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427641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docx

最新《推拿与按摩》教案

《推拿与按摩》教案

第一章推拿与按摩概述

一、推拿与按摩的概念

推拿与按摩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项宝贵遗产,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凭着医者的双手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的手法或手的代替物,刺激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推拿和按摩都是中医学名词,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均指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手法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我国汉代以前的古籍上称按摩为导引,明代后称按摩,中医治疗多称推拿。

目前,只是推拿较为正式,而按摩较为通俗。

有时也将二者统称为“按摩”。

二、推拿与按摩的起源与发展

1、推拿与按摩的起源

按摩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从原始的、下意识的简单的方法动作中总结出的治病防病经验。

推拿与按摩作为一种古老的非药物疗法,它的历史必然早于药物、针灸等较多依赖外部物质条件的其他医学学科。

2、推拿与按摩的发展简史

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桥引、毒熨,一拔见病之应……。

”《汉书·艺文志》中,列有《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的篇目,可见我国很早就把按摩作为治疗人们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了。

⑵《黄帝内经》是一部专门记述和总结我国远古时代祖先医事活动及其经验的典籍,其中对有关按摩术和产生、内容、作用和发展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载。

如《撰法方宜》在阐述因地势、气候、环境、生产和生活等不同的条件而使人治病及其特点时写道: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所谓导引按跷,意即以矫捷的手法“摇筋骨”,“动支节”,“抑按皮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按摩术。

并在《阴阳应象大论》和《血气形志》中进一步阐明了按摩导引的内容和作用,依据疾病的不同性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按照治疗上的不同需要(补泄、发散、宣通等)采用相应的按摩手法,以资疏通经络、调和营卫,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⑶春秋战国秦汉时代,按摩有了新的发展。

名医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

”——《周礼注疏》

⑷隋唐时期,按摩被先后列为官医,设立专科、专职,以至专门讲习按摩医学,培养训练按摩人才。

如《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的相关记载。

⑸盛唐时期,按摩疗法传入朝鲜、日本、法国等地。

⑹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倡“膏摩”疗法,扩大了按摩的应用范围。

⑺两晋南北朝时期,按摩疗法在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摩手法日渐丰富。

⑻明代,按摩被列为十三科之一。

并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初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⑼清代,按摩在官方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在民间仍广泛流行。

⑽解放前,按摩被沦为下贱的职业,倍受歧视,残存于澡堂、理发店中,或仅有个别医者掌握,运用为“小儿推拿”,求售于市。

⑾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按摩和祖国医学的其他科别一样,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三、推拿与按摩的作用

1、推拿与按摩的基础作用

⑴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

⑵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减低血液流动的外周阻力,改善心功能。

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调整呼吸系统功能,改善肺的活动能力。

⑷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可双向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可双向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

⑹对皮肤的作用

可改善皮肤的呼吸状况,改善其新陈代谢。

2、推拿与按摩对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作用

⑴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去瘀止痛。

⑵理筋散结,整复错缝,润滑关节。

⑶加速恢复功能,缩短康复期限,消除后遗症状。

四、推拿与按摩的基础知识

1、按摩的基本要求

对按摩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

“有力、持久、均匀、柔和、深透、得意”。

⑴有力

按摩需具备一定的力度,这种力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按摩手法及患者的体质、部位等不同而变化。

⑵持久

所谓持久是指手法应连续作用一定的时间,保持力度和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在手法的持久用力中,可分为:

①均匀持续用力:

手法用力持久而均匀。

如,“点法、按法、压法”等。

②不均匀持续用力:

手法用力持续而不均匀。

如,“振颤法、推荡法”等,以及轻重交替持续用力等。

③间断持续用力:

手法用力持续而有间断。

如,“扣击、拍打”等。

⑶均匀

所谓均匀是指按摩手法必须均匀而有节奏,平稳而有弹性,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移动的幅度不要事疏时密。

目的是使患者更好的适应施术者的手法,更好的放松身心,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⑷柔和

所谓柔和是指按摩手法需轻而不浮,沉而不滞,灵活而温柔,和缓而不急不燥。

切不可生硬粗暴,更不能损伤皮肤和其他组织。

⑸深透

所谓深透是指持续有力的手法,应力达肌肉深层或病变部位,出现酸、沉、胀、麻、痛等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实质按摩效果。

⑹得意

《医宗金鉴》云:

“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之为手法”。

所谓得意是指手法应达到的一种较高境界,即当你的手法具有一定功底的时候,达到“熟能生巧,刚柔并济,得心应手,得意忘形,随心所欲”。

2、按摩的基本功练习

按摩的基本要求是“有力、持久、均匀、柔和、深透、得意”。

这就要求按摩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耐力,按摩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坚持不懈、持久有恒的练功是熟练掌握按摩技术的基本原则和前提。

练习的方法主要有:

⑴全身练习

①全身耐力练习

马步练习;抱、滚球练习;全掌俯卧撑练习

②全身协调性练习

站立练习;云手练习;开合练习;左右翻肩练习

⑵指力练习

①五指俯卧撑练习;②揉捏沙包练习;③抓握练习:

抓坛子练习、抓沙包练习。

⑶手法练习

①扣击练习:

掌侧扣沙包练习、盖扣沙包练习;②桌面滚球练习

3、按摩的时间和次数

⑴按摩的时间:

每次操作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所应用的手法来确定,一般为10~20min。

但在治疗面积较大腰肌劳损等症时,时间要稍长些;而做全身按摩时,则每次需要更长的时间。

⑵按摩的次数

一般隔日按摩一次,或每天一次,不宜再多。

在治疗损伤时,如有敷药,最好在换药时根据伤情适当进行按摩。

4、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⑴按摩的适应症

运动系统损伤及其后遗症、慢性劳损、神经麻痹、高血压、胃肠机能失调、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等。

⑵按摩的禁忌症

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炎症及任何部位的脓肿,各种皮肤病、血友病、传染病、运动系统的开放性损伤、新鲜骨折和关节脱位及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间其下腹部等。

5、按摩人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手法有序,力量适宜

①顺序一般为:

头面部→肩背→腰骶→上肢→下肢,自下而上,先左后右,从前到后。

②力量一般先轻、中重、后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关节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

③手法强弱、急缓要因不同受术者体质而定。

手法操作要求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

⑵精力集中,位置得体

①施术时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做到手随意动,功从手出。

②密切注意患者对手法的反应,随时调整手法的刺激方法与力度。

③施术和受术者都要保持合理的体位。

⑶注意按摩卫生

①术者做到手无饰物,经常修剪指甲。

②术前、术后要洗手。

③术者双手要注意保暖。

⑷环境要舒适

按摩效果的好坏,与周围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环境由许多要素组成,室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的亮度、音乐的节奏、声音的大小、环境的气味、按摩单子的颜色、按摩床的舒适程度、按摩师的形象、性别、年龄、患者喝茶水的温度、茶叶的颜色及口味等等。

按摩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按摩师应针对上述要求精心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

⑸其他

①为提高医疗性按摩的效果,被按摩者的皮肤要清洁,按摩部位要充分裸露,肌肉要放松。

②患者过饱、过饥或酒醉的情况下,不宜进行按摩,特别不宜进行全身性保健按摩。

局部医疗性按摩,则不在此限。

6、推拿与按摩的递质

为了减少按摩时的阻力,避免皮肤擦伤,特别是为了提高按摩的效果,在按摩时可选用适当的粉剂、油剂和药酒。

⑴粉剂:

多适用于运动按摩,常用以下两种:

①爽身粉:

具有吸水、清凉、增加皮肤润滑的作用;宜在出汗时用。

②滑石粉:

即医用滑石粉,主要起润滑作用。

⑵油剂:

选用一些无刺激性的油类,掺入适当的药末,成为药油液或药油膏,可起到滋润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⑶药酒:

目前常用的外擦药酒有舒活酒、活络酒、风湿酒、虎骨木瓜酒等。

①舒活酒:

主要用于运动急性损伤的早、中期,具有明显的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但不宜用于寒湿症患者。

②活络酒:

主要用于风湿痛,伤后筋骨痛,适用于损伤后期。

可内服。

组成:

当归、天麻、何首乌、防风、独活、牛膝、牡蛎、石斛、金银花各9克;川芎、秦九、千年见各15克;续断、杜仲、泽泻、桑寄生、松节各12克;狗脊、川朴、桂枝、钻地风、甘草各6克;以上泡酒半个月。

③风湿酒:

主要用于慢性风湿关节痛,腿酸痛、全身胀痛等。

组成:

红毛五加皮、陕茵陈、杜仲、续断、香橼各15克;羌活、独活、广木香、虎骨、木瓜、甘草、白花蛇各九克;牛膝、天麻、当归、防风、海桐皮各12克;生地6克;用1500ml酒浸泡2周。

五、学习推拿与按摩的目的和任务

1、学习目的

掌握推拿按摩的原理和相关技术,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质量,促进运动竞赛中技术水平的发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2、学习任务

了解按摩的基本常识及基本原理,掌握按摩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以及其在促进运动疲劳的恢复、治疗运动性伤病方面的具体应用。

六、推拿与按摩介绍的主要内容

1、按摩常用的基本手法

⑴按摩手法的形式与分类

⑵按摩常用的基本手法

2、经穴按摩基础

⑴经络学说概述

⑵取穴方法

⑶常用穴位及功用介绍

3、按摩在身体各部位的应用

⑴按摩在头部的应用

⑵按摩在肩背部的应用

⑶按摩在颈部的应用

⑷按摩在腰臀部的应用

⑸按摩在上肢部的应用

⑹按摩在下肢部的应用

⑺按摩在足部的应用

4、按摩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⑴按摩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原则

⑵按摩在躯干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⑶按摩在四肢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第一章按摩常用的基本手法

按摩手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内容丰富多样,并根据按摩的不同目的、不同的地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特点或流派。

但纵观这些按摩手法,可以发现它大多由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演变而来,本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按摩手法的命名

1、古代一字命名法

古代手法的命名,最初多用一个字来进行。

如“推而行气血,摩而顺其气,拿而舒其经,按而调其经,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

2、复合性手法命名

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将两种以上的手法相配,合成一种复合性手法。

如:

“揉捏法、牵抖法、点按法、按揉法”等。

3、特定手法命名

一些复合性按摩手法受文化的渗透,命之以美妙而文雅的名称,如:

“一指禅、二龙戏珠、苍龙摆尾”等。

4、根据施术时的肢体空间运动形式命名

如:

用力使手上下振动为“颤法”;用力使手左右摆动为“荡法”;握住患肢上下运动为之“抖法”;左右运动为之“摆法”;转动关节为之“摇法”;屈动关节为之“屈法”;牵拉关节为之“拔法”等等。

5、根据施术部位命名

如:

“拇指揉、大鱼际揉、肘运、膝顶”等。

二、按摩手法的分类

1、按手法内容形式分

摆动类手法:

如滚法、各种揉法等。

摩擦类手法:

如推法、摩法、搓法、等。

挤压类手法:

如按、点、压、掐、拨、顶、拿、捏、挤、捻等。

振动类手法:

如各种振法、抖法等。

按摩手法的内容形式与分类

扣击类手法:

如各种拍法、啄法、叩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

如各种摇法、扳法、伸屈法、拔伸法、端法、顶法等。

复合类手法:

如按揉法、揉捏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等。

特定手法:

如背法。

2、按摩手法的内容形式与分类

按流派分:

如一指禅流派、滚法流派、内功流派、指压流派等。

按操作部位分:

如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腹部按摩、全身按摩等。

按穴位部位分:

如经穴按摩、手穴按摩、子午流柱按摩、生物全息穴按摩等。

按地域分:

如“中式、泰式、日式指压、欧式油压、傣式”等等。

按手法的作用、目的分:

保健性按摩和医疗性按摩。

三、按摩常用的基本手法

多种多样的按摩手法由一些基本的按摩手法演变而来,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16种常用基本手法:

(一)表面抚摩(摩法)

1、表面抚摩的概念

表面抚摩是操作者用手掌(五指自然分开并伸直)或指腹贴于皮肤上,轻轻地作来回直线或圆形抚摩动作。

2、表面抚摩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松肩、屈肘,腕伸直,摩动时手不离皮肤,动作轻缓、柔和、用力均匀,使患者感到舒适。

表面抚摩时向下的压力要小于环旋或直线移动的力量。

3、表面抚摩的作用及应用

⑴表面抚摩的作用

能使皮肤表层的衰老细胞脱落,改善皮脂腺及汗腺机能,恢复皮肤敏感性,缓解肌肉疼痛及其紧张状态,有助于局部消肿、止痛、消除麻木;同时,也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⑵表面抚摩的具体应用

按摩的开始和结束都用此手法;

可用于全身各部,较大部位用手掌,较小部位用拇指指腹。

新伤开始1~2天或肿胀较重时,均可使用此手法。

长期包扎后萎缩、麻痹肢体,头几天可用此手法。

4、表面抚摩的常见形式

表面抚摩的常见形式有:

指摩法、掌摩法。

(二)揉

1、揉的概念

揉是指用手掌或掌根,或拇指指腹贴在皮肤上,轻轻回旋的揉动。

2、揉法的动作要领

依不同部位而采用合适的揉的手法;根据具体情况,力量可轻可重,频率可快可慢,受力组织可深可浅;揉动的手指或手掌不移开皮肤,仅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指或掌的揉动而滑移。

3、揉法的作用及应用

⑴揉法的作用

消散运动损伤所引起的肿胀和气血凝滞,促进血液、淋巴畅流,也有缓和强手法的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

⑵揉法的具体应用

四肢、躯干、腹部以及头颈部等处均可使用此法,尤其是伤后淤血凝滞在一处经久不散,或腹部胀满、习惯性便秘等,都可用此法缓解病情或促其痊愈。

4、揉法的常见形式

拇指揉;食指揉;中指揉;四指揉;跪指揉;合掌揉;叠掌揉;掌根揉;全掌揉;大、小鱼际揉

(三)捏

1、捏法的概念

捏法是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成钳形,拇指和四指捏住肢体的肌肉,不断地用力做对合动作的一种手法。

2、捏法的动作要领

松肩,垂肘,并保持一定的力量,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捏握肢体,五指齐力做间断的对合动作。

肌腱、韧带用指尖捏,肌肉用指腹捏;频率可保持在每分钟50~60次。

3、捏法的作用及运用

⑴作用

促进萎缩肌肉恢复正常的张力,同时也可消除组织的水肿和肌肉酸胀的疲劳感,缓解肌腱挛缩等。

⑵应用

关节脱位、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陈旧性伤病及指关节伤病所致功能障碍等。

4、捏法的常见形式

捏指;捏跟腱;捏腿;捏腰;捏膝。

(四)揉捏

1、揉捏手法的概念

揉捏是一种复合性手法,它是在捏的过程中配合有拇指或四指柔的动作。

2、揉捏手法的动作要领

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将掌心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掌心和五指齐力,作不移动的揉捏或作直线形向前移动的揉捏动作;移动到一定的距离后,手掌不离开皮肤迅速抽回,如此反复进行。

揉捏用力在手指上,动作要圆滑,力量可达于骨面,视其伤情轻重而手法也应掌握轻重。

在操作上有捏、有揉动作,揉捏同时进行。

3、揉捏手法的作用与具体应用

⑴作用

使深部组织、血管及神经均受到良好刺激,能松解深部肌肉、肌腱之粘连,能通经活血,使深部组织新陈代谢旺盛,是消除酸痛、消肿胀、散淤血的有效手法。

⑵应用

揉捏多用于肌肉劳损、风湿症及陈旧损伤、淤血肿胀迟迟不消散,软组织内有硬块、硬条样病变等病例。

适用于四肢、颈肩等部位。

4、揉捏手法的常见形式:

揉捏肩部、颈部、四肢部。

(五)拍打

拍打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不同的手法形式:

叩砸;掌侧击;拍击。

1、叩砸

⑴叩砸手法的概念

叩砸是用手指或拳叩击肌肉的一种手法。

⑵叩砸手法的分类:

(根据手形不同)

①空拳盖叩:

空拳盖叩是各指向拳心屈曲,呈空握拳状,以各指中节指背及掌根部击砸肌肉的叩击方法。

②空拳竖叩:

空拳竖叩是手握成空拳,用手尺侧(小指侧)叩砸,振动组织较深且重的一种叩砸方法。

③指尖叩砸:

指尖叩砸是五指自然分开呈半屈状,用指尖叩砸患处的一种叩砸方法。

⑶叩砸手法的动作要领

空拳盖叩和竖叩多以双手进行,指尖叩砸则用单手操作。

动作应轻松、协调并有节奏,手腕应灵活而不僵硬。

空拳盖叩和指尖叩砸发力在腕,空拳竖叩发力在肘。

三者用力以指尖叩砸最轻。

⑷叩砸手法的作用及应用

①叩砸手法的作用

能振动肌肉,消除因伤而引起的凝滞,促使血液循环畅通,消除疲劳酸胀和浅表的神经麻木等。

②叩砸手法的应用

在腰背部、臀部、腿部等肌肉肥厚的区域,用空拳盖叩或竖叩;在头额部,用指尖叩砸。

新伤和骨折时不能用此手法。

2、掌侧击

⑴掌侧击手法的概念

掌侧击是两手各指均伸直并自然地分开,以手的尺侧缘(小指的一侧)击砸肌肉的一种拍击手法。

⑵掌侧击手法的动作要领

掌侧击时要求腕部放松,动作要灵活、有节奏,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两腕用力要协调和灵活自然,不可用猛力。

⑶掌侧击手法的作用及应用

①掌侧击手法的作用

掌侧击手法能使肌肉受到较大的振动,有兴奋肌纤维、神经,使之松弛的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能有效消除疲劳和酸痛的手法。

②掌侧击手法的应用

掌侧击手法主要应用于四肢和躯干部等肌肉肥厚及范围较大的部位,及陈旧性损伤兼外邪之酸痛症。

新伤时慎用;骨折时,如骨痂尚未形成,不可用此手法。

⑷掌侧击手法的常见形式

3、拍击

⑴拍击手法的概念

拍击是用指腹或手掌在施术部位轻轻的拍击,单手或双手均可。

⑵拍击手法的动作要领

拍击时,腕要放松,要灵活,用力要轻巧而有反弹劲,用双手操作时,动作要协调配合好。

⑶拍击手法的作用及应用

①拍击手法的作用

调理气血,缓解胸腹闷痛,消除酸胀。

②拍击手法的应用

适用于胸部和腰部因用力不当或受剧烈之闪扭而引起的内部震动或岔气,以及四肢、腰臀部肌肉酸痛等。

⑷拍击手法的常见形式

六、滚法

1、滚法的概念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施术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滚动的一种按摩手法。

2、滚法的动作要领

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屈曲约40°,上臂中段距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能过度屈曲或挺直。

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滚时屈腕约80°,回滚时伸腕约40°),使掌背部分的1/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滚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滚和回滚的着力轻重之比为3:

1,即“滚三回一”。

3、滚法的作用及应用

⑴滚法的作用

滚法主要有通经活络、滑利关节、行气活血、解痉止痛的作用。

⑵滚法的具体应用

主要应用于颈肩、腰臀、背部、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多运用于消除运动后疲劳、风寒弊症、以及运动损伤的中后期。

4、滚法的常见形式

滚法常见的形式有:

有滚法变化而来的掌指关节滚法和拳滚法。

⑴掌指关节滚法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以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的掌指关节背侧为滚动的着力面,腕关节略屈向尺侧,其余与滚法相似。

⑵拳滚法

拇指自然伸直,其余指半握空拳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指背着力于施术部位上。

七、搓

1、搓法的概念

搓法是两手掌自然伸开,五指并拢,对合着紧贴于皮肤上,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肌肉的一种按摩手法。

2、搓法的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两手合夹伤患肢体,作上下或前后搓动;动作要轻快、协调,双手力量要均匀、连贯。

频率一般要快,每分钟可达150~200次。

应视伤情的不同,确定手法的轻重。

3、搓法的作用与应用

⑴搓法的作用

使皮肤、肌肉松弛,血液畅流,促进组织代谢,消除肌肉酸胀、疲劳,提高皮温和肌肉的工作能力。

⑵搓法的应用

在四肢、胸、腰背部的肌肉,以及肩、膝关节等多可用搓,它常在按摩后阶段应用。

搓的特点为连贯性强,在腰背部和臀部应用时,一次操作常持续2~3分钟。

该手法对按摩医生的要求很高,需加强平时练习。

4、搓法的常见形式:

搓上臂、搓胸、搓背、搓膝、搓臀等。

八、抖动

1、抖动的概念

抖动是使受伤部位肢体的一端固定,以一手或双手握住损伤肢体的末端,在适度牵拉下,做和缓有节奏的上下或左右被动活动的一种按摩手法。

2、抖动的动作要领

患者被抖动的关节充分放松,肌肉弛缓,医者用巧劲不用猛力。

牵拉的力量和抖动的幅度视关节的活动范围和伤情而异,一般由小渐大,由慢渐快,不使患者有难受感为度。

3、抖动的作用与应用

⑴抖动手法的作用

松弛肢体肌肉骨节,缓解伤后所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⑵抖动手法的应用

多用于四肢关节,常与摇晃手法一道应用,以取得协同的效果。

4、抖动手法的常见形式

⑴抖腕:

两手握腕关节的上部,病人的手下垂,作轻轻的上下柔和抖动。

(图)

⑵抖肘:

一手握病人的手,另一手握着肘关节上部,病人微微屈肘,缓和地作左右或上下方向的抖动。

(图)

⑶抖肩:

一手按肩峰部以固定,另一手握患肢的手,向下牵直,并轻轻抖动肢体。

(图)

⑷抖腰

医生和病人相互背对背,肘挽肘地由医生背起来,医生的臀部抵在病人的腰部,作左右摇晃后的上下抖动。

此外,也可让病人俯卧,双手上举握固按摩床前沿,医生站于足端,双手握小腿下部,在牵拉下作上下抖动。

(如图)

⑸抖髋

病人取仰卧或俯卧姿势,医生双手握着踝部,提起下肢抖动。

九、摩擦

1、摩擦手法的概念

用手掌掌面或手指指面着力于皮肤上,先作圆形后直线形的来回摩擦的一种按摩手法。

2、摩擦手法的动作要领

先摩动,然后再擦。

操作时,手掌要紧贴于皮肤上,摩擦时力量要大而均匀;以肘带手,腕固定不动,垂肘而擦,力达于深部。

动作要迅速、利落、灵活和连续不断(有如拉锯状),使肌肉皮肤有温热感。

摩擦过程中,注意掌握向下的力度,要保护好皮肤免被破损。

3、摩擦手法的作用与应用

⑴作用

对组织是一种强有力的良性刺激,能兴奋肌纤维和神经。

摩擦后,局部产生大量的热,能提高局部温度,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调整血液重新分配和改善组织营养等。

⑵应用

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丰满部位,对肌肉麻痹、萎缩、慢性劳损的酸痛和风湿痛等有良好的效果。

4、摩擦手法的常见形式:

摩擦背部、摩擦胸部、摩擦头部

十、推压

1、推压手法的概念

推压是用手指或手掌紧压于皮肤上作直线形向前的推和压的一种复合性手法。

2、推压手法的动作要领

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拢,拇指外展,手成钳形,以手的掌根和大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作直线向前推压。

在脊柱上,两拇指成“八”字形,沿脊柱两侧推压。

操作时,沉肩、垂肘、塌腕,手紧贴皮肤,作有间断或无间断的缓慢向前推压。

推动时不宜过快过猛。

推压到一定距离时,将手撤回,撤手的动作缓如抽丝,重复进行。

推压时,四肢向心推压;胸腹及腰背部,自上而下推压。

3、推压手法的作用与应用

⑴作用

消散积气,散发瘀血,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⑵应用

用于消除腹部涨满,腰部疼痛,亦适用于消除四肢肌肉疼痛和瘀血肿胀等。

4、推压手法的常见形式

拇指直推法;双指直推法;拇指分推法;跪指直推法;鱼际直推法;掌分推法;肘直推法;

十一、摇晃

1、摇晃手法的概念

摇晃是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作回旋转动和屈伸运动的一种按摩手法。

2、摇晃手法的动作要领

摇晃手法在操作过程中,是在关节功能的最大范围内,作伸屈旋转等摇晃动作,活动幅度由小渐大,一般来说,不能超过其生理活动范围,或用力过猛。

动作和缓有规律。

3、摇晃手法的作用与应用

⑴作用

松解关节滑膜、韧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