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5312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docx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

(一)历年一二模常用词语

百姓相关:

体察民情、体恤百姓、爱护百姓、爱民如子

学识相关:

为学执着严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治学专注痴迷、热爱读书

清廉相关:

为政清廉、清正有才、廉洁奉公、清廉少欲、清贫自守、廉洁自律

名利相关:

安贫乐道、清贫守节、不图钱财、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坚守节操、反对奢靡浪费 、轻利重义、清高自尊、不贪非分之名利。

人才相关:

知人善任、(爱惜推崇人才,既不以个人恩怨评价人;也不因看重才华就忽视其人品。

)、爱惜人才、奖掖后进、敬慕贤才、求贤若渴

待下相关:

待臣下宽容,善鼓励、宽仁良善、赏罚分明、同甘共苦、爱护下属。

权贵相关:

坚韧不屈、傲视权贵、蔑视权贵、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威武不屈。

武将相关:

勇猛顽强、胆魄过人、有智谋、果敢勇猛、有勇有谋、英勇善战(武艺高强、身先士卒等)能识明主、为人自负、视死如归。

善恶相关:

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仗义助人、乐善好施、急人所急,乐于助人、善良仁厚、亲切友善、诚心纯至、宽厚仁慈

为官相关:

忠于职守、忠诚谨慎、尽心尽责、声望卓著、办案严谨、自立自强、雷厉风行、处事公正严谨、处事依法行事,作风细致,讲究方法、不居己功、公私分明、善于实施教化、善于付诸行动、顾全大局、勇于承担、善于决断

个人操守:

品性端正、严于自律、不断修身、旷达乐观,不拘礼法,大度能容、从容沉着、富有远见。

诚信无欺、豁达开朗、富有远见、正直磊落、孝敬父母、自知之明、深明大义、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无功不受禄、明辨是非

(二)历年一二模考题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

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

问:

依据第③划线句,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主要品质。

(2分)

 □□□□   □□□□

参考:

不拘古法;自负不羁舍家保国;以国当家;以国为家;一心为国

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

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

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

转护乌桓校尉。

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

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②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

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

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

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受辞毕,即杀之。

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

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

“畏李校尉。

” 

③顷之,帝崩。

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

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④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

“可去矣。

”对曰:

“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

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乃诣诏狱。

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⑤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

毅乃慨然曰:

“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

”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问:

依据相关事迹,概括李膺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分) 

相关事迹 李膺的品质 

矢石破虏 

(1)__________________ 

拒收樊陵 

(2)__________________ 

惩治张朔 (3)__________________ 

临难不辞 (4)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1)机智英勇 

(2)明辨忠奸(3)疾恶如仇(4) 舍生取义 

①刘词,字好谦,元城人。

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

 

②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同光初,为效节军使,转剑直指挥使,寻以忤于权臣,出为汝州小校,凡留滞十余年。

晋初,从侯益收汜水关,佐杨光远平邺都,累迁奉国第一军都虞候。

时王师方讨襄阳,寻命词兼行营都虞候,襄阳平,迁本州团练使。

 

③在郡岁余,临事之暇,必被甲枕戈而卧,人或问之,词曰:

“我以勇敢而登贵仕,不可一日而忘本也。

若信其温饱,则筋力有怠,将来何以报国也!

”及汉有天下,复为奉国右厢都校,遥领阆州防御使。

 

④乾祐初,李守贞叛于河中,太祖征之,朝廷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充行营马步都虞候,命分屯于河西。

二年正月,守贞遣敢死之士数千,夜入其营。

皆怖惧不知所为,惟词神气自若,令于军中曰:

“此小盗耳,不足惊也。

”遂免胄横戈,叱短兵以击之,贼众大败而退。

自是守贞丧胆,不复有奔突之意。

河中平,太祖嘉之,表其功为华州节度使,岁余,移镇邢台。

⑤三年秋,改镇河阳。

显德初,世宗亲征刘崇,词奉命领所部兵随驾,行及高平南,遇樊爱能等自北退回,且言官军已败,止词不行,词不听,疾驱而北。

世宗闻而嘉之,寻命为随驾都部署,又授河东道行营副部署。

 

⑥其年夏,车驾还京,授永兴军节度使,加兼侍中,行京兆尹。

二年冬,以疾卒于镇,年六十有五。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四》) 

问:

依据文中相关行为事迹,概括刘词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4分) 

行为事迹 性格品质 

忤于权臣 

(1)__________________ 

枕戈而卧 

(2)__________________ 

免胄横戈 (3)__________________ 

疾驱而北 (4)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1)刚正不阿,耿直,正直;不畏权贵

(2)尽忠职守;勤勉;不忘根本(3)勇敢无畏;(4)忠心;忠勇;判断力

①乞伏慧,字令和,马邑鲜卑人也。

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

其兄贵和又以军功为王,一门二王,称为贵显。

②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悖于武陟,所当皆破,授大将军,赐物八百段。

及平尉迥,进位柱国,赐爵西河郡公,邑三千户,赉物二千三百段。

请以官爵让兄,朝廷不许,论者义之。

高祖受禅,拜曹州刺史。

曹土旧俗,民多奸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

慧下车按察,得户数万。

先是,突厥屡为寇抄,慧于是严警烽燧,远为斥候①,虏亦紊悼其名,竟不入境。

(选自《隋书》,有删节)

问:

根据第②段内容,分析乞伏慧的治理才能。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一是社会管理才能,到任后巡察调查,得户数万,有效解决了当地由来已久的“户口不实”的问题。

二是军事治安才能,在烽燧关隘处严格警戒,安排侦察兵探访敌情!

提高了边防战略警戒水平。

(分析出措施、执行、效果及其对于社会长治久安的意义即可。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

云梦山人传

严首升

云梦山人孙斯亿,字兆孺,华容人也。

七岁能赋诗,年十四补弟子员,声称籍甚。

久之,上书督学,弃巾褴,日与世外人交,不袖一刺还。

遍览名胜,长啸高歌。

时人莫之测也。

于时若王元美、汪伯玉诸公,靡不倒屣延致山人。

山人傲然无所屈,意有所适,往往不谢去。

浪游数十年,未尝以私干人。

归里,入元石山中,颓然自放以终。

远近问字之士,日无虚席。

天下无知不知,咸称云梦山人。

山人殆古诗人之狂者也。

当分宜秉国时①,杨忠愍、沈经历遇害,著《直言论》以泄其不平。

江陵②居首辅时,贻书艾和甫诸公,有田昼责邹浩③之意。

比江陵卒,诸公征起,则不出,务全晚节,识者韪之。

见人善,多方奖与;见不善,则啮袂愤起,似不能容者。

久之,亦无所恨。

其始稍戾俗,人亦卒鲜怨之。

万历初,料民田,邑中竟为隐弊。

山人责令里正毋以私相爱,所得税额独重。

里中长老训子若弟者,辄口实山人不置。

山人又古独行者流欤?

余尝至澧水,见逆旅壁间,有云梦山人墨迹,时主人年八十余,颇能忆山人遗事。

为予言,山人君子人也。

流寓数旬,手口不辍。

时或当食,投箸绕屋,行吟数匝,乃复食。

每上官见访,稍不合,则拂衣起。

人有挟赀鸣不平于山人者,叱不受,已,乃秘为伸之。

不令其人知。

呜呼,山人,君子人哉!

【注】①当分宜秉国时,指严嵩保持朝政时。

②江陵,张居正,时称张江陵。

③田昼责邹浩,是指田昼与邹浩以气节相激励。

问:

云梦山人的君子风范集中表现在他傲世权贵、、等思想品性方面。

(2分)

参考:

坚守节操(淡泊名利)、爱憎分明、诚信无欺、仗义助人(任写两点,2分)

①刘惔dàn字真长,沛国相人也。

惔少清远,有标奇。

家贫,织芒扁以为养,虽荜门陋巷,晏如也。

人未之识,惟王导深器之。

以惔雅善言理,简文帝初作相,与王蒙并为谈客,俱蒙上宾礼。

时孙盛作《易象妙于见形论》,帝使殷浩难之,不能屈。

帝曰:

“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之。

”乃命迎惔。

盛素敬服惔,及至,便与抗答,辞甚简至,盛理遂屈。

一坐抚掌大笑,咸称美之。

②累迁丹杨尹,为政清整,门无杂宾。

时百姓颇有讼官长者,诸郡往往有相举正,惔叹曰:

“夫居下讪上,此弊道也。

古之善政,司契而已,岂不以其敦本正源。

镇静流末乎!

君虽不君,下安可以失礼。

若此风不革,百姓将往而不反。

”遂寝而不问。

③惔每奇温才,而知其有不臣之迹。

及温为荆州,惔言于帝曰:

“温不可使居形胜地,其位号常宜抑之。

”劝帝自镇上流,而己为军司,帝不纳。

又请自行,复不听。

及温伐蜀,时成谓未易可制,惟惔以为必克。

或问其故。

云:

“以蒱博验之,其不必得,则不为也。

恐温终专制朝廷。

”及后竟如其言。

尝荐吴郡张凭,凭卒为美士,众以此服其知人。

(节选自《晋书》)

问:

结合全文,用四字短语形式概括刘惔的品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安贫乐道、清正有才、知人善任

①孟业,字敬业,臣鹿安国人。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

“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

“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

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

“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

唯正与直,愿君自勉。

②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

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韶乃戏业曰:

“卿邀名人也。

”对曰:

“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后齐高祖书与韶云:

“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

”韶,高祖之婿也。

问:

第②段反映孟业的品性。

(2分)

参考:

(2分)清贫自守(或:

清贫守节,答“洁身自好”、“不图钱财”得1分)

①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

举孝廉,再迁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

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

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

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

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

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

巷路为之歌曰: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

”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

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

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及琮之部,升车言曰:

“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乃命御者褰之。

百城闻风,自然竦震。

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④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问:

联系文章内容,简析贾琮的主要品质。

(4分)

参考:

为政清廉、体察民情、体恤百姓、嫉恶如仇等。

(2分)

结合内容:

任交阯刺史时,发出告示,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守护各县。

任冀州刺史时,不依旧典,纠察美恶。

①王琨,琅琊临沂人也。

琨少谨笃,为从伯司徒谧所爱。

宋永初中,武帝以其娶桓修女,除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

②孝建初,迁廷尉卿,转吏部郎。

吏曹选局,贵要多所属请,琨自公卿下至士大夫,例为用两门生。

江夏王义恭尝属琨用二人,后复遣属琨,答不许。

③出为持节、都督广交二州军事、广州刺史。

南土沃实,在任者常致巨富,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也。

琨无所取纳,表献禄俸之半。

州镇旧有鼓吹

(1),又启输还。

及罢任,孝武知其清,问家资多少。

琨曰:

“臣买宅百三十万,余物称之。

”帝说。

④明帝临崩,出为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军事、会稽太守,常侍如故。

坐误竟囚,降号冠军。

元徽中,迁金紫光禄,弘训太仆,常侍如故。

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夫,常侍余如故。

顺帝逊位,琨陪位及辞庙,皆流涕。

⑤太祖即位,领武陵王师,加侍中,给亲信二十人。

时王俭为宰相,属琨用东海郡迎吏。

琨谓信人曰:

“语郎,三台五省,皆是郎用人;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遂不过其事。

⑥琨性既古慎,而俭啬过甚,家人杂事,皆手自操执。

公事朝会,必夙夜早起,简阅衣裳,料数冠帻,如此数四,世以此笑之。

⑦建元四年,太祖崩,琨闻国讳,牛不在宅,去台数里,遂步行入宫。

朝士皆谓琨曰:

“故宜待车,有损国望。

”琨曰:

“今日奔赴,皆应尔。

”遂得病,卒。

《南齐书·王琨传》(有删节)

注释:

(1)鼓吹:

指一般的仪仗乐队。

问: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琨的性格特点。

(3分)

参考:

忠于职守刚直不阿廉洁奉公忠诚谨慎。

(任答3点,3分)

庾敳传【唐】房玄龄

①敳字子嵩。

长不满七尺,而腰带十围,雅有远韵。

为陈留相,未尝以事婴心,从容酣畅,寄通而已。

处众人中,居然独立。

尝读《老》《庄》,曰:

“正与人意暗同。

”太尉王衍雅重之。

②迁吏部郎。

是时天下多故,机变屡起,敳常静默无为。

参东海王越①太傅军事,转军谘祭酒。

时越府多俊异,敳在其中,常自袖手。

豫州牧长史河南郭象善《老》《庄》,时人以为王弼之亚。

敳甚知之,每曰:

“郭子玄何必减②瘐子嵩”。

象后为太傅主簿,任事专势。

敳谓象曰:

“卿自是当世大才,我畴昔之意都已尽矣。

③敳有重名,为缙绅所推,而聚敛积实,谈者讥之。

都官从事温峤奏之,敳更器峤,目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礧砢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④时刘舆见任于越,人士多为所构,惟敳纵心事外,无迹可间④。

后以其性俭家富,说越令就换钱千万,冀其有吝,因此可乘。

越于众坐中问于敳,而敳乃颓然已醉,帻堕机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

“下官家有二千万,随公所取矣。

”舆于是乃服。

越甚悦,因曰:

“不可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⑤石勒之乱,与衍俱被害,时年五十。

【选自《晋书》卷五十·庾敳(ái)传,有删节)

【注】①东海王越:

司马越,时为东海王,②何必减:

未必比……差。

③礧砢:

读léiluǒ,原指树术多节,这里比喻人才卓越。

④间:

非难,诋毁。

问:

第①段说庾敳“有远韵”,由全文内容可知,庾敳的“韵”是指他□□□□的风度。

(2分)

参考:

超然物外(答“飘逸超脱”也可)(由第①段“未尝以事婴心”,第②段“静默无为”,第④段“纵心事外”“慨然答应换钱”等内容可推知。

答“高雅脱俗”“悠闲自在”得1分)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 

内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

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

“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

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

向死者赠衣被。

②斩关:

砍断敌营的门闩。

③子女玉帛:

指美女、财物等。

问:

纵观全文,概括秦琼的人物形象。

(3分)

参考:

英勇善战(武艺高强、身先士卒等能识明主;为人自负。

金知州传 

【清】戴名世

金之纯,字健之,湖广广济人。

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崇祯中,由醴陵县教谕历官至兴安州知州。

当是时,海内承平,人不知兵。

流贼①起陕西,官吏或走或死,漫不知守御,于是贼所至,名城皆破。

兴安尤当贼冲,而旁近郡县若紫阳、白河、洵阳、汉阴、石泉、平利,诸遗民逃徙,来者不绝。

之纯到官未几,贼即至,简料民兵,经画器械②,为守御计。

是时久旱,夜忽大雨,汉江涨,濠水骤高数尺,贼不能渡,城中益得为备,贼引去。

 

②水寻涸,复至,拒却之。

凡四薄城,久之食尽,城且陷,之纯请救于旁郡游击唐通。

通以兵至,之纯缒死士出,与之合,杀贼渠③数十人,贼乃解围走。

御史上言状,天子嘉兴安独死守,超迁之纯汉中府知府。

未及离兴安而卒,年四十有六。

兴安自被贼,岁饥且疫,之纯给医药,设粥糜,全活者甚众,死者官为瑾④之,民皆感泣,及其卒也,州人醵⑤金共襄,乃得举榇还,州人哭送百里外乃反。

 

 ③唐通者,泾阳人,用兵有纪律,善战。

后积功至总兵,封定西伯。

岁甲申,以居庸降贼,贼方虞边骑之从河套入也,使遵守石峡。

先是保德州人陈奇瑜为五省总督,实纵贼于车箱谷⑥,以成甲申之祸,即之纯守兴安之年也。

通故在其麾下,奇瑜好货,家资巨万,阴召通以兵来护其家,于是通移驻保德。

已而,知贼事不成,仍称定西伯,为先帝发丧,旦夕缟素哭临,沿河州县皆据之。

寻大兵定燕京,遗将徇⑦山西,而通以其众降,封为定西侯,解其兵柄,隶之旗下。

居久之,思出镇不得,意郁郁不乐,卒。

 

④赞曰:

金先生之守兴安,本全兴安者,唐通力也,故余为牵连书之。

 

                                           (选自《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略有删节) 

【注】①流贼:

指李自成起义军。

后文的“大兵”指清兵。

②简料:

选择。

经画:

经营筹划。

③渠:

首领。

④碰:

葬;掩埋。

⑤醵:

集资。

⑥车箱谷:

地名,在华山峪西。

⑦徇:

巡视,巡行 

问:

金之纯受官府嘉奖,被民众爱戴,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3分)

(1)有军事谋略:

刚一到任,就“简料民兵”,“经画器械”;还善于利用其它武装力量,敢于“缱死士出”,最终守住兴安城。

(2)爱民:

在民众“饥”“疫”之中,“给医药”“设粥糜”,救活了许多灾民。

(答对一点,且能结合原文简析,2分;两点3分) 

①申公,鲁人也。

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

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

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

戊不好学,病申公。

及戊立为王,胥靡①申公。

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

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

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

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

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

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

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

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

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

“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

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

“此欲复为新垣平②也!

”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

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

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

古代服劳役的徒刑。

②垣平:

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问:

简析申公这一人物形象。

(4分)

参考:

做人清高自尊,质朴直言;为学执着,严谨等(要求能联系原文举例分析)。

苏廷评行状①

(宋)苏轼

①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日: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

“吾固白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②李顺反,攻围眉州。

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

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

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③解之曰:

“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③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

“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④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

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

公未尝问。

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

“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注】①苏廷评:

即苏序,苏轼之祖父。

行状:

古文体名,一般叙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