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3012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docx

第五届挑战杯指导手册含申报书

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共青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学生会科技创新部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篇首语

科技挑战主宰未来

夏蝉已逝,转眼间金桂飘香。

在这秋高气爽的11月,我们迎来了湖北第二师范第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里,是智慧与激情的碰撞,是知识与胆量的交汇,是耐心与细心的考验。

这里,广大莘莘学子放飞想象的翅膀,沿着科技创新的道路起航。

“挑战杯”继承和发扬了二师“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精神。

同学们始终秉持以强大的知识体系为背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前提,以创新的思维方式为基础,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挑战杯”系列赛事是校内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课外学术活动。

“挑战杯”的赛事面广,课题选择自由度大,学术含量高。

大家可以在竞赛过程中相互交流,求索真知,共同进步。

这项被称为中国科技比赛的奥林匹克,中国大学生诺贝尔奖赛事的“挑战杯”是对于任何学校都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

而在这个秋天,我们即将面临这项挑战。

让青春与创新擦出亮眼的火花,在二师的校园里不断的燃烧、绽放!

回收往昔,我们无比自豪;放眼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青春与理想结伴同行,风雨和着阳光洒满来路,且看我们大学生,且看二师的大学生们发起了怎样的挑战?

我们坚定:

相信未来相信创意挑战里激荡的青春!

目录

1、第五届“挑战杯”LOGO标志和宣传口号·············4

2、关于举办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3、“挑战杯”竞赛背景及相关介绍···········

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要求···········

5、第五届“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参赛流程及申报方法·······

6、第五届“挑战杯”竞赛的选题指导及参考题目···········

7、“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进程安排表及流程说明···········

8、“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往届命题参考选题···········

9、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历届获奖情况···········

10、大赛奖项设置及原则···········

11、组委会联系方式···········

12、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大赛的参赛LOGO)

“挑战杯”竞赛背景及相关介绍

“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竞赛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学生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视,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战杯”,因为相对另一个项目,这个竞赛开展得晚)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自1999,2000,2002,2004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厦门大学举办了四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每两年举行一届。

自1989年至今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举行过九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赛事已经在全国大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全国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一个载体,成为各高校学生学术科技综合素质的大检阅,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目前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

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修改章程等竞赛重大事宜,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主要由承办单位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完成。

由于这项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并推动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如今已成为高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要求

一、对参赛作者的要求: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

二、对参赛作品的要求:

参赛作品分类如下: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

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

 

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指南》范围内选题。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参赛作品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经全国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80%作品均参加展览。

三、学校申报要求:

每个学校申报作品不得超过6件,其中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总数1/2,博士生不得超过1件。

四、评奖:

三类作品各设特一二三等奖,比例各占3%、8%、24%和65%。

各学历层次作者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比例。

各等第分别计分100、70、40、20分。

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

按照学校总分排名。

 

第五届“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参赛流程及申报方法

一、参赛流程及时间安排如下:

二、参赛作品申报方法

第一步:

校内初赛作品申报。

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参考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填写校内初赛作品申报表。

申请表见附件1。

第二步:

将填写完申报表后在规定时间内将申报表交予各学院的负责老师,经过各学院的老师初步审核后交予校团委学术科技部进行审核。

第三步:

根据校内评审结果,对优秀作品进行推荐参加天津市挑战杯比赛,填写作品申报书。

申报书将会在校内评审结束后发给参加天津市比赛的参赛队伍。

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选题指导及参考题目

一、选题指导

选题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自选,二是教师指导,而我校是遵循自选与指导相结合原则。

选题应该是和教学科研不分离的,最好能与本专业相结合。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建议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为。

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有浓厚的研究兴趣,结合所学专业发挥专长。

同时,科研选题必须要有现实意义,符合社会需求,应多关注社会、民生、热点问题。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

“挑战杯”的宗旨是“迎接挑战”,迎接挑战实际上是自我挑战,这是一场比毅力、比耐力的比赛,因此同学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文科类的最好是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参赛,这对理论功底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与实际结合紧密,比较容易出彩。

参赛论文是初评的唯一依据,所以大家选题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并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或湖北省当前的发展为背景。

我们做每一个课题都应该有可行性方案和具体进程表,以控制课题实施的进度。

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专业知识积累少,应组队参赛。

其实对于一个好的团队,关系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拥有良好的团队关系,必然增强团体创造力,而团队关系的不融洽,就会大大削弱了团队的创造力。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参赛论文一定要有好的行文布局,在写作中,切忌把所有的调查结果“塞进”论文中,引用他人信息要领会深刻,理解并融会贯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工科类的一定要注重创新,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依托学科优势,依托学校重要项目,选取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科研选题。

运用逆向思维,预见一些几年后很有可能成为热门的起步型项目作为选题。

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作品要把握热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尤其是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时代脉搏。

如果能很好的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不失时机地对国家即将颁布的政策和法令进行研究,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二,作品的选题要有针对性,不宜过大。

毕竟参赛者的知识水平、精力和资金支持有限,明显不是课外科技活动水平的作品反而会受到评委的非议。

第三,利用具有较强连续性和多学科合作的特点的科技发明类作品,可以确定一些跨专业、学科交叉的选题,往往比单学科作品更能体现综合研究实力。

第四,在作品的选题上一定要体现公平诚实的原则,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但可以在这些基础上继续挖掘出新的高水平成果,不局限于固有的成果。

二、参考题目

我校申报课题的题目应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出发,和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相关。

 

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进程安排表及流程说明

一、参赛日程安排表

活动流程

时间安排

任务安排

备注

前期宣传

下发通知

2012年11月12日

协调各院系将通知下发到各个年级及班级并要求填写作品汇总表

实物宣传

2012年11月12日

-2012年11月20日

联系校内各个新闻媒体,开展网络、纸质、人力全方位的宣传

第一次宣讲会

11月22日

组织初次报名者(团队的负责人)参与交流会,内容不限,主要形式是屏幕展示、问答、前届作品展

组织报名

填表

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27日

组织填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登记表》

咨询辅导

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1月30日

科创部组织各院系参赛者参加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咨询辅导

确定立项作品

筛选工作

2012年12月底

要求每个团队或个人提交一份《作品申报书》,校团委邀请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筛选,确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作品

上交作品

2012年12月

—2013年3月

各团队或个人对立项作品进行调研、试验并展开研究。

相关资料和作品终稿于2013年3月19日前交至校学生会办公室。

作品复赛及完善

审核

2013年4月上旬

校团委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复赛评审,并对进入复赛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作品决赛与表彰

完善作品

2013年4月中下旬

复赛入围作品进一步完善和制作,并进行决赛答辩,确定获奖结果并进行表彰奖励

 

上报省级

作品

2013年5月

上报校级获奖作品,参加省级第八届“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二、参赛流程图:

 

 

 

 

 

 

三、具体说明:

(一)开题

参加“挑战杯”竞赛,你得从选择一个题目入手。

从现在开始,利用你已掌握的知识和你敏锐的头脑,挖掘你感兴趣的学科中有科研价值的课题;你也可以到校学生会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参阅历届获奖作品样本。

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

“挑战杯”竞赛的参赛作品类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医类学术论文)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

为使这类作品能更好地结合社会实际,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指南》(参见附件)范围内选题

3、科技发明制作(包括化工、机械与控制、计算机、电工、电子、电信、农医等)

A类:

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B类:

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参赛的主要是第二类,即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方面)。

参赛者以及参赛作品的资格的要求:

对参赛者的身份要求:

凡2012年10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并尚在校的专科生、本科生均可申报作品。

对作品内容的规范:

参赛作品必须是距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距竞赛申报日以前两年内完成”是指作品完成

最后工作的时间距竞赛申报日不到两年,而非在两年内完成全部工作。

以下四类作品不在申报范围内:

A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

B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

C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

D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对作品形式的规范:

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有关资料必须是中文(发表作品为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者,要附有汉语文本),以四号楷体字打印在A4纸上(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附于申报书后。

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

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四、展开研究

确定题目等工作完成后,你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心完成作品啦。

以下是部分参赛者的心得。

但愿他们的成功能让大家的前行多一些信心,多一些准备。

最初的构思是于去年六月末的当时尚未拆除的“大排档”羊肉串摊位的周边地带形成的。

尽管后来有过激烈的争论,有过难遣的苦闷,

但我们怀抱着坚定的信仰,在骄阳下调查走访,在冬夜里捧热水袋温书,最后成稿时在图书馆和打印室之间奔波来往——为了心里歆享着的丰富的圆满,也为了混杂着烤羊肉与孜然香味的那依然鲜活的兴奋。

……也许天空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毕竟我们已飞过,只为那远方美丽的草原。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孔新峰唐睿(作品:

《透视中国“草根民主”:

宏观学理和微观调研》)

值得高兴的是,自己终于蜕去了表面的浮躁,可以静下踏踏实实做点事情。

在北大那么多年,耳濡目染老师们的儒雅风范与学识渊博,总有高山仰止之感,而他们平静静气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潜心研究与严谨治学,更让我敬佩不已,视为楷模。

回首自己本科的四年,尽管充满激情但似乎流于浮躁,在尽情品尝着北大的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却忽视了去充分吸取北大“科学”的精髓。

……看到“挑战杯”的宣传语“营造学术氛围”,不禁深有所感。

要成为世人所认可的世界第一流大学,自然离不开学术的繁荣与强盛。

早一点感受到学术氛围,早些深入其中,可能更有利于以后的做学问吧。

做学问自然是苦的,要想苦中寻乐,去感受一次次成功的喜悦,那或许应该从现在开始就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郭建南(作品:

《从上海与贵州的极端化发展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作者现留学剑桥)

五、初评

参赛学生需要填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登记表》,作品打印稿于规定时间前上交到校学生会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学校将依实际情况对参评作品进行一定分组,并按一定评分标准,聘请专家进行校内初评。

你要注意的是如下规定:

若以个人作品申报,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工作,合作者不能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若以集体作品申报,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六、学校决赛答辩

初评结束后,学校将及时进行统分,并将聘请专家对初评分数靠前的作品作者进行决赛问辩,并由作者进行答辩,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答辩者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完善作品。

七、评奖及报送湖北省“挑战杯”竞赛

最后结合初评分数、答辩情况和最后完善情况,对于所有参赛作品,学校将按实际情况设置一定奖项(参照《关于举办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评出最后的获奖作品。

从获奖的作品中最终评选出六件作品参加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将按照各院系组织作品申报的具体情况,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评出

优秀组织奖若干。

 

“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往届命题参考选题

为帮助参赛同学,更好地围绕时代发展主题、社会变革需要、人民群众期待,开展参赛作品选题制作,学校团委特将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提供给大家。

参考题是一个总目,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

希望同学积极踊跃参加。

总的要求是:

鼓励参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社会实际,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学习新经验,参加新实践,了解社会,亲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创新认识,拓展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洞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经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

语言文学、历史、政治和国际问题等没有列为竞赛学科,请不要报送这些学科的作品参赛。

一、哲学类

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4、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7、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8、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9、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二、经济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

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

6、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调查研究。

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

8、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

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典型调查。

1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11、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

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

13、货币、保险和期货市场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15、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发展与完善调查研究。

16、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17、民营企业中业主和雇员关系问题的案例研究。

18、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典型调查。

19、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典型调查。

20、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

21、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

23、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25、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的研究。

26、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9、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

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问题研究。

2、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

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

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

6、婚姻法实施中的问题调查研究。

7、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

9、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

10、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11、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2、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3、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4、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15、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17、我国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

四、社会学类

1、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调查。

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4、群体性事件的调查和分析。

5、社会信任问题调查研究。

6、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7、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8、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9、我国人口素质问题研究。

10、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1、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典型调查。

12、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3、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14、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5、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6、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7、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19、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20、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21、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2、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3、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4、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25、代际关系变化的调查研究。

五、教育类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调查研究。

3、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调查研究。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

5、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6、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

7、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

1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中小学教育。

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13、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14、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

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

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

3、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

4、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

5、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6、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研究。

7、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8、我国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和再创业问题调查。

9、企业在创新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

10、工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