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150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信阳市届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0届中考化学强化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

1.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0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26.2gB.26.6gC.26.0gD.25.8g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3.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

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m3

m4

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m1=1/9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m3:

m4=11:

9时,R是CH4或CH4O④8m3/11+8m4/9+4m5/7≥m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

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1个B.2个C.3个D.4个

6.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①霉变的大米蒸煮后食用

②鉴别棉织物和毛织物,可灼烧闻气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境

①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

②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①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

②有毒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

A.AB.BC.CD.D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8.已知:

,现将CO气体与21.4gFe(OH)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xOy混合物12.8g,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O2和H2O共8.6gB.混合物中含5.6g铁元素C.FexOy为Fe2O3D.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9.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

10.某白色固体可能由CuSO、Na2SO4、Na2CO3、NaOH、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碳酸镁为微溶物,本题中视为沉淀):

对于该白色固体成分有以下判断:

①加入足量稀硝酸后,若白色滤渣部分溶解,则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有2种情况②加入足量稀硝酸后,若白色滤渣未溶解,则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NaOH、BaCl2③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④向无色滤液A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证明该白色固体中含有NaCl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滴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对应装置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B.装置②中有气泡冒出,液面逐渐下降

C.装置②中液面逐渐上升,产生白色沉淀D.装置③中液面逐渐上升,产生蓝色沉淀

12.某温度下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掉20g水,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若在原溶液中加入6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仍有2g不溶解。

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20g/100g水B.15g/100g水C.10g/100g水D.5g/100g水

13.烧杯中有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2.0g,向其中先后滴加CuSO4溶液和稀硫酸各100.0g,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含两种溶质B.向b点溶液加入锌粒,冒气泡

C.原混合物中铁粉质量为2.4gD.该Cu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14.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8%B.9.6%C.50%D.51.2%

二、填空题(16分)

15.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FeO:

Fe2O3+CO

2FeO+CO2,反应前Fe2O3的质量为160克,反应过程中,Fe2O3的转化率(参加反应的Fe2O3与反应前的Fe2O3的质量比)用a表示,固体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用mFe/mFe0表示。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mFe/mO

7/3

14/5

7/2

固体成分

Fe2O3

Fe2O3、FeO

_______

转化率(α)

0

_________

100%

(2)如果Fe2O3转让为FeO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3Fe2O3十CO

2Fe3O4十CO2Fe3O4十CO

3FeO十CO2

反应后的固体中mFe/mO=21/8时固体的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1)Fe3O4

(2)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3)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一烧杯中盛有42.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264.6g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

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如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难溶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滴入10%的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⑶当滴入10%的稀盐酸146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

17.取10g碳酸钙固体在高温反应炉内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

18.在2A+3B=2C+4D中,B、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6:

22:

9,测得16gA与适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混合物________g,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19.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20.在点燃的条件下,4.6gC2H5OH与8.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5.4gH2O和另一种物质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0分)

21.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方程式为C3H7O2N.

(1)丙氨酸分子中C、H、O、N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 ;

(2)丙氨酸中 _________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胃溃疡病人要治疗胃酸(主要含稀盐酸)过多症不宜服用含NaHCO3的药片,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片.则:

(1)胃酸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l(OH)3与胃酸反应生成AlCl3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3)在实验室里,将含3.9gAl(OH)3的药片加入到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时所需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克?

23.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生铁片与纯铁片相互刻画时,纯铁片表面可留下划痕,说明  的硬度大;

(2)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理论上可制得氢气的质量为  g.

(3)使用下列各组试剂,能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的是  

A.Ag、FeSO4溶液、CuSO4溶液B.Fe、Cu、AgNO3溶液C.Fe、Ag、CuSO4溶液.

24.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

红色固体只有Cu假设二:

红色固体只有Cu2O假设三:

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成立;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

(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四、综合题(10分)

25.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提出问题)硬水煮沸后的白色固体(水垢)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Ⅰ.硬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加热时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

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Ⅱ.Mg(OH)2和MgCO3受热分解均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不溶的Mg(OH)2和________,可能含有微溶的Ca(OH)2和______。

(实验)

(1)初步探究白色固体成分

①甲同学取白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在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选填序号),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水垢中无Ca(OH)2;

A碳酸钠B氯化钾C碳酸钾

②另取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同学认为还含有MgCO3,其他同学否定了他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③已知Ca(HCO3)2受热分解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类似,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乙同学称取20g白色固体,设计如下实验: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固体CaO和NaOH的混合物。

①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测得C增重1.8g,D中增重6.6g。

20g白色固体中Mg(OH)2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g。

(结论)该白色固体中氢氧化镁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铁强于铜,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镁完全反应后,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碳和氯化铜不反应。

【详解】

设7.2g镁和氯化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x

若铁没有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设5.6g铁和硝酸铜完全反应产生铜的质量为y

若铁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或等于25.8g,小于26.6g。

故选B。

【点睛】

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为碳、铜和铁,镁完全反应,铁没有反应或部分反应。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氧气反应后质量变为0,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是0,是生成物,要确定R是哪种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就要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进行确定。

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其中氢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

9,正确;

②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1+m2=m3,正确;

③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

9;

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CH4O+3O2点燃2CO2+4H2O,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1:

9;

通过分析可知,当m3:

m4=11:

9时,R是CH4或CH4O,正确;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100%=8m3/11,

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100%=8m4/9,

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5××100%=4m5/7,

通过分析可知,8m3/11+8m4/9+4m5/7≥m2,正确。

故选D。

4.A

【解析】

根据金属银、铜、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铁>铜>银,当把铁粉加入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银被置换完剩余的铁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说明加入的铁有剩余.因此,滤液中只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铜、铁的结论.选A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B

【解析】

【详解】

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

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

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

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故该说法正确;

④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

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HNO3),故该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

③④;故选:

B。

6.A

【解析】

【详解】

A、①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②人体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项正确。

B、①霉变的大米蒸煮后,也不能使用;故选项错误。

C、②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错误。

D、解决环境问题,可以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也可以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7.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乙>甲>丙,选B

8.D

【解析】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x=5.6g,y=9.8g

则生成FexOy的质量为:

12.8g-5.6g=7.2g;

21.4g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FexOy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11.2g-5.6g=5.6g;

FexOy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x:

y=1:

1,故FexOy的化学式为:

FeO;

Fe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FeO、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

,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

5.6g+21.4g-12.8g=14.2g。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4.4g

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

10g-4.4g=5.6g。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详解】

A、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两者都大于100。

A错误;

B、氧化钙和氧化锌会和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任何气体。

其反应方程式为:

CaO+2HCl=CaCl2+H2O、ZnO+2HCl=ZnCl2+H2O,所以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就是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即5.6g。

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碳酸氢钠84,两者都小于100,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大于4.4g,天平无法保持平衡。

C错误;

D、由于镁和盐酸能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

假设该金属全部都是镁,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

解得x=0.83g。

则不管镁、铜以何种比例混合,右盘增加的质量一定大于5.6g,天平不能保持平衡。

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根据无色滤液和白色滤渣可判断该固体中无CuSO4。

生成的白色滤渣可能为BaSO4、B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需要通过加入稀硝酸判断。

向无色滤液中加入MgCl2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为Mg(OH)2或MgCO3。

向白色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说明该成分为BaSO4和BaCO3的混合物,则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Na2SO4、Na2CO3、BaCl2,可能有NaCl和NaOH中的一种或两种,因此白色固体的组成情况有4种,①错误;

向白色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沉淀为BaSO4,因此白色沉淀A一定为Mg(OH)2故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BaCl2、NaOH,②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Cl2可能含有Na2SO4或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BaCl2与两者反应会生成NaCl,③正确;

向无色滤液A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滤液中含有氯离子,但是加入的MgCl2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且BaCl2和Na2SO4或Na2CO3反应生成的NaCl中也会含有氯离子,因此无法证明白色固体中是否有NaCl存在,④错误。

故选:

B。

11.D

【解析】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K,滴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可看到有气泡冒出,但是黑色固体不减少;装置①生成的气体进入②中,随气体增多,压强变大,试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内液面上升,流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故选D

12.A

【解析】

【分析】

本题关于溶解度的求解,本题难度较大,简单看蒸发20g水是多余的,再加4g硝酸钾是能饱和,说明这4g溶解在20g水中,就可求出溶解度。

【详解】

蒸发掉20g水就是饱和溶液:

某温度下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就是饱和溶液+20g水。

若继续加入6g硝酸钾有2g不溶解溶解,这说明有4g恰好溶解,也就是说4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