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5495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库验收规定.docx

数据库验收规定

1:

10000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

 

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验收技术规定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

1:

10000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base

(征求意见稿)

 

国家测绘局

二○○一年一月

前言

本标准是为满足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中对建立的数据库质量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陕西测绘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董延红、李朋德。

目次

 

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暂行规定

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验收技术规定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1:

10000

fundamentalgeographicinformationdatabas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验收。

地名数据库、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的验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验收的基本原则

数据库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由该单位委托专家组验收。

验收工作应在数据库建成,并经承担建库单位自查和试运行的基础上进行。

承担建库的单位应向任务的委托单位或任务下达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和预案,经审批后,由验收单位提出验收计划,并将验收计划传递给承担建库单位和相关部门及验收组成员。

数据库验收的依据:

a)数据库建库任务书、委托检验文件;

b)有关的数据生产技术规定;

c)数据库建库技术设计书和有关技术规定;

d)有关的技术标准。

3数据库验收的方法和步骤

3.1数据库验收的基本方法

数据库管理系统验收应根据数据库技术设计要求逐项进行测试。

数据库的数据体验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

3.2数据库验收的步骤

数据库验收的步骤见图1

 

 

图1数据库验收流程

4数据库验收的准备工作

验收单位编写的验收计划内容包括:

a)验收的依据;

b)验收部门及人员情况;

c)验收地点、时间及要求;

d)建库单位应提交的成果和文档。

承担建库单位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编写详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a)测试的基本原则;

b)测试范围;

c)详细的功能测试指标;

d)详细的性能测试指标;

e)详细的测试步骤及测试结果;

f)测试结论。

硬件及网络环境

建成的数据库应贮存在最终使用的硬件(主机、外设)及网络设备上,供验收单位验收。

验收的软件

验收的软件应是数据库最终运行的软件,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网络软件等。

验收的数据

验收的数据包括数据库各子库中的所有数据及元数据。

数据库中的数据应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抽取比例不少于入库数据总数5%的数据进行详查。

5验收需提交的成果和文档

承担数据库建库的单位在数据库验收前,应提交相关的成果和文档。

数据库的设计文档

a)用户需求调查报告

b)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c)数据库总体技术设计书。

数据库的建库成果及文档

a)入库前的数据及有关的数据文档;

b)数据库建库项目设计书;

c)数据库建库的实施方案;

d)建立的数据库;

e)数据库建库的技术总结;

f)数据库的测试报告;

g)数据库操作手册;

h)建库工作报告;

i)数据库说明(主要内容见表1);

j)其它相关文档。

5.1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1:

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字典及其相关的资料。

数据库的管理规定

表1数据库说明的主要内容

数据源说明

数据源的说明

1、数据类型

2、数据的现势性

3、数据精度

4、数据质量

5、采用的标准

数据库的说明

1.数据库名称、范围

1、数据库名称2、数据库范围

3、数据库文件名

2.数据库的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

2、高程基准

3.数据库的分层

1、层数2、层名3、内容

4.数据库建库说明

1、建库单位2、建库日期3、采用的标准

4、技术文件

系统

的软硬件说明

1.数据库最终采用的软件平台说明

1、软件平台(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网络软件)的名称

2、软件平台生产厂家

3、版本号

4、技术指标

2、数据库最终使用硬件平台说明

1、硬件平台的名称(包括主机、外设及网络)

2、硬件平台的型号

3、硬件平台的性能指标

4、硬件的数量

数据库说明以文本形式存放,文件名与数据库文件名一致。

6数据库验收的基本内容

除本标准规定的数据库验收的基本内容外,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可根据具体的建库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增加验收内容。

数据库的成果和文档

数据库的建库单位提交的成果和文档应齐全完整。

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DLG数据库基本功能完备性、正确性验收

数据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a)数据输入;

数据库应能够接收:

——ARC/INFO:

E00、COVERAGE数据格式;

——DXF数据格式;

——DGN数据格式;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VCT);

——MAPINFO数据格式。

b)数据的切割、拼接和接边;

——数据能按标准图幅范围或任意范围切割;

——多块数据拼接;

——图幅间自动接边。

c)数据的查询与提取;

——根据空间目标查询属性;

——根据属性查询空间位置;

——支持查询语言SQL;

——查询结果提取数据;

d)数据的更新、恢复;

e)数据的分发、输出;

f)数据格式的转换;

——矢量转换到栅格;

——输出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VCT);

——输出的矢量数据格式(MapInfoMIF,ARC/INFOE00,DXF、DGN)。

g)数据坐标及投影变换;

h)数据符号化;

i)数据库使用权限设置;

j)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DEM数据库基本功能完备性、正确性的验收

数据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a)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格式包括ASCIIGRID和BLL格式

b)数据库的查询;

c)地形分析;

——剖面生成与显示;

——可视域分析;

——地形因子计算。

d)数据显示;

——DEM分层设色和灰阶显示;

——DEM晕渲显示;

——DEM或TIN三维显示。

e)数据提取;

f)数据库的更新;

g)数据的分发、输出。

DOM、DRG数据库基本功能完备性和正确性验收

数据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a)数据输入;

数据库接收的数据格式有BMP和BIL。

b)数据库的查询;

c)数据库浏览显示;

d)数据提取;

e)影像数据分发、输出;

f)数据库的更新。

元数据库基本功能完备性和正确性的验收

数据库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a)数据的输入;

b)数据库的查询;

c)数据的输出;

d)元数据库应能够单独运行

e)元数据库与DOM、DEM、DRG、DLG数据集成为一体运行。

f)通过元数据库查询其它数据库中的相应矢量、数字栅格、影像、DEM空间数据库的内容。

g)元数据库的输出。

数据库的硬件平台

数据库的硬件平台应包括计算机、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输出设备以及网络和不间断电源等设备。

硬件设备应满足数据库的运行要求,并符合数据库建库设计书的规定。

数据库的数据体

DLG数据库的数据体

a)数据的正确性(图幅范围、分层、数学基础、要素、位置、属性内容及结构、接边、注记、拓扑关系等);

b)数据的完整性(要素、属性内容及数量)

c)数据的图廓点位、图廓边长、图廓对角线公里网点间距、点位位置等经过软件处理(输入/输出/传输)后,应满足相应技术规定要求的数据加工精度和入库精度的限定。

DOM、DRG数据库的数据体

a)数据的正确性(图幅范围、接边);

b)数据的完整性;

c)数据的无缝拼接;

d)影象数据色调的一致性;

DEM数据库的数据体、

a)数据的正确性(图幅范围、高程范围、接边);

b)数据的完整性;

c)数据的无缝拼接。

元数据库的数据体

数据内容完整性和正确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安全之上,数据库必须具有如下的安全措施:

a)数据库用户权限设置;

b)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c)数据的权限设置;

d)数据的备份、恢复和保密;

e)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有病毒的防治措施。

数据库的运行

a)数据库运行的正确性;

b)数据库运行的稳定性;

c)数据库运行时的容错能力;

d)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性,应具有防止非法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或泄密的机制;

e)数据库运行时库内信息的安全可靠性;

f)数据库的可操作性。

7数据库集成系统的验收

数据库的集成环境

1:

10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集成化管理的能力,能完成DOM数据库、DRG数据库、DLG数据库、DEM数据库、元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的统一管理。

数据库的相互操作性

各种数据库相互之间的叠加显示

a)DOM数据库或DRG数据库与DLG数据库;

b)DOM数据库与DEM数据库;

c)DLG数据库与DEM数据库;

d)DEM数据库DOM、DLG数据库;

各种数据库之间相互查询

a)DLG数据库与DOM、DRG、DEM数据库之间相互的查询;

b)DEM数据库与DOM、DRG、之间相互查询;

c)元数据与各种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查询;

d)地名数据库与其它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查询;

e)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与其它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查询;

栅格与矢量数据的转换

用户界面

a)全汉化的菜单式的用户界面;

b)符合人机界面的设计的要求;

c)用户界面操作简单、方便;

d)菜单条描述的功能准确、简明;

e)用户根据需要可增加或删除功能摸块;

数据集成的逻辑性完整

a)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在逻辑上应完整、正确;

b)数据库查询时集成的数据应能对主要的地物类(行政区划、道路、水系)设置逻辑接边,以便在数据库中得到跨图幅的查询结果。

8验收后的处理

验收中发现有不符合或未达到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或有关的技术规定情况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建库单位应根据处理意见进行改正。

验收单位视问题的严重性,对数据库进行全部或局部重新验收。

验收人员应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并将记录随数据库移交,供存档。

验收后验收单位应编写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

验收工作概况、验收技术依据、验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验收结论、其它意见和建议。

并将验收报告传递给建库单位及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