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060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docx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姓名:

曾玩兰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专业及班次

授课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授课学时

2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过程。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具体过程。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讲授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 4、多媒体教学法。

参考资料

1.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毛泽东:

《在扩大的中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内容概要: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

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

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通过本章的学习,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建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

思考:

为什么要照搬?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

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条约》规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在1952年之前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和财产无偿移交中国政府。

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撤退,中国政府偿付苏联自1945年在此处的建设费用。

大连的行政归还中国管辖,苏联在大连临时代管和租用的财产于1950年内由中国政府接收。

苏联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年利1%)。

(2)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学习,而苏联在工业化中的成就和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

借鉴苏联模式的积极效果和意义:

建国初期的特殊国情之下,对稳定新生国家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921:

在施工的1万多个建设单位中,限额以上的有921个,它们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骨干,其中有许多是我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等等。

三年半:

据一机部调查,“一五”时期的大中型项目,建成后平均3年就能收回投资。

同期日本是3年,美国是4年,苏联是5年。

18%:

“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计划规定为14.7%)。

工业方面:

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

农业方面:

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

交通运输方面:

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各地的联系。

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

2、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提出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经济上: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

社会领域内:

政党高度控制国家,国家高度控制社会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经济上:

各种比例关系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政治上:

缺乏民主破坏法制

党内:

民主集中制原则被破坏,形成个人专断。

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

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式提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讲话指出,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即:

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目的是为了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

成果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1、提出背景

国际形势:

苏共二十大后,相继发生了波兰、匈牙离事件,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狂潮。

小知识: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却突然抛出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在被紧急召集到会议大厅的代表们的惊愕中,全盘否定了斯大林,揭露了很多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负面情况。

1、个人迷信。

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

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

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妻子1869-1939)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2、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

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

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

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3、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

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4、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

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5、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

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6、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

“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7、实行个人独裁。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

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毛泽东说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作用有两点:

一是他揭了盖子,一是他捅了漏子。

说他揭了盖子,就是讲他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完全照搬苏联不行,这就破除了迷信。

说他捅了漏子,就是讲他作的这个秘密报告,没有经过党内充分酝酿,草率提出,纰漏百出;暴露和纠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此重大而长期的问题,事先不与各国共产党通气,难免引起巨大震荡和思想分歧。

1956年10月担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后,重新提出“波兰道路”,着手改革政治经济体制。

1956年,发生了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破坏法制,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第一书记格罗辞职,游行者推倒了市内的斯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

匈牙利局势混乱,开始时是由于人民群众对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的工作失误不满,引发了示威游行,反革命分子则乘机挑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也大肆鼓噪,情况越来越复杂而紧张。

这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一步策动匈牙利军队叛乱,到处发生反革命复辟。

匈牙利政府出于无奈,邀请驻匈境内的苏军帮助恢复秩序。

在震惊世界的13天中,900多万人的小国,就有上万人伤亡,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福林(匈牙科货币),给匈牙利人民造成了一场历史性悲剧。

西方国家的破坏活动:

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它宣称共产主义“危害着自由世界和美国的安全”,美国当时拨出巨款,借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为名,扩大势力范围,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以达到分化东欧的目的。

1951年,美国制订了“向世界共产主义发动政治进攻的纲领”,加紧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破坏活动。

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从国家预算中拨款一亿美元用于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进行破坏活动。

“匈牙利民族委员会”,“旅美匈牙利人同盟”等反动组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这些经费维持的。

美国极其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破坏活动。

资产阶级的宣传家通过电台、散发传单、书刊等方法,宣扬西方文化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甚至对人民民主制度进行直截了当的诽谤。

美国之音”每天都用匈牙利语播音14次,宣传反对社会主义的观点。

1951年开始播音的“自由欧洲”电台,则公开号召采取恐怖行动,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人民民主制度。

国内形势: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官僚主义的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群众不满。

国内矛盾有所激化。

1956年秋冬,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事件,在党内整风中,右派分子乘机攻击。

这表明,在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思考:

a、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有矛盾?

b、什么性质的矛盾?

c、如何解决矛盾?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有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进行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是非基本方面。

“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b、什么性质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这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c、怎么解决矛盾?

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敌我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人民内部矛盾采用民主的方法。

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在具体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

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原则。

应从全体人民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毛泽东把这个原则称作“牵动大局的问题”,是一个“战略方针”;科学文化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1、中国共产党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作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

2、如何走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思想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成果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级。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二: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三: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

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题,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刘少奇提出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以及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思想,陈云提出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毛泽东主张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提出:

“我希望造成这么一种局面:

就是又集中统一,又生动活泼,就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两方面都有,不只是一方面,不是只有纪律,只有集中,把人家的嘴巴都封住,不准人家讲话,本来不对的也不准批评。

应当提倡讲话,应当是生动活泼的。

7、关于科学和教育.党提出“向科学进军”,强调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毛泽东指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观点。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的两种情况: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断教条化(消灭私有制、取消商品货币);二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出现严重失误,产生了一些左倾错误和观念。

典型教训: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指在“大跃进”运动的高潮中,在我国部分农村合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全国范围的运动。

在人民公社内部,生产集体化、生活军事化、分配平均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公有化,完全违反等价交换、按劳分配原则。

其结果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妨碍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河北徐水县做出伟大的规划,“1959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1963年建成共产主义。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典型教训:

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扩大化

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指出:

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性,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从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到1958年反右斗争结束,一共有55万人被带上“右派”的帽子。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典型教训:

“大跃进”和全民大炼钢

农业大跃进提出“以粮为纲”:

高产卫星: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放出小麦高产卫星,亩产达到2105斤。

广西环江县红旗公社放出一颗水稻高产卫星,水稻亩产13万多斤。

高产口号:

今年是个丰收年,秋后粮食堆成山,不知粮食打多少,压得地球打转转。

稻粒赶黄豆,黄瓜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象山芋,山芋赶冬瓜。

工业提出“以钢为纲”:

1958年5月,中央政治:

提出修订钢铁产量指标时,华东区提出,他们在1959年就可以达到800万吨。

接着各区互相攀比,争出风头,都提出高指标计划。

最后由冶金部综合各区的计划,在6月份给中央打了一个报告,认为:

全国钢铁产量在1959年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达到8000万吨。

根据这个报告,在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中央决定把1958年的钢铁产量提高到1070万吨,即比1957年翻一番。

到8月底一统计,全国钢铁产量只完成450万吨,还有620万吨要在4个月内完成,根本办不到。

于是,中央号召,各省各地区的第一书记亲自挂帅,搞人海战术,土法上马。

9月份全国调动了5000万人大炼钢铁,建起60万座土高炉;

10月份达到6000万人;

11月到12月,炼钢人马达到9000万,土高炉在全国遍地开花。

百姓们纷纷将其家中的铁制用具送去炼铁。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制定宪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典型教训:

“文化大革命”

刘少奇在接见先进生产者时传祥的时候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秉承着这样的信念,从工人组织领袖到工会主席再到国家主席,刘少奇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至死奋斗在领导人民迈向新生活的一线。

刘少奇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作为国家建设的灵魂人物,少奇同志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始终屹立在中国历史的顶端。

他的功绩主要有:

领导早期工人运动、领导白区斗争、抗战烽火、开国建国、探索建设与经济调整。

刘少奇和毛泽东的分歧主要是对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认识及态度问题。

分歧的过程是:

对三面红旗,刘少奇开始是赞成的。

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毛泽东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会后刘少奇即回湖南老家宁乡县炭子冲搞调研。

农村的真实情况,使他对三面红旗的看法有了改变,大体上在1961年下半年,毛泽东与刘少奇发生重大分歧。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了加害刘少奇,给他罗列了“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

1968年10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召开了。

会议批准了江青、康生、谢富治主持下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作出了将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

在会上,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除了一位女干部陈少敏外,全都举手通过。

1969年作为国家主席的他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享年71岁。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典型教训:

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文革中的经典对话:

文革”期间有一段时间,人们出门,无论说什么话,只要一开口,就必须说一句毛主席语录,然后再说要办的事。

 

  一天,有个中学生走进供销社买东西,和售货员的对话,堪称经典。

 

  中学生:

“关心群众生活---给我拿支钢笔。

” 

  售货员:

“为人民服务---你买哪一种?

” 

  中学生: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多拿几支让我挑挑。

” 

  售货员:

“反对自由主义---不让挑,买哪支拿哪支。

” 

  中学生: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你就多拿几种让我挑挑吧。

” 

  售货员:

“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说不挑就是不能挑。

” 

  中学生: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为啥不让挑?

 

    售货员:

“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不为啥,不让挑就是不让挑。

” 

  中学生:

“注意工作方法---有这样卖东西的吗?

” 

  售货员:

“一切权力归农会---爱买就买。

” 

  中学生:

“打倒土豪劣绅---你这什么工作态度?

” 

  售货员:

“友谊,还是侵略---咋的,你想打架?

” 

  中学生: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你以为我怕你?

” 

  领导见两人的战争一触即发,就急忙上前调解:

“要团结不要分裂---你们有话好好说。

” 

  中学生:

“将革命进行到底---我看你还能咋的?

” 

  中学生: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当个售货员啥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