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docx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
对于学校推荐下发的书籍总有一种感觉:
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够。
光看了书名,更觉得心理学这东西专业性太强,很多专业术语读都读不清楚,下意识就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一直把这本《教育中的理效应》束之高阁。
直等到暑假过了一半了,要交读后感了,才无奈从抽屉底部挖出这本大作。
谁料想,“不看不知道,书中藏奥妙”,原本以为晦涩难懂的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竟被刘儒德教授用那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一一介绍、演绎,阅读起来充分激活了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一时竟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从教学、教育、管理三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出一个个教育心理学规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给予了启示、引导。
比如蝴蝶效应:
书中介绍,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
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工作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书中还讲到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
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看到这儿,不由得把这种效应和我们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它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节上来关注我们的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学生的很多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例如:
有的孩子不会整理自己书桌,书包。
一上课不知道摆放书本、文具,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一下课,又不知道换书本。
到第二节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上课,他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如果到中午放学,向他桌子上一看,啊!
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他的桌子上肯定会什么书,满满一桌子的书摆的横七竖八。
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
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我们没感觉到什么,因此家长就代劳,这种心理创造了条件,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
还有学生书写不认真,读书不用心,不讲诚信等这些坏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
所以,作为学生身心成长的教育者,要‘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
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2
沉锚效应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教育心理名词。
初看书时,接触到这个名词,觉得它怎么会和教学扯上关系呢?
仔细阅读了刘教授的书,认真听了他的讲座后,才发现这个名词看似陌生,其实和我们的教学息息相关。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用到它。
沉锚效应它会有正负两种作用产生。
我们要想办法避开它带来的负面效应。
记得三上《习作2》时,让写一篇__介绍一下自己的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写下来。
在写之前的前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并让家长也写出了对孩子的评价,主要也是优点。
第二天上作文课时,我先检查了一下他们完成的情况,然后问他们,如果一个人说他跑得快或力量大,你信不信?
学生说,不信,也可能半信半疑。
这个时候就需要举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他跑得快或力量大。
我又挑了三位同学站起说说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通过哪件事来证明。
为了让他们更有思路,我又读了两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开始写。
一节课四十分钟,有三十四个同学完成了习作,四个同学课下完成了。
后来我批改草稿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写得较为成功,但有七、八个同学写得几乎和范文一样,显然思维受到了束缚,也许是他们认为范文比自己构思的好,就记得格外清楚,范文中的成语、比喻句也用上了。
如果在考场上,这样的作文也未必不好,但这显然不是我这节作文课想要的结果。
我想看到的是他们自己的创作,原生态的作文。
但读范文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他们的思路更宽阔,也可以学学别人的新颖的构思、开头和结尾。
后来,我在第一节课除了评讲前一次作文和本次作文要求外,挤时间读了三、四篇范文,在扩宽他们思路的同时,也强调要会把自己的观点用通顺生动、形式新颖的句子写出来,或者把别人的东西化作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借鉴范文的形式,不要照搬范文的内容。
这样强调引导之后,像后来的习作:
用上合适的象声词写一篇__,__的自述,写得都很成功,雷同作文已很少出现,有的同学写作时还能模仿范文写个题记,三部曲等。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锚要抛好,同时还得提前预设好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及早避开,提高课堂效率比辛苦的补课要强得多!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运用自己吸取和积累的优秀经验外,还得不停的`学习、创新,不能因循守旧。
要不断成长,永远做一棵慢慢成长的树,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于是我们就可以以一棵正在成长的大树的身份来言传身教也正在成长的小树!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3
“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
在未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时,我对心理学有一种莫名的敬畏感,总觉得心理学高深莫测,殊不知,在近二十年的教学中,自己其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应用着某些心理效应。
这本书脱离了以往深奥的心理术语,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了心理学规律,读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维,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
此书分为三辑,分别为教学中的心理效应,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以及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可以说,大部分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认识的部分并从中获益。
诸如“超限效应”,我们其实在杂志中就曾读过关于马克吐温关于演讲募捐的例子,故事讲述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再联系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更令人茅塞顿开。
我们在平日教学中,常常生怕讲的内容学生不懂,拼命抓住下课后的几分钟,“不厌其烦”地指导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由一开始的耐心渐渐演变到了不耐烦,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之差,因此这一小节作者用了“给学生留白”的小标题,读后不禁大悟,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给学生空间,留白的目标吗?
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儿女把父母或者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这一辑有助于我们改善教学技巧,提高教育效率,学习需要有效的记忆方法,还需要有效的目标,有效的诱导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等。
读完此书,我才发现许多心理效应其实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比如思维定势、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等。
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
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协调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更能避免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
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一本能引发读者新的思考的书就是一本好书。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还在此书中学习到了很多育儿心理,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中要及时复习……
这样的一本书,真的值得你一读再读,每一次都令人有新的体会和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4
古人云:
“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外界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便是“超限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很多,如教学中的心理超载现象(上课喜欢拖堂,作业布置过多或课堂认知超载等)以及批评教育和赏识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借此,我想着重聊聊如何规避批评教育中的“超限效应“。
批评的“超限效应”时有发生。
批评学生时,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纠正孩子身上的问题,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最后使孩子极为不耐烦,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和表扬,当孩子挨批时,可能内心已接受长辈们的正确观点,并下决心进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教,其厌烦心理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
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跟我聊到自己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父母总是在他面前翻旧账,父母总是看不到他的改变,最后他索性就不改变甚至变本加厉。
在批评教育中,作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纲上线。
我们要讲究“布白”的艺术,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即布白),密不透风”,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
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认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中应遵循三条原则:
适度原则、及时原则、公正原则。
给予学生以适度的教育:
一是批评“量刑”适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则学生不服、逆反抵触),也不能“量刑”太轻,起不到教育作用。
二是选择合适的场合。
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批评场合,尽可能避人耳目,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前不久新闻报道一位家长和班主任在走廊上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一位男生,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转身翻过走廊栏杆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惨剧则是因为批评时没有选择合适的场合,及时原则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
老师在学生犯错后的第一时间内给予处理,这不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
公正原则是指同样的情况应同等地对待。
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教育时,只有一视同仁,秉公处事,不偏不袒,不能因为偏爱某位学生则对其放宽规则,否则则会使得教师的权威受挫,得不到学生的信服。
只有公平公正学生才能从内心接受批评、教育。
它最能体现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当事学生接受。
所以说批评要把握好“度”。
如果批评“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评过犹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适的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5
林清玄说:
“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
有句俗话说得好: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
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
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
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
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
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
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
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
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在齐氏效应部分讲了这么一件事儿:
一个美国考察团到上海访问,希望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
听完之后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
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
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
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
所以,还是老生常谈:
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
”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