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742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docx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1、史官

史官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史学现象,殷朝以来就有了史官,周时史官分工已经很明确,唐朝开始有了史馆制度。

史官制度对中国的史学发展有很大关系。

史官制度使历史记载一代一代地接续下来,使历朝史料得以保留下来,但史官掌管的范围只限于官府的材料,且史官未见得就有史才、史学,所以质量未见得就高。

中国史官制度包括史官设置、史馆机构、官方对修史的政策和规定、官方的史学活动和具体措施等。

2、《尚书》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文书聚集而成的档案汇编。

《尚书》汇集了殷、周王朝为主的历史记载,尤其以西周的历史记载较为详细,此外也含有部分对往古历史的追述。

《尚书》又简称《书》,保存较难,至春秋时孔子曾经加以重新整理和编纂。

今本传世的《尚书》由三部分不同时期形成的材料构成:

古文、今文、和伪古文,一般认为今文28篇较为可靠。

今文传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尚书》的记载以纪言为主,记言兼及神情,记

释《春秋》的“传”。

《左传》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的历史记事上限是鲁隐公元年、下限是鲁悼公十四年,共记述255年史事。

《左传》丰富了史书的编纂形式。

《左传》的记人叙事已经初步具备“传记体”“纪事本末体”的要素。

还开创了“史评”“史论”的先河。

《左传》善于书写规模宏大的战争,还善于生动的描绘历史人物。

《左传》详实了春秋时期民族间的彼此交往和民族间的融合进程。

从中大致可了解当时时局的分布和变动,以及彼此相互间的军事冲突、政治交往、经济文化联系、通婚状况。

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左传》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成就就是巨大的,地位重要,对后市的影响深远,因此,梁启超曾评价它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3、《国语》

《国语》一书记述的事春秋时期的史事,题材上分国记言,属于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

一般认为《国语》是战国初期的私人历史撰述,是汇集周王朝和诸侯国的“语”编纂而成的,也并非一人一时所完成的,应有一个撰集的过程。

《国语》即使上始于周穆王征犬戎,下迄晋国三家灭智伯。

所记之语内容为八国君臣谋议得失的对话。

其所记载各国史事详略不等,内容上各国彼此间无联系;叙事在时间上彼此间不连贯,起悬殊。

《国语》取材于多种途径及其体例的不严谨,反映出明显的文献资料汇编的性质。

《国语》中记载了众多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是他在先秦史书中的鲜明特色。

《国语》在历史的表述上,善于对历史形势和重大历史事件作出简洁经当的总结。

4、《战国策》

《战国策》记事从战国到秦朝240多年的历史,原来内容非常杂乱,也不知作者为谁。

西汉末年刘向定为33篇,名之为《战国策》。

记言的内容都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

《战国策》分十二国记言,内容取材比《国语》广泛。

所记言语更详细,丰富了语言宝库。

但仿古的语言有的为了政治需要,有时是为了夸大。

《战国策》的写作技巧比《国语》高,其散文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史上第一流的。

写作技巧高还可以起到传播历史知识的作用。

现在人所写战国史,主要根据是《战国策》。

《战国策》是研究战国史第一部重要著作。

5、司马迁

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他担任过兼职史官太史令,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写作了记载上起我国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纵观3000年历史。

《史记》这部拙作开创了纪传体史,对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司马迁具有倾向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进化观点,有自觉的史学发展意识,对史学的社会作用有比较深刻的社会认识。

 

6、《史记》

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所著,原称《太史公记》。

《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7、《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汉王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西汉一代共230年历史,他的主要作者是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

此外,班彪 、班超和马序也都撰写了汉书部分篇章。

班超和马序写的八表和天文志。

《汉书》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100篇120卷,整齐了史记的体例。

《汉书》在内容上对《史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体例上史记通史改为断代史,《汉书》是我们研究西汉历史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时汉书也反映了班固强烈的封建正宗思想。

 

8、班固

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

东汉时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

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

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就读,所学无长师,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

及长,贯通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在父亲的影响下研究史学。

居丧在家时,着手整理父亲的《史记后传》,并开始撰写《汉书》。

东汉明帝水平年间,有人告其私改作国史,被捕入狱。

赖其弟班超奔走上书,其书稿遂送至京师。

明帝阅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为兰台令史。

后又迁为郎,典校秘书。

至汉章帝建初七年成《汉书》。

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支书的形式,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为后世“正史”之楷模。

后从大将军窦宪攻匈奴,为中护军,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人陷害入狱,死于狱中。

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传》、《幽通赋》等。

9、纪传体

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10、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

如:

《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

11、《东观汉记》

 东汉官方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史.明帝时诏令班固,刘珍等相继撰写。

到献帝时修成。

历时160余年。

纪,表,志,传俱全,还创造了“载记”这一新体例。

晋朝将之与《史记》《汉书》《东观汉纪》作为东汉王朝的当朝国史,合称”三史”。

书中天人感应正统观念非常浓厚,维护美化统治者,间有失实之处。

12、《汉纪》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13、《三国志》

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

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

均只有传,没有纪。

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

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14、《后汉纪》

作者袁宏,东晋人,不满意其前的多种关于后汉史书,用八年时间写成《后汉纪》30卷。

该书为编年体,起于刘秀称帝,止于曹丕废汉献帝灭汉。

荀悦的书称《前汉纪》。

荀悦的《汉纪》只据《汉书》改编。

袁宏的《后汉纪》则收集各方面材料,自己写成。

此为流传至今最早的后汉史书,范晔《后汉书》成书于其后。

《后汉纪》叙事真实,有条理,超过《后汉书》。

但《后汉书》内容比袁宏的《后汉纪》丰富。

优点是1、简明扼要,纠正了以往各家后汉史中时间概念不清、叙述错乱的缺点;2、鉴别史料慎重;3、注意史事评论;通过治史、叙述政治的治乱得失,来维护和宣扬“名教之本”,以达到惩恶劝善的作用。

缺点:

过于注重政治事件。

15、《后汉书》

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

《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近2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少数民族、中外关系等情况。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

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成为此书的一大特色《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

《后汉书》以“正一代得失”为宗旨。

范晔的思想以封建正统观念和士族意识为主,却也不乏“异端”色彩。

是一部记载我国自公元25年至220年东汉一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20卷,其中纪、传是由范晔完成,而现存后汉书中的30卷志是由南朝梁的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汇总抽出来补进去的,在纪、传部分,范晔能够很据东汉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范晔的历史评论是后汉书的精华所在。

《后汉书》是研究我国东汉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

16、《宋书》

沈约,南朝人,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是梁武帝的开国之臣,著名的史学、文学、音韵学家。

《宋书》内容丰富,共百卷。

有纪、传、志,志的价值较高,志从三国写起,以补充陈寿以后无志之缺。

其《律历志》是历法史的重要文献。

《乐志》详记乐器、乐章、词典、舞曲是音乐史的重要资料。

但没有《食货志》,而且较繁杂,有失实之处。

17、《南齐书》

萧子显,梁朝人。

仕梁任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吴兴太守等职。

得梁武帝恩准,撰写《齐书》60卷。

《南齐书》记事起自宋顺帝昇明三年(479)萧道成专权,终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共30余年史事。

有纪、传、志,特别是记载了许多佛教的情况以及佛教与道教相争的情况,是研究宗教史的重要资料。

 缺憾是无《食货志》。

对萧氏先世多曲笔回护、颂扬溢美。

(书中有不少宣扬天命和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教。

18、《魏书》

是一本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著。

《魏书》记载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

该书以北魏和东魏为正统,为其十四帝立纪,而不为西魏三帝立纪。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作者能自觉地反映时代特点。

19、《华阳国志》

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记述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方面的地方志史书,由东晋常璩所著。

内容记事上起巴蜀两国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成汉政权的灭亡,比较系统反映当地上下千余年的历史面貌,对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体例上吸收纪传体和编年体长处,创造性在地方志中把编年史、人物传、地理志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史著体裁。

20、《三国志注》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因陈寿的《三国志》过于简略,命史学家裴松之为之作注,即《三国志注》或称“裴注”。

内容上裴松之不只注重对文义、名物、典制和地理等注释,而且更注重补足史实。

他引用当时所能用的大量史籍对《三国志》加以注释,引用史料往往大量引用原文注明出处一般不加以割裂。

做到大量补充史实、列举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为史注类史书和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

21、《晋书》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命重修《晋书》。

成于众人之手,令狐德棻贡献最多, 因唐太宗为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和陆机、王羲之二传撰有四篇史论,故题为“御撰”。

《晋书》共130卷,其中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另立载记30卷,记载了北方所建16国史事。

记事起自晋武帝太始元年(256),止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包括西晋、东晋两个时期共156年的历史,书中也追述了武帝祖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司马昭等自汉以来的事迹。

由于《晋书》成于众手,前后重复,彼此失去照应等问题较多。

《晋书》为了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不加甄别地将一些遗闻逸事、神怪传说收入书中。

削弱了史书的可信性和严肃性。

追求词藻华丽,多采诡异之文。

22、“八书”、“二史”

二史:

《南史》和《北史》

八书:

《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23、《旧五代史》

 北宋官修,宰相薛居正监修,总称《五代史》150卷。

80年后,欧阳修《新五代史》出,改称《旧五代史》。

因朝廷明令新史列于学官,元以后旧史逐渐散失。

直到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才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150卷,只50多年历史,内容丰富。

24、《旧唐书》

后晋天福六年(941)高祖石敬瑭诏命户部侍郎张昭远、起居郎贾纬、秘书少监赵熙、吏部郎中郑受益、左司员外郎李为光等修唐史。

宰相赵莹监修,书名《唐书》,200卷。

至宋代,为与欧阳修、宋祁等修《新唐书》相区别,称《旧唐书》。

《旧唐书》多抄实录、国史原文而成,监修和纂修都学问较好,史料价值高,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于唐代主要参考了《旧唐书》。

25、《新唐书》

北宋官修,宰相曾公亮监修,主修欧阳修和宋祁。

本纪和志、表的序文出自欧阳修之手,列传为宋祁所写。

欧阳修自负地认为该书“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是该书的优点,后人认为这正是其缺点,因为所增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所省的都是有价值的事。

《新唐书》不如《旧唐书》详细具体,当然《新唐书》也有补充。

《旧唐书》文字不如《新唐书》好,吴缜有《新唐书纠谬》,辑该书错误400多条。

26、《新五代史》

原名《五代史记》,为与宋初官修的《旧五代史》区分。

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

北宋中期欧阳修私修。

《新五代史》可以在《旧五代史》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史料。

当时北宋政府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总结历史经验以服务于时政,欧阳修应时局的需要而编写《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一部通史著作。

 

纲目体:

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体裁之一。

创始于宋朱熹的《通鉴纲目》。

此体以大字提要称纲,小字叙事为目,每事有一提纲,颇便查阅。

27、刘知几

字子玄,彭城人。

武则天长安二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

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

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

 

28、杜佑

唐中叶宰相,史学家。

字君卿。

京兆万年人。

生于世宦之家。

出身于官宦世家。

早年以荫入仕,由地方僚佐升至封疆大吏。

杜佑生活的年代,唐朝由盛转衰。

他目睹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的巨变。

为了寻求解决时弊、拯救危乱的方略,从代宗元年开始,将与社会生产、民生利弊、国家安危密切相关的历代典章制度集中整理,研究其沿革废置,损益变化的过程,探讨利弊得失,以历史是非“为来今龟镜”,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为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

此外还撰有《理道要诀》一书,系《通典》的要义,被朱熹称为“非古是今”之书,今已亡佚。

 

29、郑樵

字渔仲,兴化郡莆田人,别号西溪遗民,学者称夹漈先生。

自幼好学,立志“欲读古人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为羽翼。

”在漈(ji)山读书注重在实际观察中获取知识,由此写出大量著作。

郑樵在旧稿的基础上,删繁从简,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了《通志》一书。

郑樵一生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有《通志》《尔雅注》《夹漈遗稿》《诗辩妄》等书,而《通志》是其代表作。

郑樵坚持“会通”的思想。

最反对天人感应,主张实学,提倡成“一家之言”。

 

30、三通

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

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

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31、《文献通考》

作者为宋末元初的著名的史学家马端临。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3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他叙述了自周威列王2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总共294卷。

《资治通鉴》吸收了纪传体史书优点,复兴并创新了编年史体,同时它材料丰富,考证精详,史学价值相当高,同时也是一部生动传神的文学佳作。

33、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34、《通鉴纪事本末》

该书的写作方法是:

把《资治通鉴》中的文字,以事为中心,每事定一专题,将分散的材料抄录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共分239个专题,从“三家分晋”开始,至“周世宗正淮南”止。

成书42卷。

《通鉴纪事本末》成书后,很快收到重视。

《通鉴纪事本末》的主要成就:

在于创立了以事件为中心的编撰体裁。

 该书秉承了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宗旨,所选事件,多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求为朝廷治理天下提供借鉴。

《通鉴纪事本末》同时也有缺陷。

首先:

取材完全来源于《资治通鉴》并有大量删减,史料价值不大。

其次:

以事件为主安排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的事件之间的联系,使读者看不出历史发展的趋势。

该书把复杂的治乱兴亡史简化为故事,令人爱读,便于记忆。

35、《明史》

《明史》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中国明朝(1368—1644年)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

全书336卷,其中目录4卷、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却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

修成之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

36、九通

清代乾隆年间,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书与前代所撰之“三通”(《文献通考》、《通典》、《通志》)合称为九通。

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

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是指十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政书是我国古代一种以大量原始文献史料作基础分门别类的阐述历史或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制度及其沿革主要是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历代典章制度及沿革的有关材料。

37、《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历时30年所作。

《读史方舆纪要》体现了反对空言心性,主张务实治学的观点。

他把历史与地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在历史地理著作中,这一方法属于首创。

全书130卷,前九卷为历代地域形势,中114卷为两京十三司及所属府、州、县分叙,末7卷为山川原委异同及分野。

各卷论述,既有纲要,也有自注。

体裁独具一格,历代州域:

以朝代为经,地理为纬,京省形势:

以朝代为纬,地理为经,条理清晰。

《读史方舆纪要》的特点在于具有极为浓厚的军事地理特色。

《读史方舆纪要》主要取材于文献资料,考订翔实,纠正了前人记载的不少错误,学术价值很高。

《读史方舆纪要》集以往地志学发展之大成,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极为重要的典籍。

38、《日知录》

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撰写的一部读书笔记,也是顾炎武史学的代表作,全书共32卷,该书突出表现出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

他试图通过对明末清初的历史研究,找到救治社会弊病的良策,该书题材非常广阔,书中所论多半是从明朝中叶到清初,社会现实生活中提取的问题,对明代以来的社会腐败现象有很多的揭露。

对若干历史问题的见解也很有道理。

但他的唯心主义观和维护江南地主阶级私利的偏见,使得《日知录》对社会改造的总的看法相当保守。

但《日知录》所倡导的研究经史的方法,受到后来学者的崇拜。

 

39、《明夷待访录》

是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撰写的政论和史论结合的著作。

它集中反映了黄宗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学等思想。

政治上,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在文化教育上,他反对八股取士,他又提出扩大学校作用,主张学校可以左右天子的是非。

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一定民主思想倾向,对近代民主运动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影响。

40、《十七史商榷》

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王鸣盛所著。

十七史,包括《史记》以下十三种史著,加上《南史》《北史》、《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实共19部。

主要内容包括:

(1)文字校勘。

(2)典制考证:

考证以地理、官制居多。

(3)对史书及其作者进行评论。

(4)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41、《廿二史札记》

清乾嘉三大史学考据代表作之一,赵翼所著。

名为廿二史,实考论24史,只是当时《旧唐书》、《旧五代史》尚未被清官方批准为正史。

内容包括:

(1)评论各史体例之得失。

(2)指出各史材料的来源。

(3)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

他评论的重点是‚古今风会之递变,政事之屡更,有关治乱兴衰之故者‛。

他的评论往往能针对某一时期主要政治问题而发。

42、《廿二史考异》

为清朝乾嘉三大考据家钱大晰所著。

共100卷。

“考异”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以考订、校勘、训诂见长。

他对所涉及的史籍及其注释进行了去全面详细的文字校勘,使许多矛盾地方进行了疏通辨析,为后世史学工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正式本书价值所在。

43、疑古辨伪派

亦称"古史辨派"。

"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研究中出现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

因其论文均收集在1926-1940年出版的《古史辨》中,故名。

他们提出要"打破治古史'考信于六艺'"的传统见解,主张"离经畔道非圣无法的《六经》论",认为对于东周以后的史料"宁可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

这种疑古精神具有反封建传统的意义。

但他们只注重研究关于古代历史传说的变化,而对历史文献持一味怀疑的态度,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因而有人将其描述为:

"在中国史学界,有这样一个学派,萌芽于宋明,源起于清初,其后在清统治者的刻意安排上成为清廷之御用工具,继之随着清政府的倒台而又被西方殖民主义者所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