:

弄清线的变化趋势,每条线都代表着一定的化学反应过程。

③看点:

弄清曲线上拐点的含义,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

曲线的拐点代表着一个反应过程的结束和开始。

18.A

【详解】

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越低。

金属X跟过量稀硝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未见有气体生成,则说明硝酸被还原为NH3,又接着NH3被HNO3吸收生成了NH4NO3,故表现为无气体生成。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热碱溶液可放出一种气体即为NH3,体积为280mL,则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n=0.28L÷22.4L/mol=0.0125mol。

设每失去1mol电子所需要的X的质量为Mg,即金属X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Mg/mol,故3.25g金属X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①而由硝酸生成0.0125mol氨气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