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924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docx

输煤系统转运站施工方案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施工目标

一、质量目标

1、确保“钱江杯”,争创“鲁班奖”标准。

2、工程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5%以上;

3、杜绝重大结构性事故,消除一般性质量通病;

4、工程技术资料严格按电力行业要求,达到齐全、准确、工整并同步,按单位工程成册。

二、工期目标

1、各主要工期控制节点如下:

(按到图时间确定)

项目

框架结顶时间

交付安装时间

T1~T3

2005年4月15日

2005年5月15日

T3

2005年3月31日

2005年5月15日

T4~T6

2005年5月31日

2005年7月5日

T7~T9

2005年2月16日

2005年4月15日

三、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方针及目标

(一)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工程创优。

(二)目标

1、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

2、杜绝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3、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4、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5、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跨(坍)塌事故;

6、杜绝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7、杜绝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

四、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标化”工地。

第二节编制依据

1、《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

5、《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土建工程投标书》;

6、《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7、《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转运站工程施工图》;

8、《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10、《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综合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安全与健康综合管理程序文件》

12、其它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

13、本方案为浙能兰溪电厂工程输煤系统T1~T9施工方案,在输煤系统区域施工组织总设计已完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工程实际情况下进行编写的。

14、对于其它分项工程,如模板工程、土方开挖、脚手架工程等,将另行编写施工专项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第三节工程概况

1、T1~T9转运站于2004年10月落续开工,计划于2005年7月31日前全部结顶,9月30日前落续交付安装。

2、主要结构尺寸见下表;

项目

高度

长度

宽度

层数

柱截面

柱距

T1

地上6m

15m

13m

地上1层

500mm×500mm

2.1m~7.8m

T2

12m

16m

14m

2

500mm×500mm

2.1m~7.8m

T3

21m

16m

14m

3

500mm×500mm

2.1m~7.8m

T4

17m

16m

14m

2

500mm×500mm

2.1m~7.8m

T5

17m

16m

14m

2

500mm×500mm

2.1m~7.8m

T6

14m

16m

12m

2

500mm×500mm

2.1m~7.8m

T7

14.5m

14m

12m

2

500mm×500mm

3.2m~9.3m

T8

17m

16m

14m

2

500mm×500mm

2.1m~7.8m

T9

16m

16m

14m

2

500mm×500mm

2.1m~7.8m

第二章施工准备

1、人力资源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所有有关劳动力已经全部到位。

人员详见下表:

岗位

人数

岗位

人数

施工员

3人

质量员

1人

安全员

1人

材料员

1人

测工

4人

电 工

2人

木 工

50人

机修工

1人

钢筋工

30人

修车工

1人

砼工

25人

机动翻斗车驾驶员

3人

架子工

30人

搅拌车驾驶员

3人

电焊工

8人

装载机驾驶员

1人

泥 工

40人

2、主要机具设备准备

机具设备配置表

规格及型号

数量

规格及型号

数量

砼搅拌楼HZS50(75m³/h)

1座

钢筋切断机

2台

装载机

1辆

钢筋对焊机

1台

木工圆盘锯

1台

钢筋弯曲机

3台

压刨

2台

机动翻斗车(带平板)

3辆

平刨

2台

砼搅拌运输车

2辆

手拉翻斗车

20辆

插入式振动器

15套

全站仪(宾得PTS-V2)

1台

平板式振动器

5套

水准仪菜卡NA2型

1台

潜水泵

8台

铰丝机

1台

固定砼输送泵

1台

交流电焊机(BX3-500、300)

5台

挖机

2台

3、主要材料准备

主材备量表

材料名称

数 量

材料名称

数 量

P.O42.5水泥

1500吨

钢筋

800吨

黄砂

3600吨

脱模剂

600kg

卵石

6200吨

模板

3800m²

外加剂(NMR-Ⅱ)

20吨

脚手片

600张

脚手钢管

60吨

木材

10m³

4、施工现场准备

4.1现场准备布置的四通一平已按《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就序,能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求(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2对已到的图纸进行自审、翻样,编报材料计划,制定工程资料管理办法等。

第三章施工程序

1、施工程序

定位、放灰线→土方开挖→凿桩(如有)→放线→垫层支模→浇垫层→定位、弹线→桩位中间验收(如有)→绑扎基础钢筋→支立基础模板→柱插筋→支立零米

以下柱模板(挂模)→技术复核→调整→验收→浇捣基础及零米以下柱砼→养护→拆模→隐蔽验收→回填→搭设二层梁板承重架→绑底层柱钢筋→隐蔽验收→支柱模板→支立二层梁板底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支立梁侧模板→技术复核→调整→验收→浇砼

养护

绑二层柱筋→隐蔽验收→支立二层柱

搭设屋面梁板承重架

模板→支立三层梁板底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支立梁侧模板→技术复核→调整→验收→浇捣砼

养护

绑扎三层柱筋→隐蔽验收→

搭设屋面梁板承重架

支立三层柱模板→支立屋面梁板底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支立梁侧模板→技术复核→调整→验收→浇捣砼→养护→拆模二层柱模板→……依上次序施工各层(含屋面)梁、板、柱→养护

门窗框安装门窗安装

→拆除承重架砖墙围护抹灰墙面

屋面防水搂地面面层

注:

①水电及零星附属作业穿插施工;

②二层框架结构转运站相应略去第三层各部位施工程序。

2、垂直运输

2.1在T3转运站现场设置一座门式升降机,负责零星物资和小型工、器具运输,其它大件及大宗料、具采用汽车吊吊运。

2.2其它转运站采用斜道人工运输结合汽车吊吊运。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一)测量工程

平面控制采用“座标法”,采取“设辅线、内引投、外校核”的施工手段进行平面轴线定位。

基础施工前定位时根据建筑平面形状,设置平面轴线控制网。

 

2、基准轴设置:

为将基准线准确地投测到±0.00平台。

根据施工流程和分层流水作业需要,将新坐标基准轴准确投到建筑±0.00平台并经场外设置的轴线控制桩校核基准轴,并在预定位置所预设铁板上标上基准点,把四个轴红点连起来就成基准轴。

上部建筑施工时以基准轴形成的四方形建立内部定位系统。

3、“内引投“上部轴线采用激光铅垂仪,把四个轴线点引至每一施工层,地面以上每层楼层垂直于轴线点位置预留200×200四只洞,以便激光束穿过,投测完毕后,把四点连起来,形成基准轴,根据基准轴再分别弹出轴线。

4、“外校核“利用建筑物外设置的校核辅助线用经纬仪来复核由基准轴定出来轴线。

即由外部工程总体定位网进行复核。

5、高程控制及沉降观察:

(1).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高程,分别布设几个水准点,组成水准控制网,进行高程控制及沉降观察。

(2).上部结构用水准仪把标高引至建筑四角,选择外墙上下无突出墙面阻挡的位置设置标高基准点,用50m钢卷尺向上引,应注意所引每层都应从底层往上引,减少累计误差。

(3).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察标,并根据要求定时测量沉降量。

(4).所有仪器、工具专人负责保管,专人使用,并做好原始记录,计算准确,并将沉降量及时传送监理人员及设计单位。

(二)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1.1、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土,底部留30厘米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

开挖时用水准仪控制好标高,放坡系数:

开挖深度≤1.2m时为1:

0.5,开挖深度>1.2m时为1:

1,T1转运站土方开挖与翻车机房区域土方开挖为统一整体开挖区内、具体详见翻车机房区域土方开挖与土钉墙施工支护方案。

1.2、挖土时每边放大400mm作为工作面,四周设明沟及集水坑,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1.3、弃土:

土方开挖后运送并堆放于指定地点。

2、土方回填

2.1、基底上清除有机物,坑穴清除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分层回填夯实。

2.2、材料

填方土料按设计要求回填:

铺土厚度30cm,要求夯实填土的干容重大于1.6g/cm3。

正式回填前应进行填土夯实实验,在满足夯实系数的前提下,确定每层铺土厚度,夯实遍数,填土最优含水率。

每一层填土均需在夯实前检验含水量,夯实后检验夯实系数。

实际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率±2%时,应对填土进行晾干或淋水24h,含水率合格后方可夯实。

2.3、夯实

①夯实6-8遍,要求夯实填土的干容重大于1.6g/cm3。

②正式回填前应进行填土夯实实验,在满足夯实系数的前提下,确定每层铺土厚度,夯实遍数,填土最优含水率。

(三)钢筋工程

1、工程所采用的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等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

家标准的规定。

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查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查。

4、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损坏标志,并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5、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现场监理的同意并有书面记录,并应符合下面规定:

①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②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③钢筋代换后,需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④对重要受力构件,不能用一级光面钢筋代替变形钢筋。

6、钢筋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8、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调直钢筋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9、钢筋的弯曲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

或135。

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③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10、箍筋末端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份的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弯折角度为135。

11、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如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曲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12、加工后的钢筋根据不同的构件部位、不同规格分堆编号放置,便于使用时查找,对于运输和堆放后少量弯曲变形的钢筋调直后使用。

13、有关施工人员根据配料单成型钢筋进行绑扎,班组负责人必须熟悉掌握施工图要求,并按施工图对照配料单和半成品钢筋进行全面校对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根据项目工程师技术交底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进行绑扎,完工后通过自检合格交项目质量员复核无误,办理隐蔽工程鉴证手续,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操作。

14、钢筋绑扎前,表面应清洁无油迹、漆污和浮锈,钢筋绑扎时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保证钢号、直径、位置、间距正确,绑扎要牢固无松动变形现象。

15、钢筋的数量、规格、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间距应严格按施工图绑扎。

16、上部结构钢筋绑扎顺序:

框架柱→框架梁→次梁→楼板。

板筋、柱筋及后浇构件予留插筋施工时,需用电焊焊接定位筋和定位箍予以固定,并用钢管扣件归直固定,防止移位。

钢筋弯钩朝向、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位置及接头设置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17、钢筋绑扎时,根据不同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放好混凝土垫块,垫块间距1000mm,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位移。

18、梁、柱交接核心区箍筋间距要按设计要求加密,绑扎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19、柱与砖墙连接处均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拉结筋。

20、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变形、松脱或开焊。

钢筋位置的偏差须在允许范围内。

21、钢筋绑扎完工后,项目质安部门必须全面检查一次,检查重点控制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绑扎牢固、搭接长度等(逐根验收),并认真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交监理验收,做到万无一失。

22、钢筋焊接详见输煤系统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四)模板工程

1、为使框架砼表面工艺化,提高砼质量,转运站框架上部结构采用覆膜竹胶复合板,梁柱阳角处采用塑料线条包角;异形梁模板采用全封闭式施工,防止出现吊脚现象。

2、大模板施工不同于普通钢模,它的精度要求高,模板之间搭配没有钢模板灵活,必须根据柱梁尺寸在内场进行配模,排骨档采用60×50,并在每块模板上编上号码,便于现场施工。

3、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接缝处用PE密封片条贴牢,防止漏浆,为保证模板拼缝严密,拼模时,接缝处做成楔形,见下图:

4、由于大模板容易在施工过程中损坏,搬运时处处小心,不得抛掷,拆模后及时清理、刷脱模油并分类排放。

5、框架梁跨度为9m和11.7m,为减小挠度对梁底平整度的影响,支模时,梁底统一起拱3cm;

6、柱模板采用φ14对拉螺栓固定,纵向间距为500mm,砼内埋设φ16塑料套管,拆模后,对拉螺栓拔出再利用,塑料套管用1:

2水泥砂浆抹平,详见下图:

 

7、柱、梁、板三者的侧模中,以框架柱的侧模受力最大,由于支模采用脚手钢管作支承肋,承重架作支承体系,因此支承肋挠度,模板的抗倾覆力均应能满足要求,模板的侧面受力验算由对拉螺栓的拉应力决定,以下就框架柱中对拉螺栓的受力情况进行验算:

输煤转运站框架柱一次浇筑最大浇筑高度为:

6.80m;砼浇筑速度按4.0m/h计,砼坍落度为100~140mm,砼浇筑温度取T=25C,掺高效减水剂,对拉螺栓M14。

①.根据公式:

F1=0.22γct0β1β2V1/2

      F2=γcH二者之中取小者

其中:

式中F1—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砼的重力密度(KN/m3),取24KN/m3

t0—新浇砼的初凝时间(h),可采用t0=200/(T+15),T为砼的温度

H—砼的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砼顶面的总高度(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且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为110~150mm时,取1.15

则: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200/(25+15)×1.2×1.15×√4

=72.86kN/m2

F2=γcH=6.8×24=163.2kN/m2

取较小值F1=72.86kN/m2

砼侧压的设计值:

(组合木模的荷载设计值拆减系数为0.9)

F=F1×分项系数×拆减系数

=72.86×1.2×0.9=78.69KN/m2

②.倾倒砼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查表得:

6KN/m2

设计值:

6×1.4×0.9=7.65KN/m2

③.荷载组合:

F1’=78.69+7.56=86.25KN/m2

④.对拉螺栓的拉力

N=F1’×0.5×0.7

=86.25×0.7×0.5=30.2KN

⑤.对拉螺栓的应力(M14螺栓面积A=153.8mm2)

=N/A=(30.2×103)/153.8=196.3N/mm2<f=215N/mm2

同时浇筑范围4m以下采用双螺帽加固,故柱模的支撑体系能够保证砼安全浇筑。

(注:

对拉螺栓Q235钢,容许应力为215N/mm2)

8、轴线在施工前需经技术复核,支模后经隐蔽验收,轴线位移、埋件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才可以浇砼;

9、在浇砼过程中,木工派专人值班,检查支模情况,埋件有无位移,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加固、修正;

10、砼浇捣后24小时左右开始拆梁侧模和柱模,梁底模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五)混凝土工程

1.本工程砼一律采用搅拌楼集中搅拌,、采用泵送入模;

2.砼级配由浙江省电力土建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浙能兰溪电厂试验室提供。

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出具砼浇捣令,由监理、试验室等汇签后送至搅拌站,搅拌站根据砼浇捣令供应砼。

3.砼浇筑应连续,不允许出现冷缝,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浇捣时上下层浇筑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振捣密实。

4.砼入模时尽量对称,严禁单侧挤实以免模板整体移位。

5.砼浇筑完毕在终凝前要进行二次抹面,以闭合表面的收缩裂缝。

砼浇筑完12小时后开始养护,养护采用洒水加盖麻袋,保持砼面湿润,雨天则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并作好记录。

6.基础施工时施工缝留设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基础留在承台面。

施工缝处理如设计没有说明则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处理:

凿毛、清洗、套浆、浇下一次砼。

(六)砌体工程

1、工艺流程:

弹线→砌三皮砖后(或砼翻边后)找平→立皮数杆→立门樘或留洞→摆头角→拉通线→先砌三皮砖后内墙(或同时并进)校正门窗樘→最上一皮砖浇水括斗

2、原材料

水泥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保持干燥。

如遇水泥标号不明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等情况,经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

不同品种不得混合使用。

(2)砂浆用砂采用中细砂并过筛,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

(3)混合砂浆中生石灰膏用网过滤并使其充分熟化,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

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须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

不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砂浆须符合下列要求:

设计要求的种类与标号;砂浆的稠度7-10cm;保水性良好(分层度不大于2cm);拌合均匀。

(5)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

如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更,其配合比重新进行试验确定,试配砂浆,按设计标号提高15%,砂浆的配合比采用重量比。

(6)为使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在砂浆中掺入无机塑化剂或皂化松香(微沫剂)等有机塑化剂。

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

(7)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少于90s;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盛入贮灰器内,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在砌筑前再次拌合;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3小时与4小时内使用完毕。

(8)砖的品种、标号符合设计要求、规格一致。

(9)砌筑砖砌体时,砖块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

3、砖砌体砌筑施工:

(1)、铺灰均匀,一次铺灰长度为1.0m左右,要每皮拉线保证砌体表面平整垂直,灰缝均匀。

砌墙拉线应在操作者一面。

(2)、上下皮应错缝砌筑,做到横平竖直,灰缝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断砖要合理使用,严禁集中在一处。

(3)、每层楼面砌砖前必须测定标高,如灰缝超过50mm,要先用C20细石混凝土找平后再砌筑。

在砌筑中应按图将预留孔洞,沟槽和预埋件等正确留置,不得遗漏,防止今后凿洞开槽。

(4)、纵横墙交接处或转角处如不能同时砌筑则应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如留直槎,应按规范设拉结筋(山墙与面墙转角处不允许留直槎),在处理接槎时,须将老砂浆清理干净,砖要湿润,灰缝要平直,不得有错缝、通缝。

(5)、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应饱满,竖向灰缝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误差控制在2mm以内。

(6)、对出入口处门档做好保护措施,以免碰坏。

冬季低于5℃时,要采取防冻措施。

(七)屋面工程

1、结构自防水

根据以往对各种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经验,应首先尽量保证屋面层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振捣质量,提高屋面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工艺流程

混凝土结构层蓄水试验基层处理、找平以下按屋面建筑构造关系逐层施工施工完成后蓄水试验。

2、主要施工方法

(1)保温层施工:

保温层施工前,按1500mm间距设置标筋,按要求铺设保温隔热块。

保温层施工前,应先将屋面清扫干净,要求基层平整、干净、干燥。

按设计要求范围弹出铺设墨线,每隔五块隔热板弹出大方格,拉线纵横向先铺设粘贴标准行。

标准行铺设粘贴完成后,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逐块铺贴,并拉通长线对缝的平直度进行控制,铺块间隙不大于2mm。

在铺贴过程中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

板缝间或缺角处用碎屑和胶水填补严密。

(2)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

先清扫干净基层表面,避开雨天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面做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用1:

3水泥砂浆每1500间距做冲筋,按6m×6m间距设置木条分格,找平层施工前应浇水湿润,用素水泥浆扫底。

沟边、女儿墙脚、翻梁转角、柱脚等位置做成半径100mm的圆弧或钝角。

伸出屋面的管道周围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3)高分子卷材防水层施工:

找平后,对找平面进行一次全面打底,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进行涂膜施工;底涂宽度略大于加筋材料幅宽,厚度0.3-0.5mm,满涂均匀;每道涂料施工时间以不粘脚(实干)为准,二次间隔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均匀性;贴布时松紧适度,边贴布边刷涂料,并赶出残存气泡,刷平压实,避免皱纹、翘边、白茬、鼓泡,天沟、泛水等部位贴布增强;贴布平行屋脊,顺水流方向铺贴,搭接宽度大于100mm,上下二层无纺布的接缝错开幅宽的1/3以上;操作人员穿布鞋进入作业区,退步铺贴加筋布。

(4)蓄水试验和检验

蓄水厚度:

最薄处不少于5cm。

每次蓄水时间:

不少于48h。

第一次蓄水试验是在结构层表面,当发生渗漏时,结构层必须凿出孔洞,修补后,重新试验,直到无任何渗漏为止。

第二次蓄水试验是在防水层表面,蓄水48h以后未发现表面水位明显下降,当水位下降则证明保温层有明显吸水,此时应局部凿开保温层,待其干燥后,卷材进行修补直至不渗水为止。

3、屋面施工完毕后,做好产品的保护工作,并对屋面进行浇水试验。

浇水时,应对整个屋面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