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032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下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下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下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下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音乐教案.docx

《三下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音乐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音乐教案.docx

三下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部分。

1.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

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

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

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

4.跟着钢琴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奏及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

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

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

1.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

这首歌里把小朋友比做什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交代要求,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最后集体合着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四、全课总结。

师: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同学们你们就象春天里的花儿一样美好,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你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以后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

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2.跟琴轻轻哼唱。

3.解决歌曲难点。

(附点和休止符号)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歌表演。

分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

先请一到两组上来表演,学生评价。

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

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音演唱歌曲,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

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速度、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布谷》

1.教师:

我们先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布谷》注意强弱。

教师:

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

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教师: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

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教师小结: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速度,还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了歌曲,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天蓬勃向上的意境,符合歌曲歌颂的对象。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

师:

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

情绪是怎样的?

2.师:

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师:

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

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

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师:

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

用连音法唱。

教师小结:

同学门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该边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

6.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教师:

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学生指出标有跳音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教师:

如果进行一下强弱处理歌曲将会更好听,唱唱看哪里强哪里弱?

7.师:

用你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三、全课总结。

1.学生演唱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布谷》,回答问题。

用“啦”字哼唱全曲。

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

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体会情绪,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看书完整的演唱。

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竖笛伴奏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复习演唱《春天来了》,了解歌曲可以用两声部来表现这一形式,初步理解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2.学习用竖笛吹奏跳音sol,la,ti,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

教学重点

学习用竖笛吹奏跳音sol,la,ti,为歌曲《春天来了》伴奏。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和声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师生问好

2.老师演唱两遍,要求学生听出不同的声部。

教师:

现在你们仔细的听我唱两遍,你能分辨出不同之处吗?

教师第一遍唱高声部,第二遍唱低声部。

3.请学生唱一唱双声部的歌谱。

教师:

高低声部来各唱各自的歌谱。

我们来分成两部分练习一下。

高声部先唱,低声部做好准备。

学生按要求唱歌谱。

4.唱歌词,注意双声部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学生练习数遍。

师:

你觉得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饱满了有立体感了)

二、音乐游戏《异曲同唱》。

具体乐谱见教材第五页。

乐谱略。

先让学生唱乐谱。

1.分开乐谱练习。

交换一下,两段都要练习。

2.唱乐谱合一下。

也需要交换合作的练习。

2.分开唱词旋律,交换。

4.合唱词“啦”的练习,也要交换。

整个练习过程提醒学生避免喊叫,声部的声音大小、力度做到两声部基本上相近就可以,但速度绝对要一致。

三、竖笛伴奏《春天来了》。

师:

我们了解了不同的声部可以让歌曲听起来更加饱满有立体感,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让个曲更动听,那就是请出我们手中的竖笛来帮忙。

1.教师用打击乐器敲节奏,学生吹奏伴奏的旋律,练习节奏的稳定性。

2.练习个别难点处。

单句挑出练习。

3.合着钢琴的旋律吹奏。

四.全课总结

1.全体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注意歌曲中断音和连音记号的地方。

学生讨论回答。

请学生唱一唱双声部的歌谱。

学生练习数遍。

学生唱乐谱

1.学生学习伴奏歌谱。

分析节拍注意断音记号和休止符号的地方。

2.跟琴练习伴奏旋律。

分句学习,注意单吐音和气息的运用。

6.分工合作,一半学生唱歌曲,一半用竖笛吹奏,然后交换。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听《雨天等妈妈》、唱《小伞花》、歌表演《小伞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与表演《雨天等妈妈》,增进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

通过对歌曲的创造,表现与体验,增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引导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伞花。

教学难点

创编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二、教授新曲

总结

听《三月里的小雨》进教室,并随着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

师:

瞧!

三月的小雨说下就下,妈妈早晨上班她没带伞,现在她怎么回家呢?

说说你能为妈妈坐点啥?

听歌曲《雨天等妈妈》

师:

你能和同学合着音乐来演一演《雨天等妈妈》吗?

1.师:

小朋友表演得真好,说明你们很爱自己的妈妈,那如果你是跟同学之间呢?

你会怎么做?

2.学唱新歌《小伞花》

3.听范唱一遍,说说歌曲中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a用La,Lu音哼唱旋律

b填入歌词演唱

c处理歌曲中的难点

d和老师进行接龙演唱

e有表情的演唱好小伞花

4.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看哪组的小朋友团结友爱,把这首歌演绎得最好!

师:

马上就是三八妇女节,你会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回家想想并付诸于行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请学生上台表演

2学唱歌曲

学生自由练习后表演,老师进行适当评价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小伞花》,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歌表演《共同拥有一个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用舒缓,优美的声音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并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

较好地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唱准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听《爱的奉献》,总结下课!

1.交流三八节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

2.复习小伞花,强调符号演唱时声音要短促而富有弹性

师:

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

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1.听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1.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2.解决难点6———/6———,气息要掌握好

3.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4.歌表演

请学生自编简单动作进行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5.学一句手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6.回家收集有关SOS的资料,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交流

歌表演小伞花(可用打击乐器或学生自编动作表演等)

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共同拥有一个家》、听《小纸船的梦》、动《小纸船的梦》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和表演小纸船的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中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教学重点

在音乐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表演小纸船的梦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四、听着音乐,教师总结本课内容下课.

1,交流上节课要求采集的SOS儿童村资料,请学生先发言,老师总结

2,复习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师:

看一组图片(全是各种各样的船),你都认识哪些船?

你们都有哪些梦想?

长大想做什么呢?

师:

小朋友们拿出一张纸来,把你的梦想写下来,然后折成小纸船,比一比谁折的纸船漂亮,独特!

(边听《小纸船的梦》,边折)

师:

小朋友折的纸船真漂亮,为了能让大家的梦想成真,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听歌曲中小朋友对理想的向往

1,听童声合唱《小纸船的梦》

2,唱一唱旋律

3,歌表演,听音乐看小船起航(注意音乐中的节奏感)

4,观看一段舞蹈,说说这段舞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5,听电声乐曲《小纸船的梦》与童声合唱进行对比,感觉有何不同?

根据听《小白船》进行律动体验3/4拍与《小纸船的梦》4/4拍不同拍号的韵律感

6,复听标序号(书上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