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4121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docx

车辆驾驶员高级工技能理论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第二节发动机性能指标

二、发动机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有两种,一种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称为指示指标,指示指标能评定工作循环质量的好与坏;一种是以曲轴输出功率为计算基础的性能指标,称为有效指标(有效功率pe等于指示功率pi减去机械损失pm)。

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内燃机性能的好与坏。

发动机的有效指标包括

(1)有效功率和机械损失功率,(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率叫做有效功率);

(2)有效扭矩(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扭矩,发动机有效扭矩、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的关系,有效功率等于有效扭矩乘以发动机转速后除以9549);(3)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在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中所做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4)升功率,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称升功率;(5)比质量,发动机净质量与有效功率之比称为比质量;(6)有效燃油消耗率。

单位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

第三节点火式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一、燃烧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为着火延迟期也称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补燃期也称后燃期。

1、从火花塞跳火至火焰中心形成这段时间,称为着火延迟期;

2、从火焰中心形成到气缸内出现最高压力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明显燃烧期也叫急燃期或火焰传播期;

3、从最高压力点以后,燃烧仍在进行,这段时期称为补燃期。

二、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可燃混合气万分;点火提前角;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水温度;压缩比。

1、可燃混合气成分

(1)功率成分的可燃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为0.85~0.95;

(2)经济成分可燃混合气。

过量空气系数为1.05~1.15;(3)过浓、过稀可燃气。

过量空气系数小于0.85浓,大于1.15;(4)点火提前角上止点后12~15度;

点火提前角过大或过小的危害当点火提前角过大时(点火时过早),经过着火延迟期后,相当部分的可燃气在压缩冲程中燃烧,燃烧最高压力出现在压缩冲程上止点以前,最高压力过大,活塞上行消耗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工作粗暴,容易过热,爆振燃烧倾向加大,有效功率下降,耗油率增加;过小时(点火时间过晚),经过着火延迟期后,可燃气燃烧开始时,活塞已向下止点移动相当距离,大部分可燃气的燃烧延迟到膨胀冲程进行,燃烧在较大容积下进行,热交换面积大,散热损失增多,最高压力降低,膨胀不充分,排气温度升高,转变为功的热量减少,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耗油量增多。

第四节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一、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

着火延迟期也称为滞燃期(从柴油开始喷入气缸起到着火止,这一般称为着火延迟期);速燃期也称为急燃期(从开始着火到出现最高压力为止的这一般时期称为速燃期);缓燃期从最高压力点到出现最高温度点为止的这一段时期称为缓燃期;补燃期从最高温度点到燃烧基本完毕点为止的这一阶段称为补燃期。

二、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

燃料性质的影响;喷油提前角的影响;转速的影响;负荷的影响。

1、燃料性质的影响。

柴油的十六烷值和馏程决定着着火延迟期的长短,是燃料的重要因素;十六烷值高,柴油着火性能好,工作柔和,着火延迟期缩短,速燃期的压力升高较平缓,柴油机运转稳定,易起动;高速柴油十六烷值为45~60,馏程为200~350℃

2、喷油提前角的影响(15~350)。

喷油提前角是指喷油开始到活塞到达压缩冲程上止点为止的曲轴转角;喷油提前角过大,燃料喷入压力和温度都够高的气缸中,使着火延迟期长,速燃期压力升高过快,最高压力过高,因而增加了压缩负功,柴油机工作粗暴,并且怠速不稳定,起动困难,起动时冒黑烟,油耗增多,功率下降。

如果喷油提前角过小,则燃油不能在上止点附近迅速燃烧,因而补燃增加,使排气温度升高排气冒烟,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散发给冷却水的热量也增加,柴油机过热,油耗增多,功率下降。

第五节发动机特性

一、点火式发动机特性

汽油机负荷特性;汽油机速度特性;

1、汽油机负荷特性。

发动机工作时,若转速保持不变,其经济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当点火提前角最佳,化油器调整完好,燃油供给以及进气系统工作正常,保持汽油机转速一定,每小时耗油量和耗油率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机负荷特性;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是靠改变节气门开度,使进入气缸的可燃气数量改变,以适应负荷的变化,这种调节方法称为量调节。

从负荷特性看省油的原因同一转速下,最低耗油率越小,经济性越好,曲线变化越平坦,在负荷变化较广的范围内,能保持较好的燃料经济性;每台发动机的铭牌上都标有功率及相应的转速,这个功率称为标定功率,一般指使用中的最大功率。

2、汽油机速度特性。

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固定下变时,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汽油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固定不动,点火提前角最佳,化油器调整完好,发动机燃料供给及进气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发动机有效功率、扭矩、耗油率等随曲轴转速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机的速度特性。

节气门保持最大开度时,所取得的速度特性称为外特性,节气门部分打开时的速度特性称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在外特性图上,对应于转速下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下对应于转速的扭矩之差比最大功率下的扭矩,称为扭矩储备系数

二、柴油机特性

1、柴油机负荷特性。

柴油机保持某一转速不变,改变齿条拉杆的位置从而改变每循环供油量时,每小时耗油量、耗油率随功率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转速不变,进入气缸的空气量基本不变,调节负荷时只改变了每循环供油量,也就是改变了可燃气浓度,这种调节方法称为质调节。

转速一定时,每小时耗油量主要取决于每循环供油量。

耗油率越小,曲线变化越平坦,经济性越好。

2、柴油机速度特性。

喷油泵油量调节机构位置固定不动,柴油机性能指标功率、扭矩、每小时耗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柴油机速度特性。

当油量调节机构固定在标定循环供油量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柴油机外特性;小于标定循环供油量位置的速度特性称为柴油机部分负荷速度特性。

燃油消耗率曲线是凹形曲线,曲线比汽油机平坦,最低耗油率比汽油机相应低些。

第六节点火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形成与治理

一、汽油发动机是点火式发动机,它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烧后排出的废气,还有燃油箱、化油器等处漏出的汽油蒸气和曲轴箱窜出的气体。

汽油机排放污染物主要是指一氧化碳、碳化氢、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

二、影响排气污染物含量的因素。

混合气成分;点火时刻;负荷;转速;发动机热状况。

三、减少排气污染物的方法。

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汽油蒸发性的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三元化催化反应器。

第七节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形成与治理

柴油机排出的有害气体成分比汽油机少,主要是炭烟和氮氧化物。

一、减少排气污染物的方法。

减小喷油提前角;进气管喷水或柴油掺水;增压中冷。

使用涡轮增压可使炭烟排放量下降50%左右,加上中冷后则可再下降10~20%,氮氧化物一般可降30~40%。

第九节汽车行驶受到的作用力

一、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扭矩经过汽车传动系的降速增扭后,传到驱动轮上的扭矩,产生对路面的圆周力,路面也对车轮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大小与圆周力相等。

这个反作用力驱动汽车向前行驶,这个向前行驶的反作用力称为驱动力也叫牵引力。

(驱动力等于驱动轮上的转矩除以车轮半径)

二、汽车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时必须克服地面的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和上坡阻力。

这四个阻力加起来,就是汽车行驶的总阻力。

1、滚动阻力是车轮滚动时,车轮与路面相互作用发生变形,引起能量损失的总称。

2、空气阻力是汽车在空气中行驶时,空气作用在行驶方向上相反的分力。

(空气阻力等于二分之一乘以空气阻力系数与汽车迎风面积、空气密度和汽车与空气的相对速度的平方。

3、上坡阻力。

汽车上坡行驶时,汽车重力在平行于路面方向的分力,称为汽车的上坡阻力。

4、加速阻力。

也称惯性阻力,是阻止汽车改变行驶速度的惯性力,它包括直线移动惯性力和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两部分。

三、汽车行驶的驱动与附着条件

1、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Ft牵引力=Ff滚动阻力+Fw空气阻力+Fi上坡阻力+Fj加速阻力)

若:

加速阻力=牵引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0,汽车加速行驶;若等于0时,汽车等速行驶;若小于0时汽车无法起步或减速行驶,直到停车。

附着力大于等于牵引力,而牵引力又必须大于等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和上坡阻力的总和。

要提高驱动力,可以采用增大发动机扭矩、加大传动比等措施。

但这些措施只有在驱动轮与路面不发生滑转现象时才有效。

2、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附着力等于驱动轮上法向反作用力和路面与驱动轮间的附着系数的积;附着系数随路面的好、坏、干、湿而不同;驳动力必须小于等于附着力。

第十节汽车的动力性

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是指汽车所具有的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和最高车速等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越好,汽车的速度就越高,所能克服的道路阻力也越大。

1、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汽车满载时在平直良好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各种条件下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一般用加速度、加速时间和加速行程来评价。

轿车对加速时间特别重视。

3、汽车的爬坡能力通常用最大爬坡度来评定。

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用变速器最低档在良好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道路纵向坡度。

轿车一般不强调爬坡度。

二、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发动机最大功率;发动机最大扭矩;传动系机械效率;主减速器传动比;变速器档数;变速器传动比;空气阻力系数;汽车质量;轮胎;发动机技术状况;汽车底盘技术状况;驾驶技术;行驶条件。

第十一节汽车的制动性能

一、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制动性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速度从开始制动到停车所需的制动距离;此外,制动效能指标还有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和制动力的大小。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汽车制动器抵抗热衰退的能力。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的能力,以及维持直线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

二、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汽车制动过程是人为地使汽车受到一个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使汽车迅速地减速慢下来或停下来,这个外力就是制动力。

制动力有地面制动力或制动器制动力两种。

地面制动力是使汽车制动、减速行驶的外力,它取决于制动器内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力,还取决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的大小;制动器制动力是指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这个力就是制动器制动力。

三、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

有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制动力等。

(1)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以速度行驶时,从驾驶员脚踏制动踏板开始到汽车行驶所经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关系到行车安全。

(2)制动减速度是指汽车紧急制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减速度。

(3)制动时间包括空走时间和实际制动时间两部分。

(4)制动力制动力总和占整车质量的百分比空载时≥60%,满载时≥50%;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占该轴轴荷的百分比空载≥60%,满载时≥50%;前轴左右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轴荷的5%;后轴左右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轴荷的8%。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汽车在繁重工作条件下制动时,制动器温度上升,制动器摩擦力显著下降,制动效能急剧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制动器的热衰退现象。

制动器的恒定性主要是指制动器的抗衰退性能。

四、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在制动过程中,方向稳定性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汽车制动跑偏、制动侧滑属于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问题。

1、制动跑偏是指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

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左右轮制动器制动力完全相等是困难的,一般充差为10%左右,太大就会引起跑偏。

2、制动侧滑是指汽车上某一轴或两轴上的车轮,在制动时发生横向滑动。

3、跑偏与侧滑的关系区别制动跑偏使行驶方向出现了偏离,但车轮与地面没有产生横向的相对滑移;联系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侧滑,易发生侧滑的汽车往往存在跑偏现象。

第十二节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稳定性包括操纵性和稳定性两个内容。

操纵性是汽车及时而准确地执行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到外力后,维持或迅速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一、汽车的纵向和横躺稳定性

1、纵向稳定性

(1)纵向上坡翻倾的条件极限上坡后翻倾角等于汽车质心与后轮轴线间的距离除以汽车质心到地面的高度。

(2)避免纵向翻倾的条件又称纵向稳定性条件汽车质心与后轮轴线间的距离除以汽车质心到地面的高度的商应小于附着系数。

(3)汽车发生横向滑移在横向翻倾之前的条件附着系数必须小于汽车的轮距除以2倍汽车质心到地面的距离。

二、汽车的转向特性包括中性转向、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

三、前轮定位与转向轮的稳定效应

1、前轮定位能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稳定、转向轻便、转向后自动回正以及减少轮胎和转向系零件的磨损。

前轮定位下正确会引起行驶跑偏、低速摆头和高速振摆。

造成行驶跑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前轮定位失准。

前轮定位不准包括主销后倾角不等、主销内倾角不等、前轮外倾角不等几个原因。

1)主销后倾角不等时,汽车向主销后倾角小的一侧跑偏;2)主销内倾角不等时,后轮驱动的汽车,汽车向内倾角小的一侧跑偏;前轮驱动的汽车,汽车向主销内倾角大的一侧跑偏;前轮驱动的汽车在制动时,汽车向内倾角较小的一边跑偏。

第十三节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汽车以最小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是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

一、汽车燃料经济性指标

汽车燃料经济性指标包括评价指标、运行燃料消耗量指标、考核指标等三类。

1、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价各种车型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单位行程的燃料消耗量,也就是汽车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料升数,即以L/100Km作为计量单位。

一般汽车说明书给出的百公里耗油量多是指汽车满载,稳定行驶在平坦路面上的最低耗油量。

2、运行燃料消耗量指标运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按道路及交通情况、环境温度、海拔高度、载客、载货质量的不同组合,分为不同的运行条件。

二、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因素道路条件、载荷、气候、交通量、时间、驾驶技术、行驶速度、挡位选择等。

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还有结构设计方面的。

采用闭缸技术,在必要时关闭进、排气门使气缸停止工作,闭缸技术不但能提高负荷率,还可减少泵气损失,减小驱动气门机构的功率损失,节油效果明显。

采用超速档也可以达到耗油率低、节油的目的。

采用子午线轮胎,节省燃料可达到6~8%

第十四节汽车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保证乘坐者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货车保持货物完好无损的性能。

一、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行驶平顺性常用表征振动的频率、振幅、加速度和加速的变化率等作为评价指标。

二、汽车的振动。

汽车行驶时,振动的根源主要有路面凹凸不平的变化、不平衡轮胎的旋转、不平衡传动轴的旋转、发动机的振动等。

汽车振动传给乘坐者,乘坐者必须调整摇晃摆动的身体,努力克服倾倒的姿势。

当振动次数很频繁时,乘坐者会感觉很疲劳。

三、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要因素

路面不平度、悬挂结构、轮胎、座椅和非悬挂质量。

第十五节汽车行驶通过性

汽车行驶通过性又称越野性,是指汽车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各种障碍的能力。

一、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

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过半径、转弯半径和车轮半径。

三、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参数

汽车轮胎、汽车行驶速度、汽车最大单位驱动力、液力传动、前后轮距、涉水能力、驱动轮的数目和驾驶技术。

第三章汽车复杂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第一节汽油发动机复杂故障的判断

一、汽车行驶时感觉发动机怠速不稳定,加速放炮,无高速,动力不足。

发动机怠速不稳定的原因可能为传动系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汽油发动机机油、电路调整不当,可燃混合气过稀;电路故障引起个别缸或多缸不工作;发动机配气相位工作状态差,个别气缸早期磨损使活塞与缸筒配合间隙过大,进、排气门间隙不当等。

二、汽车行驶时加速无力,空轰油门时感觉尚可,油耗高。

1、发动机引起油耗高的原因

有点火系和燃料供给系的原因。

(1)点火系的原因主要有点火提前角过迟、过早;点火线圈故障;点火系线路故障;点火系线路故障。

(2)燃料供给系和空气供给系的原因油路堵塞和泄漏,使可燃混合气过稀,发动机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3)发动机引起的原因主要有配气系统技术状况变坏,配气相位角改变;进、排气门间隙过大;发动机活塞、气缸因磨损而间隙过大等。

2、底盘引起油耗高的原因

(1)转向系对油耗的影响主要为转向沉重、前束过大、轮辋变形、前轮动不平衡等

(2)传动系对油耗的影响主要为变速器掉档、离合器打滑、传动轴振动等。

(3)制动系统引起油耗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制动拖滞或制动不回位。

3、行驶系影响油耗高的原因

主要是轮距错和轮胎气压低。

三、发动机费油

引起发动机费油的原因较多,但主要的有外漏和发动机窜油

1、机油外漏;2、发动机窜机油;3、气门挺杆油封漏油

四、发动机异响

1、燃烧引起的发动机异响;2、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各配合间隙过大引起的异响。

第三节汽车底盘及电路故障的判断

一、汽车底盘故障判断

底盘常见故障有行车方向打摆、行车跑偏、轮胎异常磨损、传动系异响、制动不灵、制动跑偏、制动甩尾、制动点头、制动尖叫等。

引起行车方向打摆的原因主要有前轮定位不对,包括前束过小、前轮后倾角不准、主销松旷、前轮轴承松旷、前轮动平衡被破坏、前悬挂松旷等。

引起行车跑偏的主要原因前轮定位改变,包括前轮前束不一致、主销后倾角改变、前轮轴承松紧不一致、前轮主销松紧不一致、前悬挂弹簧弹力不一致、前轮动平衡被破坏、制动系单边拖滞等。

行车跑偏是指只要驾驶员不用力握住方向盘,车辆就不直线前进而向某一侧行驶。

二、汽车电路故障判断

汽车电路故障就其性质分主要有线路短路、断路、元器件损坏等。

第二部分汽车驾驶员技师工作技能

第五章汽车的检测

汽车安全监测主要以《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为依据,内容包括汽车外观、制动性能、侧滑量、转向性能、车速表、噪声、废气排放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安全检测,提高汽车的技术性能,完善安全结构,建设预防交通事故、控制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发动机尾气检测

汽车发动机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化氢、氮氢化物、炭烟和微粒等污染了环境。

二、汽油发动机排放物的检测方法

1、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碳化氢、氮氧化物。

测量方法通常有定容取样法、全量气袋取样法、直接取样法和比例取样法四种。

2、柴油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柴油机的主要污染物是碳烟和颗粒。

第二节汽车安全检测简介

一、汽车检测技术概况

汽车检测可分为人工检测和仪器检测。

二、汽车检测站

汽车检测站具有对汽车进行技术状况、使用性能进行检测、判定的资质,是使用检测设备对汽车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进行不解体检验的机构。

汽车检测站按完成汽车检测的任务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主要完成汽车安全检测和环保检测的称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站;另一种完成汽车技术状况的全面检测,其设备齐全,人员技术水平较高,可进行安全环保检测承担科研课题,进行汽车技术性能和参数的测定,称为车辆综合检测站。

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站主要完成机动车申请注册登记的初次检验、机动车定期检验、机动车临时检验、机动车特殊检验等项目。

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站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检测车辆侧滑、轴重、制动、排放、噪声、灯光的设备及其他必要设备2、每条检测线至少配备一名工程师或工人技师的主任检验员;能熟练使用检测设备检测车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检验员数名。

3、具有和检测能力相当的停车场、试车跑道;布局合理;按规定标准设置交通标识、标线;出入口视线良好,不妨碍交通。

4、检测现场照明、通风、排水、防火、防雨、安全防护良好,达到规定标准,警示标识齐全;各检测工位有相应的工作面积;检测工艺布局合理,便于检测流水作业。

5、必须配备保修人员,保持检测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和应有的精度。

三、汽车检测线

安全环保检测线分为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类型。

人工控制的检测线主要由外观检查工位,侧滑、制动、车速表检测工位,灯光尾气工位三个工位完成。

第三节汽车侧滑检测

汽车前轮定位包括前轮外倾、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和前轮前束。

前轮定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前轮异常磨损;行车转向沉重、打摆、跑偏;动力性下降,油耗上升;甚至引发行车事故。

第六章汽车运输企业日常管理

第一节汽车编队行驶管理

汽车运输企业在执行运输作业时,经常会遇到为完成大量客运、货运任务,数辆或数十辆车编队行驶的情况。

在完成这种运输任务时,为保证行车和运输货物的安全,需要对参加运输的车辆编队,驾驶员按编队行驶更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一、车辆编队的原则

进行车辆编队要了解参加运输任务的驾驶员的驾驶技术、驾龄、驾驶经验、安全行驶公里等,按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进行编队。

第一部车极其关键;最后一部车至关重要;车辆编队要按车辆数量进行。

二、车队行驶的物质准备

主要包括维修工、维修备件、救授车辆等。

第二节车用物资管理

车用物质涵盖的面非常广泛,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汽车配件;汽车燃料、润料、传动液、制动液;维修设备;检测设备等

4、物质供应管理体系

企业物资管理体系要坚持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

即统一计划;统一订购;统一分管;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第三节劳动从事管理

新形势形成的新的劳动从事管理方式,形成一种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岗位靠竞争、待遇靠贡献的竞争机制。

一、劳动管理

企业劳动管理的实质是根据社会主义劳动性质和特点来完善社会主义的劳动关系。

它的任务是制定劳动定额,合理安排劳动力,充分利用过去时间,保证安全生产,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四节职工全员培训

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拥有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人才,就占有市场优势。

一驾驶员技术培训的形式、内容、方法和步骤

1、驾驶员技术培训的形式和内容

(1)技术培训形式自学为主;利用运输任务淡季对驾驶员进行短期轮流培训;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地抽调驾驶员进行短期培训;定期开经验交流会。

(2)内容按《国家职业标准-----汽车驾驶员》的要求进行。

该标准共分为四个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级。

2、行车事故预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安全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交通法规和企业安全行车规定教育;安全行车知识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光荣传统、先进事迹教育。

交通法包括国家公布实施的《道路交通法规》《机动车管理办法》《高速公路管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2)安全教育的形式。

直接教育、间接教育、自我教育、综合教育。

二、职工培训的组织

职工培训是传授知识、技术、技巧给职工的过程,是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再教育、再生产的过程。

第五节运输成本管理

运输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发生的所有费用和其他形式的支出,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第七章现代汽车电控技术

第一节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装置

一、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的组成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和电控单元组成。

1、传感器。

有曲轴位置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凸轮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爆振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2、执行机构。

有喷油器、电动汽油泵、怠速电控阀、废气再循环电控阀、继电器等。

3、电控单元。

电控燃油喷射装置的分类:

电控燃油喷射装置根据工作情况总体可分为三大部分。

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按喷射部位、执行机构形式、喷射方式、空气检测方和控制方式进行分类。

按喷射部位分类可分为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