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082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8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docx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大纲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  制:

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棉纺织专业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对现代纺织工厂的工艺方面进行设计,并更多地了解纺织工艺设计方面的有关知识及纺织厂的其它设计方面的设计过程。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现代纺织专业,熟悉现代纺织工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作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主要参考。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纺织厂设计的程序,纱线织物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纺纱织物产品工艺设计的能力,纺织部机器的配备,有了一定的认识,再结合实践的手段,学生不仅可以对现代纺织工厂的生产过程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根据来样加工要求进行纺织部的机器配备计算,排出来样的生产计划并进行一般性工艺设计,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参与对老厂的扩建与新厂建设的设计工作。

毕业后,学生可以作为纺织产品生产管理员和计划员等,在纺织企业从事纺织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生产计划及管理,该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课程教学,专业实践,习题练习等手段,使学生做到。

三、主要课程设置

1、综合素质课

综合素质课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课学时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

共计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讲课

实习

1

德育

17

17

17

2

汉语

170

170

170

3

体育

34

34

34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

17

17

5

化学

34

34

34

6

物理

34

34

34

7

心理健康

17

17

17

8

职业生涯规划

17

17

17

9

民族团结

17

17

17

10

新疆三史

17

17

17

1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7

17

17

12

法律基础知识

17

17

17

13

安全生产

17

17

17

2、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容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总学时

1

机械识图

主要容包括:

投影基础;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

《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材》是为了适应开展职业技能短期培训的需要、促进短期培训向规化发展而编写的。

28

28

2

机械知识

本书主要介绍极限与配合、带传动和链传动、渐开线齿轮传动、定轴轮系、常用机构、轴承、联接、液压与气动基础等容。

28

28

3

电工基础

本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电工技术中最常用的知识、技术。

其主要容包括:

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

本书主要用于机械类人员电工知识培训,也可用于其他非电类专业的培训或供读者自学使用。

28

28

4

安全生产

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和维修电工设备。

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

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17

28

3、专业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容

理论学时

实训学时

总学时

1

纺织材料学

《纺织材料学第3版(本科)》介绍了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形态、结构以及它们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性能和织物服用性能,并分析了各种性能的主要特征指标、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

28

28

2

纺织空气调节

本教材着重论述了纺织厂空气调节的基本理论,测量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以及温湿度对纺织工艺的影响。

书中对i-d图的组成与原理作了详细叙述。

对于车间冷热负荷的确定,不同季节的空气调节过程,空调设备的性能,车间送、排风的布置,以及降低车间含尘浓度的方法等,

28

28

3

纺纱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纺纱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新型纺织技术专业高职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纺纱设备的结构、运行原理,了解和掌握影响设备运转的各种因素,并对设备的各种故障及维修办法进行理论学习

28

28

 

四、教学进程安排表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进程安排总表

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学制:

三年

课程类别

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课学时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

共计

其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讲课

实习

 

1

德育

17

17

17

2

汉语

170

170

170

3

体育

34

34

34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17

17

17

5

化学

34

34

34

6

物理

34

34

34

7

心理健康

17

17

17

8

职业生涯规划

17

17

17

9

民族团结

17

17

17

10

新疆三史

17

17

17

11

经济政治与社会

17

17

17

12

法律基础知识

17

17

17

13

安全生产

17

17

14

机械识图

28

28

15

机械知识

28

28

16

电工基础

28

28

17

安全生产

17

17

18

纺织材料学

28

28

19

纺织空气调节

28

28

20

纺纱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28

28

4、“实习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学制3年,中级)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学时数

考核

方式

学年学期课程安排时数

周学时/周

其中

共计

讲课

实习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

学期

专业技能训练课(校外实习)

1

钳工实训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2

清棉保全保养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3

梳棉保全保养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4

并条粗纱保全保养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

细纱保全保养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6

络筒保全保养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578

五、考试与考核要求

1、考试形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

期末考试(70%)和平时实践环节考核(30%)相结合,其中实验成绩占10%,考勤、平时习题作业占20%。

3、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毕业证和中技技工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六、课程标准

公共课教学标准

《语文》教学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课时分配表

教学容

教学时数

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

80~90

文言文

16~22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20

写 作

2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4~28

总  计

160~180

四、课程的容和要求

1.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能使用常用汉语工具书查阅字音、字形、字义,正确区分常用的同音字、形近字。

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和领会,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概括文章的容要点、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

能辨识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能了解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特点。

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就作品中感兴趣的容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感悟。

2.表达与交流

(1)口语交际

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相应等级的要求。

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

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2)写作

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楚,正确地遣词造句。

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记叙文,能恰当地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能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学习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写议论文,做到有观点、有材料,材料与观点保持一致。

掌握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做到格式规、文字简洁。

能够根据学习、生活、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运用。

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45分钟能写五六百字的文章。

写作活动不少于10次。

五、技能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六、考核考试

(一)目的和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2.评价容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教学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4.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评价。

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教学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4.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容结构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1.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教学时数为16~32学时。

该模块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培养相关技能。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或相近类别模块中的全部或部分容安排教学。

    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均设置了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体现物理课程贴近生活、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理念。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容,该模块是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拓展模块的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建议学时供参考。

四、教学容与要求

    1.基础模块

    第一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运动的描述

质点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速率和速度

标量和矢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实践活动:

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

    3.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

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弹力

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续表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4.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

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能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演示实验:

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

    6.学生实验一:

长度的测量

    误差

    学习使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能用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

    演示实验:

简单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

    有效数字

    长度的测量

    7.学生实验二(A):

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学习、巩固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8.学生实验二(B):

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

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

    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注:

实验二(A)、(B)可任选一个

         第二单元 机械能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功

    功率

    功

    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功率

    2.动能

    动能定理

    动能

    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演示实验:

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

    实践活动:

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动能定理

续表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3.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演示实验:

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三单元 热现象及应用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温度

    气体的压强

    热力学能

    2.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实践活动:

收集资料,讨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讨论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

能量守恒定律

    3.学生实验三:

测量气体的压强(选做)

气体压强的测量

学习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用U形管和大气压强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第四单元 直流电路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

理解电阻定律,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了解超导现象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

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理解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并联电路

    3.电功

    电功率

    电功

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理解焦耳定律,能运用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和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实践活动:

根据常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估算其耗电量;用家用电能表查看家用电器的耗能情况

    电功率

    焦耳定律

续表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4.全电路欧姆定律

 电源电动势

了解电源电动势和电阻的概念,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并能进行计算;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电阻的方法

演示实验:

全电路欧姆定律

实践活动:

观察汽车发动机启动时,车灯亮度的变化情况,解释用电负荷增加时,电灯变暗的原因

    全电路欧姆定律

    5.安全用电

    人体触电的类型

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知道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防措施;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和扑救措施;了解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知道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触电急救方法

    电气火灾的防

    用电安全措施

    6.学生实验四:

多用电表的使用

    电阻的测量

学习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能独立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在教师指导下测量交流电压

    直流电流的测量

    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的测量

    7.学生实验五:

测电源电动势和电阻(设计性实验)

    电源电动势的测量

利用所学知识和现有实验条件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电阻的测量

    第五单元 电场与磁场电磁感应

单元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电场

    电场强度

    点电荷

了解点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的概念,能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

    电场、电场强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